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妃嬪的背叛
字數:4596 加入書籤
沒過多久,李青山又匆匆而來,對著王行之與江秀行禮。
“參見陛下,皇後。”
“免禮吧!”
王行之揮揮手說道,“說吧,又抓到了什麽人?”
“回陛下,這次抓住的是華清殿侍女小錦。”李青山拱手行禮。
“去立政殿將柔妃請來,柔妃侍女帶去刑房,單獨關押。”王行之沒什麽意外,繼續讓李青山請人。
“是,陛下。”李青山拱手行禮後,離開兩儀殿。
江秀雖然迷惑,但也沒有多問,靜靜的陪在王行之身邊。
臨近天明,此時兩儀殿中已經來了不少人,王行之的八位妃嬪現在隻剩下趙靜怡沒到,其他七人全部到了兩儀殿。
“陛下,怡妃到了。”
然而沒過多久,李青山帶著趙靜怡進入兩儀殿。
“臣妾拜見陛下。”趙靜怡麵色平靜,恭敬行禮。
兩儀殿中,除了王行之依舊麵無表情之外,其他人個個麵露驚訝,顯得有些錯愕。
因為,在這之前,她們都以為,趙靜怡是幕後之人。
卻不曾想,趙靜怡也被帶到了兩儀殿。
“免禮吧!”王行之淡淡的看了眼趙靜怡,經過一夜的調查,除了甘露殿之外,其他各殿都有人被抓。
因此,王行之已經確定,趙靜怡肯定摻和其中。
不過,王行之之所以沒直接處置趙靜怡,恰恰也是因為甘露殿無一人被抓。
很顯然,趙靜怡要麽是主動暴露,保全其他人,要麽是棄子,被人故意算計。
至於是趙靜怡一人所為,這完全不可能。
趙靜怡畢竟出生大宋皇室,又飽讀詩書,才學不低,這等人怎麽可能犯下如此簡單的錯誤。
所以,王行之很肯定,這件事,不是趙靜怡一人所為。
不過,他現在沒有確實的證據,也不確定是誰,所以在李福未回來之前,他不忙著處理。
而且,這些人都與他同床共枕過,他也想給這些妃嬪一個機會。
於是,王行之對李青山說道,
“青山,你去承天門外傳朕旨意,告訴百官今日休沐,所有官員全部待在家中,不得外出。”
“傳令四門守將,關閉城門,封鎖長安,朕未下達命令之前,長安城許進不許出。”
“傳令禁軍,封鎖宮城。”
“傳令鳩摩智,坐鎮皇城。”
“另外,你帶著明衛,配合鳩摩智,有敢於在此刻生亂者,殺無赦。”
“臣遵旨。”李青山麵色一正,恭敬行禮後,快速退出兩儀殿。
江秀八人的臉色也迅速變得緊張,紛紛皺起了眉頭。
“怡妃,朕待你如何?”李青山走後,王行之起身,走到趙靜怡麵前,沉聲質問。
“極好。”
趙靜怡麵色平靜淡淡開口,“隻是臣妾本就是大宋皇室,這是無可辯駁的事實,也是陛下不與我同房的理由。”
趙靜怡這話,雖然平靜,但卻帶著淡淡的怨氣。
王行之沒去解釋什麽,隻是平靜的問道,“說說吧!被抓的兩人是誰,同謀者有誰?”
“說出來,朕不會為難你。”
趙靜怡沉默不語,一言不發。
王行之沒有逼問,而是看向其他人,繼續問道,“你們呢!有沒有人要和朕說說?”
眾女沉默,齊齊不語。
哎——
王行之輕輕的歎了口氣,臉上露出自嘲的笑容,他自從來到這個世界,每一次背叛幾乎都與女人有關。
他本以為建立秦國之後,不會再有。
沒曾想,居然又來一次。
其中趙靜怡不算他的女人,但剩下的七人,都與他有過夫妻之實,不論是誰背叛,都讓他感到憤怒和難受。
“陛下,李總管求見。”
就在這時,門外傳來一道明亮的聲音。
王行之沒立刻宣傳,而是看向八位妃嬪,沉聲說道,“朕再給你們最後一次機會,現在說還來得及,若是李福進來,你等還不言語,那就別怪朕不講情麵了。”
“陛下,臣妾行得正坐得端,沒什麽好說的。”江秀聞言,第一個跪下。
“臣妾亦是如此。”
緊隨著,李清照、蔡玉、秦柔以及秦雪相繼跪下。
“臣妾雖念及遼國,但未曾做過背叛之事,所以臣妾也問心無愧。”秦心也沒什麽猶豫,直接跪下,表明清白。
“陛下既然知曉是何人,臣妾又何必多言。”周清瑤見狀,知道瞞不下去,緊繃的身子突然鬆弛下來,跪在地上,麵色平靜的開口。
“為何叛朕?”王行之早有懷疑,因此見周清瑤承認,並未過多驚訝,隻是不解的看著周清瑤。
周清瑤的品階不高,但王行之的妃嬪不多,因此他對八人都是一視同仁,甚至於因為周清瑤同床共枕,並為他生下一個兒子的原因,王行之對待她比趙靜怡還要好些。
並且,前來秦國的周氏族人,王行之還特意賜予了一處宅子安置,有真才實學之人,在官職上並未苛待。
他實在是搞不懂,周清瑤為何要背叛他。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陛下,臣妾乃是周家嫡女,周家乃是士族。”周清瑤眼底閃過一抹悲哀,雖未明說,但這簡單的一句話,已經說明了一切。
“還真是千年的世家,流水的王朝啊。”聞言,王行之也明白過來,秦國百花齊放,不再是儒家一家獨大,更不能圈禁土地。
所以,秦國若是得了天下,士族傳承將會斷絕,即使再古老的士族,也會成為曆史。
而王行之掃蕩覆遼逐金,更是成了壓死天下士族的最後一根稻草。
所以,才會有所行動。
而周清瑤則是成了周家利益的犧牲品。
不過,讓王行之沒搞懂的是,大宋同樣在做著他做的事,為什麽周清瑤會與趙靜怡攪和在一起。
想到這裏,他疑惑的問道,
“那你為何會與怡妃攪和在一起,據朕所知,趙煦對士族同樣看不上眼,朕與趙煦,不論是誰一統天下,都不會讓士族再次複蘇。”
“陛下,臣妾並不是與大宋合作,隻是與怡妃合作而已。”
周清瑤搖搖頭,隨後解釋道,
“並且,這天下,士族並不是毫無選擇,大宋南方的吳王慕容複,根基薄弱,又被大宋打壓,幾近到了絕路。”
“所以,隻要天下士族入吳,慕容複肯定不會拒絕。”
說到這裏,周清瑤遲疑了一下,最後還是繼續說道,
“臣妾這裏還有一個消息可以告知陛下,現在天下殘留的士族都已經全部投靠了慕容複。”
“慕容複手下人才濟濟,一個月前,在士族的幫助下,大宋南方的土地,已經全部收入囊中,現在與大宋不過是隔江而治。”
“所以,大宋並不是士族的選擇。”
“慕容複的吳國才是。”
喜歡我以官身鎮天龍請大家收藏:()我以官身鎮天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