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曹文詔發威

字數:2332   加入書籤

A+A-


    大勝之後,夜幕如墨般沉沉地籠罩著營地,營帳內燭火搖曳,昏黃的光影在牆壁上跳躍。錢守庸急忙拉上李師爺,二人緊鑼密鼓地撰寫起呈給崇禎皇帝與三邊總督練國事的捷報。
    在這份捷報中,錢守庸對自己大肆誇讚,將自己描繪成戰役勝利的關鍵人物。同時,對李明、曹文詔、賀人龍等一眾將領的功勞也進行了匯報。
    捷報撰寫完畢,錢守庸吩咐李師爺:“你趕緊安排唐馬快,以最快的速度將這捷報分別傳給三邊總督和京師,不得有誤!”李師爺領命匆匆而去。
    隨後,錢守庸召集眾將。等眾人到齊,錢守庸一臉得意地說道:“各位將軍,剛剛本帥已經給皇上和三邊總督寫了捷報,詳細表彰了大家在此次戰役中的功勞。皇上和總督大人定會知曉諸位的英勇與功績!升官發財指日可待!如今,咱們商議一下下一步行動。”
    這時,營帳內氣氛熱烈起來。曹文詔率先站出,抱拳大聲說道:“中丞大人!末將願率麾下三千鐵騎實則僅有兩千人)充當前鋒,追擊高迎祥,定不讓賊人逃脫!”錢守庸聞言,麵露喜色,當即下令:“好!曹將軍既有此雄心,本帥命你為左先鋒,即刻出發追擊高迎祥!李明等部隨本帥隨後跟進,務必將賊軍一網打盡!”
    曹文詔領命後,即刻飛身回營,迅速點齊手下那兩千多剽悍的騎兵。這些騎兵身著紅色戰甲,宛如一團團燃燒的火焰。他們皆隨曹文詔久經沙場,曾在關寧軍中曆練,對關寧鐵騎的戰法運用嫻熟。他們普遍裝備著三眼銃,這三眼銃由三根鐵管焊接在一起,固定在一根長長的木棍上。
    曹文詔一馬當先,率領騎兵如紅色的洪流般朝著高迎祥逃竄的方向追去。很快,在興縣追上了高迎祥那三千騎兵。
    雙方短兵相接,一場惡戰瞬間爆發。曹文詔所部騎兵們騎著戰馬,呐喊著衝向起義軍。當距離敵人大概30步遠時,騎兵們熟練地用腋下夾住綁著三眼銃的木棍,讓銃口對準前方,隨後用火繩點燃引信。引信迅速引燃火藥,隻聽“轟”的一聲,三眼銃的三個銃口同時發射,或是打出三枚彈丸,或是噴出一片鐵砂。
    雖說三眼銃銃管短,射程近,威力比鳥銃小,且準頭奇差,但一次能發射三枚彈丸,瞬間的火力倒也猛烈,關鍵是銃壁厚實不炸膛安全。一輪射擊過後,騎兵們毫不遲疑,掄起綁著三眼銃的木棍,如揮舞大錘一般,朝著起義軍砸去。
    起義軍騎兵裝備本就較差,鐵甲稀少,根本經不住這般砸擊。這一頓猛砸,砸得起義軍暈頭轉向,不少人腦袋被砸得頭破血流,即便砸在身上,也非傷即殘,輕者骨折,重者直接喪失戰鬥力。僅僅一個照麵,起義軍便陣腳大亂,損失了300多人。
    高迎祥見狀,深知再打下去,手下精銳恐怕要折損殆盡,為避免更大損失,急忙帶著殘部倉皇撤離。
    而曹文詔哪肯罷休,打了勝仗後士氣正盛,率領著麾下騎兵對著高迎祥又是一頓猛追,誓要將高迎祥及其殘部徹底殲滅,不給他們絲毫喘息機會,馬蹄揚起的塵土,在身後形成了一條長長的煙塵帶 。
    與此同時,張獻忠率領著與點燈子、掃地王、邢紅狼等多路義軍,總計兩萬多人在保德縣、興縣、臨縣一帶活動。
    點燈子原名趙勝,本是一介書生,卻因遭奸人陷害入獄。出獄後,對世道不公充滿憤恨的他,以夜間聚眾講學為掩護,秘密組織起義力量。因其常於夜間活動,以點燈為號召集眾人,故而被稱作“點燈子”。他的義軍多活動在黃河沿岸的山西、陝西等地,憑借對當地地形的熟悉,與明軍周旋。
    掃地王本名張一川,為人豪爽且勇猛,其義軍以行動迅速、作戰果敢著稱。他們活躍在山西諸多地區,經常出其不意地襲擊明軍的補給線與小股部隊,給明軍造成不少麻煩。
    邢紅狼性格狡黠,擅長遊擊戰術。他所率義軍主要在山西的部分山區活動,利用複雜地形與明軍打“遊擊戰”,不斷擴充自己的勢力範圍,在當地的起義軍中也有一定影響力。
    這幾路義軍起初一同進攻保德縣,然而保德縣守備森嚴,城牆堅固,城內守軍拚死抵抗。義軍連續攻打數日,卻久攻不下。無奈之下,張獻忠隻能率領各路義軍轉戰興縣。興縣縣令早有防備,組織百姓與士兵共同防禦,義軍多次攻城都被擊退,再次受挫。
    之後,他們又折返回去圍攻保德縣,可依然未能攻克。此時,幾路義軍經過商議,決定集中力量圍攻臨縣,期望在此打開局麵,獲取補給與立足之地。
    而另一邊,高迎祥被曹文詔打得大敗後,帶著殘部狼狽逃竄,得知張獻忠等人正在圍攻臨縣,便決定往臨縣方向轉移,打算與張獻忠匯合,共同抵禦曹文詔的追擊。
    喜歡穿越明末成餓殍請大家收藏:()穿越明末成餓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