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剿匪買馬浪潮

字數:4346   加入書籤

A+A-


    隨著前兩輪剿匪行動的巨大勝利,李明的紅義軍一舉蕩平了4支頗具規模的當地土匪武裝,從土匪老巢繳獲的錢糧滿滿堆積在臨時搭建的一座座庫房中,成為紅義軍發展壯大的重要資本。
    初嚐勝果的李明,望著堆積如山的物資,心裏很清楚,僅靠這些遠遠不夠。想要紅義軍在這亂世站穩腳跟,擴充騎兵實力迫在眉睫,而這一切都需要大量錢糧作支撐。綏德府內土匪眾多,每一股都是潛在資源,隻要將他們一網打盡,紅義軍便能更進一步。
    李明召集眾將士,目光堅毅,高聲說道:“兄弟們,前兩次剿匪,咱們打出了威風,收獲也不少。可這綏德府匪患仍在,他們既禍害百姓,又是咱們壯大的阻礙。咱們一鼓作氣,把剩下的土匪都收拾幹淨,到時錢糧充足,購置良馬、擴充騎兵,讓咱們所有兄弟都有馬代步,讓咱們紅義軍在這亂世縱橫無敵!”將士們聽後群情激奮,紛紛摩拳擦掌,準備再度出征。
    於是,紅義軍再次踏上剿匪征程。在之後的兩個多月裏,李明率部隊如疾風掃落葉般對綏德府內土匪勢力展開全麵清剿。麵對各式各樣的土匪團夥,李明指揮各部兵馬輪番出擊,有時為了節省時間幾路兵馬一同出擊,幾座山寨一起剿滅。各營將士緊密協作,憑借高昂士氣和過硬本領,陸續剿滅了九支土匪勢力。
    每當成功剿滅一夥土匪團夥,李明便立刻安排人快馬加鞭通知綏德府知府錢守庸。錢守庸接到消息,笑得合不攏嘴,臉上的褶子都堆在了一起,仿佛已經看到自己加官進爵的場景。他急忙將心腹李師爺喚至跟前,眉飛色舞地說道:“李師爺,紅義軍又剿滅了一夥土匪,這可是天大的喜事!你趕緊挑選幾十個平日裏辦事得力的心腹衙役,去把俘虜和首級接收回來,務必辦得滴水不漏,這可是關乎本官前程的大事!另外,準備好大筆銀子,這次上下打點可不能含糊!”
    李師爺連連點頭,領命後一刻也不敢耽擱,迅速在府衙內穿梭,仔細甄別,從眾多衙役中挑選出幾十個做事靠譜、手腳麻利的心腹。他將這些人召集起來,簡單說明了任務,再三叮囑口風要嚴,隨後便催促他們快馬趕到土匪營寨接收俘虜和砍下來的土匪首級。剛打發走這波衙役,那邊錢知府大人有喊他過去,原來又有一夥土匪被紅義軍剿滅了,喊他們快去接收首級和俘虜呢。李師爺哀嚎一聲:“大人,可靠的衙役剛剛都派去接收戰果呢,著實在沒人安排了啊…”錢知府怒斥道:“這都是功勞!是我升官的本錢!不管你想什麽辦法,趕緊給我去把土匪腦袋帶回來,少一顆我拿你的吃飯家夥頂數!”
    打發走李師爺後,錢守庸喝了口茶穩穩神,立即提筆洋洋灑灑地撰寫剿匪大捷的文書報告,隻等首級、俘虜、破兵器旗幟等報功的憑證一到,就立刻派人送往巡撫衙門報功。每次送“戰果”時,都安排李師爺懷揣著沉甸甸的銀子,到了巡撫衙門,便暗中將銀子分別送到大小官員手中,尤其是巡撫大人那裏,更是奉上厚禮。錢守庸通過這種手段,妄圖讓自己的“戰功”更加耀眼。
    在這兩個多月的時間裏,巡撫衙門接連不斷地收到錢守庸的剿匪捷報。起初,日理萬機的巡撫大人隻是例行公事地審閱後批個“知道了”“不錯”“繼續努力”之類的評語,但隨著捷報一封接一封,再加上錢守庸每次送上的豐厚賄賂,他不禁對錢守庸刮目相看。在給錢守庸的評語中,巡撫毫不吝嗇讚美之詞,稱他“文武全才,忠誠幹練,安定地方有功,各府表率…” 。不僅如此,巡撫還專門向朝廷上奏,著重提及錢守庸剿匪成績突出,極力申請提拔錢守庸為布政使司右參議,兼延綏兵備道。有巡撫的舉薦和紮實的剿匪功勞,升遷隻是時間問題。一時間,錢守庸在官場聲名鵲起,前途一片光明。而在這背後則是紅義軍與錢守庸的配合密切,雙方各取所需,紅義軍得以專心剿匪、擴充實力,錢守庸則借此在官場為自己增添政績。
    與此同時,一夥流竄而來的馬匪想在綏德府內落腳,結果還沒搞定情況就被紅義軍迎頭痛擊,一場夜襲被打的丟盔棄甲,全軍覆沒,僅馬匪首領乘亂帶著幾個心腹跑了。直到幾十年後病死床上,馬匪首領也沒搞清楚當年在綏德府到底是被什麽人襲擊了,因為當晚從戰場逃脫後他都沒敢停下喘口氣,帶著幾個親信一路狂飆,跑到了一百多裏外。殘餘各路沒靠山的小土匪們聽聞紅義軍威名,嚇得膽戰心驚,紛紛收拾行囊逃離綏德府。什麽?你說有靠山的?在綏德府境內哪個靠山能硬過錢知府?你以為錢知府隻知道在紅義軍後麵撿腦袋、綁俘虜嗎?遇到有靠山的,錢守庸就負責解決靠山了。也不用怎麽費力,隻需要把“靠山”叫道至府衙們閑談幾句,然後知府大人不鹹不淡的提一提聽說有股叫什麽什麽的土匪為禍鄉裏,為了百姓安寧近日府裏麵要派兵剿滅他。“靠山”一聽無不立刻頓悟,送上一封銀票,表示支持知府大人的英明決定,回家就派個機靈的心腹去告訴這夥土匪最近風緊,趕緊去別地躲躲吧。聽話的土匪就此跑路,不聽的用不了兩天就會被紅義軍“替天行道”了。至此,困擾綏德府許久的匪患被徹底肅清。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剿匪期間,李明巧妙借助實戰機會錘煉部隊。各營輪流上陣,就連新兵千總隊也獲得了寶貴的曆練。曆經三次剿匪作戰的磨礪,新兵們褪去稚嫩,變得堅毅果敢。李明見時機成熟,便將800名新兵充實到各營,其中200多人補充到中軍騎兵部隊。
    左營原有300多戰兵,補充300人後,兵力達600多人。原左營統領趙剛作戰勇猛、指揮得力,李明決定讓其繼續擔任左營統領,並對左營進行擴編,設立左、右兩部。任命任強為左部把總,他性格堅毅,執行任務向來堅決,從不退縮;任命閆曉輝為右部把總,他作戰勇猛,每逢戰鬥必定衝鋒在前,悍不畏死。每個部下轄3個百戶,各自統領一百名士兵。
    右營同樣擴編為兩個部,600餘人。
    隨著200多名新兵的加入,再加上剿匪時吸納的會騎馬的投降土匪、零散騎兵逃兵以及會騎馬的流民,騎兵部隊擴充至300多人,編為三個百戶隊。鑒於原騎兵總旗王大力騎術精湛、作戰經驗豐富,李明任命他擔任新任的騎兵隊把總,負責統領這支日益壯大的騎兵力量。
    在這兩個月的剿匪行動推進過程中,隨著繳獲的錢糧不斷增多,擴充騎兵迫在眉睫,李明叫來蘇懷玉,鄭重地說道:“蘇兄弟,如今軍資充足,擴充騎兵一事刻不容緩,你速速去聯絡咱們之前當官兵時認識的馬販子,多購置些好馬回來。戰馬配給騎兵和各營統領,普通乘騎馬發給步兵,讓他們由徒步步兵轉為騎馬步兵,增加機動力。”
    蘇懷玉領命後,迅速翻出之前與馬販子們往來的記錄,逐一聯係了曾經結識的孫福、馬貴、周旺和鄭財這四家馬販子,邀請他們到一處隱秘的據點商議購馬事宜。
    幾日後,四人陸續到達。馬貴四個事先已合計好了價格,馬貴搶先開口,神色凝重道:“蘇兄弟,不是哥哥我們坐地起價,你們紅義軍要買的馬數量巨大,而且你們這可是起義軍,和你們做生意,我們擔著掉腦袋的風險!一匹戰馬,少了60兩銀子,這買賣沒法做!”
    蘇懷玉一聽,眉頭緊皺,強壓著心頭的怒火,拱手道:“馬大哥,這話可就不對了。咱們往日也是有交情的,如今我不過是換了個營生,怎麽這價就漲得沒邊了?60兩?這簡直是漫天要價!以往這上等戰馬,頂天也就30兩,就算考慮風險,加個10兩,40兩已經是極限了。”
    孫福在一旁搖頭,冷笑一聲:“40兩?蘇兄弟,你這可是把我們往火坑裏推。一旦被官府發現我們和你們交易,我們這身家性命可都沒了,這風險,10兩銀子可打發不了。”
    蘇懷玉目光堅定,掃視眾人:“諸位哥哥,我理解你們的擔憂。但咱們都是在這亂世求生存,紅義軍劫富濟貧,替天行道,和那些魚肉百姓的官府可不一樣。你們賣馬給我們,也是在積德。再說了,你們走私販馬賣給誰沒風險?咱們交易隱秘,隻要大家守口如瓶,能有什麽風險?”
    周旺哼了一聲:“話是這麽說,可萬一走漏風聲,我們可擔待不起。這價格,最低50兩,少一分都不行。”
    蘇懷玉咬了咬牙:“周大哥,50兩實在太高。45兩,這已經是我最大的讓步了。而且,我們承諾,每運過來一批馬,當場結清款項,絕不拖欠。這條件,在別處可找不到。”
    鄭財一直默不作聲,此時終於開口:“蘇兄弟,你說的也有道理。但這風險……這樣吧,48兩,不能再少了,不然我們實在沒法交代。”
    蘇懷玉沉思片刻,猛地一拍桌子:“好,48兩就48兩!但諸位務必保證馬匹的質量,要是有以次充好的情況,可別怪我蘇懷玉翻臉不認人!”
    馬販子們相互對視一眼,紛紛點頭。經過一番激烈的交鋒,這場艱難的購馬談判終於落下帷幕。
    與此同時,李明始終沒忘記手中掌控著錢守庸的把柄。憑借這份脅迫,錢守庸不僅在買馬一事上暗中協助紅義軍,利用自己的人脈和資源為購馬行動提供便利,在剿匪成果的“共享”上也十分配合。
    在李明的果斷決策和各方力量的協作下,紅義軍順利購入大量馬匹。如今,全軍兩千多名戰兵已全部有馬騎,戰鬥力得到了質的飛躍。紅義軍在這亂世之中,愈發顯得氣勢恢宏,準備迎接新的挑戰。
    喜歡穿越明末成餓殍請大家收藏:()穿越明末成餓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