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紅安八屍案(四十四)

字數:4107   加入書籤

A+A-


    然而,沒過多一會兒,他終究還是按捺不住內心的想法,開口道:“我覺得就算是侵財動機好像也不太對勁啊!
    這作案的時間選得太不合理啦!通常來說,這個時間段他們一家人都會聚在一起觀看電視節目呢。
    再者說了,僅憑著這麽一把小小的刀子,一個人居然就能殘忍地殺害如此眾多的人命,難道這裏頭不存在一些難以自圓其說的地方嗎?”
    要知道,羅紅新可是經驗豐富的“老刑偵”了,但凡遇到這種錯綜複雜的案件,不管其中的是非對錯究竟如何,他總是會毫不猶豫地發表出屬於自己的見解和看法。
    而一旁的劉忠義則始終全神貫注地傾聽著羅紅新的陳述,待到對方話音剛落,他便緊接著回應道:
    “紅新同誌所言極是。毫無疑問,這起案件乃是我們當下需要集中力量全力攻克的重點案件。這件事情具有其獨特性,並不能輕易地給它下一個簡單的定論。
    從整個事件發展的全程來分析,我們可以看出雙方之間確實存在著一定程度的矛盾衝突,但追根究底,他們產生交集的根本原因還是與錢財有關。
    這名犯罪嫌疑人擁有熟悉人員情況、了解道路狀況以及知曉內部構造等一係列有利條件。
    現在正值年末時分,他極有可能麵臨著資金短缺的困境,如果沒有足夠的金錢支撐,這個年關恐怕很難度過。
    所以說,他最初來到這裏的時候其實是懷著氣憤的情緒,這種表現更加契合他前來借款或者討要錢財的可能性。
    然而,或許最終他並沒有成功借到所需的款項,甚至還因為此事引發了激烈的爭執。畢竟對於他而言,無論如何都無法擺脫缺錢的困擾。
    這並非是什麽血海深仇之類的深仇大恨,後續所發生的一切行為背後的核心目的無非就是錢財而已。
    盡管涉及的金額數目並不是特別巨大,但對於這位犯罪嫌疑人來講卻顯得至關重要。”
    聽完這番話後,羅紅新深表讚同地連連點頭應和道:“沒錯,沒錯!看起來既不像是單純的仇家尋仇殺人案件,也不太像隻是普通的侵犯財產案件。”
    這時,劉忠義伸出手指輕輕地點了幾下麵前的桌子,接著有條不紊地闡述道:“那麽接下來,在技術層麵上,我們需要采取以下兩個關鍵步驟。
    其一,針對案發現場所遺留下的各種物品,運用現代先進的科學理念再次進行全麵細致的檢驗工作。
    我堅信其中必定會留存一些蛛絲馬跡,尤其是要重點關注是否能夠檢測出 dna 信息;其二,則是關於足跡方麵的有效利用。經過一番努力,終於找到了幾個完整的血足跡。
    這些血足跡仿佛隱藏著重要的線索,隻要深入研究,必定能夠有所發現。
    當然,如果此次研究無法取得實質性的突破,那麽下一次行動時,一定要帶上幾位資深的足跡專家前來協助。畢竟,破案的關鍵在於運用最為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在偵查方麵,所有的線索都需要像穿珠子一樣串聯起來。既不能盲目地推翻原有的偵查結論,因為其中或許包含著至關重要的信息;
    同時,對於那些難以解釋清楚的問題,更不能輕易忽視。比如,這個犯罪嫌疑人究竟是從事何種職業?
    他所攜帶的這把小刀又屬於哪種類型的工具刀呢?隻有將這些疑問與刀傷相結合,並重新構建案發現場,才能讓真相逐漸浮出水麵。
    而作為偵查人員,務必要將現場研究透徹,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
    值得注意的是,吳小發騎著摩托車出門的那段經曆顯得尤為關鍵。他為何會穿著拖鞋騎摩托車外出?這背後是否隱藏著某種不為人知的原因或動機?
    整個案件的範圍相對較窄。殺害吳小發之後,犯罪嫌疑人竟然再次回到了石灰廠。而且可以推斷出,他應該與石灰廠裏的某些人頗為熟悉。
    然而,令人費解的是,這一次他並沒有選擇敲門進入,反而是毫不客氣地一腳踹開了大門。
    我們需要將當時的場景逐一還原,仔細分析每一個動作所反映出來的犯罪嫌疑人的心態。然後,通過對這種心態的剖析,去思考什麽樣的人才可能擁有如此特殊的心理狀態。
    當一切工作安排妥當之後,隻見他突然猛地站起身來,隻聽有人說道:“今天就到此為止吧。
    我們必須先回一趟局裏,剛剛得到消息,另外一起案件又有了新的線索等待我們去追查!”
    就這樣,時間匆匆而過,一晃眼便過去了兩個月。
    兩個月後的一天,劉忠義親自率領著一隊人馬再次來到了紅安的案發現場。此時呈現在他們眼前的景象令人唏噓不已,整個石灰廠顯得愈發破敗不堪。
    原本就陳舊的廠房如今更是殘垣斷壁,仿佛經曆了一場巨大的災難。
    更引人注目的是,不知何時何人竟在汪世書的住房朝向機耕路的那一麵牆上,用鮮紅如血的油漆寫下了觸目驚心的四個大字——“欠債還錢”。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四個字猶如一道詛咒,讓人不寒而栗。
    與此同時,被害人吳小發所居住的房屋狀況也是每況愈下。
    屋頂上那個原本就不小的破洞,經過這段時間風雨的侵蝕變得越來越大,遠遠望去,整座房子都給人一種搖搖欲墜之感,似乎隨時都會坍塌下來。
    屋內用磚頭砌成的水池也早已倒塌在地,一片狼藉,整個場景隻能用衰敗至極來形容。
    麵對如此艱難的局麵,專案組的成員們感到壓力如山,他們的意誌力也逐漸逼近極限。然而,作為負責人的劉忠義深知此刻絕不能氣餒,他必須站出來為大家加油打氣。
    於是,他目光堅定地看著眾人,鏗鏘有力地說道:“通常來說,偵破那些積壓已久的案件,往往依靠的是新情況的突然出現,比如在指紋庫、dna 庫或者足跡庫中有了比對成功的結果。
    但咱們眼下這個案子卻極為特殊,目前可以說是一無所有。那麽該怎麽辦呢?恰恰就在這種時候,才是真正考驗我們能力和水平的時候,同時也是最需要我們發揮出頑強的意誌力和持久的耐力的時候啊!”
    說完這番話後,劉忠義率先一步邁進了石灰廠,身後的專案組成員們也紛紛緊跟其後,他們心中雖然充滿了迷茫與不安,但更多的還是那份堅定不移要破案的決心。
    劉景傑神情專注地對著顯微鏡下的樣本仔細觀察,手中的筆不停地記錄著各項數據和特征。
    經過數日晝夜不停的奮戰,他終於完成了對所有被害人的成傷機製以及現場所提取到的各類生物檢材的全麵深入分析。
    隨後,他將這份詳盡而專業的報告鄭重地交到了劉忠義的手中。
    翻開報告,劉忠義首先看到的便是關於第一個被害人——吳小發的確鑿認定信息。
    根據劉景傑的詳細分析,吳小發的死因毫無疑問是由於頭麵部遭受銳器損傷導致的大麵積失血,再加上頸部被切開後引發的吸入性窒息所致。
    進一步查看屍體身上的傷痕情況,可以發現這些傷口大多數都是由砍切動作形成的,並未出現刺創的跡象,且傷口分布較為集中,主要位於頭部和頸部區域。
    從傷痕形態推測,犯罪嫌疑人當時手持一把鋒利的匕首,不斷地在吳小發的頭頂上方來回劃動。
    喜歡刑警追凶十年,終還冤死者清白請大家收藏:()刑警追凶十年,終還冤死者清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