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揭畫

字數:3924   加入書籤

A+A-


    揭畫是一門手藝,屬於古董修複裏麵的玩意,以前王維曾經問過古明。他說過這門手藝很特別,會的人很少。至少古明就不會這門手藝,古雲生倒是知道,也沒有親自主刀過。
    這需要細致入微的觀察,並且能夠修複古畫,知道各種裱糊的技巧,至少要在這門行當裏浸染數十年,才能夠出師。並且這門技術,其實用處並不大,拿古雲生的話來說,沒個鳥用。十幾年或是幾十年也不一定能碰上那麽一回。專門為了這手藝拜個老師不值得。
    知道誰會這門手藝,遇到了打個電話聊一下價格,搞定。
    因為太小眾,所以學的人很少,幾乎到了鳳毛麟角的地步。不過就算這樣,這門手藝也沒有被曆史淹沒,殷老家裏麵以前就是古董商,鑒定手藝也都有些特別的手段。
    就比如說楊振輝,家裏麵祖上也是古董世家了,不過老頭兒二十歲前也不怎麽喜歡這門道,所以後來雖然入了門,卻沒有老師教導了。不過他自己慢慢摸索,又是家學淵源,逐漸的被他摸到了門道,學的東西有點雜,並且按照古玩行裏的規矩,講究師門來曆,他又沒有師傅所以隻能算是雜牌軍。就算這樣,數十年下來,也逐漸有了自己的圈子和人脈,而他的野路子也逐漸嶄露頭角,在這潘家園創下了一番成就。
    說起這個師門傳承,就會讓楊振輝痛恨無比,不就是早年不喜歡古董嗎?後來隨著大革命勝利以後,動亂的那些年,除四舊。看著被家裏老人用生命保護起來的那些瓶瓶罐罐,被紅衛兵抄走了一部分。初時他也覺得沒什麽,但是隨著家裏人的不斷長籲短歎,他了解了那些瓷器陶瓦的故事,也逐漸被古玩裏麵的文化深深吸引,從那時起開始了解,開始認知,開始保護,逐漸的走出了一條屬於他自己的路。被家族裏麵認可,包容,被同行承認,被很多學院派的老教授稱作大行家。也是滿心歡喜,情不自禁的沉迷其中,不能自拔。
    古董的魅力就在於他的文化和傳承故事。雖然像殷老說的能夠當做曆史的佐證,但其實最根本的是各種物品本身的藝術價值,傳承和背後富有趣味的人物故事。
    中國上下八千年曆史前兩天剛聽說,虞朝被確定了,使中國曆史又足足多出來三千年曆史,連夜更新作品關鍵詞匯,哈哈又多了三千年,以後有的寫了,高興)那是多麽的波瀾壯闊,無數的珍寶和故事值得人們去挖掘去探索,去解鎖,去豐富。
    我發現我寫起曆史書很有功底,以後不如去編一本,五千年到八千年曆史文選,哈哈)閑聊兩句,無傷大雅。
    畫軸再次被打開,這一次完全的平鋪在桌麵上,上麵的聚光燈照射在整張畫卷上,就跟一個小姑娘被剝了外衣,赤條條的躺在手術台上。
    “我需要插線頂頭一到二十三號的,明月鏟九號到十二號,釘頭鑿隼……”剛看到所有畫麵,殷老立刻向楊振輝說了一堆工具的名字。
    那些名字王維有些聽過,有些沒聽過,但是看到楊振輝似乎對殷老說的那些工具了如指掌的樣子,不由得好奇心大起,跟著楊振輝在他的寶貝大箱子裏一陣翻找。看到不知道的工具開口就問,並且快速地記下形狀和區分。
    比如那釘頭鑿隼樣子就像是一把手術刀,但是最前端是一個像針一樣的尖刺,而越往後麵越來越粗,並且隼的後半段分成兩節,就像一個夾子,前麵的一截可以當釘子鑽孔,後麵的就像一個隼嘴能夠叼住物品,初看時就像個圓規,但是用途卻是很小眾,沒有還不行。一些開片,取肉的活計還就需要這樣細致小巧的工具,不然不好操作。
    工具很快就被準備完畢,殷老也戴上了白手套,神情莊重的模樣就像個給大姑娘手術的大夫,就差一身白大褂了。
    王維還是第一次近距離的看大師操作古董,一雙烏溜溜的大眼睛閃著精光,不錯眼珠的看著殷老的每一個動作,將那流程完全的印在腦子裏。
    殷老也不藏私,看著王維認真的樣子心裏也是非常的高興,這孩子心性是著實不錯的,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隻要有不懂的地方,開口詢問,這就是王維好的一麵。
    所以殷老在前麵操作,王維就跟在旁邊不停的詢問。
    “師伯你把畫軸拆下來幹什麽?”
    “這小刀子是幹嘛用的?”
    “這天杆怎麽比地杆細這麽多?”
    “這底層畫麵怎麽看上去這麽別扭?”
    諸如此類的問題層出不窮,殷老一開始還很耐心的教導,但是隨著王維的問題越來越多,他也有些鄙夷起古雲生來。
    “這麽好的苗子你怎麽不好好教呢?看這孩子的意思跟了你半年了,啥也沒學會啊!”
    殷老可不知道王維心裏的那點小九九,他是真不懂嗎?不會連個畫軸子都叫不上來名字吧!那古雲生豈不是太沒東西了,這個都不教?
    而王維對殷老則是事無巨細全部都要問一遍,包括天心畫心都要問一句為什麽?他是想多方麵的了解自己學到的東西跟其他人到底對不對,並且好像自己問得越詳細這老頭就越興奮一般。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樣用火一烤畫麵就分開了,真神奇。”王維自然知道畫卷是分層的,這也是高級畫師見功底的操作。
    中國國畫大師,所畫的畫作是分成裏花外放的,豬肉有五花三層,國畫就有九天十地之分。
    也就是說一張好的作品是要分出層次的,作畫有六大境界,也叫做六種層次。一張名畫可以分成六層分開來賣。
    古代君王的禦用畫師,所以稱為國畫那是因為每一位宮廷畫師都要有四層以上修為才能稱為宮廷畫師。不過能稱得上國畫大師的水平是相當的高的,國畫大師有六種境界,可以叫做高手中的高高手。
    所謂畫家的六層境界,我能到第二層。
    第一層叫做有形,也就是能夠將所要表達的意思全部勾勒出來。
    第二層叫做凝神,能從你的畫作裏感覺巨大的神韻,能夠勾勒出所要表現的神髓靈韻,仿佛有紫氣東來那種感覺,能夠一看畫卷使人有春風拂麵的感覺,這就叫做神韻。
    第三層叫做會意,也就是說你想要表達的意思,能夠以圖畫的形式表達出來,是高興傷心,還是歡樂悲哀,能從你的畫意裏麵體現出來,讓人觀後深深觸及感受得到。
    第四層叫做形動,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活靈活現,完全能夠以假亂真。
    第五層叫做有聲,1998年故宮博物院展出的唐王維《山間溪水圖》,靜看圖畫能夠清晰感到水流似有聲音傳來,如同看到,聽到,山間溪水流淌,小河潺潺水聲不斷。
    第六層叫做神來,當然這第六層我也沒見過,隻是聽說畫中飛仙,靈氣十足。有傳聞說,婦人淘米去河邊,頷首低眉過百年。一觀似夢非是夢,低頭熟米在胸前。
    當然第六層說的太過玄奇,不過中國典故故事裏有畫龍點睛,飛龍萬裏的傳說,想來這就是傳說中的神來之境。古代故事裏神筆馬良就該是這個境界,畫羊能活畫兔能跳。
    刹那芳華,一夢華發。
    一夜大風起,梅花落百裏。
    黃粱一夢似是真,百年孤芳一世名。
    這都是在形容畫畫最高境界,畫麵有動感有聲音,有元氣也有生命。
    “哎呀,師伯,這下麵怎麽還有一層?”
    喜歡偷出一片天請大家收藏:()偷出一片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