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送別

字數:4158   加入書籤

A+A-


    也許是因為看重許觀,亦或是被兩人的情誼打動,太子恩準了他的請求。
    人遇到困境時,才看得出他的節操和義氣!
    一些人,平日街坊居處互相仰慕討好,吃喝玩樂來往頻繁,誇誇其談,強作笑臉,互相表示互相信任互幫互助,手握手作出掏肝挖肺之狀給對方看,指著天日流淚,發誓不論生死誰都不背棄朋友,簡直像真的一樣可信。
    一旦遇到小小的利害衝突,僅僅像頭發絲般細小,便翻臉不認人,朋友落入陷阱,也不伸一下手去救,反而借機推擠他,再落井下石,這樣的人到處都是!
    姚溫非常清楚,駕馭許觀這種人,就像治水一樣,堵不如疏。
    今天他可以為朋友兩肋插刀,明天他就能因受皇恩,披肝瀝膽,忠於姚氏。
    王進和許觀隨太子深夜進宮,無聲無息。考生的試卷都被封在內閣,有查閱權限的除了皇上、太子、中樞左丞、中樞右丞就是內閣首輔了。
    內閣當值的小吏看到太子前來,便要下跪,姚溫揮手便止,讓其去調出今科殿試的卷宗。
    這次是有目的而來,其他人的試卷都被略過。很快,陳明的答卷就出現在了姚溫的手中。雖然許觀迫切地想要查看,但也不敢僭越。
    再看卷子上的內容,判陳明個落榜依舊沒錯,可是姚溫總感覺哪裏不對勁。
    對了,是文風。
    雖然這人極力模仿他的字跡,可是對方行文分明更加細膩,不似陳明那般大氣磅礴。
    姚溫將考卷置於桌上,又讓許觀遞上來陳明所寫之文章,心中已知曉了一二。
    許觀見此,臉色瞬間變得慘白,剛欲大喊大叫,卻被王進一把拉住,並伸出手緊緊地捂住他的嘴巴,湊近他耳邊壓低聲音說道:“許大人,小心禍從口出!”許觀瞪大雙眼,滿臉驚恐地點點頭,表示自己明白。
    “去,派人查清楚,楊兆林最近都見了什麽人,私下裏都與何人接觸。”姚溫見許觀冷靜下來後,轉身向身後的侍衛吩咐道。
    那人點頭稱是,然後便要領命而去,但走出去沒幾步,又被姚溫叫住:“還有,去把那陳明追回來。”
    楊相受到太子召見是在兩日後,他剛一進去就覺得氣氛有些不對。
    書房裏有東宮屬臣王進也就罷了,竟然還有新科狀元郎和一個其貌不揚之人。這朝堂上他不認識的人可不多啊!
    隻見姚溫微微一笑,然後開口說道:“楊相,此次殿試你辦得非常出色,為我們大虞王朝選拔了眾多傑出人才。我正打算向父皇稟報此事,並為您請求賞賜呢!”
    聽到這話,楊兆林趕忙上前一步,麵露恭敬之色,拱手彎腰行禮道:“太子殿下過獎了,這都是微臣分內之事,實在不敢居功自傲。”
    姚溫微微頷首,對楊兆林的謙遜態度表示讚賞。接著,他又嚴肅地說道:“還有一件事情需要告知楊相,永王的舅兄、懷遠將軍沈雲涉嫌貪汙受賄,這種罪行應該如何論處呢?”
    楊兆林暗道不好,果然這世上就沒有不透風的牆,他以為做得天衣無縫,沒想到還是騙不過太子的雙眼。
    貪汙受賄?
    廟堂上哪位朝臣身上真的幹淨,一清如水的廉吏可爬不上高位。
    如今太子在這裏發難,分明是要給他機會,否則自己現下就應該出現在大理寺了。
    此時若還為永王開脫,就真是傻子了。
    思慮雖多,但都在一念之間,楊兆林麵不改色,趕忙回應道:“回殿下,沈重身為貴戚,更應該惜身,以免皇家顏麵受損。昔年宋國公就因貪汙之罪被陛下揮淚斬首,可見公侯犯法與庶民同罪。”。
    “既如此,明日就由楊相奏本稟明陛下吧。”,姚溫道。
    楊兆林的頭再低下三分,道:“是,殿下!”。
    被推到這一步,可以料想,以後他與永王不僅再無舊恩,反而要勢同水火了。
    楊相走後,姚溫將頭轉向許觀兩人,眼中閃爍著一絲意味深長的光芒,輕聲說道:“如此處置,你們可還滿意?”他的聲音不大,但卻帶著一種無法抗拒的威嚴。
    許觀和陳明對視一眼,他們都明白姚溫這句話背後的深意。今天發生的一切看似與此事毫無關聯,但在場的人都是聰明人,自然能領會其中的含義。
    兩人連忙俯身叩拜,齊聲高呼:“謝殿下隆恩!”
    姚溫微微一笑,輕輕揮了揮手,示意他們起身。
    然後他目光溫和地看著陳明,開口說道:“此次殿試讓你白玉蒙塵,實在可惜。不過,孤準你一請,你有什麽願望,盡可以說出來。”
    陳明心中暗喜,他早就想好了自己的請求。他深吸一口氣,恭敬地回答道:“我聽說,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陳明出身許州,願為一小吏,造福鄉裏。”
    許觀心中慨歎,陳兄每次都出人意料,這次能夠平反,為何不留在京城,來日好升遷啊。
    都說“寧可在京做小官,不願外放當大吏。”,京城地處中樞,與天子、貴胄和重臣接觸的機會多,得到提拔的可能性更大,正常晉升的速度也比地方官要快。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就算是熬資曆,京官也比地方官更容易熬到相對高的位置。
    “今科進士及第者,進翰林院,官職七品,孤亦封你為七品許州知縣。你既要錦衣,那就賜你百金,讓你富貴還鄉,榮歸故裏。”,姚溫微微一笑,說道。
    陳明聽後,趕忙叩頭拜謝道:“臣生當隕首,死當結草,以報殿下大恩。”
    其後,陳明與許觀緩緩退下。
    看著二人離去的背影,王進不禁皺起眉頭,忍不住開口道:“他是個聰明人,知道得罪了永王,這是避禍去了,殿下真的就這樣放他出京嗎?”。
    姚溫嘴角微微上揚,眼中閃過一絲狡黠之色,說道:“識時務,知進退,思慮深遠,倒還真是匹好馬,就放其到牧場裏好好跑一跑,以後有的是機會套上韁繩拉他回來。”。
    路上,陳明還未來得及向許觀道謝,對方就開始責怪起他來:“有殿下保你,伯昭為何不留在京城啊?你若是怕他人加害,可以留在太子身邊,做一近臣,將來太子榮登大寶,你或可位列三公啊!”。
    陳明停下腳步,轉頭望向遠方,眼神中透露出一絲無奈和堅定,他深深地歎了口氣,然後回答道道:“太子殿下能護我一時,可未必能保我一世,我隻要留在京城,就始終是永王和楊相的眼中釘,肉中刺。即便我才是受害者,即便是我不因為此事而懷恨在心,他們依然會視我為隱患,想辦法除之而後快。”。
    ……
    翌日,許觀為陳明送行,見他還是牽著原先的那匹白馬,疑惑地道:“伯昭,殿下賜你百金,為何不換匹好馬?”
    陳明並未正麵回答他的問題,反問向他:“尚賓已然高中,原來用過的舊書可舍得扔嗎?”。
    兩人相視一笑,可惜離別之意已濃,快樂的時光難久,許觀傷感地道:“今日一別,不知何日還能再見啊!”。
    陳明安慰其道:“大虞有製,官員每任職三年,需回京述職,彼時若你還在金陵,定能再見。”。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問君此去幾時來,來時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難得是歡聚,惟有別離多。
    喜歡從謹小慎微,苟到終結亂世請大家收藏:()從謹小慎微,苟到終結亂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