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保安縣之戰
字數:3700 加入書籤
李明迅速發出指令,精銳斥候快馬加鞭奔赴大軍前方三十裏偵察。他規劃行軍序列,傳令右營在前開道。焦銘回營向麾下把總簡明交代安排,各把總組織士兵沿道路成縱隊穩步前進。
李明與三百多鳥銃兵居於中軍,鳥銃兵彈藥就緒。中軍副統領張浩緊隨李明,時刻待命。左營由趙剛壓陣,向把總部署任務後,士兵們有序跟上。全軍高度戒備,防止蒙古騎兵突襲。
與此同時,阿玉率女鳥銃手抵達白羊隘,迅速占領兩側山峰長城與隘口關鍵位置,架好鳥銃隱蔽待命。這時,哨兵發現一夥馬匪朝隘口狂奔而來。為首馬匪滿臉橫肉、刀疤醒目,身披破舊血汙披風,腰別雙刀。手下們歪瓜裂棗,騎著瘦骨嶙峋的雜毛馬。
阿玉見狀,和姐妹們定下計策,故意大開城門誘敵。馬匪見狀瘋狂衝入。阿玉一聲令下,“動手!” 上百女鳥銃手瞬間現身,黑洞洞的鳥銃對準馬匪,齊聲高喊“投降不殺”。馬匪嚇得勒住韁繩,發現被圍得水泄不通,隻能乖乖投降。
解決馬匪後,阿玉安排好看管俘虜,自己重回崗位緊盯動靜。
當李明率軍距離保安縣城二十裏時,斥候快馬趕回,神色焦急,急切匯報道:“將軍,在保安縣城下遭遇蒙古人主力,約莫兩三千人。這夥蒙古騎兵裝備差距極大,隻有少數首領的精銳身著皮甲,拿著鐵箭頭和像樣的武器,剩下大多是臨時湊起來的部落牧民,用的是骨製、石製箭頭,穿著破皮襖。並且,他們已經發現我們,正在集結兵力朝我們這邊過來!”
李明麵色一沉,當即大聲下令:“全軍聽令!由行軍狀態轉為臨戰狀態。左營速至左側列陣,右營到右側展開,不得有誤!鳥銃兵迅速向前,占據前列位置,準備射擊;弓箭手去兩翼,隨時準備支援;步兵即刻下馬,準備步戰,把馬匹集中牽到陣後安置;騎兵在全軍最後,掩護後陣。都給我動作快點,按照部署,朝著保安縣方向,穩步推進!”軍令迅速傳達,全軍迅速行動起來,嚴陣以待,穩步朝著保安縣進發。
李明所部為了防備蒙古人的突襲,列陣推進雖然保險卻也很耗費士兵體力。過了半個時辰,才推進約三裏地。李明見士兵們體力消耗頗大,便下令原地坐下休息。一刻鍾後,士兵們恢複了些許體力,李明再次下令起身推進。又推進約兩裏地時,遠方突然塵土飛揚,蒙古騎兵遮天蔽日而來。
原來,這些臨時召集的部落牧民心思各異,他們剛在周邊村莊搶到糧食、財物和牲畜,對這些戰利品極為貪戀,想著再多撈點,不願輕易舍棄,壓根不想集合。
圖魯姆又氣又急,趕緊派妹妹烏蘭率領親衛前去催促。烏蘭長相英氣,眼神銳利,騎在一匹棗紅馬上,手持長鞭衝入人群。她揮動長鞭,抽打那些不願集合的牧民,大聲斥罵:“都不想活了?明軍馬上就殺過來了,還不趕緊給我歸隊!”那些對搶來的財物戀戀不舍、賴著不走的牧民,被鞭子抽得嗷嗷叫,隻能心有不甘地放下手中的東西,乖乖集合。在烏蘭和她親衛的強製驅使下,原本一盤散沙的蒙古騎兵,這才勉強拚湊成軍,趕來迎戰。
蒙古騎兵抵達李明大軍二百步左右的地方停下。圖魯姆騎著一匹高大的黑色駿馬,緩緩走出陣列,操著生硬的漢語喊道:“對麵的明軍將領,可敢出來與我答話!”李明見狀,沉著冷靜,整理了下身上的盔甲,拍馬向前幾步,高聲回應:“我便是李明,你有何事?”
圖魯姆滿臉堆笑,高聲說道:“李將軍,今日相逢實乃緣分。你瞧,我們不過是來這撈點好處的,不想與你拚命。隻要你放我們一馬,之前搶到的財物,我願分你一半。”
李明聽聞,神色冷峻,義正言辭地回應:“你等燒殺搶掠,禍害百姓,我身為大明將領,保家衛國、守護百姓是我的職責,豈會與你等同流合汙!今日定要將你們繩之以法。”
圖魯姆臉色一沉,語氣中帶著一絲威脅:“李將軍,莫要以為我們怕了你。我們本是求財,不願輕易拚命,但你若逼得太緊,那就別怪我們不客氣!”
李明立馬挺直腰杆,目光如炬地怒視圖魯姆,大聲吼道:“休要在此虛張聲勢!你等作惡多端,我李明既然來了,就沒打算讓你們活著離開。你有多少歪門邪道,盡管使出來,我這手中長槍和麾下將士,定叫你們有來無回!”李明不為所動,堅定地站在陣前。
圖魯姆見談判破裂,退回本陣後,仔細觀察明軍陣型,發現明軍將鳥銃手布置在前列。他心裏清楚,若是正麵進攻,在己方騎兵衝鋒的過程中,必定會遭到鳥銃的猛烈射擊,損失慘重。
經過一番思索,圖魯姆決定避其鋒芒,不正麵強攻,改從側翼和後方騷擾。他開始向手下的五個千夫長部署作戰計劃。這五個千夫長,每人手下大約五百人,因草原需留人防守,隊伍並不滿編 。圖魯姆看向一個名叫巴圖的千夫長,命令道:“巴圖,你率本部五百人,繞到明軍後翼,突襲他們陣後的馬匹,務必攪亂他們的陣腳。”接著,他又對另外兩個千夫長說道:“烏恩、巴特爾,你二人各率本部人馬,從左右兩翼迂回過去,用騎射騷擾明軍,打亂他們的陣型。”最後,圖魯姆對剩下的兩個千夫長吩咐:“你們二人隨我在中路待命,一旦明軍陣腳大亂,我們立刻發起突擊,一舉衝垮他們!”各千夫長領命而去,準備按照計劃對李明的部隊展開攻擊。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李明時刻關注著戰場局勢,通過布置在方陣四角的斥候搖動的旗號,敏銳地察覺到了巴圖、烏恩和巴特爾所率騎兵的動向。他當機立斷,大聲下令:“兩翼弓箭手聽令,待左右兩側敵人進入射程,立刻進行弓箭覆蓋!後陣500騎兵迅速出擊,攔截繞後的敵軍騎兵,務必將他們阻擋在外!”緊接著,李明又看向鳥銃手和刀盾手方向,補充道:“前陣300鳥銃手按兵不動,沒有命令不許擅自射擊!刀盾手做好對弓箭的遮蔽,保護好身後的兄弟!”
王大力接到命令,率領500騎兵,排著借鑒法國騎兵強勢衝鋒戰術改良的密集陣型,氣勢洶洶地朝著繞後的巴圖騎兵殺去。法國騎兵強勢衝鋒戰術曆史悠久,在中世紀晚期到文藝複興時期,重裝騎兵常列成“樹籬”隊形,騎兵緊密排列,騎槍林立,作戰時先緩慢機動,最後約40米距離全力衝刺,借衝擊力擊破敵方同類兵種防線。到拿破侖時期,胸甲騎兵以膝蓋緊貼膝蓋的緊密方陣發動牆式衝鋒,常作為決勝力量投入戰場,在關鍵時刻擊穿敵人防線。
李明借鑒這些戰術,讓王大力安排200個經驗豐富的老兵在前,300個新兵隨後,盡可能排出緊密方陣。每排約50人,500人共排10排,整支隊伍如同堅不可摧的移動壁壘,向著敵人穩步推進。當雙方距離接近30步時,戰場態勢陡然緊張起來。
蒙古騎兵常年在馬背上討生活,騎射本就是他們的拿手好戲。此刻,他們熟練地紛紛彎弓搭箭,動作一氣嗬成,瞬間射出一輪箭雨,密密麻麻的箭矢朝著明軍呼嘯而去。與此同時,明軍後排第二、三、四排的士兵也迅速張弓搭箭,利箭如雨點般朝著蒙古騎兵射去。一時間,雙方的箭雨在半空中交錯穿梭,空氣中滿是尖銳的呼嘯聲。
待雙方短兵相接,第一排的明軍騎兵將氣槍狠狠捅向衝在最前麵的蒙古騎兵,巨大的衝擊力將敵人從馬背上捅翻在地。緊接著,他們果斷鬆手,順勢拔出腰間腰刀,動作行雲流水,毫不猶豫地砍向第二排蒙古騎兵。在這強勢衝鋒戰術之下,明軍騎兵勢不可擋,猶如熱刀切黃油一般,輕易地將正麵阻擋的蒙古騎兵紛紛斬落馬下。
僅僅一個照麵,蒙古騎兵的陣形便被衝得七零八落。原本緊密的隊列中間瞬間空出一大片。而兩翼由蒙古牧民臨時拚湊而成的騎兵,本就缺乏戰鬥意誌,見此情形,嚇得膽戰心驚,紛紛調轉馬頭,四散奔逃。混亂之中,巴圖這個千戶主將,也在明軍這一輪交鋒中不知被誰一刀斬於馬下。
喜歡穿越明末成餓殍請大家收藏:()穿越明末成餓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