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黎山禁火錄11
字數:2726 加入書籤
第十一章 祖先顯靈
雅加大嶺的霧在黎明前最濃,陳雨桐的登山靴踩過百年祭台的青石板,鞋底碾過的黎族“雷公鬼”紋身突然發出熒光,像極了第十章聖火中浮現的祖先鬼巨影。王阿牛抱著道公袍跑在前麵,木弩上掛著的手機突然播放抖音熱曲,在靜謐的山林裏格外刺耳:“都說了別裝短視頻app!”
“噓——”王阿牛突然噤聲,指向祭台中央。七具石棺呈北鬥狀排列,每具棺蓋都刻著“天火焚身”圖,而在第七具棺木旁,躺著具新鮮的黎錦裹屍——符玉梅的筒裙上,火鳳凰尾羽終於完整,尾尖指向石棺縫隙中透出的幽藍熒光。
“宮本家族的人來過。”陳雨桐摸著石棺上的櫻花刻痕,與第七章日軍檔案中的筆跡一致,“他們想喚醒‘祖先鬼’的怨念,作為病毒最後的載體。”她的紫外線燈掃過棺內,腐葉堆裏埋著個金屬盒,盒蓋刻著“昭和十九年 祖先鬼核”。
祭台突然震動,石棺發出“哢嗒”輕響。王阿牛的道公袍無風自動,火紋圖騰上的火星竟飄向金屬盒,在盒麵拚出“731”的數字——正是日軍細菌戰部隊編號。更詭異的是,符玉梅的裹屍布開始蠕動,火鳳凰的眼睛變成了兩個幽藍光點,像極了病毒感染者的瞳孔。
“雨桐,你的脖子!”王阿牛驚呼。陳雨桐後頸的火鳳凰圖騰正在發燙,鱗片間滲出的不是血,而是山蘭米酒的醇香——這是黎族“招祖先”儀式的征兆。她突然想起父親筆記:“當雙瞳人與道公血共鳴,祖先鬼將借其軀體顯形。”
石棺轟然打開。七具焦黑的日軍屍體坐起,防毒麵具下的眼窩泛著熒光,胸口的櫻花徽章組成禁公眼圖騰。符玉梅的“屍體”在他們中央升起,黎錦筒裙裂開,露出底下由活纖維組成的半透明軀體,心髒位置嵌著塊菱形水晶,正是第十章銷毀的“祖先鬼核”。
“你們毀了天火刑具,卻喚醒了真正的祖先鬼。”符玉梅的聲音混著七道不同的嗓音,有日軍的日語、黎族老人的黎語,甚至還有陳父的漢語,“1943年,我們將七名道公的怨念封入核內,現在,該讓他們的怒火吞噬整個黎疆了。”
王阿牛突然想起黎族“雷公鬼”傳說,舉起木弩對準水晶:“祖先鬼隻聽正統道公的!”他掏出從皇帝洞帶回的刻木記事棒,卻誤摸成了自拍杆,閃光燈在祭台上投出滑稽的影子。陳雨桐趁機翻開父親的筆記本,發現最後一頁畫著祭台的解咒機關——北鬥石棺的勺柄指向“奧雅左眼”,即第七具石棺的左眼位置。
“用道公血染紅雷公鬼的眼睛!”她拽住王阿牛,將他的手指按在石棺眼窩處。鮮血滲入的瞬間,石棺表麵浮現出黎族祖先的戰吼,七具日軍屍體突然抱頭慘叫,櫻花徽章紛紛崩解,露出底下刻著的黎族“解咒”紋身。
符玉梅的軀體開始崩解,活纖維在空中組成巨大的禁公眼,瞳孔裏映著整個霸王嶺的村落。陳雨桐後頸的火鳳凰突然展翅,將她托向禁公眼中央,父親的聲音在腦海中響起:“禁公核的弱點是‘祖先鬼的眼淚’——那些被日軍殺害的道公,從未真正成為惡鬼。”
她望向石棺內的金屬盒,盒蓋不知何時翻開,裏麵躺著七枚道公扣銀鈴,每枚都刻著1943年遇難者的名字。當陳雨桐的眼淚滴在銀鈴上時,禁公眼突然分裂成七隻火鳳凰,每隻尾羽都灑下山蘭稻種,正是黎族傳說中“祖先鬼賜福”的象征。
“你們錯了!”王阿牛舉著正確的刻木記事棒衝上前,“黎族的祖先鬼從不吞噬自己人,是你們用病毒扭曲了信仰!”他跑調的趕鬼歌竟讓活纖維出現混亂,符玉梅的“屍體”終於露出微笑,黎錦筒裙落在祭台上,繡著的火鳳凰尾羽指向石棺底部——那裏埋著真正的黎族聖火餘燼,1943年道公們用生命守護的火種。
日軍屍體在聖火餘燼中化作飛灰,符玉梅的活纖維軀體也逐漸透明,最後在陳雨桐掌心留下半片黎錦:“告訴村民,禁公包不是詛咒,是祖先用纖維織成的守護符。”她的聲音消散前,指向石棺內的銀鈴,每枚鈴鐺都開始發出清亮的響聲,正是黎族“送瘟神”儀式的信號。
祭台突然被晨光籠罩,七隻火鳳凰虛影飛向霸王嶺的七個村寨,所過之處,殘留的幽藍火焰盡數轉紅。王阿牛看著手機裏的導航,發現祭台的北鬥陣竟與黎族古村落的分布完全重合,這才明白:所謂祖先鬼核,本就是黎族祖先布下的守護陣,卻被日軍扭曲成了武器。
“阿牛,你看!”陳雨桐指向石棺底部,那裏刻著父親三十年前的留言:“1983年,我在這裏埋下了道公們的血與希望,現在,該由你們讓火種重生了。”旁邊還有符玉梅的新字跡:“黎錦的經緯線,永遠織著生命,而非死亡。”
下山路上,王阿牛突然指著自己的道公袍笑出聲:“剛才裝祖先鬼時,我把手機塞進石棺了,現在裏麵肯定在循環播放《最炫民族風》,估計祖先鬼聽了都想還陽打人。”陳雨桐白了他一眼,卻發現自己後頸的火鳳凰圖騰正在變淡,取而代之的是更淺的黎錦紋路,像極了新生的山蘭稻芽。
當他們回到黎峒文化園時,村民們正在拆除祭祀廣場的金屬設施,改用傳統的木構船形屋。老巫師符阿婆捧著新織的黎錦走來,上麵繡著陳雨桐和王阿牛的身影,分別拿著無人機和刻木記事棒,周圍環繞著火鳳凰與山蘭稻——這是黎族新的“守護圖騰”。
夜幕降臨時,雅加大嶺的祭台亮起七盞燈,對應著北鬥七星。陳雨桐知道,這不是詛咒的延續,而是祖先鬼的另一種守護方式。當第一顆流星劃過天際時,她摸著父親的道公扣,終於明白:真正的黎族文化,從不是遠離現代的禁忌,而是像黎錦般,將傳統與創新織進同一塊布帛,讓火種在敬畏與理解中永遠燃燒。
喜歡靈異集錄請大家收藏:()靈異集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