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追擊東北悍匪(九)
字數:2972 加入書籤
然而,迎接他的卻是馬建偉無情的一槍,子彈瞬間擊中其身體,看門人痛苦地倒在了血泊之中。
與此同時,四周響起陣陣警笛聲和呼喊聲,大批軍警如潮水般從四麵八方湧來,將整個院子團團圍住。
麵對如此嚴密的包圍網,馬建偉感到一陣絕望,但求生的本能驅使著他繼續逃竄。
最終,他一頭鑽進了當地教育局的一棟辦公房內,並迅速躲藏起來。
這座房子隨即成為了眾矢之的,無數雙眼睛緊緊盯著它,仿佛要將其看穿。由於此時正值深夜,光線昏暗,給抓捕行動帶來了極大的困難。
為了看清屋內情況,公安部門緊急調來數輛汽車探照燈,強烈的光束直直地照射在房子上,將其照得如同白晝一般明亮。
盡管如此,眾人心中對於馬建偉精準的槍法仍存有深深的忌憚,誰也不敢貿然衝進屋子,生怕成為下一個犧牲品。
經過漫長而緊張的僵持之後,時間仿佛凝固在了那一刻。警察們決定采取行動,他們首先放出一隻訓練有素的警犬進入屋內展開搜索。
這隻勇敢的狗狗迅速衝進屋子,然而沒過多久,突然傳來一聲清脆的槍響。緊接著,那隻受傷的狗發出痛苦的嗷叫聲,跌跌撞撞地跑了出來。
見到此景,警察們毫不猶豫地朝著屋內開槍示警,以威懾可能藏匿其中的犯罪嫌疑人。就在這時,一直躲在屋子裏的馬建偉意識到自己已經無路可逃。
於是,他心生一計,先將手中的槍支從窗戶裏用力扔了出去,希望以此吸引警方的注意。
果然,警方的目光瞬間被那支飛射而出的手槍所吸引。趁著這個短暫的間隙,狡猾的馬建偉卻像一道閃電般,快速從另一個隱蔽的小門猛地衝了出來。
可惜的是,此時此刻,這間房屋的所有出入口早已被嚴陣以待的警察用槍牢牢封鎖住。
馬建偉剛踏出門口一步,密集的子彈便如雨點般朝他傾瀉而來。刹那間,他被強大的火力擊倒在地。隻見他重重地摔落在地麵上,身體抽搐了幾下之後,便一動不動了。
盡管如此,謹慎的警察們還是不敢掉以輕心,擔心他會裝死或者還有反擊之力。
於是,幾名警察小心翼翼地靠近倒在血泊中的馬建偉,確認他確實失去了反抗能力之後,又接連補上了幾槍,確保萬無一失。
隨著最後幾聲沉悶的槍聲響起,這場驚心動魄的追捕終於畫上了句號,加格達奇曆史上這起令人震驚的特大惡性案件至此才算是徹底終結。
事後,法醫對馬建偉的屍體進行了詳細的檢驗。結果令人瞠目結舌,他的身軀竟然中了二十多顆子彈,可見當時戰鬥之激烈。
在搜查他的隨身物品時,警方發現了一本陳舊的日記本。翻開這本日記,裏麵密密麻麻地記載著一份複仇名單以及他對於殺害無辜小孩深深的懺悔之情。
值得一提的是,案發之時正值 1979 年。盡管那一年我國製定了第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但這部法律直到 1980 年才正式開始施行。
所以,針對馬建偉的犯罪行為,最終隻能依據之前的相關條例和法規來進行準確的定性與裁決。
經過深入調查與嚴謹分析,最終有關部門將馬建偉殺人案明確地定性為“報複殺人”,而非最初所猜測的“反革命殺人”。
這樣一來,馬建偉的家人們所承受的負麵影響相對而言就小了許多。
當時圍坐在會議桌旁參與討論的人員當中,除了劉也、張福田以及董超之外,其餘大部分都是經驗豐富的資深刑偵人員,他們對於當年發生的那起慘絕人寰的案件自然也是心知肚明。
就在此刻,劉也忽然提及這樁舊案,其用意不言而喻——他想要借此表明,近期發生的“6.6”警察張福貴全家慘遭滅口一案,極有可能跟馬建偉案屬於同一類型,皆是因仇恨而起的報複性殺人案件。
要知道,馬建偉在首次行凶之後,並未選擇逃離案發當地,反而繼續向其他所謂的“仇家”痛下殺手。如此一來,張福貴同誌的二女兒張玉珠目前的處境可謂是岌岌可危。
所以,當務之急便是想辦法讓那些窮凶極惡的歹徒誤以為張玉珠已然遭遇不測,隻有這樣才能確保她的人身安全萬無一失!
緊接著,劉也迅速地將偵查工作的方向及目標確定為“三個立足於”:其一,要立足於本地展開全麵搜索;其二,重點排查與張福貴相熟之人;其三,則需聚焦於那些跟張福貴存在仇怨瓜葛的可疑對象。
劉也所提出的“三個立足於”,其權威性毋庸置疑。這並不僅僅源於他此時乃是在場人員中級別最高的領導,更是由於他的論斷條理清晰且極富邏輯性,與當前案情的實際情況高度契合,以至於在座的絕大多數人皆對此表示認同。
不妨設想一下,倘若並非與張福貴存在著刻骨銘心之仇怨者,怎會如此心狠手辣,就連無辜的孩子亦不肯放過呢?
畢竟,張福貴的執法權限僅僅局限於本地範圍之內,從未有過他前往外地處理事務或者與人結下仇怨的相關記載。
那麽,若不是本地的熟稔之人,又怎能與張福貴結下這般深厚的仇恨呢?
隨著時間的推移,會議繼續有條不紊地進行著。接下來,輪到諸位專家以及權威人士紛紛發表各自的見解。他們針對案發現場所呈現出的眾多細微之處逐一展開了詳盡而周密的剖析探討。
喜歡刑警追凶十年,終還冤死者清白請大家收藏:()刑警追凶十年,終還冤死者清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