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廢後之前
字數:4521 加入書籤
皇帝的目光如炬,緊緊盯著太後的背影,聲音中帶著一絲難以掩飾的痛楚與憤怒,仿佛那過往的傷痛依舊鮮血淋漓:“當年太後和繼後烏拉那拉氏聯合起來,逼著朕將嫡女和敬公主下嫁蒙古科爾沁部。你們可曾想過,和敬是朕的嫡女,是朕心頭的一塊肉?你們隻顧著自己的利益,隻顧著自己的算計,卻從未考慮過朕的感受,從未考慮過和敬的幸福。”
太後的腳步微微一頓,但她並沒有回頭,隻是靜靜地站在那裏,宛如一尊冰冷的雕像,聽著皇帝的控訴。她知道,這一刻的皇帝,已經不再是那個聽她擺布的傀儡,而是一個有著自己思想和情感的真正帝王,他的憤怒和痛楚,如同洶湧的潮水,無法被輕易平息。
“太後,你為了保住你的端淑公主,不惜犧牲朕的嫡女。”皇帝的聲音中帶著一絲顫抖,那是他內心深處無法言說的痛,“你可曾想過,和敬也是朕的女兒,她也渴望得到父愛,她也渴望留在朕的身邊。但你們卻為了你們的私利,將她遠嫁蒙古,讓她在異國他鄉孤苦無依,你可知道她心中的苦楚?”
太後緊緊咬住牙關,強忍著心中的愧疚和痛苦。她知道,皇帝的話都是事實,她也知道自己當初的做法確實傷害了皇帝和和敬公主。但她的心中也有無盡的苦衷,她也是為了鈕鈷祿氏一族的未來,為了這個家族的榮耀和尊嚴,才不得不做出那樣的抉擇。
“皇帝,你以為我想這樣做嗎?”太後的聲音低沉而有力,仿佛是從心底深處擠出來的一般,“但那時候的朝廷局勢,你並非不清楚。科爾沁部勢力龐大,若我們不與他們聯姻,他們可能會倒戈相向。我身為太後,身為鈕鈷祿氏一族的族長,我必須為家族的未來考慮,我必須為這江山社稷的穩定考慮。”
“而你呢?”太後轉過身來,直視著皇帝的眼睛,那眼神中既有堅定,又有無奈,“你當時身為皇帝,卻也無法阻止這場聯姻。你可知我心中的痛苦?你可知我看著和敬遠嫁時的那種無助和絕望?但我沒有選擇,我隻能犧牲她,為了大局,為了鈕鈷祿氏,也為了這江山社稷。”
皇帝冷冷地看著太後,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神色。他知道,太後的話雖然刺耳,但卻是事實。當時的朝廷局勢確實複雜多變,他也確實無力阻止這場聯姻。但他心中的痛楚和憤怒卻無法消散,因為那是他的嫡女,是他最愛的女兒,她的幸福就這樣被輕易地犧牲了。
“而繼後烏拉那拉氏。”皇帝的聲音變得更加冷冽,仿佛能穿透人心,“她為了報複孝賢皇後,竟然也參與其中。她可曾想過,和敬是無辜的?她可曾想過,這樣做會傷害朕的心?她隻顧著自己的私怨,卻從未考慮過大局,從未考慮過朕的感受。你們,都是自私的!”
太後聞言,心中一凜。她知道,繼後烏拉那拉氏的做法確實過分,她也確實應該為此承擔責任。她低下頭,沉默片刻,然後緩緩開口:“皇帝,哀家……哀家當時也是迫不得已。哀家知道,那件事對和敬公主不公平,但哀家也是為了大局的穩定,為了江山社稷的安寧。哀家,也有哀家的無奈。”
“大局?江山社稷?”皇帝冷笑一聲,眼中閃過一絲嘲諷,“太後,你可曾想過,和敬也是這江山社稷的一份子,她的幸福難道就不重要嗎?你們為了所謂的利益和大局,犧牲了一個無辜女子的幸福,你們可曾有過一絲愧疚?你們的心中,可曾有過一絲對和敬的疼愛?”
太後被皇帝的話問得啞口無言,她知道自己無法辯解,也無法逃避這份責任。她隻能默默地站在那裏,承受著皇帝的指責和痛恨,她的心中充滿了愧疚和痛苦。
“太後,朕希望你明白,這江山社稷是朕的,也是朕的子民的。”皇帝的聲音堅定而有力,仿佛能穿透一切阻礙,“朕絕不允許任何人為了私欲而犧牲朕的子民,包括朕的嫡女。若再有類似的事情發生,朕絕不會姑息養奸,定會嚴懲不貸。朕,要守護這江山社稷的每一寸土地,每一個子民。”
皇帝的話語沉重而充滿責備,每一個字都如同重錘,狠狠敲打在太後鈕鈷祿氏的心上。太後聞言,臉色驟變,眼中閃過一絲慌亂與愧疚。她知道,自己確實做錯了,她無法逃避這份責任,也無法麵對皇帝的指責。
太後無奈開口,聲音中帶著一絲顫抖和哀求:“弘曆,哀家認輸,以後在慈寧宮頤養天年,不再過問任何後宮事物。求你看在哀家安分守己的份上,放過鈕鈷祿氏一族,放過哀家的端淑公主。”
皇帝冷冷地看著太後,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神色。他知道,太後已經認輸,她已經無力再與自己抗衡。但他心中的痛楚和憤怒卻無法輕易消散,因為那是他的嫡女,是他永遠無法彌補的傷痛。
皇帝弘曆的目光緊緊盯著太後,他的眼神中既有憤怒也有失望,但更多的是一種複雜的情感。他知道,太後雖然有過錯,但她畢竟是他的母親,是他在這世上最親近的人之一。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然而,皇帝也明白,太後畢竟是他的母親。他不能因為她一時的錯誤就毀滅了整個家族。於是,他緩緩開口,聲音中帶著一絲決絕和堅定:“太後,你記住,這是最後一次。若再有類似的事情發生,朕絕不會手軟。鈕鈷祿氏一族的榮耀和尊嚴,不是靠犧牲他人來換取的。朕,希望你能明白這一點。”
太後聞言,微微點頭,她的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神色。她知道,自己從今以後必須收斂起所有的鋒芒,安分守己地度過餘生。
“哀家明白。”太後的聲音中帶著一絲顫抖,“哀家會記住今日之訓,絕不再犯。”
皇帝站在那裏,目光深邃而複雜,仿佛能穿透太後的心靈,看到她內心深處的每一個角落。他的聲音緩緩響起,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感慨和欣慰:“太後,你今日能如此識大體,朕心甚慰。朕知道,過去的種種,或許有你無法言說的苦衷,但朕也希望,你能真心悔過,放下那些權謀與算計,為朕,為大清,為天下蒼生祈福。”
太後的眼眸微微一顫,她抬頭看向皇帝,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神色。她知道,皇帝的話雖然簡短,卻蘊含著無盡的深意。他這是在給她一個機會,一個重新開始的機會,一個為鈕鈷祿氏一族贖罪的機會。
“皇帝,哀家……哀家知道錯了。”太後的聲音帶著一絲顫抖,那是她內心深處無法言說的愧疚和悔恨,“哀家願意悔過,願意為大清,為天下蒼生祈福。隻求皇帝能看在哀家一片誠心的份上,給鈕鈷祿氏一族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
皇帝看著太後,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柔和。他知道,太後雖然曾經權傾一時,但此刻的她,隻是一個年邁的母親,一個為了家族榮耀而犯下錯誤的母親。他緩緩開口,聲音中帶著一絲決絕和寬容:“太後,你看在皇額娘的份上,朕可以給你這個機會。鈕鈷祿氏一族,隻要他們願意吐出贓款,朕可以既往不咎。但朕有一個條件,鈕鈷祿氏臨澤,他必須跟隨靖國公宇麟上西北戰場,為大清效力,為天下蒼生征戰。”
太後鈕鈷祿氏聞言,心中五味雜陳,眼中閃過一絲驚愕與感激交織的複雜神色。她沒想到皇帝竟然會在此刻表現出如此寬容的一麵,不僅對她表示了慰問,還給了鈕鈷祿氏一族一條生路。
她看著皇帝,嘴唇微微顫抖,許久才擠出一句話:“皇帝,你……你真的如此打算?”
皇帝點了點頭,眼神堅定而深邃:“太後,朕說過,朕的眼中隻有大清的江山社稷和天下的黎民百姓。鈕鈷祿氏一族若真能悔過自新,為朕,為大清效力,朕又何必趕盡殺絕?”
太後聞言,心中一凜。她知道,皇帝的這個條件並不輕鬆。西北戰場,那是硝煙彌漫的地方,是生死未卜的戰場。但她也明白,這是鈕鈷祿氏一族贖罪的唯一機會,是他們重新贏得皇帝信任的唯一途徑。
皇帝的話語在空曠的大殿中回響,每一字都似乎承載著千鈞之重。太後聞言,眼眸輕顫,那其中既有對過往的悔意,也有對未來的一絲期許。她緩緩起身,身姿雖已不再年輕,卻依舊透露出一種不容忽視的尊貴與威嚴。
“皇帝,”太後聲音略帶沙啞,卻異常堅定,“哀家自知過往有諸多不是,鈕鈷祿氏一族之錯,哀家亦有責任。哀家願意親自監督族中之人,將所貪贓款一一吐出,以正朝綱,以安民心。”
說著,太後微微一頓,目光望向遠方,仿佛穿透了層層宮牆,看到了那遙遠的西北戰場。她的眼中閃過一絲決絕:“至於臨澤,他雖是哀家侄兒,卻也是大清子民。若能上戰場,為國效力,哀家自當支持。隻願他能平安歸來,為鈕鈷祿氏一族贖回些許罪孽。”
皇帝聽著太後的言辭,心中五味雜陳。他知道,太後此番能如此識大體,實屬不易。他輕輕歎了口氣,語氣中帶著幾分感慨:“太後能如此想,朕心甚安。鈕鈷祿氏一族若能痛改前非,何嚐不是大清之福。至於臨澤,朕會吩咐靖國公宇麟,多加照拂。”
太後聞言,微微頷首,眼中閃過一絲感激。她深知皇帝此舉並非易事,能給予鈕鈷祿氏一族如此寬容,實乃皇恩浩蕩。太後深吸一口氣,似乎想要將所有的過往都深深地埋藏在心底,隻留下對未來的期許。
“皇帝,哀家定當銘記今日之言,鈕鈷祿氏一族定會倍加珍惜這份寬容,絕不再行差踏錯。”太後的聲音略微低沉,但卻充滿了堅定,“哀家也願為大清,為天下蒼生祈福,願我大清國運昌盛,國泰民安,盛世長存。”
喜歡如懿傳之鳳臨天下請大家收藏:()如懿傳之鳳臨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