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元後之禮

字數:6897   加入書籤

A+A-


    然而,皇帝並沒有給他們太多時間去議論和揣測。他緊接著用一種威嚴而堅定的語氣繼續說道:“朕將以元後之禮,大開大清門,冊封永壽宮皇貴妃佟佳氏,並冊封她為執掌六宮的皇貴妃。”皇帝的話語如同驚雷一般在朝堂上炸響,所有人都被這突如其來的決定震驚得目瞪口呆。
    他的聲音洪亮而有力,仿佛整個宮殿都在為之震顫。那語氣中充滿了決心和信心,顯示出他對這個決定的堅定不移。皇帝的話語中透露出對佟佳氏的特殊待遇和深厚寵愛,他強調佟佳氏將享有除了皇後虛名之外的一切權力和地位,包括皇後的服飾禮儀。這意味著,佟佳氏雖然沒有皇後的名號,但實際上將成為後宮之主,統領六宮,享有無上的尊榮。
    朝中重臣們在短暫的驚愕之後,紛紛回過神來。他們深知皇帝的決定已經無法更改,於是紛紛躬身行禮,齊聲說道:“皇上聖明。皇貴妃佟佳氏溫良恭儉,育有龍鳳胎,實乃後宮之楷模,理應得到如此殊榮。”他們的聲音整齊劃一,充滿了對皇帝的敬畏和對佟佳氏皇貴妃的尊崇。
    元後之禮,乃是一種至高無上的尊崇之禮。它通常隻會被賜予皇帝的原配皇後,象征著皇後在宮廷中的崇高地位和無上尊榮。而如今,佟佳氏皇貴妃竟然也獲得了這一殊榮,這無疑意味著她的地位已經堪比皇帝的原配孝賢皇後,成為了後宮中最為尊貴的女人。
    相比之下,曾經的廢後烏拉那拉氏則顯得黯然失色。她的地位和權力已經被佟佳氏皇貴妃所取代,如今的她在宮廷中幾乎失去了一切。她隻能眼睜睜地看著佟佳氏皇貴妃享受著原本屬於她的榮耀和地位,心中充滿了無盡的怨恨和不甘。
    而由大清門抬入皇宮,這可是一種極其崇高的榮譽和待遇啊!要知道,在清朝時期,隻有皇帝大婚的時候,才會大開大清門,以最隆重的儀式迎接皇後入宮。這意味著佟佳氏皇貴妃即將成為皇帝的正妻,母儀天下,地位尊崇無比。
    對於佟佳氏皇貴妃來說,這無疑是一種前所未有的殊榮,也是對她地位的一種高度肯定和認可。她將成為後宮中最為耀眼的存在,享受著無盡的寵愛和尊榮,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
    然而,這一切對於被廢黜的烏拉那拉氏來說,卻是如此的殘酷和諷刺。當她聽到這個消息時,心中充滿了絕望和恨意。她無法接受自己曾經的地位被另一個女人所取代,更無法容忍佟佳氏皇貴妃即將得到的榮耀。
    烏拉那拉氏強忍著身體的疼痛,艱難地從地上爬起來。她的臉色蒼白如紙,嘴唇毫無血色,額頭上的汗珠滾滾而下,但她的雙眼卻如同燃燒的火焰一般,死死地盯著佟佳氏皇貴妃。
    “佟佳氏,你這個陰險狡詐的狐媚子!”烏拉那拉氏的聲音因為極度的憤怒而變得嘶啞難聽,仿佛來自地獄的惡鬼一般,“皇上竟然被你迷惑得如此之深,連我這個正宮皇後都不放在眼裏了!”
    她的身體因為憤怒而不停地顫抖著,每一個字都像是從牙縫裏擠出來的一樣,充滿了無盡的怨恨和不甘。在場的重臣們都被她的話嚇得不輕,他們麵麵相覷,誰也不敢輕易插話。
    重臣們心中暗自歎息,他們都知道佟佳氏皇貴妃的背景和實力。她出身世家大族,家族勢力龐大,而且還為皇帝生下了一對龍鳳胎,這在皇室中可是極為罕見的。再加上她本人不僅容貌出眾,更是聰慧過人,深得皇帝的寵愛和信任。
    麵對這樣的對手,烏拉那拉氏顯然處於下風。然而,她卻毫不退縮,依然毫不留情地揭露著佟佳氏的真麵目。
    重臣們選擇了沉默,他們不想卷入這場宮廷爭鬥的旋渦之中。他們深知皇室的紛爭複雜而殘酷,稍有不慎便可能引火燒身。所以,他們隻是默默地注視著這一切,心中暗自慶幸自己沒有站錯隊。
    烏拉那拉氏癱坐在地上,眼中閃爍著不甘與怨毒,她緊緊咬住下唇,直至滲出絲絲鮮血。曾幾何時,她也是這後宮之主,萬人之上,如今卻落得如此下場,這巨大的落差讓她幾乎崩潰。但皇帝顯然不會再給她任何機會,他揮了揮手,示意侍衛將烏拉那拉氏帶下去,從此幽禁於冷宮之中,不得再見天日。
    皇帝麵無表情地看著眼前這個已經完全失去理智的烏拉那拉氏,心中的厭惡之情愈發強烈。他的眉頭緊緊皺起,眼神冷漠而嚴厲,仿佛這個曾經的皇後已經變成了一個陌生人。
    “將廢後押回翊坤宮,嚴加看管!”皇帝的聲音冰冷而果斷,沒有絲毫的猶豫。他的命令如同寒風一般,讓人不寒而栗。
    隨著皇帝的話音落下,侍衛們立刻上前,毫不留情地將烏拉那拉氏拖走。她的哭喊聲和求饒聲在空曠的大殿裏回蕩,卻沒有引起任何人的同情。
    朝堂上的氣氛因為皇帝的決定而變得異常凝重,大臣們都低著頭,不敢與皇帝對視。然而,當烏拉那拉氏被拖走後,這種緊張的氛圍卻逐漸緩和了下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皇帝深吸一口氣,似乎想要平複一下自己的情緒。他的聲音依然帶著一絲疲憊,但其中的威嚴卻是不容置疑的。
    “朕知道諸位愛卿心中或許會有一些疑惑,”皇帝緩緩說道,“但朕的決定已經做出,就不會再有改變。佟佳氏皇貴妃德才兼備,足以代掌後宮。朕希望眾卿能夠全力輔佐她,共同開創一個繁榮昌盛的盛世。”
    皇帝的話語在朝堂上回響,大臣們紛紛表示願意聽從皇帝的旨意,輔佐佟佳氏皇貴妃管理後宮。雖然有些人心中可能還有些疑慮,但在皇帝的威壓下,他們也不敢再多說什麽。
    “另,傳令給冷宮守衛,”皇帝的話語在空曠的禦書房內回蕩,每一個字都似帶著千鈞之重,尤其是那“不必特殊照顧”幾句,更是透出一股徹骨的寒意,“對烏拉那拉氏,不必特殊照顧,他不配。給她按照答應的份例,一絲一毫都不得多給。她曾身為皇後,卻悖逆朕意,謀算宮闈,此等行徑,實難寬恕。”
    皇帝說完,微微閉上了眼,仿佛是在忍耐著極大的痛楚。片刻後,他睜開眼,眼中已是一片清冷:“給她身邊留兩個宮女照顧,已是朕對她最後的仁慈。告訴她,冷宮之中,再無昔日榮光,隻有無盡的孤寂與悔恨。讓她好生反省,或許有一日,她能明白自己錯在何處。”
    皇帝的話語中透露出一絲決絕與冷漠,他對於烏拉那拉氏的懲罰,已經不僅僅是廢除皇後之位那麽簡單了。他要將她打入冷宮,剝奪她所有的尊榮與地位,讓她在孤寂與困苦中度過餘生。
    “遵旨。”殿內的太監總管李公公再次躬身領命,他深知皇帝對烏拉那拉氏的憤怒與失望,也明白這道命令的嚴厲與無情。他轉身吩咐下去,確保皇帝的旨意能夠得到嚴格的執行。
    這時,一位年輕的禦史,身著緋紅官服,宛如一抹孤勇的烈焰,突然從朝列中毅然走出,跪倒在地,額頭重重叩在冰冷的地麵上,發出沉悶的聲響,“陛下,廢後一事茲事體大,且皇貴妃雖賢,但如此大張旗鼓冊封,恐惹前朝後宮非議,還望陛下三思。”他的聲音雖不洪亮,卻字字鏗鏘,如同晨鍾暮鼓,在寂靜的朝堂上回蕩。
    此言一出,朝堂之內再度安靜下來,氣氛緊繃得仿佛空氣都要凝結。眾臣皆屏息凝視,心中為這位禦史捏了把汗,生怕他觸怒了龍顏。陽光透過殿頂的縫隙,灑在他挺直的脊背上,仿佛為他鍍上了一層悲壯的光輝。
    說罷,皇帝微微眯起雙眸,目光如鷹隼般銳利,緊緊地盯著林禦史,仿佛要將他的內心看穿。他的聲音低沉而有力,每一個字都像是重錘,一下又一下地敲擊在金鑾殿的地麵上,發出沉悶的回響,仿佛能穿透人的靈魂:“要不林禦史將妹妹送入宮中替朕打理後宮,那後宮佳麗三千,猶如繁花似錦,卻也需有人悉心照料。讓她孝順太後,太後的安康乃是朕心頭之大事;照拂皇嗣,皇嗣乃是我大清朝的未來。如此一來,朕便能無後顧之憂地安心處理朝政,林禦史,你意下如何?”他的話語中帶著幾分譏諷,幾分威嚴,那語氣宛如一把鋒利的劍,劍刃上閃爍著寒光,直直地刺向林禦史的心窩,讓林禦史隻覺一股寒意從腳底直往上冒。
    皇帝端坐在金碧輝煌的龍椅之上,他的身軀挺拔而威嚴,然而此刻他的眉頭卻緊緊皺起,宛如兩座小山丘緊緊相連。他的雙眼微微眯起,眼中閃過一絲不悅,這絲不悅如同烏雲掠過晴空一般,給整個朝堂都帶來了一絲壓抑的氣氛。
    林禦史聽到皇帝的話,臉色瞬間變得慘白,毫無血色。他的身體不由自主地顫抖起來,額頭上冷汗涔涔。他深知皇帝的這句話絕非玩笑,更不是他能夠承受得起的“恩賜”。
    林禦史連忙叩頭,額頭與地麵碰撞發出清脆的聲響。他的聲音中帶著明顯的顫抖:“微臣惶恐,微臣家中妹妹蒲柳之姿,實在難以侍奉陛下與太後娘娘,更枉論照拂皇嗣。微臣隻是擔憂朝綱,絕非有意冒犯陛下與皇貴妃娘娘,還望陛下明鑒啊!”
    金鑾殿內,燭火搖曳,光影在皇帝那張威嚴又透著幾分陰鷙的臉上跳躍。皇帝斜倚在龍椅之上,嘴角微微上揚,那弧度恰似冬日裏結著冰碴的彎月,透著冷漠與戲謔。他輕輕抬手,修長的手指撫過龍椅扶手上雕刻的精美龍紋,聲音冰冷得如同千年寒潭中滲出的水,還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嘲諷,緩緩說道:“林禦史啊,我大清朝自開國以來,便一直秉持著滿漢一體的原則,滿漢一家,不分彼此,宛如那江河之水,雖來源不同,卻最終匯聚成海,同氣連枝。既然如此,林禦史你身為言官之首,是否願意以身作則,率先垂範呢?朕瞧著,不如就將你的妹妹送入宮中,成為朕的妃子吧。朕可以為了林禦史你,破例一次,冊封你的妹妹為妃,讓她在這深宮之中,享受榮華富貴,也算是你林家莫大的榮耀。”
    續寫章節
    林禦史麵色驟變,額頭上瞬間沁出細密的汗珠,他雙腿一軟,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頭重重地磕在地上,聲音顫抖地說道:“陛下,微臣惶恐!微臣的妹妹年幼無知,且生性愚鈍,實在不堪入宮侍奉陛下。微臣一家皆感念陛下隆恩,但此事萬萬不可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皇帝臉上的笑容愈發冰冷,他緩緩站起身來,踱步到林禦史身前,居高臨下地看著他,聲音如同寒夜中的冷風:“林禦史這是不願為朕分憂了?滿漢一體,朕如此信任你,你卻這般推三阻四,是何居心?”
    林禦史渾身瑟瑟發抖,頭也不敢抬,隻是不停地磕頭,嘴裏念叨著:“陛下息怒,陛下息怒!微臣絕無此意,隻是妹妹實在難以擔此重任啊!”
    皇帝冷哼一聲,目光如炬:“哼,朕看你是舍不得你妹妹吧。莫不是以為朕不知你心中所想,妄圖以滿漢一體為幌子,實則包藏禍心,不願與朕同心同德?”
    林禦史嚇得臉色慘白如紙,他抬起頭,眼中滿是驚恐與絕望:“陛下明鑒啊!微臣對陛下忠心耿耿,絕無二心。隻是妹妹自幼體弱多病,又未曾學過宮中禮儀,若入宮恐會衝撞了陛下和太後,還望陛下開恩呐!”
    皇帝雙手抱在胸前,眼神中透露出一絲玩味:“體弱多病?宮中太醫無數,何愁治不好她的病。至於禮儀,入宮後慢慢學便是。林禦史,朕今日心意已決,你若再推辭,便是抗旨不遵!”
    靖國公宇麟,作為皇貴妃佟佳氏的兄長,深知此刻朝堂上的氣氛緊張到了極點。皇帝怒火中燒,林禦史跪在地上瑟瑟發抖,眾臣皆是噤若寒蟬。他心中明白,林禦史此番言論雖有過失,但罪不至死,若真因此事而丟了性命,恐怕會引起朝野的非議。
    於是,靖國公宇麟緩緩出列,躬身行禮,聲音沉穩而有力:“陛下息怒,林禦史年輕氣盛,一時衝動,言語多有冒犯,但其心可憫。臣鬥膽為林禦史求情,望陛下念在他一片忠心為國的份上,饒他這一次。”
    皇帝聽聞此言後,原本直視前方的目光緩緩地轉向了靖國公宇麟,眼神交匯的瞬間,皇帝的眼中閃過了一絲不易察覺的玩味之意。
    他對宇麟和佟佳氏皇貴妃之間的關係心知肚明,自然也明白宇麟此時站出來為林禦史求情,其中緣由恐怕不僅僅是出於對林禦史個人的同情或讚賞,更多的應該是為了維護朝廷內部的穩定與和諧。
    皇帝沉默了一會兒,似乎在心中權衡著各種利弊得失。終於,他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了一抹淡淡的冷笑,然後用一種冷漠而又威嚴的語氣說道:“靖國公所言甚是,林禦史固然有其過失之處,但念及他對朝廷的一片忠心,朕此次便暫且饒恕他這一次。然而,林禦史啊,你日後可要切記,交友需謹慎,並非每位重臣都能像靖國公這般寬容大度。”
    林禦史如獲大赦,忙不迭地磕頭謝恩:“多謝陛下開恩,多謝靖國公求情,微臣日後定當謹言慎行,絕不再犯。”
    皇帝擺了擺手,重新坐回龍椅上:“起來吧,此事便到此為止。朕希望以後朝堂上再不會有如此不知輕重的言論。”
    林禦史顫顫巍巍地站起身,退回到朝列之中,雙腿發軟,差點站立不穩。朝堂上的氣氛這才稍微緩和了一些。皇帝接著說道:“冊封皇貴妃一事,禮部要盡快籌備,不得有誤。”
    禮部尚書連忙出列領命:“遵旨,陛下,臣等定會全力以赴,籌備好冊封大典。”皇帝點了點頭,掃視了一圈朝堂眾人:“今日之事,諸位都要牢記,後宮之事朕自有安排,無需你們過多置喙。”
    眾臣齊聲高呼:“謹遵陛下旨意!”聲音響徹朝堂,如雷貫耳。皇帝的決斷如同一股春風,吹散了朝堂上原本緊張的氣氛。眾臣們的心情也隨之放鬆下來,紛紛鬆了一口氣。
    他們暗自慶幸自己沒有被卷入這場風波之中,否則後果不堪設想。此刻,他們心中對靖國公宇麟充滿了感激之情。若不是宇麟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為林禦史求情,恐怕今天的朝堂上將會掀起一場軒然大波。
    眾人的目光不約而同地投向靖國公宇麟,那是一種充滿敬意和感激的目光。宇麟微微一笑,他的笑容溫和而謙遜,仿佛這一切都在他的意料之中。然而,隻有他自己心裏清楚,他之所以這麽做,並不僅僅是為了林禦史一人,更是為了維護朝廷的穩定與和諧。
    宇麟深知,在後宮與朝堂之間,存在著一種微妙的平衡。這種平衡就如同走鋼絲一般,稍有不慎便會失去平衡,引發一係列的連鎖反應。而他所做的,就是用心去維護這種平衡,不讓它輕易被打破。
    喜歡如懿傳之鳳臨天下請大家收藏:()如懿傳之鳳臨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