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段:家庭的傳承與發展第708章 暗潮湧動的辦公室

字數:2273   加入書籤

A+A-


    秋雨淅淅瀝瀝地敲打著市場部的落地窗,李曉然抱著文件路過茶水間,忽然聽見壓低的議論聲從半掩的門縫裏飄出。“小李總還是太理想化了,”老員工張姐的聲音混著咖啡機的嗡鳴,“直播帶貨看著熱鬧,能比得上我們和經銷商二十年的交情?”另一個聲音跟著附和:“就是,年輕人總想著用幾個ppt顛覆行業......”
    她的腳步頓了頓,指尖在文件封麵上掐出幾道褶皺。玻璃倒影裏,自己精心打理的卷發略顯淩亂,深藍色職業套裝裹著的肩膀不自覺地緊繃。茶水間突然傳來的笑聲像根刺,紮得眼眶微微發燙。但她隻是深吸一口氣,轉身走向空置的會議室,高跟鞋敲擊地麵的聲音在走廊裏格外清晰。
    深夜十一點,整層樓隻剩她工位的燈光還亮著。電腦屏幕藍光映照著鋪滿桌麵的資料:泛黃的經銷商合同、直播平台後台數據報表、手寫的市場調研筆記。鍵盤敲擊聲裏,《傳統渠道與線上平台協同方案》的文檔不斷拉長,每段分析都附上了成本對比模型和風險應對策略。手機在一旁震動,是父親發來的消息:“別太晚,冰箱裏留了湯。”她盯著屏幕上跳動的光標,回複了個“好”字,繼續埋頭修改。
    第二天的例會成了沒有硝煙的戰場。李曉然將激光筆對準大屏幕,動態圖表直觀展示著新方案如何通過線上引流降低獲客成本:“我們可以把線下門店升級為體驗中心,消費者在直播間下單後,能就近到實體店取貨、體驗售後......”話未說完,采購部王經理突然打斷:“切換係統至少需要三個月過渡期,這段時間和供應商的訂單怎麽辦?”他重重地將文件夾拍在桌上,“有些合作方可是從公司創立就跟著我們,能說換就換?”
    會議室陷入詭異的沉默。李曉然注意到,坐在後排的幾位老員工悄悄交換了眼神。銷售總監張叔推了推眼鏡,語氣帶著長輩的訓誡:“小然,做生意不是做實驗,穩字當頭。”她攥緊手心,指甲幾乎掐進掌心:“我已經和it部門溝通過,係統切換采用分階段試點,而且新方案能優化供應鏈響應速度,長期來看......”“長期?”王經理冷笑一聲,“下個月的季度考核能等你‘長期’?”
    散會後,李曉然在樓梯間撞見張姐和幾位同事。她們的對話戛然而止,臉上的表情從熱絡瞬間變得尷尬。“小然啊,”張姐伸手想搭她肩膀,卻被她不著痕跡地避開,“王叔也是為公司好,這些老供應商......”“我明白。”李曉然打斷她,聲音平靜得可怕,“但公司要發展,就不能困在過去。”轉身離開時,她聽見身後傳來歎息:“到底是年輕,不懂這裏麵的門道。”
    這些話像種子,在她心裏瘋狂生長。她開始暗中調查:原來采購部與幾家老牌供應商存在複雜的利益綁定,部分經銷商甚至持有公司的隱形股份;市場部的預算分配方案,二十年來從未變過......某個加班的深夜,她翻到一份五年前的會議記錄,父親關於“探索電商渠道”的提議,同樣遭到了激烈反對。
    為了打破僵局,李曉然改變策略。她主動找到it部的技術骨幹,用咖啡和宵夜“賄賂”他們開發出簡易版係統模擬程序;又帶著數據分析報告,挨個拜訪經銷商代表。當某家區域龍頭看到新方案能幫助他們拓展線上客戶時,態度終於鬆動:“小李總,要是真能解決物流和售後問題,我們願意試試。”
    然而阻力依舊如影隨形。當她在管理層會議上展示試點成果時,王經理突然拿出一疊投訴信:“合作方反饋新係統操作太複雜,已經有三家提出解約。”李曉然盯著那些信,發現日期都是同一天,紙張邊緣整齊得像是批量打印。她沒有當場反駁,隻是微笑著點頭:“感謝王經理反饋,我們會安排專人對接。”
    當晚,她在父親辦公室待到淩晨。李陽翻看著女兒整理的證據,沉默良久:“這些關係盤根錯節,當年我推行環保改造時,也花了三年才徹底理順。”他將一杯溫茶推過去,“但記住,真正的變革不是對抗,而是讓既得利益者看到新的機會。”窗外的雨不知何時停了,月光透過雲層灑在辦公桌上,照亮李曉然筆記本上新寫的計劃——建立“創新孵化基金”,繞過現有體係直接扶持新興供應商。
    第二天的晨會上,李曉然的發言讓所有人意外。她沒有繼續推銷新方案,而是宣布成立跨部門項目組:“我們將用三個月時間,全麵梳理現有合作關係,同時開辟新的供應商認證通道。”她看向王經理,目光堅定:“歡迎各位前輩加入,畢竟沒有人比你們更了解公司的根基。”會議室響起零星的掌聲,夾雜著若有所思的低語。
    散會後,李曉然站在落地窗前眺望黃浦江。晨霧漸散,江上的貨輪正緩緩駛過,載著新舊貨物,駛向未知的遠方。手機震動,是項目組成員發來的消息:“李姐,王經理主動報名了。”她嘴角微微上揚,在對話框裏回複:“準備咖啡,下午開個會。”陽光穿透雲層,在她身後拉出長長的影子,像極了這場變革即將踏出的第一步。
    喜歡1949璃院繁星請大家收藏:()1949璃院繁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