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2章 夜談
字數:4127 加入書籤
深秋的夜,臨安府辛棄疾的宅邸中,萬籟俱寂,唯有書房窗欞透出搖曳的燭光。窗外梧桐葉落,偶爾傳來幾聲蟋蟀的鳴叫,更添幾分蕭瑟。
燭光下,兩盞清茶氤氳著熱氣,茶香彌漫在整個書房。辛棄疾與韓牧相對而坐,一燈如豆,將二人的身影投在牆壁上,隨著燭火輕輕晃動。
辛棄疾已是花甲之年,鬢角斑白,但那雙眼睛依然炯炯有神,此刻正凝視著對麵的韓牧。
他端起茶盞,輕輕吹開浮葉,抿了一口,方才緩緩開口:“那日接到辛肅傳來的書信,看到是你親筆所寫,我竟是雙手微顫,難以自持。”辛棄疾的聲音低沉而有力,在寂靜的夜裏格外清晰。
“韓小友,你一人北上蒙古,不僅化解了兩國未來的爭端,更為我大宋爭取到了燕雲十六州以南的所有土地。這...這實在是...”
他頓了頓,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光芒:“不瞞你說,初讀來信,老夫簡直是不敢相信。直到蒙古大汗正式派出使節南下,遞交國書,老夫才敢確認這一切都是真的。”
韓牧靜靜地聽著,麵容在燭光下顯得格外年輕,卻帶著一種超越年齡的沉穩。他微微一笑,端起茶盞,卻沒有喝,隻是感受著茶盞傳來的溫度。
“鐵木真...”辛棄疾放下茶盞,身體微微前傾,“此人一統草原各部,建立蒙古帝國,鐵騎所向披靡,乃是一代梟雄。我實在好奇,你是如何說服他,甘心放棄整個燕雲十六州以南的土地?”
書房內一時寂靜,隻有燭芯偶爾爆開的劈啪聲。窗外,一陣秋風掠過,卷起幾片落葉,沙沙作響。
韓牧將茶盞輕輕放回案幾,目光平靜地迎上辛棄疾探究的眼神。
“鐵木真建國大典那天,金國派出了第一高手行刺。”韓牧的聲音不高,卻字字清晰,“當時場麵混亂,蒙古侍衛無人能擋那人。是我出手,及時救下了鐵木真。”
辛棄疾眼中閃過一絲了然,輕輕點頭:“原來如此。”
“鐵木真感念救命之恩,這是其一。”韓牧繼續道,眼神漸漸銳利,“更重要的是,蒙古南下滅金已是既定事實。而我,無論如何也不能讓蒙古奪取燕雲十六州。”
他的聲音忽然加重:“燕雲十六州,自後晉石敬瑭割讓以來,已淪陷二百餘年。這片土地在我大宋臣民心中的分量,太重了。它不僅僅是一片疆土,更是我漢家兒郎心中永遠的痛。”
韓牧站起身,走到窗前,望著窗外沉沉的夜色:“我與鐵木真談判時,我的態度異常強硬。我讓他明白,大宋絕不會容忍燕雲十六州再次落入外族之手。同時...”
他轉過身,目光如電:“我自然……讓他感受到了貧道這……實實在在的實力。”
辛棄疾深吸一口氣,眼中閃過震驚與了然交織的複雜神色。他緩緩點頭,手指無意識地敲擊著案幾。
“我明白了...”辛棄疾喃喃道,“韓小友你的武功,早已達到出神入化之境。當世能與你匹敵者,恐怕還沒有出生,而你作為大宋國師,定是讓鐵木真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威脅。”
韓牧輕輕點頭,回到座位:“鐵木真是一代雄主,但也是聰明人。他明白,與其與大宋為敵,不如聯手滅金。畢竟,蒙古真正的敵人是金國,而非大宋。”
“所以他才做出了這個‘正確的決定’。”辛棄疾接話道,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不過,他恐怕也不會輕易放棄南下的野心。”
“正是。”韓牧神色凝重起來,“雖然鐵木真已經同意,滅金後將包含燕雲十六州的疆域劃歸大宋,兩國出兵南北夾擊金國,但大宋在正麵戰場上必須展現出絕對的實力。絕不能讓鐵木真和蒙古大軍起了輕視之心。”
辛棄疾猛地一拍案幾,茶盞震動,茶水濺出幾滴:“說得好!唯有自身強大,才能讓對方敬畏!”
他站起身,在書房中踱步,身影在燭光下拉長又縮短:“三年來,老夫全力整頓軍務,大宋主力禁軍的戰鬥力早已今非昔比。他們經過嚴格訓練,裝備精良,士氣高昂。將來在北伐戰場上,定能打出漂亮仗來!”
韓牧注視著激動的辛棄疾,眼中閃過一絲欣慰:“有辛老這番話,貧道就放心了。不過...”
他頓了頓,壓低聲音:“除了朝廷正規軍,我們還有另一支力量。”
辛棄疾停下腳步,好奇地看向韓牧:“哦?”
韓牧微微一笑:“對了,我已下令給重陽宮的全真七子。如今重陽宮上上下下,匯集了十多萬江湖豪傑,都在為大宋北伐大戰做準備,你日後可以直接聯係他們策應北伐大軍。”
“十多萬...”辛棄疾倒吸一口涼氣,眼中閃過驚喜之色,“這...這可是真的?”
韓牧點頭:“哈哈哈哈,辛老,我全真教作為天下武林正宗,一呼百應。各門各派,從丐幫到少林,從鐵掌幫到蜀中唐門,如今都已響應號召。隻要朝廷北伐大軍開動,這些武林豪傑便可以伺機出動,刺殺中原一帶的金兵將領,破壞金軍糧道,擾亂敵軍後方。”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辛棄疾激動得雙手微顫,他快步走回案幾前,端起已經微涼的茶一飲而盡。
“好!好!好!”他連說三個好字,眼中閃爍著久違的光芒,“有這些江湖豪傑相助,大宋北伐之戰,必能一戰而勝!”
他凝視著韓牧,聲音有些哽咽:“韓小友,你可知道,老夫我這一生,最大的心願就是看到大宋恢複中原,一統江山。當年我年少氣盛之時,曾率五十騎突入五萬金軍大營,生擒叛將張安國。那時以為,恢複中原指日可待。誰知...”
辛棄疾長歎一聲,眼中閃過痛楚之色:“這些年來,眼看朝廷偏安一隅,北伐之誌日漸消磨,我心如刀割。如今,老夫終於看到了希望!”
韓牧靜靜地聽著,他能感受到辛棄疾話語中那份深沉的家國情懷。這位年過花甲的老將,一生都在為收複中原而奮鬥,卻屢遭挫折。如今曙光在前,怎能不激動?
“辛老,”韓牧鄭重地說,“這一次,不同以往。蒙古帝國崛起於草原,金國勢衰,正是內憂外患之時,對我大宋而言,乃是千載難逢的時機。再加上大宋軍力已強,武林齊心,天時地利人和,皆在我方。”
辛棄疾重重坐下,深吸幾口氣,平複激動的心情。他重新斟滿兩盞茶,將一盞推到韓牧麵前。
“來,老夫以茶代酒,”辛棄疾舉起茶盞,目光堅定,“為了大宋江山,為了中原百姓,為了燕雲十六州能早日重歸漢家!”
韓牧舉盞相迎:“好,為了那一天早日到來!”
二人將茶一飲而盡。茶已涼,心中卻熱血沸騰。
放下茶盞,辛棄疾忽然想起什麽,問道:“對了,韓小友,這蒙古大汗鐵木真,此人究竟如何?”
韓牧沉思片刻,緩緩道:“鐵木真雄才大略,意誌如鐵,確是一代天驕。他統一蒙古各部,建立大劄撒令,創立千戶製,使蒙古從一盤散沙變成鐵板一塊。此人用兵如神,又能知人善任,帳下木華黎、博爾術、赤老溫、博爾忽四傑,都是當世名將。”
他頓了頓,聲音低沉:“正因如此,我們更要警惕。今日盟友,未必不是明日敵人。”
辛棄疾神色凝重地點頭:“我明白。待兩國滅金之後,屆時,強大的蒙古帝國,必會成為我大宋的心腹大患。”
“所以,”韓牧目光深邃,“我們必須在這場戰爭中展示足夠強大的實力,讓鐵木真和蒙古大軍心生畏懼之心,他們自然不敢輕易南下。”
窗外,東方已現出魚肚白,晨曦微露。不知不覺,二人已談了一夜。
喜歡射雕:師兄走了,我隻好天下無敵請大家收藏:()射雕:師兄走了,我隻好天下無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