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唱不了幾年了

字數:4076   加入書籤

A+A-


    紅旗車停在了工人俱樂部馬路對麵的前門飯店院裏。
    眾人下車,過馬路一看,工人俱樂部門口現在已經是人山人海的,好多人都是等退票的。
    這時候,戲還有20多分鍾才開演呢。
    幾個人看了看工人俱樂部臨街的宣傳欄上的京劇演出海報。
    季宇寧一瞅,春節期間,每天都有大戲。而且基本上都是原來馬譚張裘的代表劇目。
    “宇寧啊,你七叔公要看到有這麽多好戲,一定會頓生眷戀京華之感啊。
    今年聽說過一段時間,京城京劇團的趙燕俠會帶團到香江演出。”
    “那寧叔,以後就春節期間來京城多住幾天。那時候幾乎到處都有京劇演出,京城這兒演戲的劇場挺多的,什麽人民劇場,長安大戲院,還有吉祥戲院這些地方,京劇團也多,還有像國家京劇團這樣的,絲毫不比京城京劇院差的。
    今年春節期間,就是每天都有晚場戲,而且每天還有下午的日場戲。”
    進了劇場,劇場裏也是滿坑滿穀、人頭攢動,季宇寧他們的6張戲票,全是樓下三排正中,這位置,他最喜歡的。
    而且他寧叔也是不喜歡坐樓上包廂,而是喜歡坐在樓下的前排池座兒。寧叔說樓下這位置離得近,看台上看得更真切。
    “寧叔,這次京城京劇院這4個團裏麵,一團是實力最強的。一團就是以前的五六十年代的京城京劇團的班底,就是那個四梁八柱、五大頭牌的那個京劇團。
    現在五大頭牌就剩下兩大頭牌了,就是張君秋和趙燕俠。
    不過,一團還是基本繼承了原來的老的京城京劇團的馬譚張裘的演出劇目。今天這個玉堂春起解帶會審就是一團演出。
    前麵的墊場戲,這出武戲雁蕩山,是四團的戲,四團就是青年團。
    這主演楊少春,就是以前楊盛春的兒子。
    嗯,他們青年團武戲也還可以,主要是演那種三小戲比較有名。三小戲就是小花旦,小生和小花臉。他們演的像拾玉鐲,什麽豆汁記都挺好的。
    他們京劇院除了一團,二團和三團也可以,二團就是李萬春、吳素秋和薑鐵麟這些老藝人為主,二團最有名的是武戲。
    明天的大軸霸王別姬,就是李萬春和梅葆玖來演。
    梅葆玖是三團的。
    三團的整體實力是僅次於一團的,演員很多,流派也很多,像梅葆玖,趙榮琛,王吟秋,孫毓敏,李宗義,李慧芳,李元春這些人。
    後天的程派戲荒山淚,就是三團的趙榮琛的代表作。”
    晚上715,演出開始。
    第一出就是墊場戲雁蕩山,這是一出難度比較高的武打群戲。全劇沒有一句台詞,也沒有一句唱腔,全靠各種武打技巧和場麵推進劇情。
    這原來是昆曲,是50年代對京劇的武戲進行革新的一出戲。
    這出戲由四團這種青年團來演,確實是精彩火爆。
    這出戲時間有四五十分鍾,看的人是目不交睫,全場喝彩聲不斷。
    這出戲謝幕之後,就是今天的重頭戲玉堂春了。
    先出來的是崇公道。
    “這是郭雲祥,現在一團好多小花臉的戲都是他上,他現在挺受重用的。”
    隨著後台一聲“苦啊”,這頭牌要出場了,滿場齊齊的一聲好。
    “張先生現在是身上發福了。嗓子也不如以前了。”
    “唉,50年夏天的時候,你六叔公帶著我們剛到香江不久,那個時候,這位張先生,還有馬連良,楊寶森,薑妙香他們正在香江演出。演了差不多兩個多月吧,我是幾乎隻要有戲就去看。
    張先生後來好像在香江一直待到51年才離開。
    63年,京城京劇團又來香江演出,在香江待了兩個月,演了好像有50場吧,我是場場不落。那50場全是滿座。那才真正是盛況空前。那段時間香江人聊的都是京劇。
    那時候張先生的嗓子是真好,他的嗓子是得天獨厚,從來沒有一個唱旦角的嗓子能有他這麽好的。
    不過看今天張先生,他馬上就60了,估計他也唱不了幾年了。”
    “嗯,張先生據說去年養了一年的病,他身體很不好。”
    前世這位張先生很快就到學校以教戲為主了,演出並不是經常性的了。
    女起解這一出,唱的是全場叫好聲不斷。
    下麵就是三堂會審了。
    “這小生是誰呀?”
    寧叔問道。他不認識這個小生。
    “這是徐韻昌,是二團的當家小生,才40多歲呢,現在不知道是不是已經到一團來了。
    他是小生裏麵臉盤子最大的。他這個叫銀盆大臉。
    正好張先生現在臉盤子也大,所以,這台上的蘇三和王金龍才看對了眼兒了。”
    身旁的朱琳聽了直笑。
    “紅藍袍是馬長禮和譚元壽,這倆也是一團的。
    他們倆現在可以繼承馬派和譚派的不少戲。”
    玉堂春這出戲演的是精彩紛呈,劇場裏的氣氛也是極為熱烈。
    看完戲,寧叔,還有季宇寧一家人,都有點兒意猶未盡的感覺。
    1月18日。周四。
    上午,季宇寧、朱琳、還有她老娘仨人,陪著寧叔去大華電影院看電影。
    上午的電影是季宇寧的片子《甜蜜的事業》,這裏麵可就有季宇寧出演的角色了。
    寧叔看到季宇寧演的田五寶,覺得頗為有趣。
    他沒想到他這個侄子還能演戲,而且演的還挺不錯的。
    這部電影跟昨天的電影《與魔鬼打交道的人》不一樣,又是另外一個風格,這部電影純粹是喜劇風格,而且其中的升格鏡頭,寧叔也覺得挺新奇,香江每天上映的電影很多,但是這種鏡頭也比較少見。
    裏麵的兩首歌也挺好聽。一首是朱琳演唱的,一首就是季宇寧唱的。
    看完電影,中午,幾個人來到了東四人民商場對麵的隆福寺小吃店。
    老娘今天是準備帶著寧叔嚐嚐老京城的小吃。
    老娘這次是照著老京城的小吃十三絕點了若幹樣,又加點了一些別的,包括驢打滾兒、艾窩窩、糖卷果、薑汁排叉、糖耳朵、麵茶、芸豆卷兒、豌豆黃、炒肝、包子、門丁肉餅、羊雜湯等。
    他寧叔最喜歡的是薑汁排叉和豌豆黃,芸豆卷兒,炒肝,包子,門丁肉餅這幾樣。
    季宇寧喜歡的也是這幾樣,這叔侄倆吃的幾乎是一模一樣。
    喜歡重生1977,娶了女兒國國王請大家收藏:()重生1977,娶了女兒國國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