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勸進
字數:4287 加入書籤
“回父王,兒臣之所以不怕,是因為父王說過,成大事者,當習慣血腥,若是避而不見,日後恐難行大事。”
王寰拱手,對著王行之行禮,朗聲回應。
王寰雖小,但十分聰慧,條理清晰,聲音明亮。
“回父王,我日後想當大將軍,所以必須要習慣死亡。”
相對而言,王戰的性子要耿直得多,大大咧咧的說道。
哈哈哈——
一陣爽朗的笑聲傳來,王行之滿臉笑容地看著眼前的兩個孩子,心中不禁感歎:“不愧是孤的兒子啊!小小年紀,就有如此膽識和見識。”
他的目光落在了宋清溪身上,嘴角微揚,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緩聲道:“老宋啊,孤記得你家女兒與世子年歲一般大小,孤有意與你結下這門兒女親家,你意下如何呢?”
王行之的話一出口,朝堂上的百官們頓時齊刷刷地將目光投向了宋清溪,臉上都流露出羨慕的神色。
要知道,王寰可是王行之的嫡長子,自他出生之日起,便備受王行之的寵愛和重視,不僅被立為世子,更被確定為秦國未來的繼承人。
而且,這王寰自幼聰慧過人,年紀雖小卻已頗具手段,深得百官們的器重。
如此一來,隻要王寰日後不自己作死,也不遭遇什麽意外早逝,那麽他必定會成為秦國的下一任國君。
此時此刻,能與這樣的天之驕子結為親家,無疑是一種莫大的榮耀。
宋清溪自然深知其中的利害關係,他的麵色因為激動而微微漲紅,趕忙拱手向王行之行了一禮,聲音略微有些顫抖地說道:“大王如此看重微臣,微臣自然是一萬個願意啊!”
他生怕王行之會反悔,畢竟這可是關乎到他家族未來的大事,所以他的動作顯得有些匆忙,甚至有些失態。
“既然你同意,那等回宮之後,孤便正式下達詔書,讓世子與你家閨女訂婚。”王行之大笑道。
“多謝大王看重。”宋清溪深吸一口氣,壓下心頭的激動,對著王行之再次行禮。
隨後,王行之看向王戰,朗聲道,“傳孤旨意,孤之三子王戰,小小年紀,膽魄過人,今冊封為西涼王,封地神鳥縣,食邑五千戶。”
此話一出,眾人又是一陣震驚,他們怎麽也沒想到王行之今日會這般大手筆,先是封郡主,隨後郡王。
此時,眾人也反應過來,王行之之前下令屠殺俘虜,很明顯是趁著這個機會考驗子女,堅持下來的明顯都得到了不同的好處。
“大王,您如此冊封公子為王,實乃有違祖宗成法啊!”
就在眾人都對這一決定感到驚訝的時候,突然有一道聲音從朝堂的百官之中傳了出來。
這道聲音異常突兀,仿佛是在平靜的湖麵上投下了一顆石子,引起了軒然大波。
眾人紛紛循聲望去,想要看看究竟是誰如此大膽,竟敢在此刻公然質疑王行之的決定。
可當他們看清楚說話之人的麵容時,更是驚訝得合不攏嘴。
因為站出來說話的,竟然是大秦的文臣之首——劉玄。
劉玄自打入秦以來,便一直擔任著財政司司長一職,其地位甚至還在蔡卞之上。
他不僅才華橫溢,能力出眾,而且還特別擅長處理各種複雜的人際關係。
因此,無論是朝中的大臣,還是民間的百姓,對他都十分信服和敬重。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精明的人物,此刻卻是公然反駁起了王行之的決定,這實在是讓人始料未及。
“伯錦,你這是何意?”王行之麵帶疑惑地看著劉玄,他實在想不明白對方為何會突然說出這樣的話。
然而,王行之對劉玄的為人處世頗為了解,知道他向來不會無的放矢,所以並未因此而動怒,反而饒有興致地開口問道:“哦?伯錦,你這話可有深意啊,不妨說來聽聽。”
隻見劉玄一臉坦然,完全無視周圍眾人投來的各種異樣目光,嘴角始終掛著一抹淡淡的笑容。
他先是對著王行之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後不緊不慢地說道:“大王,您乃是大秦冊封的秦王,身份尊貴無比。
但若是僅以秦王之位來封賞,恐怕難以服眾,畢竟這與您的功績和威望相比,實在是有些不相稱。
如此一來,不僅會讓您的封賜顯得有些名不副實,更可能會引來天下人的恥笑。”
說到此處,劉玄稍稍停頓了一下,似乎是在給王行之一些思考的時間。
緊接著,他再次拱手,提高了聲音,朗聲道,
“故而,微臣鬥膽懇請大王更進一步,稱帝建製。
如此一來,方能彰顯大王的雄才大略和無上功績,也能讓天下人心悅誠服啊!”
眾人聽到蔡卞的這番話後,都恍然大悟。蔡卞雖然比劉玄稍慢一些,但還是比其他官員更早地明白了王行之的意思。
他對著王行之拱手說道:“大王,劉大人說得非常有道理。
我們大秦消滅了西夏和吐蕃,占據了巴蜀和大理,東麵占據函穀關來抵禦洛陽,西麵抵達武關對南陽虎視眈眈,北麵靠近黃河與大宋隔河對峙,南麵則收攏了大理與巴蜀,收納了大量的糧倉。”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可以說,我們大秦的領土,與大宋相比,也毫不遜色。”
“但是,大王您現在的秦王位份還是稍低了一些,難以與大宋的官家對等。”
說到這裏,蔡卞突然雙膝跪地,高聲喊道,
“臣懇請大王進位,稱帝建製。”
百官聞言,齊齊露出激動的神色,畢竟王行之若是稱帝建製,他們在場的眾人都是開國之臣,從龍之功,王行之稱帝後定然會封賞,讓自己再進一步。
而且有了劉玄兩人帶頭,心思活絡的文臣,先一步雙膝跪地,齊聲道,
“臣等懇請大王,稱帝建製。”
武人雖然不如文臣的心思活絡,但也知道王行之若是稱帝,他們的地位都能更進一步,在宋清溪等人的帶領下,齊齊跪下行禮,朗聲道,
“懇請大王,稱帝建製。”
圍觀的百姓見狀,也紛紛跪下,對著王行之朗聲高呼,“懇請大王稱帝建製。”
圍觀的百姓喊得十分誠懇,畢竟他們這些年,在秦國可是過得十分好,因此十分希望王行之當皇帝。
“臣妾懇請大王進位,稱帝建製。”緊隨著,江秀等人也齊齊跪下,齊聲高呼。
這一刻,或許除卻趙靜怡之外,所有人都是一心,希望王行之稱帝建製。
王行之環視四周,瞧著自己獨立在太廟前,眾人皆俯首的場麵,心中不免升起一股豪氣。
不過,王行之雖然不喜歡儒家,但儒家其中一些經典,還是得用。
所以,他沒有立刻答應下來,朗聲開口拒絕,
“諸位請起,今日是太廟獻俘,此事容後再議。”
話落,王行之沒有停留,大步流星的離開太廟。
而百官之中的聰明人卻是清楚,此事成了。
喜歡我以官身鎮天龍請大家收藏:()我以官身鎮天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