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九州清晏眾妃晉升
字數:6029 加入書籤
繼後烏拉那拉氏端坐於那華貴的鳳椅之上,雙眸微微眯起,帶著一抹似笑非笑的神情,掃視著下方一個個躬身獻禮的皇子。隻見那案幾上,珍奇異寶、琳琅滿目,皆是皇子們為討皇阿瑪與皇額娘歡心而精心挑選的端午佳節禮物。
她輕輕撚起手中的帕子,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長的弧度,緩緩開口道:“你們這群孩子,獻上禮物的時候也不通知一下永基。”那話語聽著似是帶著幾分關懷,實則卻如冬日裏的寒風,帶著刺骨的寒意和陰陽怪氣的諷刺。
言外之意,再是明顯不過。在她看來,這些皇子們分明是聯合起來排斥她的兒子永基,故意在這等重要的節日裏,將他孤立於外。她心中暗暗咬牙,眼中閃過一絲不甘與憤怒。永基也是她的骨肉,為何就要受到這般的冷遇和排擠?她定要尋個機會,為永基討回這份公道。
說罷,她輕輕歎了口氣,那歎息聲中似是包含了無盡的委屈與無奈。然而,在場之人皆是心思敏銳之輩,又豈會聽不出她話中的弦外之音?一時間,大殿內的氣氛變得愈發微妙起來,眾皇子麵麵相覷,心中皆是暗自思量,這繼後烏拉那拉氏,怕不是又要生出事端來。
就在這時,三阿哥永璋壯著膽子,邁出一步,躬身行禮,聲音雖略帶顫抖,卻努力保持著清晰有力:“皇額娘,並非我等有意如此,隻是永基弟弟近日偶感風寒,怕他舟車勞頓,身子吃不消,所以未曾相邀。”他低垂著頭,不敢直視繼後那銳利的目光。
繼後烏拉那拉氏聞言,冷笑一聲,那笑聲如同寒冰一般穿透大殿,讓人不寒而栗。她目光如炬,緊緊地盯著永璋,仿佛要將他看穿一般:“哼,偶感風寒?你們倒是會找借口。永基是皇子,金枝玉葉,豈有因為這點小病就被你們棄之不顧的道理?”她的聲音陡然提高,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就在這氣氛劍拔弩張,仿佛一根弦隨時可能斷裂之時,太後突然開口,她的聲音冷冷地,帶著一絲不易察覺卻尖銳無比的諷刺:“不是皇後娘娘整天以永基是嫡出為傲,看不起其他庶出的皇子,如今怎的倒怪起他們來了?永基是皇子,這沒錯,但其他皇子難道就不是皇上的骨肉了嗎?皇後娘娘這般偏心,豈不是讓皇上寒心,讓後宮之中永無寧日,不得安寧嗎?”
太後的話語如同一把鋒利的劍,帶著刺骨的寒意,直刺繼後的心窩。繼後臉色驟變,她萬萬沒想到太後會在此時此地,如此直白地揭露她的心思。她心中怒火中燒,卻不敢輕易反駁,隻是狠狠地瞪了眾皇子一眼,那眼神中既有憤怒,也有不甘。
然而,她深知此時不是發作的時候,於是強壓下心頭的怒火,勉強擠出一絲笑容,那笑容卻比哭還難看:“太後言重了,臣妾隻是心疼永基,並無他意。臣妾身為皇後,自當一碗水端平,隻是有時候難免有些偏愛,還請太後恕罪。”
然而,大殿內的氣氛卻已經因為太後的這番話而變得更加微妙和緊張。眾皇子心中皆是暗自思量,這後宮之中,風波不斷,明槍易躲,暗箭難防。他們這些皇子,夾在中間,又該如何自處呢?是應該站隊表態,還是應該保持中立,明哲保身?
就在這時,皇帝也冷冷地開口了,他的聲音中充滿了諷刺和不滿:“嫡出?永琮是朕的原配發妻孝賢皇後富察氏的嫡子,那是朕心中永遠的痛。烏拉那拉氏,你一個繼後,在原配嫡後所出的嫡子麵前,擺什麽皇後的架子?你可曾想過,你的偏心和不公,會讓朕想起孝賢皇後,會讓朕的心如刀割?”
就在這大殿之內,氣氛因皇帝的言語而降至冰點,繼後的笑容瞬間僵在臉上,眼中閃過一絲錯愕與羞辱。她萬沒想到,皇帝竟會在眾目睽睽之下,如此直白地貶低她的身份,抬高原配孝賢皇後的地位。
皇帝的話語如同冬日裏的寒風,帶著刺骨的寒意,讓大殿內的溫度瞬間降至冰點。繼後的臉色變得更加蒼白,她微微顫抖著,卻仍努力保持著鎮定,不敢在皇帝麵前露出絲毫失態。
“皇上,臣妾……”繼後欲言又止,她深知在這個時刻,任何辯解都顯得蒼白無力。她隻能默默地承受著皇帝的諷刺和太後的指責,心中卻如同翻江倒海,五味雜陳。
皇帝的目光如同鷹隼般銳利,他冷冷地掃視著大殿內的每一個人,仿佛要將他們的心思都看得清清楚楚。眾皇子和大臣們皆是低眉順眼,不敢與皇帝的目光相對,生怕一不小心就觸怒了龍顏。
皇帝卻並未給她辯解的機會,目光如炬,繼續說道:“皇後當以大局為重,而非偏袒一己之私。永基雖是你的嫡子,但朕的皇子眾多,每一個都是朕的心頭肉。你若不能公正對待,又何以母儀天下?”
太後在一旁,神色淡然,眼中卻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滿意。她深知,皇帝此言,不僅是對繼後的警告,更是對後宮所有嬪妃的提醒,讓她們明白,在這皇宮之中,唯有皇帝的心意才是至高無上的法則。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眾皇子心中更是五味雜陳,他們既為皇帝的公正而感到欣慰,又為繼後的處境而感到一絲同情。在這後宮的旋渦中,他們每一個人都可能是下一個被卷入風暴的中心。
皇帝的目光緩緩轉向他右側的皇貴妃馨瀾,隻見她溫婉嫻淑,端莊大方,正微笑著聆聽太後的教誨,偶爾插話幾句,皆是得體又貼心。皇帝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欣慰,這樣的女子,才是他心中真正的賢內助。
“皇貴妃,”皇帝輕聲說道,聲音中帶著幾分溫柔,“你孝順太後,悉心照料皇嗣,又妥善處理後宮嬪妃之間的糾紛,實為後宮之典範。你的賢惠與智慧,讓朕深感欣慰。”
皇貴妃馨瀾聞言,忙盈盈起身,福身行禮,柔聲說道:“皇上謬讚了,這都是臣妾分內之事。後宮安穩,皇上才能一心處理朝政,保我大清國泰民安。”她的聲音輕柔悅耳,如潺潺溪流,讓人心生愉悅。
繼後坐在一旁,看著皇貴妃如此受寵,心中的嫉妒如野草般瘋狂生長。她緊緊攥著手中的帕子,指節泛白,臉上卻還要強裝出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
他緩緩轉回頭,目光變得銳利而深邃,直視著下方跪坐的繼後烏拉那拉氏,聲音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失望與責備:“孝順太後,你身為後宮之主,卻未能常伴太後左右,以孝心感天動地;照拂皇嗣,你隻見永基一人,對其他皇子卻視而不見,未曾給予他們應有的關懷與教導;
處理後宮嬪妃間的糾紛,你非但未能公正無私,反而讓事態愈演愈烈,導致後宮不寧。繼後烏拉那拉氏,你身為皇後,本應是我大清的表率,母儀天下,可你,究竟盡到了哪一點身為皇後的職責,身為皇後,你的德行與才能,又何在?”
繼後被拖出大殿的那一刻,她的心中充滿了無盡的絕望與恨意。她回首望向那高高在上的龍椅,眼中滿是複雜的情緒——有愛、有恨、有不甘、也有無奈。她知道,自己的皇後之位已經搖搖欲墜
皇帝在繼後被拖走後,冷冷地掃視了一圈大殿內的眾人,那雙深邃的眼眸中透露出一股不容置疑的威嚴。他的目光在令妃和舒妃身上停留了片刻,仿佛在審視她們是否能夠擔起輔佐皇貴妃的重任。隨後,他開口宣布,聲音中帶著不容置疑的決斷:“令妃晉位貴妃,舒妃同樣晉位貴妃,你們二人要竭盡全力輔佐皇貴妃執掌後宮,確保後宮的安寧與秩序,不得有絲毫懈怠。”
令妃和舒妃聞言,心中皆是一喜,臉上不自覺地綻放出笑容。她們知道,這是皇帝對她們的信任和肯定,也是她們在後宮中地位提升的重要一步。她們連忙福身行禮,聲音中帶著一絲難以掩飾的激動與喜悅:“臣妾遵旨,定當竭盡全力輔佐皇貴妃,不負皇上厚望。”
皇帝微微點頭,那眼神中似乎有著一絲讚許。他轉而看向其他嬪妃,繼續宣布道:“誠貴人鈕鈷祿氏,品行端莊,溫婉賢淑,晉位誠嬪;忻貴人戴佳氏,溫婉可人,知書達理,晉位忻嬪。以資鼓勵,望爾等繼續恪守婦道,為皇室爭光。”
誠貴人和忻貴人聞言,同樣是心中激動不已,臉上泛起了紅暈。她們知道,這是皇帝對她們的賞識和提拔,也是她們在後宮中嶄露頭角的好機會。她們連忙上前幾步,跪倒在地,聲音中帶著一絲顫抖和喜悅:“謝皇上隆恩,臣妾定當不負所望,繼續為皇室效力。”
最後,皇帝的目光落在了那些答應和常在的身上。他微微皺眉,目光中透露出幾分審視與不滿。但他還是開口宣布道:“其他答應、常在,皆晉位貴人,以示朕對爾等的關懷與重視。”
這些低位嬪妃聞言,也是心中一陣驚喜交加。雖然她們的晉位並不算高,但這也是皇帝對她們的關注和認可。她們紛紛上前幾步,跪倒在地,臉上洋溢著難以掩飾的喜悅與感激:“謝皇上恩典,臣妾定當盡心竭力,不負皇上厚望。”
說到此處,皇帝的目光突然一掃,落在了養心殿的宮女索羅羅氏身上。他微微頷首,聲音中帶著一絲讚許:“養心殿宮女索羅羅氏,侍奉朕多年,勤勉謹慎,忠心耿耿,特冊封為答應,賜封號‘謹’,以示朕對爾等的嘉獎。”
索羅羅氏聞言,心中一震,隨即喜極而泣。她跪倒在地,聲音中帶著一絲哽咽:“謝皇上恩典,奴婢……不,嬪妾定當盡心竭力,侍奉皇上與後宮各位主子,不負皇上厚望。”
此時,繼後已被太監們押出大殿,她的哭喊聲漸漸遠去,卻仿佛還在大殿內回蕩。皇帝神色冷峻,看都不看被拖走的繼後一眼,隻是淡淡地對新晉封的嬪妃們說道:“爾等皆需謹記,身為後宮之人,當以皇室為重,以皇上為尊。若有人膽敢心生邪念,攪亂後宮安寧,朕定不輕饒,嚴懲不貸。”
眾嬪妃聞言,皆是心中一凜,趕忙齊聲應道:“臣妾謹遵皇上教誨,定當盡心竭力,維護後宮安寧,不負皇上厚望。”
皇帝的話語在大殿內回蕩,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皇貴妃溫婉嫻淑,曾經協力六宮多年,處事大方得體,如今執掌六宮,乃實至名歸。眾妃應當多多協助皇貴妃,共同維護後宮的和諧與秩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皇貴妃馨瀾聞言,心中湧起一股暖流。她深知,這是皇帝對她的極大信任與肯定。她起身,向皇帝福了一福,聲音溫婉而堅定:“臣妾謝皇上恩典,定當竭盡全力,不負皇上所托,與眾位姐妹一同維護好後宮的安寧。”
眾嬪妃也紛紛應聲,表示願意協助皇貴妃,共同為後宮的和諧貢獻力量。她們知道,在這後宮之中,隻有團結一心,才能贏得皇帝的賞識與信任,也才能在這複雜的環境中立足。
皇帝看著大殿內眾嬪妃和睦的景象,心中稍感欣慰。他知道,後宮的安寧與和諧,對於整個皇室來說至關重要。隻有後宮穩定,他才能安心處理前朝政務,為江山社稷謀福祉。
“朕希望,爾等都能以皇貴妃為榜樣,勤勉謹慎,恪守本分。”皇帝的聲音再次響起,帶著一絲期許與告誡,
眾嬪妃聞言,皆是心中一凜,趕忙齊聲應道:“臣妾謹遵皇上教誨,定當恪守本分,維護後宮安寧。”
太後靜靜地坐在大殿的一隅,聽著皇帝宣布讓皇貴妃執掌後宮的決定,心中暗自思量。她明白,皇帝這一舉動,既是對皇貴妃的信任與肯定,也是對她這個太後的一種暗示——皇帝對她癡迷後宮大權有所不放心。
太後微微眯起眼睛,心中暗自歎息。她知道,自己年事已高,兩位公主也已經出嫁,她本無意再插手後宮之事。但皇帝如此安排,無疑是在提醒她,後宮的權柄應當交還給皇帝和皇貴妃,由他們去管理。
“哀家的兩位公主都已經出嫁了,才不操後宮這個心。”太後心中默念著,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微笑。她決定,既然皇帝有如此意願,那她便索性放手,讓皇貴妃去執掌後宮,也讓自己能夠安享晚年。
於是,太後輕輕咳嗽了一聲,吸引了大殿內眾人的注意。她緩緩開口,聲音帶著一絲慈祥和威嚴:“皇帝說得極是,皇貴妃溫婉嫻淑,處事大方,由她來執掌後宮,哀家甚是放心。哀家年事已高,兩位公主也已出嫁,後宮之事,便由皇帝和皇貴妃做主吧。哀家就在從慈寧宮頤養天年。”
皇帝聞言,心中一鬆。他知道,太後這番話,既是對他的支持,也是對皇貴妃的認可。他感激地看了太後一眼,然後轉頭對皇貴妃說:“皇貴妃,太後如此信任你,你定要竭盡全力,維護好後宮的安寧與秩序。”
皇貴妃馨瀾再次福身行禮,聲音堅定而充滿自信:“臣妾定當竭盡全力,不負皇上與太後的期望,維護好後宮的安寧。”
喜歡如懿傳之鳳臨天下請大家收藏:()如懿傳之鳳臨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