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一從大地起風雷 三

字數:5160   加入書籤

A+A-


    身邊是自己人在下才能坦言,正如皇甫彥所說,冀城糧草充裕缺的就是打手。馬超在羌氐人中具備強大號召力,因此咱們才允許他駐屯在落門聚,透過現象看本質,咱們其實看中的是羌氐人的戰力。
    曹軍雖然打跑馬超,可羌氐人還在。過去有馬超橫在中間,咱們不方便直接召喚羌氐人,現在馬超怕跑了,咱們就該主動出擊將這份強援利用起來。
    望垣百姓死光,正好廢物利用,韋康是正牌涼州刺史,以涼州刺史的名義發出號召,羌氐人來幫咱們就把望垣城送給他們。望垣城比邊境那幾個木頭砦子強多了,咱們介意死過人羌氐人可不會介意,想得到望垣城肯定願意來助戰。
    梁王不是說讓咱們拖延嗎?曹軍主力不在落門聚,不敢攻擊路過的羌氐人,咱麽就能憑空得到打手。日後曹軍殺來就讓羌氐人出兵擋住,假如曹軍主力在落門聚沒走,正好讓他們和羌氐人血戰,咱們一樣能得到時間。
    韋康重重點頭,光顧著著急上火,這麽簡單明了的事居然忽略,對於我這種舉世無雙的大才來說當真不應該啊!不過他又覺得奇怪,剛才幹嘛要瞞著皇甫彥?
    蘇則和楊阜對視一眼,意思是咱畢竟是外臣,這話得你們身為幕職的天水七家來說,自己人說出來就不叫挑撥離間。
    楊阜明白道理,環視一圈眾人,講起話口吻煞有介事。要說起羌氐人中的號召力,整個關隴馬超屬第一,但別忘了還有一個韓遂號召力同樣不小。咱們有機會找羌氐人幫忙,韓遂也不會閑著,他也能找啊!
    就怕羌氐人看在過去的情麵上,不要一個空城而去支援韓遂,咱們不能不防啊!落門聚卡在羌氐人來援的路上,咱們一口咬定曹軍在落門聚,斷了韓遂去找羌氐人支援的念想。
    羌氐人都是一根筋,承諾大於一切,就看誰先和他們達成約定!等到羌氐人占據望垣,韓遂再去召喚,他們不願意挪窩更不好意思違背約定。
    等楊阜講完,蘇則立刻補充“使君不妨征召金城麴演入幕,授意他和宋建聯絡,不可讓張猛獨占金城輜重。”
    這話補充的相當及時,隴西打熱火朝天,梁國沒動一兵卻隱隱有號令河西四郡的架勢。韋康可是正牌涼州刺史,張猛一向不服州府調遣,今後鐵定是梁王的人。騙他來賣命可以,但是不能讓他憑空吃到大頭。
    對此韋康深以為然,手撚胡須自言自語“得派個實誠人去。”
    “薑仲奕足擔此任。”蘇則說的是上邽功曹薑冏薑仲奕,作戰悍勇極有謀略。另外此人是薑敘的親弟弟,忠誠方麵有保障。
    薑敘立刻拱手“舍弟必不辱命!”
    韋康思索一陣脫口而出“這麽說,還有得打?”
    麾下眾將同時俯首“願為使君肝腦塗地!”
    混跡亂世誰還沒有幾個死忠粉啊!韋康瞬間容光煥發,拿起羽毛扇走到當中,表情凝重邊歌邊舞
    黃金豎高門兮,華燈升煌煌;
    中庭生桂樹兮,白玉設君堂;
    樽酒敬弘名兮,作使群優倡;
    兄弟三兩人兮,仲子為侍郎;
    曲調悠遠抑揚頓挫,步履輕盈身姿卓蕩,滿堂眾人眯著眼睛如癡如醉。
    閻溫輕輕拽了拽韋康衣角“哀哉,哀哉。”
    韋康眉毛一凝,心裏老大不樂意,你個不懂風雅的夯貨多什麽嘴,顯你掛念百姓是不是?我還不知道為望垣遭難百姓講兩句?啟承轉折需要過程,上價值要在最後,最後!
    嘩啦一聲大門被推開任養幾步衝進來,看他滿頭大汗的模樣,估計是沒少跑路,看見有水連話都顧不上說抄起杯子猛灌。
    本來就不痛快,又被冒失鬼打斷思路,韋康臉色一沉“武都道何故如此失態?”
    改土歸流這種形式的開疆拓土在兩漢就便存在,涼州在這方麵一直走在全國前麵,幾百年不斷蠶食蠻夷土地,設立新縣城納入大漢版圖。
    新地區蠻夷人口占絕大多數,中央為便於區分重點扶植,這些城池不叫某縣而稱作某道,久而久之道字變成固定稱呼不再舍去。比如狄道、羌道都稱呼狄道縣,羌道縣,武都道加縣字繞嘴,故此不加縣字直接稱作武都道。
    任養官至武都縣長,用官職代稱其人顯得關係很生疏,這是韋康在當眾發泄心中不快。
    “夏侯淵,夏侯淵,不是,是金城。。。。。。不對,是張猛。。。。。。”任養邊喝水邊講話,一個不留神給嗆的直咳嗽。
    眾人都聽出有大事發生紛紛聚攏上前,任養環顧一圈突然再次急迫起來,撥開眾人對著韋康大呼“使君,皇甫彥!皇甫彥呢?”
    韋康給問的一愣“剛走,咋了?”
    任養都快急哭了“快追回來!”
    別駕閻溫吩咐道趕緊去追,隨後一邊給任養捶背一邊開口“放心走不多遠,不要急,從頭慢慢講。”
    “我,我早晨得報。。。。。。”任養這才安心開始講述。
    任養家族和馬超家族來往密切,手裏有不少羌氐人的生意,今日一早負責金城郡往來的商人稟報一件大事。曹軍沒在落門聚待幾天就出發,夏侯淵沒去圍剿馬超,也不會來冀城,而是選擇第三條路憑借繳獲的糧草消滅宋建。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中平元年黃巾之亂爆發,宋建也在隴西造反,自稱平漢王割據西北近三十年。之所以沒人理全因為宋建這人忒老實,不管外麵多亂從來不打仗,守著自己一畝三分地安生過日子。
    宋建的政策就一句話緩和社會矛盾,常年休養生息。宋建身體力行杜絕鋪張浪費,省吃儉用的錢全用在開墾荒地興建水利上,同時執行休養生息輕徭薄稅的政策,所作所為就為兩個字“安定”。
    雖說每年政府收入不多,到底混了將近三十年,積攢的糧食無數金銀成堆。這麽多家底光靠攢可不夠,宋建不是沒本事的俗人,能割據一方三十年足以看出有手段。
    他看出來社會要想安定關鍵在爭取多數人支持,社會的頂層掌握財富和話語權,社會底層數量眾多鬧起來就是大麻煩,兩麵都不能得罪,都需要討好。
    屠刀揮向誰還用問嗎?自然是處於中間的富戶階層,糾鬥沒有背景的小地主和富戶,抄家的大頭和當地豪強均分,剩下的零碎賞給平頭老百姓。
    夏侯淵突然出現宋建大感意外,我老老實實做好人,曹軍怎麽就打來呢?人家都來打了也不能等死,宋建自認為對豪族很好,對百姓也不錯,號召大家一致抵禦外敵。
    然而沒想到的是,豪門坐看宋建覆滅,老百姓也跳腳瞧熱鬧,整個金城沒有一人願意伸出援手。宋建這時候才明白過味道,兩麵都討好結果是兩麵不得好。
    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社會不公始終不解決,每一次分贓都是信用的崩塌,你做的越多社會對你越反感,不反對你純粹是因為有利可圖。
    高層和底層天然對立,中間階層還被你清算。問一句誅心的話,你想代表誰?誰都不認可被你代表,非得是你嗎?換誰不行啊?一邊吃你的一邊還跳腳罵你,就是這麽簡單。
    宋建被整個社會拋棄,手裏軍隊不多,抵抗一天城池便陷落。宋建應該改個名字叫宋財,三十年積攢全被夏侯淵繳獲。首級被快馬送去鄴城報喜,手下當官的有一個算一個全被夏侯淵砍掉腦袋。
    這還不算完,曹軍大搞株連,聲稱默許宋建造反就是有罪,豪門富戶拿錢抵罪既往不咎,窮苦老百姓就慘了,抄家之外免不得皮肉遭罪。曹軍在金城整整折騰三天,夏侯淵可算發一筆橫財,隻軍糧一項就足夠吃半年還有富餘。
    老百姓一點都沒後悔,曹軍勢大突然殺來,幫宋建是死,不幫宋建未必會死。反正過去占足了便宜,些許身外之物勝利者愛拿就拿吧。
    僅僅是宋建滅亡還不至於讓任養如此急迫,夏侯淵前腳打下金城,張猛率領涼州騎兵就趕到令居縣,當時張合部剛搶劫完令居縣,滿載婦女財物正在返回金城的路上。
    除張猛的武威騎兵之外,還包括龐淯的酒泉騎兵,張恭的敦煌騎兵,張進的張掖騎兵,可以說是把河西四郡全部軍事力量都帶出來。雙方猝然相遇,麵對四千河西騎兵,曹軍張合部連戰陣都來不及擺。
    張家三兄弟各有所長,老大是震古爍今的文化大師,老三在官場混得風生水起,而老二人如其名,是涼州數一數二的猛人。張猛不但有本事,性格還跋扈非常,在軍隊裏老子做什麽都正確,沒有人敢忤逆半個字。
    騎兵突擊散亂的步兵毫無懸念,張猛勝券在握卻沒有選擇直接破陣,他要當著小弟們的麵秀一回弓術。親自帶著上千騎兵衝上去,在曹軍麵前十步來了個大回旋。換作平時真能給張猛裝到,錯就錯沒有搞清楚對手的底細。
    河北軍有兩樣看家部隊當世無雙,其一為重甲大戟士,其二是踏張強弩兵。張合麾下沒有大戟士卻有強弩兵,當時正好帶有三十副踏張強弩。強弩兵接到的是死命令,隱藏在輜重中間誰都不能動,專挑張猛拔馬回身時抬弩發射。
    張猛從小就豪橫慣了,頭頂大紅色武弁,甲胄外麵罩著絲綢大氅,夾在騎兵隊伍中要多顯眼有多顯眼。三十支弩箭在十步距離同時發射,強勁弩矢從後背射入自右胸透出,其中一支射穿盆領刺破頸動脈,霎時血湧不止。
    張猛跑回去才跌落馬下,當時眼球還能轉動,隻片刻後人就徹底失去意識,壞就壞在沒留下話誰來接替指揮。
    能接班的就倆人,堂弟張進做人比較低調,換言之缺少狠勁,酒泉和敦煌兩郡騎兵未必願意聽指揮;張恭本事不俗名聲又高,殺伐果斷說一不二,問題是他年紀輕還不算張家人,武威騎兵首先不服他。
    喜歡漢末小人物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漢末小人物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