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風波

字數:8325   加入書籤

A+A-


    後宮的嬪妃們初聞馨瀾要閉宮的消息,大多以為這隻是宸貴妃一時之氣,是在與皇上慪氣。畢竟,馨瀾位同皇貴妃,地位尊貴,平日裏雖不張揚,但那份沉穩與大氣卻是後宮眾人有目共睹的。
    後宮之中,流言蜚語如春日柳絮,隨風飄散,又無處不在。嬪妃們閑暇之餘,總愛聚在一起,品茶論事,而宸貴妃馨瀾,無疑是她們口中的常客。
    “瞧她那幾日閉門不出,還道是又在鬧什麽脾氣呢。”某位身著翠綠宮裝的嬪妃,輕輕撥弄著手中的茶盞,嘴角勾起一抹不屑的笑意。
    “可不是嘛,仗著皇上寵愛,便以為自己可以在這後宮中為所欲為。”另一位身著鵝黃衣裳的嬪妃,附和道,言語間滿是嫉妒與酸楚。
    然而,當林嬤嬤的身影穿梭於後宮,將那份沉甸甸的冊封詔書和朝服交還給皇上時,整個後宮仿佛被一股無形的力量所震撼,瞬間變得鴉雀無聲。
    “什麽?宸貴妃她……她竟然交還了冊封詔書和朝服?”一位嬪妃手中的茶盞猛地一頓,茶水濺出,打濕了衣襟,她卻渾然不覺,眼中滿是震驚與難以置信。
    “位同皇貴妃,那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位置,她……她就這麽放棄了?”另一位嬪妃的聲音顫抖著,仿佛是在問自己,又像是在問整個後宮。
    然而,當她們得知馨瀾不僅決定閉宮,還親自交還了冊封詔書和朝服時,整個後宮都為之震驚。那些曾經與馨瀾有過交集或競爭的嬪妃們,紛紛私下議論,難以置信這位一向冷靜自持的宸貴妃竟然會做出如此決絕的決定。
    後宮中的嬪妃們,平日裏雖各自為政,明爭暗鬥,但對於宸貴妃馨瀾的舉動,卻都不約而同地感到了震驚與不解。在她們眼中,馨瀾一直是那個溫婉而堅韌的女子,即便在宮廷的風雨中,也從未見過她如此決絕的一麵。
    “馨瀾姐姐就這麽放棄了?”有嬪妃喃喃自語,語氣中既有惋惜也有不解。她們深知,馨瀾的這一步,意味著她主動放棄了皇貴妃的尊貴地位,也放棄了與皇上之間的那份情誼。這對於任何一個後宮女子來說,都是難以想象的犧牲。
    “或許,對於馨瀾姐姐來說,這未嚐不是一種解脫。”有嬪妃低聲說道,言語中帶著一絲羨慕與敬佩。她們雖然無法理解馨瀾的決定,但卻能從她的身上看到一種難得的堅定與從容。
    皇後富察氏琅華,身為後宮之主,一直以來都以端莊賢淑、睿智沉穩著稱。當她聽聞馨瀾交還冊封詔書和朝服,決定閉宮的消息時,驚愕之情溢於言表。她深知馨瀾的性情,雖然平日裏看似溫婉,但骨子裏卻藏著一份不易察覺的倔強與決絕。
    “馨瀾,她竟有如此狠辣和決絕的一麵?”皇後喃喃自語,聲音中帶著幾分難以置信。她深知馨瀾的才情與智慧,更明白皇上對她的寵愛與信任。然而,馨瀾卻做出了如此驚人的決定,這怎能不讓她感到震驚?
    林嬤嬤低頭,聲音中帶著一絲敬畏:“是的,娘娘。宸貴妃她說,永壽宮從今日起閉宮不出,這些對她來說,再無用處。”
    皇後富察氏琅華與皇上之間的感情深厚,兩人共同經曆了許多風雨,彼此了解得深入骨髓。她深知皇上對馨瀾的寵愛並非一朝一夕所能形成,而是經過長時間的相處與了解。因此,當皇後聽到馨瀾要放棄宸貴妃之位時,她立刻斷定皇上一定不會輕易同意。
    “皇上知道此事了嗎?”皇後沉聲問道,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憂慮。
    林嬤嬤點頭:“奴婢已經差人去稟報了,想必皇上很快就會知曉。”
    皇上坐在禦書房內,手中緊握著一封密信,那是林嬤嬤剛剛送來的,信中詳細稟報了宸貴妃馨瀾交還冊封詔書和朝服的經過。皇上的臉上,先是閃過一絲驚愕,隨後,那抹驚愕漸漸轉化為深深的無奈與歎息,內心仿佛被一道閃電擊中,瞬間掀起了滔天巨浪。
    “馨瀾,你何苦如此決絕呢?”皇上輕聲低語,仿佛是在對空氣說話,又仿佛是在對遠在天邊的馨瀾訴說著心中的不解與惋惜。
    他站起身,走到窗邊,望著窗外那片深邃的夜空,心中五味雜陳。回想起與馨瀾的點點滴滴,從初遇時的驚豔,到相知相守的甜蜜,再到如今這般的決絕分離,皇上的心中不禁湧起一股難以名狀的情感。
    “你可知,這後宮之中,有多少人夢寐以求你的位置,而你,卻輕而易舉地將其放棄。是為了什麽?是為了逃避這後宮的爭鬥,還是為了尋求一份內心的寧靜?”皇上自言自語,眼神中透露出一絲迷茫。
    他深知,馨瀾的性子剛烈,一旦決定便不會再回頭。但皇上心中仍抱有一絲希望,希望這隻是馨瀾一時衝動之舉,希望她能夠回心轉意,重新回到自己身邊。
    憤怒,如同熊熊燃燒的火焰,在皇上的心中蔓延開來。他不明白,馨瀾為何要如此輕易地放棄這來之不易的尊貴地位。難道是因為後宮的紛爭與算計讓她感到疲憊?還是因為她對自己有了什麽誤會?無論何種原因,皇上都無法接受馨瀾的離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在這一片複雜的情感交織中,皇上的心情如同窗外的天氣一般,陰沉而壓抑。他時而憤怒地拍打著龍椅扶手,時而無奈地搖頭歎息。他深知,這場後宮的風波遠未平息,而他和馨瀾之間的糾葛也將繼續下去。
    然而,馨瀾並沒有沉浸在回憶中太久。她知道,生活還要繼續,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她深吸一口氣,努力將那些不愉快的往事拋諸腦後,重新振作起來。
    馨瀾決定放下過去的恩怨情仇,不再糾結於那些已經失去的東西。她要珍惜眼前所擁有的一切,好好地活著,為自己而活。於是,她開始整理房間,打掃庭院,讓永壽宮重新煥發出昔日的光彩。
    在接下來的日子裏,馨瀾過上了平靜而充實的生活。她讀書寫字,賞花弄月,偶爾還會邀請一些誌同道合的朋友前來相聚。盡管生活並不奢華,但她卻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滿足和平靜。
    與此同時,乾隆也時常想起馨瀾。他曾試圖去看望她,但每次都在永壽宮門前徘徊許久後默默離開。他不知道該如何麵對馨瀾,也不知道該如何彌補他們之間破裂的感情。
    時間一天天過去,乾隆和馨瀾的關係始終沒有得到修複。但他們都清楚,無論怎樣,這段感情都是無法忘卻的。或許,在未來的某一天,他們能夠重新走到一起,找回那份失落已久的愛情和信任。
    不久後,冷宮那陰森淒涼之地,傳來了令人震驚的消息。前一段時間,備受冷落的如懿竟突然中毒,此事在後宮掀起了軒然大波。經過一番細致的調查,真相終於浮出水麵,竟是如懿自己為了逃離那暗無天日的冷宮,不惜以身犯險,服下劇毒,企圖嫁禍於他人。
    “什麽?竟然是如懿自己服毒來陷害他人?”一位嬪妃難以置信地低聲驚呼,眼中滿是震驚與恐懼。
    “難怪宸貴妃馨瀾會做出如此決絕之舉,原來皇上竟然相信了如懿的讒言,認為是馨瀾害了如懿。”另一位嬪妃恍然大悟,語氣中充滿了對馨瀾的同情與對如懿的憤怒。
    後宮中和如懿交好的嬪妃們,此刻也是心驚膽戰,不寒而栗。她們開始重新審視這位曾經的姐妹,心中充滿了疑慮與不安。如果如懿為了出冷宮,竟然不惜犧牲自己的健康,甚至陷害他人,那麽她們又怎能保證自己不會成為下一個目標呢?
    “謀害嬪妃,可是要滿門抄斬的大罪啊。”後宮中那些與如懿交好的嬪妃,此刻也不禁感到一陣陣後怕。她們回想起與如懿相處的點點滴滴,開始重新審視這位曾經看似溫婉賢淑的妃子。原來,在這看似平靜的後宮中,隱藏著如此多的心機與算計。
    那些曾對如懿抱有幻想的嬪妃們,此刻心中充滿了失望與恐懼。她們開始意識到,在這個權力與欲望交織的後宮裏,任何人都可能成為犧牲品。而那些看似無害的笑容背後,或許正隱藏著致命的毒刺。
    當皇上宣布以嫻妃之位赦免如懿出冷宮,並賜居承乾宮的消息傳遍後宮時,嬪妃們無不驚愕萬分,紛紛議論紛紛。她們原以為,如懿的陰謀被揭穿後,等待她的將是嚴厲的懲罰,沒想到皇上竟然會如此寬容,不僅赦免了她的罪行,還恢複了她的地位。
    “這……這是怎麽回事?皇上怎麽會這麽做?”一位嬪妃難以置信地低聲問道,眼中滿是困惑與不解。
    “看來皇上對如懿還真是情深意重啊,即便她犯了如此大錯,也能得到寬恕。”另一位嬪妃感歎道,語氣中既有羨慕也有嫉妒。
    皇後坐在長春宮的窗前,望著窗外灑下的月光,心中一片寧靜。她意識到,皇上對如懿的寵愛已超越了常理,即便如懿犯下大錯,也能得到皇上的寬恕與厚待。這份深情,讓皇後不禁想起了自己與皇上曾經的甜蜜時光,但如今,那些美好都已化作雲煙,隨風而去。
    “罷了,罷了。”皇後輕聲低語,仿佛在說服自己放下心中的執念,“既然皇上心中已有她人,我又何必強求。”
    於是,皇後富察氏做出了一個決定,她要放下對皇帝的情誼,從此隻做一個合格的皇後。她開始更加專注於後宮的管理和協調,努力維護後宮的安寧與穩定。她不再為皇帝的個人情感所左右,而是用自己的智慧和才能,為後宮的嬪妃們樹立了一個榜樣。
    從此以後,琅華逐漸放下心中的執念,努力扮演好皇後的角色。她用心管理後宮,善待各位嬪妃,偶爾也會找些樂子讓自己開心。盡管心中仍有時會泛起漣漪,但她學會了忍耐和寬容。
    在嫻妃如懿踏出冷宮,重獲自由之日,馨瀾卻做出了一個出人意料的決定,她悄然搬離了繁華喧囂的後宮,選擇前往寧靜清幽的北海別苑居住。這一舉動,無疑是對皇上乾隆和如懿的一種無聲的抗議,更是對後宮中權勢與地位的一種淡泊與超脫。
    乾隆皇帝得知馨瀾搬離後宮的消息後,內心仿佛被一股無形的力量猛然擊中,整個人愣在原地,久久不能回神。他的眼神空洞而迷茫,似乎無法接受眼前發生的一切。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放嫻妃如懿出冷宮,原本隻是想讓馨瀾吃醋,更加在意他,以此來鞏固他們之間的感情。然而,他萬萬沒有想到,馨瀾竟然會選擇以這樣一種決絕的方式離開他,離開這個曾經給予她無限榮耀與寵愛的後宮。
    “朕真是錯看了她。”乾隆皇帝輕聲歎息,語氣中充滿了無奈與惋惜。他深知,馨瀾的離開,不僅意味著他失去了一個心愛的嬪妃,更意味著他失去了一個能夠真正理解他、陪伴他的人。他曾以為,隻要給她足夠的寵愛和地位,就能留住她的心,但現在看來,他顯然錯估了她對自由的渴望。
    皇後富察氏以及其他嬪妃們也在密切關注著皇上的反應。她們明白,皇上的懊悔與不安,或許能為後宮帶來一絲轉機。畢竟,皇上一直以來都是後宮權力的核心,如果他能重新審視自己的行為,也許會對她們的處境產生影響。但她們更清楚,後宮的爭鬥從未停止,每個人都在為了自己的生存與地位而努力。
    皇後富察氏暗中觀察著皇上的表情,心中暗自盤算。她知道,皇上此刻正處於情緒的低穀,這正是她表現自己溫柔體貼一麵的好時機。於是,她輕輕地走到皇上身邊,輕聲說道:“皇上,別太傷心了。也許馨瀾姐姐隻是一時衝動,等她冷靜下來,說不定就會回來的。”
    乾隆皇帝微微皺眉,看了一眼皇後富察氏,眼中閃過一絲疲憊。他緩緩地說:“罷了,此事暫且不提。”說完,他轉身離去,留下一眾嬪妃們麵麵相覷。
    皇後富察氏看著皇上遠去的背影,嘴角不易察覺地露出一抹微笑。她知道,皇上雖然表麵上沒有回應,但心裏一定對她的關心有所觸動。接下來,她要繼續展現自己的大度和善良,爭取贏得皇上更多的信任和寵愛。
    而其他嬪妃們則各自心懷鬼胎。有的嬪妃開始籌劃如何利用這次機會,進一步討好皇上;有的嬪妃則暗中慶幸馨瀾的離開,少了一個競爭對手。但無論她們怎麽想,都不敢輕易表露出來。因為她們都明白,在這個深不可測的後宮裏,任何一點小舉動都可能引起軒然大波。
    起初,乾隆皇帝沉浸在失去馨瀾的痛苦之中。馨瀾的聰明、善良和有原則,曾讓他深深著迷。她的離開,讓他仿佛失去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心中充滿了空虛與失落。他整日鬱鬱寡歡,無心處理朝政,對周圍的一切都失去了興趣。
    隨著時間的推移,乾隆皇帝開始意識到自己的過錯。他回想起對馨瀾的誤會與懲處,心中充滿了自責與愧疚。他明白,自己作為一國之君,應該更加明智與公正,卻因為一時的衝動和偏見,讓無辜的馨瀾承受了莫大的冤屈和痛苦。這種自責感讓他更加痛苦,甚至開始懷疑自己的判斷力和領導能力。
    然而,乾隆皇帝的情緒並沒有因此得到平複。相反,他變得越來越暴躁與易怒。前朝大臣和後宮嬪妃都深受其害,整個朝廷和後宮都籠罩在一片壓抑與恐懼之中。他試圖通過發脾氣來宣泄內心的痛苦與自責,卻往往適得其反,讓情況變得更加糟糕。
    前朝大臣們膽戰心驚、如履薄冰般地處理著政務,不敢有絲毫懈怠和馬虎,生怕一個不小心便會觸動皇上敏感的神經,引得龍顏大怒。可是即便如此,依然有許多大臣因為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而遭到皇上的嚴厲斥責甚至懲罰。乾隆皇帝如今脾氣暴躁且容易發怒,這使得前朝的氣氛變得異常凝重壓抑,大臣們整日提心吊膽、人人自危,深怕哪天自己就成了皇上的出氣筒。
    後宮的嬪妃們更是被嚇得躲著皇上。她們心裏清楚,此刻的乾隆皇帝宛如一頭受傷的猛獸,任何靠近他的舉動都極有可能激起他的怒火。因此,嬪妃們紛紛想方設法避開皇上,盡量避免與他產生直接接觸。原本熱鬧非凡、充滿歡聲笑語的後宮,如今卻變得一片死寂,仿佛失去了生氣一般。
    然而,在這股避之不及的風潮中,如懿卻選擇了逆流而上。她自認為與皇上有著不同於其他嬪妃的情誼,這份情誼超越了普通的夫妻之情,更像是知己一般的存在。她相信自己能夠安撫皇上那顆受傷的心,用自己的溫暖和理解來治愈他的傷痛。於是,她決定親自去見乾隆皇帝,希望能以自己的溫柔與智慧,為皇上帶去一絲慰藉。
    養心殿內,燭光搖曳,映照出乾隆皇帝那張陰鬱而疲憊的臉龐。如懿緩緩步入,每一步都帶著堅定和決心。她輕輕地走到皇上身邊,輕聲細語地訴說著自己的擔憂與關懷。她告訴皇上,她明白他內心的痛苦,願意陪他一起度過這個難關。然而,她的好意並未得到預期的回應。乾隆皇帝的情緒如同被點燃的幹柴,一觸即發。他憤怒地指責如懿,聲音中充滿了絕望和哀傷:“你為什麽要來?難道你不知道我現在最不想見到任何人嗎?”如懿被他的反應嚇了一跳,但她並沒有退縮。她知道皇上此刻正處於極度的痛苦之中,需要有人陪伴和支持。於是,她緊緊握住皇上的手,試圖讓他平靜下來。但皇上卻用力甩開她的手,眼中閃爍著淚光,說道:“別碰我!你們這些女人,隻會讓我感到孤獨和無助。馨瀾走了,我的心也死了。”如懿心痛地看著皇上,淚水模糊了她的視線。她不明白為何皇上會如此冷漠和絕情,她以為他們之間的感情可以經得起任何考驗。然而,現實卻給了她沉重的一擊。她終於意識到,原來皇上對她的愛,遠不如她想象中的那麽深。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你以為你是誰?能夠輕易撫平朕心中的傷痛?”乾隆皇帝的聲音在養心殿內回蕩,充滿了憤怒和失望。他的眼神中閃爍著怒火,緊緊盯著眼前的如懿,仿佛要將她看穿。
    如懿驚愕地捂住臉頰,火辣辣的疼痛讓她瞬間回過神來。她瞪大了眼睛,難以置信地看著乾隆皇帝,淚水在眼眶裏打轉。她怎麽也沒想到,自己的一番苦心竟然換來了這樣的結果。
    乾隆皇帝的手還停留在空中,剛剛那一掌打得他的手掌也有些發麻。他深吸一口氣,努力平複內心的憤怒,但目光中的失望卻愈發明顯。
    如懿默默轉身,腳步沉重而緩慢。她低著頭,不想讓人看到她臉上的巴掌印,那是乾隆皇帝對她的不滿和失望的印記。她緩緩走出養心殿,身影漸漸消失在門口。
    養心殿內陷入了一片死寂,隻有乾隆皇帝沉重的呼吸聲回蕩其中。他凝視著如懿離去的方向,心中的矛盾與痛苦交織在一起。他知道自己剛才的行為過激了,但心中的傷痛卻讓他難以控製情緒。
    如懿走在回宮的路上,心情沉重到極點。她撫摸著被打的臉頰,感受著那刺痛的感覺。她不禁想起了曾經與乾隆皇帝的美好時光,如今卻變得如此陌生和遙遠。
    如懿頂著臉上的巴掌印走出了養心殿,她的身影在夕陽的餘暉中顯得格外孤獨與落寞。後宮的嬪妃們得知這一消息後,紛紛投來同情的目光。她們明白,如懿的遭遇隻是乾隆皇帝情緒暴躁的一個縮影,而她們自己,也可能隨時成為下一個受害者。
    這場風波過後,後宮的氛圍變得更加壓抑與緊張。嬪妃們開始更加小心地處理與乾隆皇帝的關係,生怕一不小心就觸怒了他。而乾隆皇帝,也陷入了更深的痛苦與自責之中,無法自拔。
    喜歡如懿傳之鳳臨天下請大家收藏:()如懿傳之鳳臨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