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木蘭圍獵

字數:6470   加入書籤

A+A-


    在那廣袤無垠的西北地區,一支浩浩蕩蕩的大軍正邁著整齊而堅定的步伐向著京城進發。這支軍隊曆經了無數次浴血奮戰,終於凱旋而歸。
    當消息傳到京城時,整個城市都沸騰了起來。人們奔走相告,歡呼雀躍,慶祝著這來之不易的勝利。而皇宮內更是一片繁忙景象,皇帝親自下令,率領文武百官出城二十裏迎接這支英勇的西北大軍。
    旌旗飄揚,鼓樂齊鳴。皇帝身著華麗龍袍,端坐在禦輦之上,身後緊跟著一眾文臣武將。他們個個神情肅穆,目光焦急地望著遠方,期待著那支威武之師的出現。
    終於,在遠處的地平線上,逐漸浮現出了西北大軍的身影。他們軍容嚴整,士氣高昂,邁著有力的步伐緩緩走來。走在最前方的正是那位戰功赫赫的靖國公宇麟。
    然而,此刻的靖國公宇麟心中卻充滿了忐忑和不安。他遠遠望見皇帝親自出迎,頓時感到一陣緊張,心跳加速,甚至連呼吸都變得有些急促起來。雖然他在戰場上殺敵無數,立下了赫赫戰功,但麵對皇帝的威嚴,他還是不由自主地產生了敬畏之情,以至於走起路來都顯得有些戰戰兢兢。
    靖國公宇麟身披金甲,腰懸寶劍,率領著他麾下那三位意氣風發、英姿颯爽的少年將軍——富察氏傅恒、赫舍裏氏瑾策以及西林覺羅氏臨澤,緩緩地走進了金碧輝煌的宮殿。他們四人麵色莊重而又充滿敬意,步伐整齊劃一,仿佛每一步都承載著無盡的榮耀與使命。
    當來到禦前時,四人齊齊跪地,齊聲高呼:“奴才佟佳氏宇麟奉旨出征,現不負皇上期望,得勝而歸!”聲音如洪鍾大呂一般,響徹整個殿堂。
    宇麟接著說道:“此次大勝,全賴吾皇英明神武之決策,方能讓我等將士在戰場上勇往直前,屢戰屢勝。同時,也多虧各位將軍們英勇無畏、浴血奮戰,方有今日之赫赫戰功。”說罷,他微微抬頭,目光誠摯地望向高高在上的皇帝,眼中滿是敬仰和感激之情。
    隻見那富察氏傅恒緊接著向前一步,抱拳躬身,慷慨激昂地開口道:“末將願永遠追隨陛下左右,鞍前馬後,不敢有絲毫懈怠。為陛下衝鋒陷陣、赴湯蹈火亦在所不辭!為陛下效犬馬之勞,哪怕肝腦塗地,粉身碎骨,也心甘情願,絕無半句怨言!”說罷,他那張年輕而俊朗的麵龐因為情緒激動而微微泛紅,就像被天邊絢麗的晚霞映照一般;一雙明亮如星的眼眸中閃爍著堅定不移的光芒,仿佛燃燒著一團永不熄滅的火焰。
    與此同時,站在一旁的赫舍裏氏瑾策自然也是不甘示弱。他昂首挺胸,聲若洪鍾般朗聲道:“陛下之恩德猶如浩渺無垠的蒼穹,廣闊無邊,光輝燦爛,永照臣下之心。陛下對臣子們的關愛與信任,如同春日暖陽,溫暖人心;又似久旱甘霖,滋潤萬物。末將定當加倍努力,日夜操練,提升自身武藝兵法,以期能更好地為陛下效力,報答陛下的知遇之恩!”其聲音在空中回蕩,久久不散,盡顯豪邁之氣。
    待到二人言畢,西林覺羅氏臨澤這才不緊不慢地走上前來。他先是恭恭敬敬地向皇帝行了一個大禮,然後麵色凝重,鄭重其事地說道:“微臣承蒙陛下厚愛,委以重任,得以參與此場大戰,並最終凱旋而歸。這份榮耀與恩情,微臣沒齒難忘。從今往後,微臣必將誓死效忠陛下,傾盡所有力量扞衛我朝疆土,不讓一寸山河落入敵手;守護黎民百姓,使其安居樂業,免受戰亂之苦。如有違背誓言,天打雷劈,不得好死!”他言辭懇切,擲地有聲,令人聞之動容。
    且看那高高在上、端坐在金光閃耀的龍椅之中的皇帝,他微微地頷了一下首,動作雖輕,但其中蘊含的深意卻仿佛能穿透人心。那一瞬間,整個朝堂都似乎感受到了皇帝內心深處湧動的滿意之情。
    皇帝那雙充滿威嚴的眼睛,猶如兩道閃電一般,直直地落在下方那位曆經兩朝風雨的老臣——靖國公宇麟的身上。那眼神之中,滿滿的都是毫不掩飾的讚賞之意。
    要知道,這位靖國公宇麟可不簡單!他不僅在戰場上立下了赫赫戰功,令敵人聞風喪膽;而且在平日的生活裏,更是以謙遜有禮著稱,無論是對待同僚還是平民百姓,皆能保持一份溫和與尊重。如此德才兼備之人,怎能不讓皇帝對其另眼相看、倍加器重呢?
    而最讓皇帝感到驚訝和欣慰的是,跟隨靖國公宇麟一同出征長達兩年之久的三位年輕將軍們也發生了巨大的轉變。曾經他們年少輕狂、桀驁不馴,仿佛世間無人能夠馴服他們那不羈的心性。然而如今,經過戰火的洗禮與磨礪,他們已然收起了那份狂傲之氣,變得謙卑、恭敬且謙遜有加。這種改變無疑是令人矚目的,也是戰場上最為珍貴的品質之一。皇帝深知,隻有具備這樣的品質,這些年輕將領才能在未來的征戰中立下更多的赫赫戰功,守護好國家的安寧與繁榮。皇帝微笑著開口道:“眾愛卿平身。此次邊疆之戰,朕甚感欣慰。尤其是靖國公和諸位年輕將軍,你們的英勇表現,朕都看在眼裏。”他頓了頓,接著說:“現在戰亂已平,國家需要休養生息。朕決定賜予你們豐厚的賞賜,同時也希望你們能繼續為國家效力。”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靖國公和三位年輕將軍謝恩後,退回隊列。這時,一位大臣站出來說道:“陛下,此次戰爭雖取得勝利,但邊疆地區仍需加強防守。臣建議派遣一位得力幹將駐守邊疆,以防敵軍再次來襲。”
    皇帝微微頷首,表示對靖國公所言的認同。隻見他那威嚴的目光緩緩轉向靖國公,語氣沉穩地問道:“愛卿啊,朕欲尋一能擔此重任之人,統領西北大軍,以保我朝邊疆安寧。不知愛卿心中可有合適之選向朕舉薦?”
    靖國公聽聞此言,略作思索後,恭敬地回答道:“啟奏陛下,奴才以為嶽鍾琪將軍乃是不二之選。此人久經沙場,戰功赫赫,且為人處世成熟穩重,定能勝任這一要職。若由他執掌西北大軍,必能為我朝建立不朽功勳。”
    然而,皇帝並未立刻表態,而是緊緊盯著靖國公,沉默片刻後再次開口說道:“傅恒、瑾策和臨澤這三位年輕人如何?難道他們就沒有能力執掌西北大軍嗎?”言語之中,似乎透露出一絲不滿與質疑。
    靖國公宇麟自然深知皇帝多疑的性子此時又發作了,於是趕忙躬身解釋道:“皇上息怒,並非奴才有意貶低這三位青年才俊。隻是他們三人畢竟太過年輕,性格尚未完全定型,難免有些桀驁不馴。尤其是傅恒,曾因一時心軟,違背軍令,竟然憐惜一名懷有身孕的準格爾大汗的妾室,將其放走。此事雖小,但卻足以見得他在關鍵時刻可能會感情用事,難以做到果斷決策,統領全軍。因此,奴才認為目前讓他們擔當如此重大的責任還為時過早。”
    皇帝坐在那金碧輝煌的龍椅之上,他那雙深邃而犀利的眼眸凝視著下方,沉默了好一會兒之後,才緩緩地開口說道:“宇麟所言甚是,頗有幾分道理啊!”說罷,他輕輕地頷了頷首,表示對宇麟觀點的認同。
    隨後,隻見那高高在上的皇帝緩緩地將他威嚴無比的目光轉向了一直靜靜地站在一旁的傅恒身上。皇帝的聲音低沉而有力,其中蘊含著一種不怒自威的氣勢,仿佛能穿透人的靈魂一般,冷冷地質問道:“傅恒,事到如今,難道你還不知道自己所犯下的滔天罪過嗎?”
    就在這一瞬間,整個朝堂之上仿佛被一層沉重的陰霾所籠罩,原本就莊嚴肅穆的氛圍此時更是變得緊張壓抑到了極點。所有在場的大臣們一個個都噤若寒蟬,連大氣也不敢出一口,全都屏氣凝神,眼睛死死地盯著跪在地上的傅恒,靜靜等待著他接下來會如何回應皇帝的質問。
    而此時的傅恒,腦海之中飛速閃過靖國公曾經對他的諄諄教誨。於是,他毫不猶豫地雙膝跪地,額頭重重地磕在了冰冷堅硬的地麵上,用顫抖但卻堅定的聲音說道:“奴才知錯!身為我大清堂堂正正的將軍,承蒙聖上隆恩,奉旨於靖國公麾下身先士卒、奮勇殺敵。奴才深知身負重任,萬死不辭,又怎敢對準格爾大汗那邊的人有絲毫的憐憫之心或者兒女情長呢?此次奴才辦事不力,甘願領受任何責罰,請皇上息怒!”說完這番話後,傅恒依舊保持著跪地磕頭請罪的姿勢,一動也不動。
    皇帝目光如炬,緊緊地盯著跪在地上的傅恒,那熊熊燃燒的怒火仿佛要將其吞噬一般。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皇帝眼中的怒焰逐漸減弱,直至最後緩緩地平息下來。隻見他輕輕地抬起右手,微微揮動了一下手指,示意傅恒起身。
    傅恒聽到這一指令,心中頓時鬆了一口氣,連忙叩頭謝恩道:“多謝皇上隆恩!”隨後,他迅速站起身來,但仍保持著恭敬的姿態,挺直了自己的身軀。此刻,傅恒抬起頭,用一種無比堅定的眼神望向皇帝,那眼神中透露出對皇帝的忠誠和敬畏之情。
    皇帝見狀,臉色稍稍緩和了一些,他低沉而威嚴的聲音再次響起:“傅恒啊,雖說你今日認罪態度還算誠懇,但念及你往日之功以及富察一族對你的期望,朕決定從即日起任命你為乾清宮侍衛一職。望你能恪盡職守,不負朕之所托。”
    傅恒誠惶誠恐地跪在地上,額頭重重地叩向地麵,發出清脆而響亮的聲音:“謝陛下不殺之恩,臣罪該萬死,承蒙陛下寬宏大量饒臣一命,此等大恩大德,臣沒齒難忘。從今往後,臣定當肝腦塗地、竭盡全力,為我朝江山社稷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以報陛下隆恩!”
    皇帝微微頷首,表示認可,他那威嚴的目光凝視著傅恒,緩緩開口道:“甚好。朕望你能將今日之事銘記於心,時刻自省自警,切莫再行差踏錯,重蹈往日之覆轍。”說罷,皇帝一甩龍袍長袖,高聲宣布:“退朝吧!”
    隨著皇帝話音落下,朝堂之上眾多大臣們紛紛整齊劃一地躬身行禮,齊聲高呼:“恭送陛下聖駕回宮!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待皇帝轉身離去之後,他們才直起身子,目送著皇帝漸行漸遠的身影消失在宮殿門口。
    傅恒依舊保持著跪地叩頭的姿勢,待到皇帝走遠後,他方才緩緩抬起頭來,眼中滿含堅定之色,凝望著皇帝離去的方向。此刻,他的內心深處已然暗暗立下誓言,定要洗清身上所背負的恥辱,憑借自身不懈的努力和卓越的功績,重新贏回皇帝對自己的絕對信任與器重。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在這個金風送爽、碧空如洗的金秋時節,整個京城都沉浸在一片寧靜而祥和的氛圍之中。然而,宮廷內卻熱鬧非凡,因為皇帝陛下做出了一個重要的決定——他要帶領著後宮眾多嬌豔動人的佳麗們一同前往那廣袤無垠的木蘭圍場,開展一場規模空前盛大的圍獵活動。
    這場圍獵活動意義非凡,它不僅僅是一次簡單的皇家狩獵技藝的展示,更是向天下人昭示皇室威嚴和強大武力的絕佳機會。為此,剛剛從西北凱旋而歸、還未及休整多久的大軍也接到聖旨,奉命與皇帝一行共同踏上此次征程。
    在這支威武雄壯的隊伍當中,靖國公宇麟格外引人注目。他奉詔陪伴聖駕左右,身著重甲,手持長槍,英氣逼人。其身後跟著一隊訓練有素的親兵,個個精神抖擻,威風凜凜。一路上,旌旗飄揚,馬蹄聲響徹雲霄,引得沿途百姓紛紛駐足觀望,心中對這位戰功赫赫的將軍充滿了敬仰之情。
    皇後富察氏,乃是一國之母,其容貌端莊秀麗,氣質溫婉大方。自踏入宮門那一刻起,她便以賢淑之名傳遍整個宮廷內外。多年來,無論宮廷之中發生多少風風雨雨,她始終如一地陪伴在皇帝身旁,成為皇帝內心深處最為堅實可靠的後盾。
    此次木蘭圍獵,身為皇後的富察氏自然不會缺席。她精心安排著隨行的各項事宜,從物資的籌備到人員的調配,事無巨細皆親自過問。在狩獵途中,她更是時刻關注著皇帝的一舉一動,確保他的安全與舒適。眾人皆知,有皇後在側,皇帝便可安心享受這場盛大的狩獵活動。
    然而,令後宮眾嬪妃們深感震驚的是,向來對各類宴會敬而遠之、深居簡出的皇貴妃馨瀾,此番竟也收到了皇帝的特別邀請,需一同參與木蘭圍獵。這位馨瀾皇貴妃,堪稱傾國傾城之貌,且才情過人,琴棋書畫樣樣精通。但或許正是因為如此,她的性情顯得格外清冷孤傲,仿佛那高山之巔的雪蓮,隻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平日裏,她極少露麵於宮廷中的繁華場合,即便偶爾現身,也猶如曇花一現般短暫而耀眼,令人不禁為之傾倒,卻又始終無法真正揣摩透她的心思。
    如今,皇帝居然打破常規,執意要求馨瀾皇貴妃出席這次圍獵盛宴,此等舉動無異於在原本平靜如水的後宮中投下了一顆巨石,瞬間激起千層浪。
    一時間,各種猜測和議論紛至遝來,有人認為這是皇帝對馨瀾皇貴妃的格外寵愛;亦有人揣測其中是否隱藏著更深層次的政治意圖……總之,此事成為了後宮眾人茶餘飯後津津樂道的熱門話題。
    後宮的嬪妃們紛紛猜測,皇帝此舉是否意味著馨瀾皇貴妃在皇帝心中的地位又有了新的提升?或者是皇帝想要借此機會讓馨瀾皇貴妃更多地接觸宮廷生活,以增進彼此的感情?無論是哪種猜測,都足以讓後宮的嬪妃們心生嫉妒與不安。
    皇貴妃馨瀾,身著華麗的獵裝,頭戴精致的珠翠,眉宇間透露出一股不容忽視的英氣。她雖不常出現在眾人麵前,但每一次的亮相,都足以讓所有人為之傾倒。此次隨獵,她更是顯得格外出眾,仿佛與這金秋的圍場融為一體,成為了最耀眼的存在。
    與此同時,蒙古王公們也開始緊鑼密鼓地準備迎接皇帝的到來。他們深知,皇帝此次親臨木蘭圍場,不僅是對他們忠誠的考驗,更是對他們實力的認可。因此,他們紛紛調集最精銳的騎士,準備在圍獵中一展身手,為皇帝獻上最精彩的表演。
    整個木蘭圍場,因皇帝的到來而變得熱鬧非凡。秋風輕拂,草木搖曳,仿佛也在為這場盛大的圍獵活動歡呼雀躍。
    喜歡如懿傳之鳳臨天下請大家收藏:()如懿傳之鳳臨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