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左良玉的後台
字數:5146 加入書籤
備注:本章關於左良玉與侯恂私下關係的內容僅是作者本人根據網上傳言寫的,沒有事實和曆史資料記載,就是為了小說效果,請大家不要信以為真啊。)
天色破曉,微弱的晨光艱難地穿透厚重的陰霾,灑落在左良玉和賀人龍這一眾狼狽不堪的人身上。左良玉和賀人龍死裏逃生,滿心疲憊與驚恐。他們環顧四周,身旁竟一共隻剩五名家丁,各個灰頭土臉,眼神中滿是劫後餘生的茫然與恐懼。
左良玉心中清楚,對於武將而言,家丁部隊就是自己在朝廷立足的根本。如今家丁所剩無幾,自己在朝廷眼中,恐怕就如同一隻失了利爪尖牙的老虎,再無多少利用價值。更何況,自己還公然違抗了洪承疇的軍令,擅自臨陣脫逃。一旦此事被朝廷深究,那可就是殺頭的大罪,腦袋能不能保住都得兩說。
在這絕望的深淵中,左良玉的腦海裏突然閃過一個身影——侯恂。他的思緒不由自主地飄回到崇禎三年那個寒冷的冬天。那時,他不過是侯恂帳前一個籍籍無名的雜役,每日做著端茶倒水、灑掃庭除的瑣碎活兒,在這等級森嚴的軍中,看不到絲毫出人頭地的希望。
那個時期,在那些達官顯貴的圈子裏,縱情聲色早已成風,玩女人似乎都已無法再滿足他們日益奢靡的癖好,一股好男風的風氣悄然興起。左良玉長得白白淨淨,很符合當時做相公的長相,也許侯恂就是看中了他的長相才把他調入身邊服侍自己的。為了改變自己卑微的命運,在欲望與野心的驅使下,做出了一個改變他一生的決定——出賣自己的肉體,用盡各種手段討好侯恂。
他每日變著法子討侯恂歡心,極盡諂媚之能事。侯恂喜好詩詞,他便日夜苦讀,隻為能在侯恂麵前吟上幾句應景的詩句;侯恂偏愛精致的點心,他便四處打聽有名的糕點鋪子,親自去排隊購買。而在那些隱晦的夜晚,他更是以自己的色相迎合侯恂的需求。這放在後世就是妥妥的舔狗一枚,但左良玉和舔狗的區別就是他成功了!漸漸的,侯恂對他另眼相看。
記得冬至那日,文武百官齊聚皇陵拜祭。盛大的祭典結束後,眾人在營帳中設宴狂歡。左良玉在席間小心翼翼地伺候著侯恂,可終究還是沒能抵擋住美酒的誘惑,幾杯下肚後,便喝得酩酊大醉。待他醒來,才驚恐地發現自己丟失了四隻珍貴的金酒杯。那金酒杯乃是侯恂心愛之物,左良玉深知闖下大禍,嚇得渾身發抖,趕忙跑到侯恂麵前,主動請罪,隻求侯恂能從輕發落。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侯恂不僅沒有治他的罪,反而看著眼前這個嚇得臉色蒼白的年輕人,心中竟生出一絲憐憫與賞識。侯恂大手一揮,不僅沒有懲罰左良玉,反而破格提拔他為裨將。從一個微不足道的雜役,一躍成為軍中將領,這突如其來的轉變讓左良玉欣喜若狂,同時也讓他更加堅定了抱緊侯恂這棵大樹的決心。
此後,左良玉仿佛開了掛一般,仕途順遂。崇禎四年九月,侯恂再次提拔左良玉,讓他成為副將,當將象征權力的副將官印交到他手中時,左良玉深知這一切都拜侯恂所賜,為了報答這份知遇之恩,他在戰場上拚盡全力,屢建戰功。
為了表達自己對侯恂的感恩之情,左良玉部雖然軍紀敗壞,但每次領軍路過商丘,都會特意約束部下,對百姓秋毫無犯。不僅如此,他還會親自前往侯府,恭恭敬敬地向侯恂的父親叩頭問安,在眾人麵前將自己對侯家的尊崇表現得淋漓盡致。
左良玉想著這些過往,心中燃起一絲希望,他轉頭看向同樣一臉絕望的賀人龍,咬了咬牙說道:“如今咱們已深陷絕境,唯有去求侯大人相助,才有一線生機。以我與侯大人的交情,他定不會坐視不管。”賀人龍心中雖有疑慮,但此刻他也如同在黑暗中迷失方向的人,實在想不出其他辦法,隻能無奈地點點頭,同意了左良玉的提議。
侯恂此時已是兵部侍郎,駐守在通州。於是,左良玉和賀人龍一刻也不敢耽擱,帶著僅存的五名家丁,匆匆翻身上馬。他們揚起馬鞭,狠狠抽在馬背上,馬兒吃痛,嘶鳴一聲後便如離弦之箭般飛奔出去。一路上,寒風如刀割般刮過他們的臉頰,可他們全然不顧,心中隻有一個念頭:盡快趕到通州,向侯恂求救。
官道上塵土飛揚,他們馬不停蹄,餓了就從路邊攤販處搶幾張餅子在馬上啃,渴了便喝幾口皮囊裏的涼水。路過城鎮時,也不管是否可能撞人,策馬疾馳,引得路人紛紛躲避,看著這一群狼狽的敗兵,不知發生了何事。
經過數日的奔波,左良玉和賀人龍終於抵達通州。望著眼前熟悉又陌生的城池,左良玉深吸一口氣,眼中閃過一絲決絕,帶著眾人朝著侯恂的府邸疾馳而去。
一行人趕到侯府門前,左良玉翻身下馬,顧不上整理自己淩亂的衣衫,三步並作兩步衝到府門前,用力拍打門環。“砰砰砰”的敲門聲在寂靜的街道上格外響亮。不多時,門“吱呀”一聲打開,門房探出腦袋,見是左良玉,先是一愣,隨即露出驚訝的神情。左良玉急切地說道:“快去通報侯大人,就說左良玉和賀人龍有急事求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門房不敢耽擱,匆匆跑進去通報。侯恂正在書房中審閱公文,聽聞左良玉和賀人龍求見,心中不免詫異,趕忙吩咐道:“快請進來。”
左良玉和賀人龍在門房的引領下,一路小跑來到書房。見到侯恂,左良玉“撲通”一聲跪地,聲音帶著幾分哽咽:“侯大人,此番良玉實在是走投無路,還望大人救命啊!”賀人龍也趕忙跟著跪地,一臉懊悔與焦急地說道:“侯大人,我和良玉一時糊塗,犯下大錯,如今自知罪孽深重,但求大人慈悲,拉我們一把,日後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侯恂趕忙起身,將二人扶起,看著他們狼狽的模樣,心中疑惑,問道:“良玉,人龍,這究竟是怎麽回事?莫要慌張,慢慢說來。”
左良玉定了定神,將戰場上如何腹背受敵,自己和賀人龍如何不顧洪承疇的死活擅自逃離,又如何遭遇高迎祥騎兵追殺,以及如今隻剩五名家丁,擔心朝廷追究等事,一五一十地說了出來。
侯恂聽完,眉頭緊皺,在書房中來回踱步。左良玉和賀人龍跪在地上,大氣都不敢出,眼睛緊緊盯著侯恂,心中滿是忐忑。
片刻後,侯恂停下腳步,看著左良玉說道:“良玉,你此次擅自脫逃,的確犯下大錯。但念你往日也算為朝廷立下不少戰功,我又怎能見死不救。”
左良玉聽聞,眼中滿是感激,連連叩頭:“侯大人的大恩,良玉沒齒難忘,日後定當以死相報!”
賀人龍也緊接著說道:“侯大人,若不是您,我們這次可就萬劫不複了,以後但有差遣,我賀人龍絕無二話!”
侯恂思索片刻,說道:“如今要救你們,需從長計議。我修書一封給朝中幾位重臣,為你們說情減輕罪責。另外,會調撥一些弓馬嫻熟之人給你們充作家丁恢複實力。此事重大,不容有失。” 說著,侯恂喚來一名心腹家丁,細心叮囑道:“你立刻帶上書信,分別送往…這幾位大人府上,務必親手交到他們手中,路上不可耽擱,明白嗎?”家丁領命而去。
左良玉和賀人龍對侯恂此舉感激不已,再次千恩萬謝。二人暫時也別無去處,就在侯恂的府內住了下來,至於侯恂和左良玉二人晚上是否再續前緣,亦或賀人龍這個滿臉大胡子的大漢有沒有為了前途命運一起參與進去,那咱們外人就不知了。
然而,與此同時,遠在京城,洪承疇的捷報已遞到崇禎皇帝的案前。崇禎展開奏折,原本因勝利而稍有喜色的麵容,在看到左良玉和賀人龍臨陣脫逃,且家丁幾乎損失殆盡,導致官兵右翼崩潰的內容後,瞬間變得陰沉無比。他猛地將奏折狠狠摔在地上,拍案而起,怒不可遏地吼道:“這兩個逆臣,竟敢臨陣脫逃,置大軍安危於不顧,如此怯懦之輩,留之何用!來人,傳朕旨意,即刻將左良玉、賀人龍捉拿歸案,交刑部速審,務必要明正典刑,殺一儆百!”
旨意如同一道驚雷,瞬間在朝堂上炸開了鍋。眾大臣們麵麵相覷,深知崇禎皇帝此刻的盛怒猶如熊熊烈火,無人敢輕易上前澆滅。誰都明白,在這個時候進諫,稍有不慎便可能引火燒身。
而侯恂這邊,剛安排好送信事宜,就聽聞了崇禎要將二人問斬的消息。他心急如焚,深知此事刻不容緩,若不盡快想辦法,左良玉和賀人龍必定性命不保。
侯恂不敢有絲毫耽擱,立刻快馬加鞭趕往皇宮。在養心殿外,他焦急地來回踱步,不停地向太監打聽何時能覲見。終於,太監高聲傳他覲見。
侯恂趕忙整理了一下衣衫,疾步進入殿內,“撲通”一聲跪地行禮:“陛下息怒,臣有要事啟奏。”
崇禎正坐在龍椅上,臉色鐵青,看到侯恂,冷哼一聲:“侯愛卿,你所舉薦之人如此不堪,還有何話可說?”
侯恂叩首在地,言辭懇切地說道:“陛下,左良玉和賀人龍此次臨陣脫逃,確實犯下不可饒恕之罪。但陛下聖明,戰場形勢瞬息萬變,二人一時糊塗,才貿然做出此舉。左良玉追隨陛下多年,也曾為朝廷立下諸多戰功,如今正值多事之秋,陝西流寇勢力日益壯大,中原局勢岌岌可危,正是用人之際。若隻因這一次過錯便將其斬殺,恐怕會讓眾多將士心寒,於軍心不利啊。再者,左良玉、賀人龍對軍情熟悉,若能給他一個戴罪立功的機會,他們定會在戰場上奮勇殺敵,以報陛下不殺之恩,懇請陛下網開一麵,饒他們一命。”
崇禎聽了侯恂的話,神色稍稍緩和了一些,但仍麵露猶豫之色,顯然內心還在權衡。
侯恂見狀,咬了咬牙,繼續說道:“陛下,臣願以全家性命擔保,若左良玉和賀人龍再犯過錯,臣甘願一同受罰,絕不推諉!”
崇禎沉思良久,目光緊緊盯著侯恂,仿佛要從他的眼神中看出是否真心。終於,他緩緩開口說道:“侯愛卿既然如此擔保,朕便暫且饒他們一命。但死罪可免,活罪難逃,傳朕旨意,左良玉、賀人龍削去現有官職,降為普通士卒,編入你軍中效力,若再敢有退縮之舉,定斬不饒!”
侯恂心中大喜,知道這是崇禎皇帝看在自己的麵子上真的放了左良玉二人一馬,不然若將二人撤職後發放到洪承疇那裏,洪承疇抬抬手就能讓他們死無葬身之地,而在自己這裏用就能用各種辦法讓他們立功、升職,不出一年就能官複原職。什麽,你不信?看看左良玉從雜役幹到副總兵用了多久你就知道這大明官場有多黑暗了。想到這裏,侯恂趕忙重重地磕了個頭:“陛下英明,左良玉和賀人龍定當感激涕零,以死報效陛下。”
侯恂領了旨意,一刻都不敢耽誤,馬不停蹄地回去將消息告知左良玉和賀人龍。二人得知後,先是一陣後怕,隨後對侯恂的救命之恩感激得熱淚盈眶。他們指天發誓,日後定要在戰場上奮勇殺敵,以報答侯恂大人的再造之恩。
喜歡穿越明末成餓殍請大家收藏:()穿越明末成餓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