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獨上西樓月如鉤 一
字數:5009 加入書籤
蜀郡趙氏二世三公皆封列侯,大伯父趙謙拜太尉封洛亭侯,趙溫擔任司徒封江南亭侯;太爺爺趙戒曆任司徒,司空太尉授特進封廚亭侯;爺爺趙典和李膺齊名官至衛尉,可惜去世的比較早,但凡活久一點趙家就能三世三公。
先輩萌音在前,趙溫為國為民操勞一生在後,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皇帝特批其次子繼承老爹丟掉的爵位,包括趙溫老婆在內全家都留在京城享福。
趙溫家享福和侄子趙甯沒有關係,喪禮結束他便返回老家蜀郡,半路不知因為什麽轉道跑到朔方要麵見劉琰。
劉琰的身份是二奶,別看正主呼延氏表麵不說什麽,可是在人家地盤會見親屬難保不碰見真正的女主人。為避免尷尬劉琰在附近找一處府邸,算是和劉靖暫時分家單過。
劉琰是第一次見這位堂哥,要說趙彥遺傳母親何氏模樣比較“返祖”,那麽趙甯的外貌則繼承了父輩的英俊灑脫。年過半百須發花白,劍眉星目長髯及胸,舉手投足一股書生儒雅氣,除了身材稍顯單薄活脫脫趙溫在世。
目睹音容笑貌劉琰百感交集“家兄若在必繼父伯衣缽,蜀郡趙氏三世四公有望矣。”
趙甯也唏噓不已“不是還有你嘛。”
“終究是外人做不得數啊。”劉琰現在不敢自稱趙熙,就怕趙溫老婆選擇魚死網破,重新揭開當初齷齪事讓父兄靈魂不得安生。
“叔父始終宣稱您是嫡女。”趙甯遞上一封信“叔父臨終前留下遺言,命我轉交給你。”
看到開頭我兒兩個字劉琰直接開哭,怕弄髒遺書等了好半天才再次拿起來,剛看兩行又哭的梨花帶雨。看一陣哭一陣,哭一陣再看一陣,一封信二百來個字足足看了半個時辰。
“叔父內心懊悔,作為趙氏嫡子為兄何嚐不愧疚?”趙甯也在偷偷抹眼淚。
劉琰小心翼翼收好遺書,拿起酒杯一飲而盡“你情我願懊悔個屁。”
“話不是這麽說,畢竟你處境尷尬有這層關係。”趙甯也拿起酒杯一口喝幹“不管怎樣我回去之後會盡力運作,終有一日使小妹恢複名分。”
劉琰喝幹第二杯大手一揮“沒必要,我不負趙家就足夠了。”
趙甯先是皺眉搖頭,跟著長歎一聲“世道多艱萬民疾苦,不求回報家族,隻求小妹趕緊物資救災。”
要說還是唐家仗義,經過弘農郡時受到熱烈招待,唐翔拿出十車禮物贈送。過潼關趙甯就笑不出來了,賣兒賣女都不稀奇易子相食成了普遍現象,他一路走一路救濟連帶唐家的贈禮通通花的精光。這次來朔方一是送信,二就是請求劉琰伸出援手。
說到這裏趙甯滿臉困惑,按說自由民都歸司隸校尉部管理,鍾繇不是關中人不希望士族借機會做大。就算匈奴人和關中士族都不作為他也該全力救災。可是事實上卻相反,整個司隸校尉部該幹嘛幹嘛就跟沒災情發生一樣。
“不發動關中各家救災本就失職,鍾繇竟然每日穩坐中堂,連一道請求調撥糧食的奏折都不上!”趙甯提起這事就生氣。
鍾繇當然不在乎老百姓死活,他家在潁川做事比關中人還狠,但這都不是主要原因。說到這劉琰慘然一笑,大哥有所不知,故事還得從頭講起。
皇帝遷都許縣之後李傕郭泛在的日子每況愈下,謁者仆射裴茂來關中主持討伐,關中軍閥也樂的借機擴張勢力。朝廷趁熱打鐵,一麵派遣鍾繇擔任司隸校尉整合關中,一麵分割涼州新設雍州。
中原沒有統一各地都在割據,朝廷早就沒有過去的威勢和實力,兩手都抓的結果就是兩手都軟。關中人不承認雍州,韋康和邯鄲商時常爆發矛盾,搞的鍾繇在長安也待不安生。
朝廷沒精力管關中的爛賬,全靠司隸校尉部自身和關中人扯皮。經過漫長的協商,最終找到一條雙方都認可的方式。關中人給中央一塊地盤在關中立足,中央則承認關中割據的現實。司隸校尉部權利不出長安城,一沒有軍隊二沒有存糧對關中軍閥不具備現實威脅。
這是中原士族與關中士族私下達成平衡和默契,兩邊雖有爭鬥大環境還算平穩,連官渡之戰都沒能幹擾關中。後來河北戰事又起,關中人采取中間立場兩不相幫。
直到河北戰局緊張之時,鍾繇求爺爺告奶奶馬騰才派兵去河東打郭援,可以說沒有關中出兵郭援極有可能成功。馬騰憑功勞上京擔任九卿光宗耀祖,也算是一種利益交換。
不是所有關中人都喜歡中央進入地盤,多少年來鍾繇始終安然無恙有兩個原因一來鍾繇始終做個縮頭烏龜,生怕出格一點將注意力集中到自己身上;二來就關中地區太亂了,亂到沒人有精力去理會一個乖寶寶。
鍾繇敢發動救災關中人就敢相應,不要天真的認為關中人真心救災,賬麵上寫著送到長安五千石糧食,接收發現不到十分之一,你讓鍾繇怎麽救災?大批流民匯聚到長安卻發現連米湯都沒有,等待鍾繇的就是無數饑民的咒罵和造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假如不用糧食運送到長安,強行命令士族在本地設立粥棚才會要鍾繇的老命。按規定司隸校尉部要派出官員監督賑濟,士族礙於民意不敢違背,然而這等於徹底和關中士族撕破臉,不用災情結束司隸校尉部就得被攆回老家。
你以為饑民會保護鍾繇?別天真了,饑民隻會感激給他們食物的人。人都有腦子,饑寒交迫的老百姓沒能力幹涉司隸校尉部的死活。生死邊緣想的都是保護自身,不會為了沒有多少糧食的長安得罪救自己的士族。
上報中央請求調撥賑濟也不行,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中央說運送救災物資,可是在關中軍閥看來就是順路建立物資中轉站。坦白說中途隨意建些儲存點太容易,南征打完都不用多費人力兵站就是現成的,請問關中軍閥能允許嗎?
司隸校尉部如楔子一般紮在關中腹地,如同沒有衛兵守衛的旗幟,僅僅是個擺設用來宣誓存在,其餘一切都不能幹擾這個目標賑災也不例外。鍾繇隻圖守住這麵旗幟,也隻能采取和稀泥的手段,他才不會為了老百姓得罪關中士族。
趙甯思索一陣無奈搖頭“關中人心太狠,咱們蜀郡大族可幹不出來這等事。”
“因為這裏亂啊。”劉琰實在不願提,但又不得不給堂兄解釋關中的情況。
廣義的關中地區包括大三輔、朔方匈奴屬國,雍涼二州和河東郡。這片土地上不但有漢人軍閥還有胡人武裝,他們背後是各地土著豪強和大小士族,利益牽扯斬不斷理還亂,導致軍頭互不團結內部也存在派係。
目前關中的形勢極為複雜,各方利益盤根錯節相互傾軋。其實開始都不是什麽大矛盾,有關中本地的豪強,有跟著董卓來的外來戶,出身不同地位不同坐在一張桌上吃飯,小問題小分歧長久積累下來,終究造成不可調和的大問題。
關中最強的軍閥有三支,馬超控製隴西郡,韓遂在安定郡立足,段煨在弘農防禦東大門,他們三個為軍方老大的虛名相互不服。其中段煨實力最強,馬超韓遂聯合起來和他抗衡,同時兩人自己也有矛盾;韓遂和宋建眉來眼去拆馬騰牆角,馬超和羌氐結盟反過來排擠韓遂,宋建和羌氐這兩個打下手的還總爆發衝突。
三個人不敢明著衝突,自然而然想到尋找代理人,以楊秋為首聯合梁興、張橫、馬玩組成涼州派,和成宜、候選、程銀、李堪等河東幫相互看不順眼。馬超與韓遂支持涼州派段煨則支持河東派,而段煨的合夥人皇甫酈和張昶卻各有打算。
段煨背後不光有韋康助威,還有潁川唐氏和弘農楊氏在背後出力,按說他在鬥爭中始終占據上風,可是他卻一直沒能成為關中軍隊的領頭人。問題出在段煨內部,簡直就是關中軍頭傾軋的翻版。
皇甫酈出身朝那皇甫氏同河東人關係密切,又和堅定的割據派張氏兄弟一個鼻孔出氣,凡事利於中央他就掣肘,割據派出現頹勢他就在背後幫忙。
這還不是最麻煩的,張氏兄弟中有一個反骨張昶,還偏就在段煨軍中排行老三。不管段煨還是皇甫酈,不論涼州派還是河東派,利於維護中央權威就支持不利他就反對,剛才還幫涼州派說話,轉頭就偏向河東幫使勁。
相比軍隊官場上更熱鬧,韋氏在關中地區已經發展到頂,他家希望曹操接收關中,韋氏能夠進入中央獲取更大的輝煌。由於唯才是舉令的關係,關中小豪強對曹操有好感,故此圍繞在韋康身邊全力支持。
其他關中大士族還沒到韋氏這個層次,他們情願保持割據狀態,所以和軍隊一拍即合共同對抗韋康。雙方維持表麵和平沒有撕破臉,完全是韋康沒蠢到公開叫囂投靠曹操。
因為韋康是個聰明人,對於韋氏來講關中地盤和軍隊才是手裏的籌碼,想得到更大的利益就要維護韋氏在關中人當中的領袖形象。如果曹操給的價碼不夠,韋康不介意和中央鬥個你死我活。
在中央看來韋康和關中軍閥沒什麽不同都是打擊對象,如果說鍾繇為了保住地盤甘當縮頭烏龜,那麽雍州刺史邯鄲商就是中央的馬前卒。他的任務就是盡可能將局麵攪和的更亂,總和名義上關中領袖韋康鬧別扭。
韋康不想和中央的關係鬧到不可收拾,軍閥背景的張猛就成了最好的擋箭牌,張猛和哥哥草聖張芝一樣堅決支持割據,結果軍閥參與進來亂上加亂。司隸校尉隻會裝死,邯鄲商孤立無援豁出老臉拉上徐輯幫忙。
然而事情不能隻看表麵,徐輯向著老朋友邯鄲商可不僅僅因為友情。首先徐輯反曹,其次徐輯屬於小豪強;這兩點本身就存在不可調和的矛盾,在袁氏退出曆史舞台之後,他必須基於現實環境考量自身立場。
因此徐輯幫助邯鄲商也分具體什麽情況,對本地小豪強有利的事就支持,涉及到中央尤其是對曹操有利那就對不起了,別管有沒有好處,就算刀架在老朋友脖子上也不會勸阻一句。邯鄲商慢慢看出端倪,他和徐輯之間也不再鐵板一塊。
喜歡漢末小人物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漢末小人物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