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敬而遠之
字數:3759 加入書籤
這就是前世寫了《回答》那首詩的詩人。
這首詩是在1976年的清明節寫的。公開發表,是在明年的《詩刊》第3期上。
這將是那個意象朦朧的詩派的代表作,這位詩人也是這個詩派的主要代表詩人。
季宇寧沒想到這人會自己找上門來,估計找他,就是為了談詩。
他記得,這人會在今年的12月自己搞了一個刊物。當然是沒有刊號書號的那種。
他周圍的一些人,有京城的,還有從白洋澱插隊回來的,都是比較喜歡詩的人。而他們寫詩的風格,也都是那種意象朦朧的風格。
其實季宇寧的詩裏也有一些這種風格的詩,像他模仿食指寫的那首《熱愛生命》。另外,他抄的顧城的詩裏麵也有很多這種意象朦朧的詩,像那首《弧線》就很是典型。
當然季宇寧的詩並不晦澀,而且也比較向上,沒有那麽多的憂鬱、迷惘,甚至悲觀和頹廢。
前世這些人寫詩的風格,和當時國內的詩歌主流風格,也就是現實主義的風格,是格格不入的。
所以這種風格的詩,正式發表都是很晚的,除了這首詩《回答》發表在明年詩刊的第3期上,明年的《詩刊》第4期上還會發表那位閩省的女詩人的代表作《致橡樹》,這也是首次發表。
而季宇寧抄的顧城的那首詩《一代人》,正式發表是在80年的時候,發表在川省的《星星詩刊》當年的第3期上。
實際上季宇寧抄的這首詩發表的時間,也是比較晚的。他是發表在1978年9月《中.國青年》的複刊號上。在這個時間之前,他這首詩是發表不出去的。
季宇寧此類風格的詩,從去年開始也時有發表,還是因為他的詩歌風格並不很統一,他抄的詩,除了顧城的,還有那個席女士的,還有其他不少人的,而且他選的都比較好,都是容易被接受的詩。
他覺得這位姓趙的詩人之所以兩次來找他,主要就是他們有不少詩歌的風格相近的緣故。也許這位趙詩人會把他引為同道,而且還是前輩同道。
不過他印象中,這位詩人除了那首詩《回答》之外,其他詩的水準並不是很統一,有的詩水準甚至是很低的。
這點和顧城不一樣,顧城的詩集裏麵幾百首詩,基本上都是水準很高的。
而且這位趙詩人寫詩一貫是向後看,從不向前看。所以他寫的詩差不多都是一個味道。而他周圍的人,也幾乎全都是非常自我的人。
在這些人心中,隻有自己,沒有其他人。其他人也必須圍著自己轉,以自己為中心。
這些人後來在80年代後期大都出去了,在外麵到處流浪。流浪的錢,也是別人提供的。這就很有問題了。
所以對於這些人,季宇寧總覺得應當是敬而遠之。
這兩次,那位趙詩人尋他不遇,反而讓季宇寧覺得正合己意。
季宇寧又看了看麵前有點兒不明所以的梁小胖。
他記得前世這位趙詩人在京城大學中文係的這些“詩人”們心中,地位是很尊崇的。很多人都是很崇拜他,就像他們文學社的小查小平,就是這位趙詩人的忠實粉絲。而且他知道那個時候,五四文學社跟這位趙詩人搞的那個刊物合作還挺多。
不過這一世,他現在發表的經典好詩可是不少,能夠流傳下的詩也不少,這都是前世不少詩人一輩子寫的所有詩的精華。
很多有名的詩人,能夠真正流傳下去的詩,也許隻有一兩首。
他恰恰拿走了這濃縮以後的一兩首詩,若幹個這樣的一兩首詩聚集起來,那數量就可觀了,這也是現在詩壇很多人都對他衷心服膺的原因了。
“我也不知道這個人,以後有機會再說吧。”
季宇寧搖搖頭。還是一副無所謂的樣子。
這段時間,他的那首詩《一代人》在國內傳頌一時,在他們學校,經常會有外邊的所謂詩歌愛好者,或者是自稱是“詩人”的人來找他,都是不認識的人。
而他這段時間並不經常在學校裏,行蹤就連他們宿舍的人都不一定知道,所以這些找他的“詩人”經常是撲個空,很多人都有一種“緣鏗一麵”的感慨。
11月15日,周三。
這天一早發行的《京城日報》上,登載了一個消息,就是京城市作出決定,為前年清明節進行悼念的所有人進行平反。
這個消息讓京城大學的很多學生老師都異常興奮。
這可是時隔兩年多的時間,終於捅破了這層窗戶紙。
季宇寧心裏明白,這才僅僅是開始。
現在正在開的那個工作會議,不知道還要捅破多少層窗戶紙呢。
“我家還有一本那個詩抄呢,是沒有書號的那種,我去年還抄了不少詩,結果我爸說,絕對不能帶到學校去,我妹想給他們班同學看也不行,現在好了。
我就不明白了,這去年就已經有很多人都說沒問題,那怎麽還是拖了快兩年,現在才公開有一個說法呢。”
中午的時候,梁小胖又在宿舍裏頭一個發表觀點,他對今天上午報紙上這個消息很感冒。
其他人也都紛紛說自己家也有這本詩抄。
“我覺得馬上就會正式出版這本書,我估計下個月就可能會出來了,這次出版一定會速度非常快的。”
這時候季宇寧又說出他的判斷。
他的判斷一向是很準的。
因為前世就在下個月,也就是12月份,這本書就正式出版了,這個速度自然是非常快的。
“而且今天是在《京城日報》上發表,明天我估計《人民日報》這樣的報紙,也會發表同樣的內容的。”
他們宿舍的人都認為他說的很有道理。
果然,季宇寧說的這個判斷是沒錯的。
第2天,10月16日,《人民日報》和《光明日報》上也登載了與前一天的《京城日報》上相同的內容。
這一下子在全國範圍內引起了極大的轟動。
當天,季宇寧在學校裏,感覺所有人都在討論這件事情。
他覺得所有人好像都在抱有希望,期待著下個月的那個會。期待著真正的改變。
季宇寧沒有這種因為期待而忐忑的感覺,他已經知道結果了,他知道持續兩年的這種慣性很快就要結束了,他在等待下個月的那個會。
喜歡重生1977,娶了女兒國國王請大家收藏:()重生1977,娶了女兒國國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