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文人風骨

字數:3367   加入書籤

A+A-


    場中的大虞讀書人原本枯寂頹喪的內心又重新燃起了希望之火,一臉熾熱的望向眼前之人。
    南國士子則是一臉不屑的盯著陳明,等著他丟臉。
    而陳明背後的薑楠亦是滿懷期待的看著他。
    就這樣,在眾人的注視下,陳明開口了:“巴陵城上嶽陽樓,樓外長江日夜流。殘雨數峰衡嶽曉,暮雲孤樹洞庭秋。仙人夜奏沙邊笛,估客春移樹杪舟。十二危闌閑極目,滿汀楊柳不勝愁。”。
    陳明的聲音在嶽陽樓上回蕩,每一個字都仿佛帶著沉甸甸的分量,敲擊在眾人的心間。
    他的語調不急不緩,卻自有一股從容不迫的氣度,仿佛這詩早已在他心中醞釀多年,此刻不過是順口吟出。
    隨著詩句的展開,樓上的氣氛逐漸變得凝重。
    首聯“巴陵城上嶽陽樓,樓外長江日夜流”一出,便讓人感受到一種宏大的時空感,仿佛站在嶽陽樓上,俯瞰長江奔流不息,曆史的厚重與自然的壯闊交織在一起。
    頷聯“殘雨數峰衡嶽曉,暮雲孤樹洞庭秋”則進一步將視野拉遠,衡山的峰巒在殘雨中若隱若現,洞庭湖的秋色在暮雲孤樹的映襯下顯得格外蒼涼。
    頸聯“仙人夜奏沙邊笛,估客春移樹杪舟”則帶出了一絲神秘與漂泊的氣息,仙人的笛聲與估客的舟影,仿佛在訴說著人世間的無常與超脫。
    尾聯“十二危闌閑極目,滿汀楊柳不勝愁”則將情感推向高潮,憑欄遠眺,滿眼的楊柳隨風搖曳,愁緒如江水般綿延不絕。
    陳明的詩剛一念完,樓上一片寂靜,仿佛連風聲都停滯了。
    薑楠白皙玉手輕掩紅唇,一臉不可思議地凝視著陳明的背影。
    片刻之後,楊維楨老先生緩緩站起身來,眼中閃爍著複雜的光芒。
    他深吸一口氣,沉聲道:“此詩……此詩……”他的聲音有些顫抖,似乎一時找不到合適的詞語來形容心中的震撼。
    南國的那位士子臉色早已變得蒼白,他張了張嘴,似乎想要說些什麽,卻發現自己竟無言以對。
    他原本以為本國才子張含的《嶽陽樓晚眺》已是難得的佳作,卻沒想到陳明的詩竟如此氣勢磅礴,意境深遠,完全壓過了他的風頭。
    大虞的士子們則是一片歡騰,原本頹喪的情緒一掃而空,取而代之的是滿臉的興奮與自豪。
    有人忍不住高聲喊道:“高兄大才!此詩當刻於樓上,流芳百世!”
    楊維楨老先生點了點頭,鄭重其事地說道:“高公子此詩,確實勝過《嶽陽樓晚眺》,不僅意境深遠,且情感真摯,堪稱千古絕唱。老夫今日有幸得聞,實乃三生有幸。”
    陳明微微一笑,拱手道:“樓主過譽了,晚輩不過是偶有所感,隨手寫下,不敢當如此盛讚。”
    南國的那位士子此時已是無地自容,他咬了咬牙,終於忍不住開口道:“此詩固然不錯,但……但也不過是占了地利之便,若是換作我南國的張含在這,未必不能寫出更好的詩篇!”
    陳明聞言,依舊神色淡然,隻是淡淡一笑,道:“詩無國界,文無南北。若是南國的才子真有佳作,陳某自當虛心學習。隻是今日之事,不過是文人之間的切磋,何必太過計較?”
    他這一番話語剛剛落下,就如同平靜湖麵上投入一顆巨石,瞬間激起千層浪。
    在場所有人都不禁為之動容,目光紛紛聚焦於他身上,眼神中流露出毫不掩飾的讚許之意。
    “高公子不僅才華橫溢,更是胸懷寬廣,實在令人心生敬意啊!”人群中傳來一聲讚歎。
    楊維楨老先生也點頭道:“高公子所言極是。文人相輕,本是常事,但若能以文會友,互相砥礪,才是正道。”其眼中盡是對陳明的認同與讚賞。
    此時,一直沉默不語的南國士子眼見局勢已然完全倒向對方,心知此番爭論自己已是一敗塗地,隻得麵色悻然地緊緊閉住嘴巴,再也不敢多言半句。
    而原本就不喜歡在大庭廣眾之下賣弄炫耀、出風頭的陳明,此刻自然更不會落井下石,去刻意嘲弄對手。
    這樣有失風度之事,他向來不屑為之。況且這首詩本就不是出自他口,因此也就沒有那種誌得意滿之態。
    至此,這場小小的風波算是平息下來。
    既然事情已經了結,繼續在此逗留顯然已無太大意義。
    於是,陳明轉身麵向眾人,雙手抱拳施禮,準備帶著身旁的薑楠離開此地地。
    然而就在這時,楊維楨老先生卻突然出聲喊道:“高公子,請稍等片刻。”
    聽到呼喚聲,陳明停下腳步,轉頭看向楊維楨,疑惑地問道:“不知樓主還有何事需要吩咐?”
    楊維楨麵帶微笑地說道:“不敢,隻是既然要將詩作刻於這嶽陽樓之上,那就還需要公子您留下詩名以及名諱。”
    說罷,隻見他緩緩轉過頭去,目光落在了先前那位來自南國的士子身上,接著緩聲道:“不單單是這位高公子的詩作,就連貴國張含所著的那首《嶽陽樓晚眺》雖然稍遜一籌,但也已然達到了能夠入樓刻詩的標準和門檻。所以,今日不妨將這兩首佳作一同記錄下來,也好讓它們得以流傳後世。”
    聽到這話,那位南國士子頓時喜出望外,臉上綻放出難以掩飾的興奮之色,連忙拱手作揖道:“多謝樓主成全!能有此殊榮,就連張某也與有榮焉!”
    那位老先生聞言卻是輕輕地搖了搖頭,然後語重心長地說道:“老夫雖為此樓當世的樓主,可嶽陽樓並不是我一人之物,亦非一家一朝之私有,它當屬於全天下所有文人墨客。”
    話音剛落,在場眾人無不流露出敬仰之情。
    站在一旁的陳明,也不禁在內心深處暗自欽佩起這位老先生那高潔傲岸的文人風骨。
    為得一篇傳世佳作,苦讀詩書數十載。
    如今自己未成,猶不吝位置,主動提出刻錄他人之詩作。
    喜歡從謹小慎微,苟到終結亂世請大家收藏:()從謹小慎微,苟到終結亂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