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九重紫9
字數:4038 加入書籤
紀詠很確定自己並不認識他,但很明顯她熟悉自己。
以及,“快遞公司為何物?”
宋墨和竇昭對視,想不通:這是重點嗎?
蔣芊苒低吼:“你管,我的藥哪差了、哪差了、哪差了!!!”
本來就看他窩火,現在還詆毀她的藥,今天她就直接斬殺朝廷命官!
竇昭趕緊把人攔腰抱住,他們的時間不多,可別耽誤了,等著救命呢~
“冷靜點冷靜點,我們先解決事情,過後再想辦法收拾他。”
“竇昭!”
蔣芊苒身子弱,但脾氣暴,特別矛盾,不過她願意給美人麵子。
倒也安靜地坐了下來,丁謂的行為無恥之尤,卻也讓其暴露!
本來隻是查出蔣梅蓀出事前,丁謂出過府,並不能將事情連起來,此番急著給苗家定罪,讓人看出了苗頭。
因為司禮監的到來沒人知道他們是不是來調查真相的,丁謂必須盡快結案,苗家被選為替罪羊。若是以他為突破口,逼出口供,便能在禦前翻案!
丁謂此人,在賑災期間倒賣賑災糧食,大肆搜刮錢財、欺壓百姓,隻要繼續往下挖,定能挖出更多的 秘密!
眼下最要緊的是登上被重兵包圍的商船,找到苗家被陷害的證據,進一步確定定國公身死非海匪所為。
竇昭聞言要和宋墨一起調查商船,她知道商船的貨物清單,也要為苗家洗刷冤屈。
蔣芊苒表示:不打擾你們培養感情。
順手還把紀詠帶走,男二既然沒了勝算,就不要搗亂,影響男女主戀愛了。
當然紀詠有他的任務,他得從丁謂那裏偷令牌,讓他們能光明正大的登船而不被盤問。
灌醉丁謂很容易假意奉承兩句,就暈頭轉向、不知所謂了,畢竟他對他們鬧翻的事實堅信不疑!
紀詠雖傾力幫忙,卻在二人離開後說出實話:“宋墨得不到答案。”
“真相早就在那裏,隻看有沒有人願意揭開。”
蔣芊苒沒指望找到真相,隻是借機讓宋墨認清定國公案不僅僅是朝堂爭鬥。若要翻案,最先麵對的是皇權!
“蔣小姐似乎一點都不擔心,就好似出事的並不是......”親爹一樣。
“我知你會觀星,也不必多番試探。我們無意牽扯他人,紀大人大可放心,想來不會影響你的登天路。”
就是竇昭怕是牽扯了進來,能看得出他們二人已經生了好感,不強勢阻攔下,結局不會改變。
“蔣小姐和我很熟悉?”為何看他的眼神像是在追憶什麽?
蔣芊苒的視線落在他眼角的淚痣上,閃現過在萬佛寺的記憶,輕笑一聲:“熟與不熟,對紀大人而言重要嗎?”
“紀大人有經天緯地之才,隻是良禽擇木而棲,奉主之時需得看清眼前彌彰,不要行差踏錯。”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借著調查商船之名,暴露自身,讓丁謂自亂陣腳,為保命必會倉皇而逃。而他們就是等這時機,將人抓住,然後引出幕後真凶。
定國公一案如此離奇,非一個市舶司主管所能行事,背後必有主謀!
隻要抓住他,再引出當日行凶者,將其交予陛下,定能揭開真相,為定國公翻案。
仍然是那商船,不同的是此刻船上的人隻剩下宋墨和丁謂……
竇昭和紀詠去救苗安素了,丁謂不斷叫囂,挑釁宋墨,定國公的案子他寧願自認,也不說出幕後主使。
隻能說明幕後的人位高權重,“都督府還是司禮監,亦或是皇親?”
丁謂咬緊牙關,並沒開口。
宋墨拔出插進他肩膀的刀,“三方都有參與,對嗎?”
丁謂的反應是咬舌,當即掰下他的下頜,一切都很明了,看來隻有用他的命釣出凶手了。
夜色沉沉,宋墨等來了想等的人,隻不過對方挾持了竇昭……
竇昭很鎮定地自救,努力自證她和宋墨隻是做戲,沒有任何關係。
可惜信用度不高,那惡人躲在她身後,迫使宋墨交出丁謂!
宋墨在全麵吸引注意,蔣芊苒如幽靈般悄無聲息地現身,勒住他脖子的同時,另一隻手將對方拿刀的手掰至身後……
竇昭往前一躥,躲在角落裏,降低存在。
宋墨從腰間拔出刀,揮刀砍了上去,蔣芊苒又如鬼魅般消失的無影無蹤。
汪淵要來了,她該躲一躲。
船外,那些人已經開始放火燒船。
也是想不開,在定國軍的地盤,豈能一點安排沒有?
不多時,那些死士盡皆拿下,宋墨總算放心,隻要撬開他們的嘴,所有的一切都結束了。
可惜……蔣芊苒眼看著緝影衛殺了那些死士,徹底定下定國公及其親族的罪名,闔族流放,女子盡歸祖宅。
蔣梅蓀之死,丁謂成了替罪羊。
這個案子已經結案,若再強求真相,便是將蔣家、宋家和定國軍全體拖入死地。
“硯堂,起來吧,有些事早已經注定。”
“舅舅的忠義,憑什麽受此對待?!”
“因為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因為那穩坐高台的陛下,已經忘了腳下替他鋪路的基石;因為想要施恩;因為定國軍聲勢浩大。”
太多的原因,最重要的是命不久矣,想要定國軍繼續忠於皇帝!
借機打壓,太子施恩、收服,隻是被人釜底抽薪,幹脆將錯就錯。
蔣芊苒不知道他最後會不會改變,也許到了不可挽回,必須翻案的時候,又會換一種說法。
“這樣的君、這樣的國,為何要忠,如何去報!?”
“忠不了君,便忠於國、忠於百姓,行軍打仗應當為百姓安寧,而非為君恩。”
“表姐,你早就知道?”
“皇家的無情,在聽到我爹死在押解途中便領會到了,能不驚動任何一人摸上船殺人,怎會沒有勾結?”
關鍵的是早於陛下接見一步,誰能得到那麽準確的時間?
必然是大內的人,誰會想定國公死,其實很明顯,擁有兵權的王爺。
居於京城的太子反而是被動的,因是太子,下麵還有親弟兄在虎視眈眈,他調動不了太多的兵力。
以及他也不需要,隻要在陛下那裏不失聖恩,用不著結黨營私。
實際上也做不到,包括陛下都盯著他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