第772章 蒙古建國大典

字數:6460   加入書籤

A+A-


    仲春三月的蒙古草原,正是冰雪消融、萬物複蘇的時節。
    嫩綠的草芽如碧波般從解凍的土地裏探出頭來,在微風中輕輕搖曳,一直蔓延到天際。蜿蜒的克魯倫河在春日暖陽下泛著粼粼波光,宛如一條銀色的哈達,靜靜環繞著蒙古王庭大帳。
    草原上空,蒼鷹展翅盤旋,偶爾發出清越的鳴叫,與遠處牧人馬頭琴的悠揚旋律交織成一曲草原春日的讚歌。
    蒙古王庭大帳坐落在一片開闊的高地上,數以千計的白色帳篷如珍珠般散落在碧綠的草原上,簇擁著中央那座氣勢恢宏的金頂大帳。大帳頂端,象征蒙古部落的九旄白纛迎風招展,在湛藍天空下格外醒目。
    此刻,距離鐵木真宣布的蒙古建國大典隻剩三日,整個王庭三十裏範圍內,處處洋溢著節日的喜慶氣氛。
    從王庭外圍三十裏處開始,一隊隊蒙古騎兵日夜不停地巡邏警戒。
    他們身著皮質戰袍,外罩輕甲,腰佩彎刀,背負強弓,矯健的身姿在馬背上隨著戰馬的步伐輕輕起伏。
    每支巡邏隊都由百夫長率領,沿著既定的路線往複巡視,銳利的目光掃視著草原的每一個角落。
    這些自幼在馬背上長大的戰士,對草原的每一處丘壑都了如指掌,任何可疑的動靜都逃不過他們鷹隼般的眼睛。
    在距離王庭三十裏的指定檢查點,來自草原各部的隊伍排成了長龍。來自克烈部、蔑兒乞部、塔塔爾部、乃蠻部等上百個部落的代表團,帶著滿載貢品的馬車緩緩前行。
    克烈部的車隊最為壯觀,二十輛馬車上裝滿了來自西域的琉璃器皿、精美的波斯地毯和成箱的珠寶;蔑兒乞部則獻上了五百匹上等戰馬,每匹馬的馬鬃都係著彩色絲帶;塔塔爾部的貢品中以貂皮和銀器最為引人注目。
    各部落貴族的服飾各異,但無一例外地華美非常,繡著繁複紋樣的長袍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檢查點上,蒙古士兵一絲不苟地查驗著每一支隊伍的通行文書,清點貢品數量。一個年長的克烈部貴族望著眼前熙熙攘攘的人群,不禁對身旁的同伴感歎道:“我活了六十個春秋,參加過無數次那達慕,卻從未見過如此盛大的場麵。鐵木真大汗當真統一了草原各部啊!”
    更引人注目的是那些來自遠方的使節團。花剌子模的使節騎著高大的阿拉伯馬,身著繡金白袍,頭纏五彩頭巾,帶著馴養的獵豹和裝滿香料的箱子。
    西遼的使團則保持著耶律貴族的傳統裝束,進貢了精美的中亞特產,來自中原地區的金國同樣派出了使者團隊,他們則是帶著精美的瓷器和絲綢;甚至還有來自西藏的喇嘛,身著絳紅色袈裟,手執轉經筒,在弟子們的簇擁下緩緩前行。
    這些異域麵孔的出現,讓草原上的牧民們紛紛駐足觀看,竊竊私語。
    王庭附近的牧民聚居區同樣熱鬧非凡。婦女們忙著在蒙古包外架起大鍋,烹煮著香氣四溢的手把肉。
    成群結隊的蒙古孩童們追逐嬉戲,模仿著騎兵們騎馬射箭的動作,不遠處的草地上,年輕的蒙古牧民們則比賽摔跤、射箭,為即將到來的慶典預熱。
    每隔不遠,就能看到牧民們正在宰殺肥壯的牛羊,鮮血滲入新綠的草地,為這場盛典平添了幾分肅殺之氣。
    中央王庭金帳內,鐵木真正與他的心腹將領們商議大典事宜。年僅四十六歲的蒙古大汗鐵木真端坐在鋪著白虎皮的王座上,麵容剛毅,目光如炬,雖未戴王冠,但自有一股睥睨天下的氣勢。
    他身著簡單的皮質戰袍,腰係金帶,與帳中其他身著華服的將領形成鮮明對比。
    木華黎首先出列,這位以沉穩著稱的將領躬身稟報:“大汗,建國大典的各項準備均已就緒。”
    “來自一百三十七個部落的代表已抵達王庭,另有十七支外國使團正在途中,預計明日均可到達。目前王庭周邊已聚集牧民十二萬,加上我十萬精銳,參加大典的人數將超過三十萬眾,可謂是盛況空前呀!”
    博爾術接著補充:“大典所需的酒肉均已備齊,宰殺牛羊各五千頭,馬千匹。另備有奶酒三萬袋,足夠所有參與者暢飲三日。”
    赤老溫向前一步,聲音洪亮:“大汗,如此空前盛典,必須建造一座配得上蒙古帝國氣派的祭天高台,臣建議建造一座高六丈的檢閱台,讓所有部落代表都能一睹大汗的威儀。”
    鐵木真撫須輕笑,目光掃過帳中眾將:“赤老溫的提議很好,不過,眼下距離大典隻剩三日,你還有時間搭建這樣一座高台嗎?”
    赤老溫單膝跪地,胸有成竹:“若交給臣去辦,我麾下的三千勇士晝夜趕工,一日一夜便可建成!”
    “好!”鐵木真滿意地點頭,“那就交給你了。”
    這時,哲別與納牙阿並肩出列。哲別朗聲道:“大汗,閱兵儀式已準備妥當。除三萬負責警戒的騎兵外,其餘七萬鐵騎均可參加檢閱。怯薛軍將負責大典當日的王庭宿衛。”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納牙阿展開一卷羊皮圖紙,詳細解釋:“閱兵式將分三個方陣進行。第一方陣為輕騎兵,展示我軍機動性;第二方陣為重騎兵,展現攻堅能力;第三方陣為弓騎兵,演示騎射技藝。各方陣均已演練純熟。”
    鐵木真站起身,走到帳中懸掛的草原地圖前,沉思片刻後道:“不僅要展示軍威,更要讓各部明白,從今往後,他們不再是分散的部落,而是一個統一的蒙古帝國。”
    就在王庭緊鑼密鼓準備大典的同時,在距離王庭三十裏外的一處僻靜山坡上,江南七怪正在指導郭靖練武。
    春日暖陽下,郭靖赤著上身,古銅色的肌膚在陽光下泛著健康的光澤,結實的肌肉隨著每一個動作起伏。
    隻見他雙掌翻飛,將南山掌法使得虎虎生風,掌風過處,新發的草葉紛紛搖曳。緊接著,他拾起一根樹枝作劍,演練起越女劍法,雖是木枝,在他手中卻如真劍般發出破空之聲。
    韓小瑩看著郭靖一招“西子捧月”使得有模有樣,不禁欣慰地對身旁的柯鎮惡說:“大哥,靖兒這套越女劍已得七分神髓,假以時日,必能青出於藍。”
    柯鎮惡瞧見郭靖的越女劍招式淩厲無比,臉上也露出滿意之色:“不錯,掌風沉穩,劍招淩厲。照此進度,十八年後煙雨樓之約,我們必勝券在握。”
    全金發擦拭著他的秤杆,笑道:“這小子從前雖然學得慢,但每一招都練得紮實,倒比那些投機取巧的強得多,這下又得韓真人指點一二,可謂是一日千裏呀!”
    韓寶駒補充道:“依我看,靖兒能有如此進步,更重要的是還是他心性純良,從不偷懶耍滑。這幾年來,無論刮風下雨,他都是天不亮就起來練功,沒有平時的刻苦修煉,也不會有如此驚人的進步。”
    正說話間,一隊蒙古騎兵從遠處經過,馬蹄聲如雷鳴般滾過草原。騎兵們身著嶄新的戰袍,馬鞍上係著彩色流蘇,顯然是準備參加閱兵式的隊伍。
    韓小瑩望著絡繹不絕前往王庭的人群,皺眉道:“大哥,蒙古王庭派人來邀請我們參加建國大典,我們...”
    柯鎮惡不待她說完,便斬釘截鐵地道:“七妹,我們是宋人,來大漠隻為教導靖兒成才。蒙古大汗雖待我們極為禮敬,但蒙古建國大典,我們還是不必參與的好。”
    朱聰搖著折扇,若有所思:“這鐵木真雄才大略,有吞並四方之誌。如今他統一蒙古,下一步劍指何方,尚未可知。對大宋而言,是敵是友,猶未分明。我們畢竟是宋人,還是避而遠之為妙。”
    南希仁向來寡言,此時也隻簡短地說了一句:“大哥說得對,我們隻要教好了靖兒武功後便離開大漠返回中原去,何必又多招惹蒙古人。”
    張阿生擦拭著他的屠牛刀,憨厚地笑道:“反正這些國家大事,我們江湖中人也搞不懂。隻要把靖兒教好,完成與丘道長的承諾就是了。”
    言罷江南七怪繼續看著郭靖的練功身影。
    遠在百裏外的一處險峰之巔,韓牧正盤坐在一塊光滑的巨石上修煉。四周的空氣仿佛凝固了一般,隻有他周身流轉的真氣帶動衣袂飄飄。
    空氣中,點點靈光從四麵八方匯聚而來,如螢火蟲般縈繞在他周圍,隨著他的呼吸明滅不定。
    他緩緩睜開雙眼,目光如電,他以神識探查出蒙古王庭附近越來越多的人前來,猜都不用猜,一定都是那些前來參加蒙古建國大典的人,他望向王庭的方向,嘴角泛起一絲意味深長的笑容:“鐵木真...蒙古帝國...有點意思,也算是能見證一段曆史經典場麵了。”
    王庭東側的空地上,赤老溫親自督建的祭天台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
    三千名精挑細選的蒙古勇士分成三班,晝夜不停地施工。來自色楞格河的優質木材被源源不斷地運來,工匠們按照事先設計好的圖紙,將一根根原木精準地搭建起來。
    “快!把那邊的主梁固定好!”赤老溫站在工地中央,聲如洪鍾地指揮著。他脫去了戰袍,隻穿著一件單衣,古銅色的肌膚上汗水淋漓。
    一組士兵用繩索拉起一根巨大的主梁,另一組士兵迅速用榫卯結構將其固定。
    更遠處的工匠們正在雕刻欄杆上的狼頭圖案,那是蒙古部落的圖騰。雖然工程進度飛快,但每一個細節都一絲不苟。
    赤老溫不時檢查著關鍵節點的牢固程度,用手推搡著已經搭建好的部分,確保萬無一失。
    與此同時,在王庭西側的特訓場上,七萬蒙古鐵騎正在進行最後的閱兵演練。哲別和納牙阿分別站在兩處高台上,全神貫注地指揮著部隊。
    從高空俯瞰,龐大的騎兵方陣如一塊塊移動的烏雲,在碧綠的草原上變換著隊形。
    蒙古的輕騎兵方陣率先出場,戰士們身著輕甲,馬匹矯健,在疾馳中依然保持著整齊的隊形;重騎兵方陣則如移動的鋼鐵堡壘,人馬皆披重甲,長矛如林,每一步都地動山搖;最令人驚歎的是弓騎兵方陣,他們在全速奔馳中同時張弓搭箭,箭雨準確地落在數百步外的標靶區域。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左翼前進五十步!”哲別的聲音通過號角傳遞出去,左翼的騎兵方陣應聲而動,馬蹄聲整齊劃一。
    納牙阿則重點關注著陣型轉換:“錐形陣,變!”
    令旗揮舞,原本方形的陣型迅速轉變為銳利的箭矢形狀,整個過程如行雲流水,顯示出蒙古騎兵訓練有素的戰術素養。
    夕陽西下,將草原染成一片金黃。王庭各處開始點燃篝火,炊煙嫋嫋升起,奶酒和烤肉的香氣彌漫在空氣中。
    來自各部的牧民們圍坐在篝火旁,彈奏著馬頭琴,唱起古老的草原歌謠。雖然語言各異,但旋律中共同流淌著對草原的深情。
    金帳內,鐵木真獨自站在帳門前,望著眼前這片生機勃勃的景象。他的目光越過層層帳篷,望向無垠的草原,眼中閃爍著複雜的光芒。
    統一蒙古隻是第一步,他心中的藍圖遠不止於此。但此時此刻,聽著遠處傳來的歌聲笑語,感受著草原春日的暖風,這位未來的成吉思汗臉上,難得地露出了一絲溫和的笑意。
    夜色漸深,祭天台的輪廓在月光下已然成型,宛如一頭蓄勢待發的巨狼,靜靜地等待著黎明的到來。
    巡邏騎兵的火把在草原上連成一條條流動的光帶,與滿天繁星交相輝映。整個王庭都沉浸在一種期待的氛圍中,等待著那個必將載入史冊的時刻的來臨。
    而在郭靖母子居住的蒙古包內,李萍正在油燈下縫補衣裳,不時抬頭看看在睡夢中仍比劃著招式的兒子,臉上露出慈愛而又憂心的神色。
    她知道,草原上的這場巨變,必將改變無數人的命運,包括她這個來自江南的女子,和她這個在草原上長大的宋人孩兒。
    遠處的山峰上,韓牧依然在打坐修煉,周身匯集而來的靈氣越來越濃,他體內真元調動,將這些極為稀薄的天地靈氣吸收到自己的身體內,通過吸收天地靈氣轉化為也的自己的力量,他也在積蓄著某種力量,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風雲變幻。
    草原的春夜,靜謐中暗流湧動。
    喜歡射雕:師兄走了,我隻好天下無敵請大家收藏:()射雕:師兄走了,我隻好天下無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