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險斷大明國祚
字數:3912 加入書籤
李明回到軍中之後,徑直走進自己的營帳。他疲憊地坐下,端起桌上的熱水猛灌一口,長舒一口氣,心中暗自感慨這趟進京麵聖,實在是如曆鬼門關,要了自己半條老命。
就在他剛定了定神時,張德鬼鬼祟祟地溜進營帳。張德神色緊張,眼神警惕地先環顧了一圈,而後朝李明使了個眼色,示意有密事要報,需將左右衛兵支開。李明心領神會,大手一揮,粗聲粗氣地喊道:“都出去,離大帳遠遠的,沒我命令,誰也不許靠近!”
待衛兵退下,張德“撲通”一聲跪在地上,一臉誠懇且急切地說道:“將軍,我張德對您那可是忠心耿耿,日月可鑒呐!我這兒有個主意,您覺得中就中,要是覺得不中,可千萬別往外說呀,不然我可就死無葬身之地了。”
李明大大咧咧地一擺手,不耐煩道:“有啥屁快放,別在這兒磨磨蹭蹭的,到底啥事?”
張德深吸一口氣,滿臉興奮地說道:“將軍,您瞧瞧,咱如今手握上萬大軍,個個裝備精良,那後膛步槍和新式火炮,威力多大您清楚。而且大軍對您那是唯命是從呐!咱現在就在北京城外,隻要將軍您一聲令下,今晚咱就夜襲北京城!您再看那北京城,雖說城高牆厚,但我近日觀察,城上巡邏值哨的守軍稀稀拉拉,還都是三五個聚在一起賭錢,懈怠得很。那些兵丁腳步虛浮,精氣神全無,哪有半點打仗的樣子。聽城內出來的百姓說,如今這京師防務,早沒了永樂年間的嚴謹,咱們趁夜摸上城頭,打開城門定能打他們個措手不及,勝算極大!一旦拿下京城,幹掉崇禎皇帝,您就能坐上龍椅,君臨天下啦!到時候傳檄四方,號令天下,集中天下資源,可勁兒擴兵擴軍,誰要是不服,咱就發兵揍他,霸業那不是手到擒來嘛!”
李明聽後,心中不禁火熱起來。但多年在亂世中摸爬滾打,同時也提醒著他越是大事兒越不能頭腦一熱就拍板,越得慎重一些。他眉頭緊皺,沉思片刻,緩緩說道:“你先起來吧,這事可不是鬧著玩的,容我好好琢磨琢磨。”
張德卻仍跪在地上,急得臉都紅了,趕忙勸道:“將軍,機不可失啊!過了這村可就沒這店了。咱這軍隊啥實力,您還不清楚嗎?隻要出其不意,絕對能成功!”
李明不耐煩地一皺眉,揮揮手道:“你先別說了,我心裏有數。這可不是小事,得容我好好想想。”
張德見狀,隻好心不甘情不願地起身退下,但臨走前還是忍不住又看了李明一眼,眼神裏全是期待。
李明獨自一人在營帳裏,左思右想,思緒一下子飄回到剛穿越過來的時候。那時他附身在一個剛餓死的餓殍身上,為了活下去,曆經千難萬險。後來他組織流民搶糧造反、吃大戶,卻屢次被官兵打得丟盔棄甲,好幾次都險些喪命。好不容易借著錢守庸這條線,九死一生火並王嘉胤傍上朝廷的大腿,成為了官兵,一步步打拚才有了今天的局麵。
他心裏明白,雖說自己這一萬來人裝備精良、訓練有素,戰鬥力頗為可觀,就算麵對數倍於己的敵人也有一戰之力。但要是想爭霸天下,這點兵力還是太過單薄。俗話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李明思來想去,決定把譚師爺和張德都叫回來,又打發親兵去把錢守庸也給請過來。
錢守庸雖說也是督師,但私下裏在李明麵前,向來乖順得如同下屬。李明也不客氣,立刻派衛兵把營帳四周守得嚴嚴實實,不許任何人靠近。等譚師爺、張德和錢守庸都到齊了,李明大大咧咧地一屁股坐下,便將張德的建議說了出來。
張德趕忙又把自己的考慮添油加醋地說了一通,眉飛色舞地說道:“各位,咱這機會太難得了,北京城看著唬人,實際上防務鬆弛。咱們突然殺過去,打他們個措手不及。一旦拿下京城,那可就握住了天下的命門啊!”
李明大大咧咧地往椅背上一靠,看著眾人說道:“這事太大,我一個人拿不定主意。所以把你們叫來,都說說自己的想法。”
譚師爺和錢守庸此前壓根沒想到會有這種事,乍一聽,驚得冷汗瞬間濕透了後背,一時間,營帳內陷入了死一般的沉默。過了許久,譚師爺率先打破沉默,猶豫著說道:“將軍,若真要辦這事,成功的可能性確實不小。隻是這善後之事,著實得仔細斟酌,稍有不慎,便會引發大禍。但要是能處理得當,這其中的利益簡直不可估量。”
李明不耐煩地催促道:“你別跟我兜圈子,都是自己人,痛快點說,到底啥意思?”
譚師爺一咬牙,狠狠心說道:“我覺得不妨搏一把!若能成功,那便是王侯將相,封妻蔭子,您能像老朱家一樣,穩坐皇位二三百年,咱們這些人子孫後代也能跟著富貴二三百年。即便不成,大不了咱們帶著部分人馬,重操舊業去當流寇,也不是沒退路。”
李明聽後,緩緩點頭,覺得譚師爺說的確實有幾分道理。隨後,他將目光投向錢守庸。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錢守庸身為封疆大吏,見多識廣,經曆的大風大浪自然不是縣令、師爺出身的張德、譚師爺可比的。在李明、譚師爺和張德灼灼的目光注視下,他又沉思了半晌,這才下定決心,直視著李明,一字一頓地說道:“此事風險太大,我覺得不可行。” 說罷,他端起桌上的水杯,喝了口水,穩了穩神,繼續說道:“以咱們部隊的實力,若想偷襲拿下北京城,勝算應在九成以上。據我所知,京師三大營雖名義上有二十多萬人,但吃空餉嚴重,實際能戰之兵應不足十萬,且其中多是老弱病殘之輩充任。真正能拉出來打仗的青壯士兵估計不會超過三萬,不然當初錦州之圍時陛下為何不抽調京營精銳前往支援呢?所以,如不出意外,咱們夜襲拿下京師一點問題都沒有。”
錢守庸捋了一下胡須,接著說道:“然而,重點在於善後。崇禎皇帝乃正統天子,大明王朝已延續兩百餘年,正統的觀念早已深入人心。咱們現如今是官兵,若攻打北京城,便屬於臣子犯上作亂,這種行為最是不得人心。即便將軍您登上皇位,向周邊各州府傳檄令其投降,恐怕也不會有人響應。況且,大明在南京還有一套完備的六部班子,連洪武朝的宮殿都在,咱們一旦拿下北京,南京方麵定會迅速擁立朱家子孫繼續為帝。屆時,各地官府大半還是會主動去擁戴南京的大明王朝,進而聯合發兵討伐咱們。如此一來,咱們必將陷入四麵楚歌的絕境。憑咱們這一萬來人,打一場幾萬人的局部戰鬥自然沒問題,但若是要分散兵力去應對來自四麵八方的敵人,火力優勢便會被攤薄,十有八九會落得個寡不敵眾,處處慘敗的下場。屆時咱們就是重新去當流寇,恐怕朝廷也會把咱們列為首要剿滅的目標。”
說到此處,錢守庸頓了頓,盯著李明道:“咱們的火器厲害是厲害,但也有個致命的弱點,就是太過依賴後方的彈藥供應!作為流寇,根本沒有時間和條件再去大規模生產彈藥。而武器也是消耗品,隻要戰鬥就會大量損壞。屆時,恐怕幾仗下來咱們手中的先進槍炮就都成了燒火棍。到時候,將軍你拿什麽和四麵八方來圍剿咱們的官兵拚?”
“所以我認為,將軍您不如還是按照原計劃跟著我去複任五省總督,我將你安置在武昌。你可先派一個旅隨我去剿匪,應付下差事。而主力則留在武昌繼續擴軍,積累實力。一旦天下局勢有變,你便可乘勢而起,要麽獨霸一方,稱王稱霸;要麽順流而下,直取南京,控製南京的六部,效仿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以朱家子孫為傀儡,征討不臣;即使沒能拿下南京,控製六部,武昌城內的楚王朱華奎不也是個現成的傀儡人選嗎?如此一來,選擇更多,成功的概率也無疑更大。”
李明聽後,頓時茅塞頓開,不禁感歎道:“老錢你不愧是當封疆大吏的人,這眼界和見識就是不一樣啊!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當下便拍板決定,聽從錢守庸的建議繼續南下。張德和譚師爺聽了錢守庸的分析,也都心悅誠服,對其戰略眼光佩服不已。
於是,大軍按照既定計劃,繼續開拔前進。
此時,還在皇宮內認真批閱奏折的崇禎皇帝,渾然不知自己剛剛在鬼門關前走了一遭。若李明真的拍板決定夜襲北京城,或許他就等不到崇禎十七年,今晚就得去煤山自掛東南枝了。而大明王朝的命運也將在今晚被徹底改寫。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錢守庸這個大貪官給大明王朝又延壽近十年,這不得不說是個黑色幽默。
喜歡穿越明末成餓殍請大家收藏:()穿越明末成餓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