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儲君之爭

字數:4995   加入書籤

A+A-


    太後臉色瞬間變得鐵青,她的手緊緊攥著衣角,指節都泛了白。她萬萬沒想到皇帝竟敢如此直白地頂撞她,眼中閃過一絲憤怒與不甘。但她很快又恢複了那副波瀾不驚的模樣,冷笑一聲道:“皇帝,哀家也是為了這江山社稷著想,並無他意。隻是你如此決絕,莫要日後後悔。”
    皇帝麵無表情地凝視著太後的雙眼,眼神堅定而毫不退縮。他緩緩說道:“兒臣心意已決,此事無需再議。永瑚乃是皇後佟佳氏的嫡子,其身份尊貴無比。且他戰功卓著,威震四方,足以壓製那些囂張跋扈的軍功集團。”
    皇帝的聲音冰冷而不帶絲毫感情,他的目光如寒星般直射太後,仿佛能穿透她的內心。接著,他稍稍停頓了一下,繼續說道:“至於永琰,皇額娘覺得他有能力與永瑚一較高下嗎?”
    這句話猶如一把利劍,直插太後的心窩。太後不禁為之一震,臉色瞬間變得有些蒼白。
    太後沉默了許久,心中猶如波濤洶湧的大海一般,久久不能平靜。她萬萬沒有想到,皇帝竟然會如此堅決地站在永瑚那一邊,這完全出乎了她的意料。
    然而,太後並不會就這樣輕易地放棄。在她的心目中,永琰才是最合適的儲君人選。畢竟,永琰性格平庸懦弱,易於掌控,這對於太後來說無疑是一個極大的優勢。
    於是,太後深吸一口氣,定了定神,決定再次開口勸說道:“皇帝啊,老身深知你對永瑚的戰功有所青睞,但請你仔細想想,一個國家的統治者,光有戰功是遠遠不夠的。永瑚的性格太過剛硬,這樣的人往往難以容忍他人的意見和建議,如此一來,又怎能廣納賢才、治理好國家呢?”
    太後稍稍停頓了一下,接著說道:“而永琰則與永瑚截然不同,他性格寬厚仁慈,能夠虛心接納各方意見,這樣的品質對於一個君主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皇帝聽了太後的話,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了一絲冷笑。他淡淡地回應道:“皇額娘,您難道忘記了嗎?這朝堂之上,需要的是一個能夠掌控大局的人。
    永瑚有手段、有魄力,必定能夠穩住這江山社稷。而且,作為帝王,情愛並不能解決問題,隻有性格堅韌、不為外物所動的人,才不會被他人所左右,包括太後您啊。”
    皇帝的話語中,暗暗地諷刺了太後的不安分,似乎在暗示她不要過多地幹涉朝政。
    太後的臉色變得越來越陰沉,仿佛被一片烏雲籠罩著,她緊緊地握著拳頭,努力克製著內心的怒火,但那憤怒的火焰卻在她的眼中熊熊燃燒,讓人不寒而栗。
    她的目光如同鋒利的刀子一般,直直地刺向皇帝,每一個字都像是從牙縫裏擠出來的一樣,充滿了威嚴和壓迫感:“皇帝,你可不要被眼前的一些表麵現象所迷惑啊!永瑚固然有些手段,但他在朝廷中樹敵太多,如果讓他登上皇位,恐怕會引起朝堂的動蕩不安。相比之下,永琰為人寬厚,能夠得到眾人的擁護和支持。”
    然而,皇帝並沒有被太後的氣勢所嚇倒,他毫不退縮地迎上太後的目光,眼神堅定而果斷,似乎早已下定決心。他同樣字正腔圓地回應道:“皇額娘,兒臣的心意已經決定了,永瑚才是最適合繼承皇位的人選。這件事情就到此為止吧,您不要再提了,否則兒臣也隻能按照國法來處理了。”
    太後心中猛地一震,她完全沒有料到皇帝竟然會如此決絕,絲毫不給她留一點餘地。就在這緊張的氣氛一觸即發之際,一名太監急匆匆地跑了進來,跪地稟報:“啟稟太後、皇上,皇後佟佳氏求見。”
    太後和皇帝的目光同時投向那太監,室內緊張的氣氛瞬間被這一聲稟報打破。太後輕咳一聲,迅速整理了下神情,恢複了那副和藹卻帶著威嚴的模樣。皇帝則微微皺眉,眼神中閃過一絲思索。
    “宣。”皇帝淡淡說道。
    不一會兒,皇後佟佳氏邁著優雅的步伐走進來,盈盈下拜:“給太後請安,給皇上請安。”她聲音輕柔悅耳,舉止端莊大方。
    太後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笑意:“皇後來了,快起來吧。”
    皇帝看著皇後,眼神柔和了幾分:“皇後今日前來,所為何事?”
    皇後起身,恭敬道:“聽聞太後回宮,臣妾特來探望,願太後鳳體早日康健。”她目光在太後和皇帝之間流轉,似乎察覺到了剛剛氣氛的不對勁。
    太後拉過皇後的手,笑道:“有你這份心意,哀家心裏暖烘烘的。”
    皇帝也點了點頭:“皇後有心了。”
    太後鈕祜祿氏嘴角微揚,那上揚的弧度極小,似笑非笑,仿佛藏著一把無形的利刃,話語輕飄飄地飄出:“皇後啊,這後宮之事紛繁複雜,猶如一團亂麻,剪不斷理還亂。若有你不明白的地方,大可來問哀家。哀家在這宮中多年,曆經風雨,對這後宮的門道可是門兒清。”她的話語中似乎隱藏著一絲深意,那深意如同深淵中的迷霧,讓人不禁心生疑慮,琢磨不透她真正的意圖。
    皇後佟佳氏微微一笑,那笑容溫婉而端莊,恰似春日裏綻放的花朵。她的語氣輕柔卻堅定,如同山間潺潺流淌的溪流,回絕道:“多謝太後關心,嬪妾進宮已有四十年之久,這漫長的歲月裏,嬪妾從懵懂少女逐漸成長。並非初入宮廷的年輕嬪妃,對於後宮之事,嬪妾還是略知一二的。這後宮的規矩、人情世故,嬪妾在這四十年的時光裏早已看得透徹。”
    太後見狀,嘴角的笑容瞬間消失,仿佛被一陣冷風吹散。取而代之的是一抹冷冷的笑意,那笑意如同冬日裏的寒霜,冰冷而刺骨。她的目光如寒星般落在皇後身上,那目光仿佛能穿透皇後的靈魂,緩緩說道:“咱們這位皇帝啊,剛剛還在念叨著孝賢皇後呢。那孝賢皇後,在皇帝心中可是有著特殊的地位。”太後的話語看似隨意,實則暗藏玄機,如同在平靜的湖麵投下了一顆巨石,試圖激起皇後心中的波瀾。
    皇後佟佳氏何等聰慧,她在這後宮中摸爬滾打多年,早已練就了一雙洞察人心的慧眼。她豈會聽不出太後話中的挑撥之意?那挑撥之意如同一條隱秘的毒蛇,試圖在她和皇帝之間製造裂痕。然而,她並未被太後的言語所動搖,依舊保持著端莊的儀態,不卑不亢地回應道:
    “皇額娘,嬪妾與皇上相伴多年,一同經曆了初登帝王位時的艱難。那時候,朝堂局勢動蕩不安,各方勢力暗流湧動,皇上每日都為治國理政之事憂心忡忡。嬪妾在一旁盡心盡力地輔佐,為他排憂解難。也一同走過了這許多風風雨雨,夫妻本是一體,如同並蒂蓮,相互依存。如今嬪妾都已年近半百,歲月在臉上留下了痕跡,卻也讓嬪妾更加明白皇上的心思。皇上心中的情感,嬪妾都能理解。”
    皇後的話語如同一股清泉,緩緩流淌在眾人耳畔,既沒有絲毫的諂媚,仿佛那諂媚會玷汙了她高貴的品格;也沒有半分的示弱,如同一位屹立不倒的戰士,透露出一種曆經滄桑後的淡然和自信。
    太後聽了皇後的話,臉色愈發陰沉,仿佛暴風雨來臨前的天空,烏雲密布。她冷哼一聲道:“皇後倒是豁達。隻是這後宮之中,新人輩出,如同春日裏競相開放的花朵,一朵比一朵嬌豔。皇後可得多留個心眼,別到時候被新人比了下去。”太後的話語中帶著明顯的不滿和警告,似乎對皇後的淡然有些不以為然,想要給皇後一個下馬威。
    皇後卻依舊微笑著,那笑容如同冬日裏的暖陽,溫暖而堅定。她從容道:“皇額娘放心,嬪妾與皇上相伴四十年,總有幾分情分在的。這份情分,如同陳釀的美酒,越久越香。況且永瑚都納側福晉了,嬪妾如果還想著情情愛愛之事,那豈不是太可笑了?到了嬪妾這個年紀,早已過了為情愛癡狂的階段。孝順太後,這是嬪妾作為兒媳的本分,如同涓涓細流,滋潤著婆媳之間的情誼;執掌後宮事物,嬪妾會盡心盡力,讓這後宮井然有序,如同一位嚴謹的管家;撫育皇嗣,看著皇子們茁壯成長,為皇室的未來添磚加瓦,這才是一個合格的皇後該做的事情。”
    皇後佟佳氏看著太後和皇帝一笑,那笑容中帶著幾分豁達和睿智,繼續說道:“至於皇額娘說皇上想念孝賢皇後富察氏,富察姐姐溫婉嫻淑,是皇上的原配發妻,她就像一顆璀璨的星辰,在皇上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皇上想念原配理所應當,嬪妾要做的就是敬重孝賢皇後富察氏。和她對比,嬪妾會反思自己,有那些做的不到位可以改進的地方。嬪妾不會嫉妒,隻會以她為榜樣,讓自己做得更好。”
    太後聽了皇後這番滴水不漏的話,心中暗惱,那惱意如同地下湧動的暗流,雖不顯於表麵,卻洶湧澎湃。她原本想借著話語給皇後一個下馬威,挑起些波瀾,卻沒想到皇後應對得如此從容得體。然而,在這宮廷之中,她身為太後,也不好再發作,隻能強擠出一絲笑容,那笑容如同硬貼在臉上的麵具,顯得格外生硬:“皇後如此深明大義,哀家自是放心。有你這般賢能的皇後,這後宮想必能一直安穩有序。”
    皇帝看著皇後,眼中滿是讚賞,那讚賞的目光如同明亮的星辰,照亮了皇後端莊的麵容。他微微點頭,說道:“皇後所言極是,後宮有你操持,朕便無憂了。你這些年為後宮、為朕、為這皇室付出了諸多心血,朕都看在眼裏,記在心上。”
    皇後微微欠身,那動作優雅而得體,如同一隻翩翩起舞的蝴蝶。她輕聲說道:“皇上、太後謬讚,這都是臣妾分內之事。身為皇後,本就該為皇上分憂,為皇室盡忠,這是臣妾的職責所在。”
    這時,太後話鋒一轉,那轉變如同風雲突變,讓人猝不及防。她目光銳利地看著皇後,說道:“皇後,永瑚婚事已辦,這儲君之事,你怎麽看?”太後的話語如同一塊巨石,投入了原本平靜的湖麵,讓氣氛瞬間變得緊張起來。
    皇後心中一凜,她早猜到太後會提及此事。在這宮廷之中,儲君之位向來是各方勢力爭奪的焦點,牽一發而動全身。她沉靜片刻,那片刻的沉默如同暴風雨來臨前的寧靜,心中卻在飛速地思考著應對之策。片刻後,她緩緩說道:“永瑚乃臣妾之子,臣妾自是盼他有出息。他是臣妾身上掉下來的肉,臣妾自然希望他能光宗耀祖,為皇室增光添彩。但立儲乃國家大事,如同建造一座宏偉的大廈,需謹慎規劃,還得皇上聖裁。皇上英明神武,自有其考量,臣妾不敢妄自決斷。且無論哪位皇子登儲,臣妾都會全力輔佐。臣妾深知,這皇室的繁榮昌盛,離不開每一位皇子的努力,臣妾定當盡心盡力,為新君保駕護航。”
    皇帝滿意地點點頭,那點頭的動作如同對皇後回答的肯定,他說道:“皇後說得在理,此事朕自有考量。立儲之事,關乎皇室的未來,國家的興衰,朕定會深思熟慮,選出最適合的儲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