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段:新世紀的開端第758章 品牌宣傳
字數:2001 加入書籤
2005年寒冬,上海外灘的風裹挾著黃浦江水汽,吹得李氏集團總部大樓外的巨幅廣告畫獵獵作響。畫麵中,新型智能設備懸浮在星空背景下,配文“重新定義未來生活”。李陽站在落地窗前,看著樓下行人匆匆而過,鮮少有人駐足抬頭——耗資千萬的廣告投放,似乎並未激起預想中的波瀾。
“李總,第三季度銷售數據出來了。”市場部總監小王抱著文件夾走進來,臉色凝重,“廣告曝光量突破5億次,但轉化率隻有0.8,遠低於預期的3。”她調出市場調研報告,紅色的警示數據格外刺眼:62的消費者認為“產品看起來很先進,但不敢輕易嚐試”,58的受訪者表示“沒聽說過這個品牌,擔心售後無保障”。
會議室裏,廣告公司的策劃團隊正在進行方案複盤。大屏幕上,精心製作的廣告片播放著:專業演員操作設備,流暢的剪輯配上激昂的交響樂,科技感十足。“問題就出在這兒。”李陽突然暫停視頻,“我們在展示技術,卻沒讓消費者看到‘為什麽需要它’。”他調出用戶評論:“看看這些留言——‘和我有什麽關係?’‘價格這麽貴,萬一壞了怎麽辦?’”
空氣陷入死寂。廣告公司創意總監推了推眼鏡:“李總,要不加大明星代言投入?找當紅藝人帶貨,效果立竿見影。”李陽搖頭否決:“明星效應隻能帶來短期流量,解決不了信任危機。”他的目光掃過牆上掛著的老照片——1998年抗洪救災時,企業捐贈設備的現場,受災群眾握著工程師的手熱淚盈眶。“二十年前,我們靠實實在在解決問題贏得口碑,現在也該回歸初心。”
三天後,李氏集團官網首頁突然出現一則特殊公告:“誠邀1000名用戶免費體驗智能設備,不滿意全額退款,往返路費我們承擔。”同時,全國28個城市的線下體驗中心同步開放,門口的電子屏循環播放著設備在不同場景下的使用實錄:獨居老人通過設備監測健康數據自動呼救、小型工廠用它精準排查生產隱患。
首場線下體驗活動在深圳舉行。李陽親自站在入口迎接消費者,西裝口袋裏裝著厚厚一疊用戶反饋表。“大爺,您試試這個跌倒檢測功能。”他攙扶著一位白發老人走到模擬場景區,當設備感應到“摔倒”瞬間,警報聲響起的同時,虛擬急救中心的電話自動撥通。老人瞪大了眼睛:“這要是在家真摔了,兒女能馬上知道?”
線上直播同步進行。90後主播小林蹲在體驗中心的設備維修區,鏡頭對準拆解後的零件:“家人們看,這個自修複塗層,用鑰匙劃都不留痕!”彈幕瞬間刷屏:“真的假的?”“能試用嗎?”李陽突然入鏡,舉著話筒:“現在下單,前100名免費試用30天,運費我們全包!”直播間在線人數從5000人飆升至15萬。
但質疑聲隨之而來。某知名科技博主在視頻中冷笑:“免費試用?噱頭罷了,等你用順手了,還不是乖乖掏錢?”李陽沒有正麵回應,而是在微博發起“挑戰不可能”活動:邀請這位博主和其他用戶,用極端環境測試設備性能。當視頻裏設備在零下30c的冷庫和80c的高溫箱中依然正常工作時,評論區風向逆轉:“這波操作,服!”
口碑的雪球越滾越大。一位武漢的小餐館老板在抖音分享:“裝了這設備,後廚能耗降低了40,半年就回本!”視頻獲讚超50萬。李陽敏銳捕捉到商機,立即推出“中小企業幫扶計劃”,聯合銀行提供低息貸款購機方案。市場部趁熱打鐵,將用戶真實故事剪輯成係列短片,在公交地鐵電視、社區大屏幕輪番播放。
三個月後的慶功會上,銷售數據讓所有人振奮:線上銷量環比增長680,線下體驗中心轉化率達35。但李陽沒有放鬆,他指著大屏幕上新出現的競品廣告:“他們也開始模仿我們的體驗模式了。”他調出ai生成的品牌發展圖譜,“真正的品牌護城河,不是營銷手段,而是持續解決用戶痛點的能力。”
深夜,李陽再次來到外灘。這次,他看到體驗中心外排起了長隊,年輕情侶、白發老人、西裝革履的上班族,都在寒風中等待親身體驗產品。手機震動,收到用戶發來的感謝短信:“李總,多虧了你們的設備,及時發現了我父親的健康異常。”他望著江對岸的燈火,在日記本上寫下:“最好的廣告,是用戶眼中的信任;最硬的品牌,是刻進人心的價值。”
喜歡1949璃院繁星請大家收藏:()1949璃院繁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