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太廟獻俘三

字數:4102   加入書籤

A+A-


    “我等謹遵王詔。”
    鳩摩智等人麵露悲戚,但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現在已經是最好的結果,眾人也不敢強求多言,齊齊行禮應下。
    其他人此時也才覺得對味,畢竟這樣才像王行之。
    “平身吧!”
    王行之抬抬手,麵露微笑的說道,“不過,此事也不是一成不變,我大秦有功賞,有過罰,因此諸位若是立功,孤可特許,讓諸位另立佛寺,再收門徒。”
    “王爺此言當真。”鳩摩智一聽,臉上立刻露出了一抹激動的神色。
    “君無戲言。”王行之笑著點點頭。
    他之所以這樣說,其實就是希望鳩摩智沒有二心,能全心為他辦事。
    鳩摩智一聽,深吸一口氣說道,“王爺,小僧這第二個條件,便是希望王爺能留吐蕃皇室一條血脈。”
    “明王是否忘了,吐蕃公主之前嫁給本王,因此隻要我大秦不滅,吐蕃王室血脈便不會斷絕。”王行之沒答應,反而轉移話題。
    因為,他從一開始就沒打算留下吐蕃與大理的王室與貴族,畢竟這些人都是隱患,還不如直接殺了,來得清淨。
    “阿彌陀佛。”
    鳩摩智一聽,便知道了王行之的意思,他的眼底閃過一抹黯然,但他也清楚了王行之的態度,不敢過多強求,因為他清楚,王行之剛才已經給足了他臉麵,若是他不知好歹,恐怕迎接他的就是王行之的屠刀了。
    所以,他隻得打了一聲佛號,算是對吐蕃王室的悼念。
    隨後,鳩摩智對著王行之行禮,躬身道,“大輪寺僧人,鳩摩智願意臣服大王。”
    “明王免禮。”王行之麵露笑容,伸手一揮,捆綁在鳩摩智身上的繩子瞬間斷裂,而後他朗聲宣布,“從即日起,大輪明王鳩摩智,便是我大秦魚龍閣二級供奉,授銀帶,玉如意,位列朝堂正三品。”
    “臣多謝大王厚愛。”
    鳩摩智轉變十分快,王行之話音一落,就十分恭敬的稱臣拜謝。
    “愛卿免禮,先站在孤的身後即可。”
    對於鳩摩智的識時務,王行之十分滿意,揮揮手讓鳩摩智與吳長風等人站在一起。
    “是,大王。”鳩摩智行禮後,迅速去往王行之身後,並客氣的與吳長風等人見禮。
    吳長風等人都知道鳩摩智的實力,因此對於鳩摩智能加入大秦都十分的欣喜,很容易的就接納了鳩摩智。
    王行之也喜而樂見,他雖學了不少製衡之術,但對吳長風幾人卻是十分信任,因為這幾人隨他從微末中走來,所以他相信隻要他沒有對不起幾人,幾人不會背叛,不然也不會讓幾人都掌管著重兵。
    況且,他自身領兵的戰鬥也不少,戰績更是冠絕諸將。
    另外,他身為武院院長,講武堂講師,這些年雖不常去,但也給不少人授過課,因此他在秦軍中的威望,無人能及。
    誰若是想要反叛,恐怕還未來得及起兵,就被屬下擒住,送到了他麵前。
    因此,他對吳長風五人格外的寬容。
    況且,吳長風五人也十分懂事,從不參與朝堂紛爭,彼此之間交流也有著分寸,並沒有去聯姻。
    所以,幾家人關係再好,沒有親緣支撐,恐怕也就是這一兩代之間的事。
    隨後,王行之下令,讓人給大雪山僧人鬆綁,送離太廟。
    這一舉動仿佛讓吐蕃眾多貴族看到了希望,紛紛磕頭痛哭求饒。
    不過,王行之並未理會這些人,而是走到了大理俘虜的前麵。
    大理的人大部分是些青年男女,一個個看上去都很狼狽,有些人麵色麻木不仁,毫無生氣,顯然被吐蕃俘虜時,受到了不少欺辱。
    不過,王行之並未有什麽憐憫之心,國與國之間的爭鬥本就殘酷,這些人出身皇室,本就是機遇與風險共存。
    “阿彌陀佛。”
    就在這時,忽然響起一聲佛號。
    “段延慶居然沒殺他。”
    王行之抬眼望去,才發現那是一位老僧,老僧相貌奇特,一半是正常的人臉,一半臉如同燒焦的枯木一般,宛如妖魔,讓人驚懼。
    縱觀整個天龍世界,也就隻有天龍寺的枯榮大師,有此麵容。
    隻不過,讓王行之沒想到的是,段延慶掌權之後,居然沒誅殺枯榮大師。
    要知道,段延慶早些年之所以如此悲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枯榮大師身上。
    “貧僧見過秦王。”
    枯榮大師見王行之看過來,單手打了一個佛禮,顯得十分客氣和善。
    “非枯非榮,亦枯亦榮,想不到本王居然能見到枯榮大師,倒是榮幸。”王行之卻是嘴角勾起,麵帶冷笑。
    這枯榮看似和善,實際上也是有著極大的私心,不然在原著中,明明有能力救治段延慶,扶段延慶上位,可卻偏偏視而不見,見死不救,導致段延慶差點身死。
    其原因無非是想讓段正明上位,更符合他的心意罷了。
    畢竟,段正明向佛,一心想要拜他為師。
    隻不過,枯榮也沒想到,王行之會來到這個世界,還與段正淳結仇,從而煽動的蝴蝶效應,讓大理滅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想不到秦王也知老僧,這倒是老僧的榮幸。”枯榮不悲不喜,就像是沒聽出王行之的嘲諷一般,麵色依舊平靜淡然。
    嗬嗬——
    王行之麵露微笑,不鹹不淡的說道,“那不知枯榮大師找本王何事?”
    比起大雪山,王行之對天龍寺僧人可是沒有絲毫好感。
    早些年,若不是他實力還算行,他恐怕就已經栽在天龍寺的手中。
    所以,天龍寺與大理的所有俘虜,他可沒打算留下一人。
    現在與枯榮搭話,也不過是想惡心一下枯榮這等偽君子而已。
    “王爺,老僧有一書,願獻給大王,隻希望王爺能留我段氏一條血脈。”枯榮大師瞧著王行之的神色,心頭咯噔一下,總覺得哪裏不對,也不敢再賣關子,連忙說道。
    “大師說的可是大理不傳之秘,《六脈神劍》。”王行之一聽,立刻就猜出了是哪本書,畢竟整個大理,能入他眼的也就隻有《六脈神劍》了。
    “《六脈神劍》。”鳩摩智驚呼道“難道是昔年慕容博點評天下武學時,說的天下第一劍法。”
    吳長風等人這些年雖然增長了不少見識,但《六脈神劍》這等消失近百年的奇功,依舊不知,顯得有些茫然。
    而大秦的文臣就更別說了,大秦設立魚龍閣後,他們其中一些人倒是有資格進入,但所得的秘籍,都是交給了家中子弟學習,他們自己並未學習,因此對於武學之事,都是一知半解。
    喜歡我以官身鎮天龍請大家收藏:()我以官身鎮天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