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把三十五章暗湧
字數:3837 加入書籤
淩晨三點,江城市氣象台的警報聲刺破了雨夜的寂靜。值班員陳默盯著雷達屏幕上詭譎的回波,手指不自覺地摩挲著茶杯邊緣。那些呈螺旋狀分布的紫色雲團,像極了某種神秘生物的血管脈絡,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向城區蔓延。
"台風"墨淵"的路徑出現異常偏移。"他對著對講機的聲音有些發顫,"預計兩小時後登陸,風速可能超過17級。"
與此同時,二十公裏外的星河灣小區,林曉正蜷縮在沙發上刷著短視頻。手機屏幕的冷光映照著她蒼白的臉,推送的新聞彈窗不斷閃爍:"台風預警升級為紅色全市中小學停課通知"。她隻是隨意劃走,繼續沉浸在美妝博主的直播中。窗外的風越來越急,將晾衣繩吹得嗚嗚作響,她卻連窗簾都懶得拉上。
這座城市早已習慣了現代科技帶來的安全感。智能監控係統覆蓋每一個角落,氣象預警精確到分鍾,災害模擬係統能提前數月預測潛在風險。人們像被圈養在玻璃罩裏的金絲雀,享受著科技帶來的庇護,卻逐漸遺忘了真正的危險。
陳默的電話一個接一個地打向市政應急中心,卻始終占線。他看著窗外被狂風撕扯的樹木,突然想起三年前那場暴雨。那時他剛入職,也是這樣的雨夜,預警係統突然失靈,導致三個老舊小區被淹,十七人遇難。後來調查發現,不過是某個維護人員疏忽,忘記更新係統補丁。
"這次不會了。"他握緊拳頭,開始手動發送預警短信。然而,當他按下發送鍵的瞬間,整個機房突然陷入黑暗。備用電源啟動的間隙,他聽見窗外傳來玻璃爆裂的聲響,狂風裹挾著雨水灌了進來。
林曉終於察覺到不對勁,起身去關窗戶。就在這時,一聲巨響傳來,陽台的遮陽棚被狂風掀飛,砸向樓下的停車場。她嚇得後退幾步,手機掉在地上。屏幕亮起,是母親發來的消息:"曉曉,趕緊去地下室躲著,別待在家裏!"
可是,已經來不及了。呼嘯的狂風像無數隻手,開始撕扯這座城市的外衣。廣告牌轟然倒塌,電線在空中亂舞,玻璃幕牆化作鋒利的雨。林曉蜷縮在餐桌下,聽著外麵的巨響,第一次感受到人類在自然麵前的渺小。
市政應急指揮中心裏,局長李明遠盯著突然黑屏的指揮係統,額頭上青筋暴起。"怎麽回事?不是說升級了備用方案嗎?"他咆哮著,"全市八百萬人口的安危,就這麽兒戲?"
技術員滿頭大汗地排查故障:"是...是網絡攻擊。有人篡改了係統底層代碼,所有數據都被加密了。"
李明遠癱坐在椅子上。三天前的會議場景突然在腦海中閃現:負責係統維護的王工信誓旦旦地保證,新係統絕對安全,甚至還炫耀說采用了最新的量子加密技術。當時他隻是隨意點點頭,繼續翻看手機裏的股票信息。
"聯係網絡安全部門,不惜一切代價恢複係統!"他強撐著站起來,"通知所有社區,用大喇叭廣播預警,挨家挨戶敲門!"
然而,這場災難遠比想象中更複雜。當救援人員試圖趕往重災區時,發現主幹道上的交通信號燈全部失靈,各個路口堵成一鍋粥。有人開始搶購物資,超市貨架被掀翻,玻璃門被砸得粉碎。在科技構築的安全屏障轟然倒塌後,人性的弱點暴露無遺。
陳默在機房裏摸索著修好一台老式電台,通過無線電向外界發送求救信號。他的聲音在空曠的房間裏回蕩,帶著一種近乎絕望的悲壯:"這裏是江城市氣象台,重複,這裏是江城市氣象台...我們需要支援!"
林曉所在的小區已經斷水斷電。黑暗中,她聽見有人在樓道裏哭喊,有人在咒罵物業不作為。突然,一陣劇烈的晃動傳來,整棟樓仿佛要被連根拔起。她想起小時候和父親一起看的災難片,那時覺得電影裏的場景離現實很遠,現在卻真切地體會到了末日般的恐懼。
在城市的另一邊,網絡安全專家陸川盯著電腦屏幕,眉頭緊鎖。他發現這次的攻擊手段極為高明,不僅繞過了所有防護措施,還在係統裏植入了自毀程序。更可怕的是,攻擊者似乎對整個城市的應急體係了如指掌,每一次破壞都精準地擊中要害。
"這不是普通的黑客。"他對著電話說,"他們的目標很明確——癱瘓整個城市的生命線。"
雨越下越大,水位不斷上漲。老舊小區的地下室開始滲水,被困的居民們相互扶持著往高處轉移。有人摔倒,有人哭喊,有人在黑暗中尋找失散的親人。在這場災難中,科技帶來的便利消失殆盡,人們不得不重新依靠最原始的互助求生。
李明遠終於打通了市長的電話,聲音嘶啞:"我們需要軍隊支援,現在!"但得到的回複讓他心涼半截:周邊城市同樣遭受重創,所有救援力量都已飽和。
"那就發動群眾自救!"他對著對講機大喊,"各區組織誌願者,優先解救老人和孩子!"然而,當他試圖聯係社區負責人時,發現大部分電話都無人接聽。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陳默在電台裏聽到了陸川的聲音。網絡安全專家正在通過無線電發布手動預警指令:"所有聽到廣播的人,請立即前往地勢較高的建築避難。重複,立即前往地勢較高的建築!"他的聲音在電波中有些失真,但充滿了緊迫感。
林曉在黑暗中摸索著走出家門,加入了轉移的人群。雨水混著泥水,灌進她的鞋子。她看見平日裏衣冠楚楚的鄰居們,此刻都狼狽不堪,相互攙扶著前行。在一個拐角處,她發現了一位摔倒的老人,毫不猶豫地伸手將他扶起。
這場災難持續了整整二十四個小時。當台風終於過境,清晨的陽光灑在滿目瘡痍的城市時,人們才真正看清這場浩劫的慘烈程度。街道上堆滿了雜物,汽車被掀翻,大樹連根拔起。更令人痛心的是,截至目前,已有127人遇難,數百人失蹤。
調查很快展開。警方發現,這場災難背後不僅有自然因素,更有人為的推波助瀾。那個篡改預警係統的黑客組織,與半年前曝光的"暗網"犯罪集團有關聯。他們的目的,是通過製造混亂,獲取城市的核心數據,進而掌控城市命脈。
而這一切的根源,竟然是某個維護人員為了高額報酬,將係統的安全漏洞賣給了黑客。就像三年前的那場暴雨,一個小小的疏忽,最終釀成了無法挽回的大禍。
在災後重建的會議上,李明遠看著滿桌的報告,痛心疾首:"我們總以為科技能解決一切問題,卻忘了科技背後,始終是人的責任。再先進的係統,也抵不過人心的貪婪和懈怠。"
林曉在誌願者隊伍中幫忙分發物資。她看著那些失去家園的人們,突然明白了母親常說的話:真正的安全感,不是來自鋼筋水泥的建築,也不是來自冰冷的機器,而是來自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與互助。
三個月後,新的預警係統重新上線。這一次,不僅技術得到了升級,更建立了嚴格的審查和監督機製。陳默成為了新的技術主管,他在入職培訓時總會說:"我們守護的,不是一堆代碼,而是八百萬人的生命。"
陸川則繼續追蹤那個黑客組織。在一次行動中,他發現了更驚人的秘密:這一切,或許隻是更大陰謀的冰山一角。而這座城市,不過是他們棋盤上的一枚棋子。
當夜幕再次降臨,江城市的燈火重新亮起。人們在重建的家園中生活,看似恢複了往日的平靜。但那場災難帶來的教訓,卻永遠刻在了每個人心中。科技是一把雙刃劍,它可以帶來便利,也可以成為毀滅的工具。而真正的安全,始終掌握在懂得敬畏自然、堅守責任的人手中。
在城市的某個角落,黑客組織的頭目盯著屏幕上的新係統,嘴角泛起冷笑:"這次不過是試探,下次...這座城市,將徹底成為我們的囊中之物。"窗外,烏雲再次聚集,仿佛預示著新的風暴即將來臨。而這一次,人們是否做好了準備?
喜歡我們的彼岸請大家收藏:()我們的彼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