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飛熊初嘯

字數:3016   加入書籤

A+A-


    馬蹄重重地踏碎地麵薄薄的一層寒霜,發出清脆而響亮的聲響。北麓灌叢中的枯枝在黎明微弱的光線中瑟瑟發抖,仿佛被這突如其來的震動嚇得簌簌震顫起來。
    華雄單手緊緊提著韁繩,胯下駿馬嘶鳴不止。他那張冷峻的臉龐隱藏在厚重的鐵麵甲之下,隨著呼吸,一團團白霧緩緩滲出。隻見他目光如炬,遙望著遠處羌騎正在倉促間收攏的旌旗,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不易察覺的笑容。
    &34;將軍當真神算啊!&34; 華雄不禁讚歎道,同時手中那柄長長的槊猛地往地上一插。隻聽一聲悶響,大地似乎都為之顫抖了一下,槊尖深深插入泥土之中。受到驚嚇的三隻鳥兒撲棱棱地拍打著翅膀,急速竄向天空,瞬間消失在了蒼穹深處。
    回想起昨夜那場大火,實在燒得有些蹊蹺。原本羌人囤積在峽穀南坡的大量糧草,竟然在一夜之間被己方的輕騎兵神不知鬼不覺地繞到後方給焚燒殆盡。這場火不僅讓羌人的軍心動搖,更是打亂了他們所有的戰略部署。
    此時,坐在車駕之內的董卓正默默地摩挲著掌心處一道若隱若現的血紋。那是他多年征戰所留下的印記,也是權力與野心的象征。在他身旁,一卷殘破不全的帛書靜靜攤開著,上麵殘留的灼痕已經漸漸淡去,化為淡淡的朱砂之色。然而,昨夜突然湧入腦海的《六韜·虎韜篇》卻依舊在耳邊嗡嗡作響,那些精妙絕倫的兵法謀略如同走馬燈一般不斷閃現。
    董卓輕輕掀起車簾的一角,想要看看外麵的情況。就在這時,他正巧瞥見山崖之上有一截焦黑的車轅正順著山勢滾滾而下。定睛一看,原來那正是之前韓遂部下從官軍那裏劫掠而來的官糧車輛。如今,這些車輛早已被燒成一片廢墟,混雜著無數羌人的屍首,在尚未熄滅的餘燼中升騰起一縷縷嫋嫋青煙。
    正當眾人還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之中時,一名探子急匆匆地奔來,高聲喊道:&34;報!羌王韓遂派遣使者前來求和!&34; 這聲呼喊猶如一顆石子投入平靜的湖麵,頓時激起千層浪。一時間,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董卓身上,等待著他做出下一步的決策。
    一匹棗紅馬撞開晨霧,馬上使者捧著鑲金牛角杯,杯中血酒尚溫。董卓瞥見杯沿三道刀痕,嘴角扯出冷笑。這是羌人最毒的歃血咒,若飲下此酒,三日內必腸穿肚爛。
    “告訴韓文約,”他五指猛然扣住車軾,玄鐵護腕與木紋相擊,錚然如金鐵交鳴,“他若肯獻上三千戰馬,本將便留他全族性命祭天。”
    使者臉色驟變,腰間彎刀才出半寸,咽喉已被華雄的槊尖抵住。
    “將軍改了規矩。”華雄鐵麵甲下的聲音悶如滾雷,“從前這等雜碎,隻配喂馬。”
    董卓怔了怔。
    記憶裏翻出零碎片段:原身董仲穎最喜將叛將綁在馬尾,任其在戈壁上拖成白骨。他按住突跳的太陽穴,帛書紋路突然發燙,腦海中《六韜·犬韜篇》的文字如活蛇遊動。
    “兩軍交戰,攻心為上。”他忽然朗聲大笑,震得車頂積雪簌簌而落,“華司馬,且讓這羌狗回去傳話——就說本將新得八牛弩圖紙,正缺活靶試箭!”
    二十裏外,韓遂大帳炸開驚呼。
    當斥候連滾帶爬稟報“漢軍推來十丈高的木樓”時,這位縱橫西陲二十年的羌王,正死死盯著案上裂成兩半的羊胛骨。昨夜占卜的凶兆赫然應驗:卦象顯示火鴉啄目,而此刻帳外傳來的機括絞弦聲,恰似萬千鴉啼。
    “將軍,北坡樹冠有異動!”
    了望塔上的士卒突然嘶吼。董卓眯眼望去,但見晨霧中隱約有紅影翻飛,似羌人巫祝祭祀的血幡。他心頭一跳,前世課堂上的幻燈片在腦中閃現——中平二年,韓遂曾用詐降計焚毀漢軍糧車!
    “取某弓來!”
    鐵胎弓入手刹那,帛書血紋驟然發亮。臂膀肌肉記憶蘇醒,三石強弓拉如滿月,箭簇卻遲遲不發。董卓額角青筋暴起,原身嗜血的殺意在血脈裏沸騰,而現代人的理智死死壓住弓弦——那紅影分明是女子衣袂!
    破空聲乍響。
    一支鳴鏑搶先貫穿霧靄,將紅影釘在枯樹上。華雄收弓冷笑:“羌人慣用婦孺作餌,將軍何必……”話音未落,淒厲哭嚎刺破曠野:“阿爹!阿爹救我!”
    董卓瞳孔驟縮。
    被射穿的竟是個十歲羌女,腰間還係著漢家樣式的荷包。記憶突然翻湧:三年前原身征討先零羌時,曾縱兵擄走數百婦孺充作軍糧!
    “華雄!”他暴喝一聲,箭已離弦。
    鐵箭擦著華雄兜鍪飛過,將二十丈外的羌人旗杆攔腰射斷。羌人伏兵愣在當場,原身的暴虐本能與今生的理智撕扯,終化作一聲怒吼:“隨某救人!”
    羌人伏兵精心布置的殺局,此刻被三千鐵騎衝得七零八落。董卓用披風裹住中箭的羌女,反手一劍削斷自己半幅衣擺——那是羌人歃血為盟時最重的血誓,意為“以衣代首”。
    韓遂的狼頭纛轟然倒地時,董卓正按著羌女汩汩冒血的肩頭。少女脖頸間晃動的銀鎖刺入眼簾,鎖上陰刻的“李”字讓他如遭雷擊——這分明是前世在洛陽博物館見過的文物!
    “將軍!密探急報!”
    親兵呈上的絹帛還沾著馬汗。董卓展開一看,渾身血液幾乎凝固:何進十日前已死,十常侍的首級正在洛陽城頭懸賞,而西涼軍真正的催命符——那道召董卓進京平亂的聖旨,此刻恐怕剛出函穀關!
    帛書血紋突然灼如炭火。
    《六韜·龍韜篇》在腦海中鋪天蓋地展開,最終定格在一行小篆:熒惑亂紫宮,霸星現隴右。他猛地攥緊羌女頸間銀鎖,前世今生兩個靈魂在識海中轟然對撞。
    喜歡我為董卓之逆天改命請大家收藏:()我為董卓之逆天改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