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分別

字數:3639   加入書籤

A+A-


    薑楠聽到這話後,雙頰瞬間泛起一絲紅暈,她略帶羞澀地說道:“都怪我起得太晚了。”說完,還輕輕地低下了頭,似乎對自己的遲到感到有些難為情。
    一旁的陳明見狀,連忙微笑著安慰道:“沒有,我也是剛起。老人家覺少,昨晚他又睡得早。”
    薑楠點了點頭,心中略感安心。
    她低頭繼續喝粥,思緒卻不由自主地飄向了昨夜與陳明在村中小路的漫步。
    那時的夜色、江風、花香,還有陳明那略帶深意的目光,仿佛都在她心中留下了淡淡的痕跡。
    陳明似乎察覺到了她的出神,輕聲問道:“姑娘在想什麽?”
    薑楠回過神來,微微一笑,搖了搖頭:“沒什麽,隻是覺得這裏的清晨格外寧靜,讓人心生歡喜。”
    陳明點頭附和:“漁村的生活雖然簡單,卻有一種別樣的安寧。或許正是這種安寧,才能讓人放下心中的紛擾。”
    薑楠若有所思地看了他一眼,輕聲問道:“公子似乎對這裏很熟悉?”
    陳明笑了笑,目光投向窗外遠處的江麵,想起在登封過活的日子,淡淡道:“我年少時也曾在類似此處的村中待過,這樣的生活雖不繁華,卻總能讓人找到內心的平靜。”
    薑楠沒有再追問,隻是默默地將碗中的粥喝完。她感覺到陳明身上有一種難以言喻的神秘感,仿佛他的過去隱藏著許多故事。
    飯後,兩人一同走出客棧,朝著江邊的漁船走去。
    清晨的陽光灑在江麵上,波光粼粼,仿佛無數碎金在跳動。
    漁父已經站在船頭,看到他們走來,臉上露出了憨厚的笑容。
    陳明率先上船,隨後轉身伸出手,示意薑楠上來。
    薑楠微微一愣,隨即輕輕搭上他的手,借力上了船。
    她的手冰涼而柔軟,陳明心中微微一顫,但很快收斂了心神,鬆開了手。
    “咱們這就出發了。”漁父招呼道。
    漁船緩緩駛離岸邊,朝著江心劃去。江風拂麵,帶著濕潤的氣息。
    薑楠站在船頭,望著遠處的山水,心中忽然湧起一股莫名的情緒。
    她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麽,但此刻的她卻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輕鬆。
    陳明站在她身旁,目光同樣投向遠方。兩人都沒有說話,隻是靜靜地享受著這份寧靜。
    湘水是長江的第二大支流,它發源於廣西的靈川縣海洋山,自南向北流經廣西和湖南,最終在湖南省嶽陽注入洞庭湖,匯入長江。
    小船出嶽陽後行駛了約有半月,先經長沙,又過湘潭,馬上便至衡陽。
    按理說去南都錦城,早在長沙就該下船,這樣既避過了潛在的危險,走陸路又最近。
    可撐船的漁父見兩人坐在船頭,交淺言深,一副“兩小無猜”的樣子,絲毫沒有下船的意思,也不方便開口詢問。
    直至此刻,他才忍不住開口道:“公子,姑娘,馬上就到衡陽了,是否要下船改走陸路?”
    薑楠聽到漁父的話,微微一愣,轉頭看向陳明,眼中帶著一絲詢問。陳明卻沒有立刻回答,目光依舊停留在遠處的江麵上,仿佛在思索著什麽。
    江風輕輕拂過,帶著些許涼意,薑楠不由得緊了緊身上的衣衫。
    “公子?”漁父見陳明沒有回應,又試探性地喊了一聲。
    陳明這才回過神來,微微一笑,轉頭看向薑楠,語氣溫和:“老伯,我們繼續走水路吧,到了永州再作打算。”
    漁父搖了搖頭,“到永州二位可得繞路了”,他似乎看出了兩人心中的想法,但不再多言,繼續撐船前行。
    江風依舊,陽光灑在兩人的身上,映出淡淡的光暈。
    江麵上,幾隻水鳥掠過,發出清脆的鳴叫聲。遠處的山巒在晨霧中若隱若現,仿佛一幅水墨畫。
    薑楠忽然覺得,這樣的時光,或許正是她一直所向往的。沒有紛爭,沒有束縛,隻有眼前的風景和身旁的人。
    她偷偷看了陳明一眼,心中忽然湧起一絲暖意。
    而陳明,似乎也察覺到了她的目光,轉過頭來,微微一笑。那笑容中,帶著一絲溫柔,也帶著一絲難以言喻的深意。
    五日後,船行至終點,已是傍晚時分。
    夕陽的餘暉灑在江麵上,將江水染成一片金紅色。
    漁父將船靠岸,轉頭對陳明和薑楠說道:“公子,姑娘,永州到了。”
    薑楠抬頭望去,隻見岸邊燈火初上,碼頭上人來人往,熱鬧非凡。
    她心中有些忐忑,卻又帶著一絲期待。
    陳明則顯得從容許多,他輕輕跳下船,轉身伸出手,示意薑楠下來。
    薑楠搭上他的手,穩穩地踏上岸。
    她的手依舊冰涼,陳明卻沒有鬆開,反而輕輕握了握,仿佛在傳遞某種無聲的安慰。
    離別之際,陳明從腰間解下那柄閃爍著寒光的寶劍,鄭重其事地遞到漁父麵前,並誠懇說道:“老丈,此乃龍淵劍,上有七星北鬥,實乃無價之寶。承蒙您仗義相助,無以為報,唯以此劍聊表心意,請您務必收下。”
    漁父聞言微微一笑,輕輕搖了搖頭拒絕道:“公子言重了,老夫早有耳聞您在豫州的赤心事跡,對您敬仰已久。此番前來助您脫險,又怎會貪圖一把寶劍!”
    陳明聽後不禁動容,再次抱拳施禮道:“既然如此,還望老人家告知在下姓名,也好讓我銘記於心。他日若有機會,定當湧泉相報。”
    然而漁父卻擺了擺手,神色坦然地回答說:“如今永王在邊境三州之地假借緝捕匪寇之名四處捉拿於你,而我此刻亦因渡你過河而成了所謂的‘賊’。我們兩個‘賊’在此相遇,全憑一份心照不宣的默契罷了,又何須追問彼此姓名呢?你是蘆中人,而我是漁父,日後若你得勢,沒藥忘記我就行了。”
    陳明聞聽此言,心中感慨萬千,當即對著漁父深深一揖,朗聲道:“好!”
    說罷,他拉著薑楠轉身離去。
    兩人行走了幾步,回頭看漁父,江麵上的他已經漸漸遠去。
    喜歡從謹小慎微,苟到終結亂世請大家收藏:()從謹小慎微,苟到終結亂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