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許昌屍甕
字數:3630 加入書籤
許昌城頭的殘陽將護城河染成血色,董卓的玄鐵戰靴碾過甕城青磚,靴底黏著的靛藍黏液正腐蝕磚縫間的苔蘚——三日前破城時,守軍將三百口青銅甕埋入城牆,每口甕內皆塞著浸泡藥液的漢室老臣,他們割開的手腕處黑血滲入磚石,將整段城牆蝕出蜂窩般的孔洞。
"主公,城樓有腐臭味!"
賈詡的黑裘掃過箭垛缺口,卦盤碎玉紮入某處磚縫。話音未落,九條青銅鎖鏈自女牆暴垂而下,鏈頭拴著的不是滾木,而是三百顆腫脹如球的頭顱!頭顱突然張口,腐爛的舌根彈射出浸泡屍油的《衣帶詔》殘頁——詔書觸及空氣的刹那,"誅董"二字突然滲出黑血,混著硫磺味的毒煙直撲漢軍前鋒!
呂布的赤兔馬踏碎兩顆頭顱,方天畫戟劈向第三顆:"曹阿瞞倒是會糟蹋聖旨!"戟尖觸及天靈蓋的瞬間,顱骨突然炸裂——藏於腦髓中的墨家機關蟬振翅升空,蟬翼金粉繪著的竟是許昌地宮的密道圖!
蔡琰手持焦尾琴,輕盈地躍過毒煙彌漫的區域,如仙子般飄逸。她的手指輕輕撥動著琴弦,犀筋弦如同靈動的蛇一般,迅速地勾住了三條鎖鏈。
“明公,快看!”蔡琰的聲音清脆而急切,“這鎖鏈上竟然有荀彧的血書!”
隨著她的話音落下,琴音驟然震顫起來,仿佛整個空間都在隨之顫抖。那三根鎖鏈突然像是被賦予了生命一般,猛地繃直如弓,發出“嗡嗡”的聲響。
就在這時,令人驚奇的一幕發生了。原本隱藏在鏈環夾層中的魚皮殘卷,在遇火後竟然顯露出了身形。這殘卷顯然是被精心藏匿於此,此刻卻在火焰的灼燒下無所遁形。
仔細看去,那魚皮殘卷上赫然寫著幾行字,竟是漢獻帝被困許昌時留下的密詔!而密詔上用朱砂書寫的“九鼎”二字,此刻正緩緩滲出膿液,仿佛這兩個字承載著無盡的怨念和不甘。
“雕蟲小技!”董卓見狀,發出一聲不屑的冷笑。他的五禽戲氣勁猛然爆發,如同熊咆虎嘯一般,震耳欲聾。
隻見他的身形如同山嶽一般巍峨,雙臂一揮,那熊形的氣勁如排山倒海般湧向那密詔。瞬間,密詔在這強大的氣勁衝擊下,如紙糊一般破碎開來。
然而,事情並未就此結束。玉璽上的紫芒順著鎖鏈如閃電般灌入城牆,刹那間,整段甕城突然像是被一股巨大的力量掀開一般,向外翻轉開來。
隨著甕城的外翻,隱藏在牆芯中的秘密也終於展現在眾人眼前——三百架“裂魂弩”!這些弩臂竟然是用鎮壓黃巾軍的青銅太平杖熔鑄而成,而箭槽中則填滿了刻著“劉”字的淬毒陶片,顯然是為了對付董卓而準備的致命武器。地動山搖之間,整個世界都仿佛在劇烈搖晃,而在這動蕩之中,城樓的最高處卻傳來了一陣清脆悅耳的玉磬聲響。這聲音如同來自九天之外,在喧囂的塵世中顯得格外突兀。
荀彧身著一襲素色長袍,在夕陽的餘暉映照下,那素服竟泛起一層淡淡的青光。他獨自一人站在城樓之巔,右臂托著一隻古老的青銅禮器,那禮器在他的手中顯得有些沉重。
突然間,那青銅禮器毫無征兆地裂開了一道細縫,緊接著,裂縫如蛛網般迅速蔓延開來。荀彧麵色一變,他顯然沒有預料到這一情況。就在他驚愕之際,那禮器內部突然竄出了三百條細如發絲的詭異生物——蝕腦蚴!
這些蝕腦蚴如同被驚擾的蜂群一般,瘋狂地從禮器中湧出。它們在空中飛舞著,仿佛是被某種力量驅使著,徑直朝著下方的磚石撲去。
當蝕腦蚴觸及磚石的瞬間,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藏於地底的三百口青銅屍甕突然破土而出!每一口屍甕都散發著古老而神秘的氣息,仿佛是被封印了千年之久。
而在每一口屍甕之中,都立著一具身披漢官朝服的幹屍。這些幹屍雖然已經死去多時,但它們的身體卻依然保持著生前的姿態,仿佛是在等待著什麽。
更為驚人的是,這些幹屍的掌心都托著一枚傳國玉璽的贗品。當這些贗品與董卓懷中的傳國玉璽碎片產生共鳴時,整個空間都開始劇烈震顫起來!
"文若,你這甕裏醃的倒是忠心啊!"董卓站在不遠處,看著這一幕,嘴角泛起一抹冷笑。他手中的趕山鞭猛地一揮,鞭梢上的紫芒暴漲,如同一道紫色的閃電,直直地卷住了一具幹屍。
那具幹屍在被趕山鞭卷住的瞬間,突然睜開了雙眼,它的七竅之中,竟然噴射出了無數墨家的連心蠱!這些連心蠱在空中飛舞著,它們腹部的陰符紋路與當前地脈的走向竟然嚴絲合縫,仿佛是經過精心設計一般。
就在這時,賈詡手中的碎玉卦盤如同流星一般劃過天際,直直地紮入了震位。隨著碎玉卦盤的插入,地麵上突然裂開了一道巨大的縫隙,熊熊烈火從縫隙中噴湧而出。
"坎位地裂,焚蠱!"賈詡的聲音在火光中回蕩著,帶著一種決然和果斷。玉璽之力如洶湧的波濤一般,逆衝而上,仿佛要衝破雲霄。這股強大的力量使得整座許昌城都開始劇烈地搖晃起來,地麵傾斜,房屋搖搖欲墜。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就在人們驚慌失措之際,隱藏在民宅地基下的三百裏墨家機關城突然顯露出來。齒輪咬合的聲音震耳欲聾,仿佛整個城市都在顫抖。而城中的三百尊青銅儒生像也同時轉過頭來,他們眼眶中嵌著的《論語》竹簡突然彈射而出,速度之快,令人瞠目結舌。
這些竹簡上的“仁”字裂痕處,竟然都藏著淬毒的鐵蒺藜!一旦被射中,後果不堪設想。
與此同時,荀彧的獨臂突然如同閃電一般插入自己的胸腔,掏出了一本血淋淋的《尚書》殘卷。他滿臉悲憤地吼道:“董賊!這屍甕葬的不是人,而是光武皇帝未燃盡的漢魂啊!”
話音未落,那本殘卷在觸及玉璽贗品的瞬間,三百口屍甕突然如同被施了魔法一般,迅速合體成一座巨大的青銅巨鼎。鼎耳垂下的鐵鏈如同毒蛇一般,緊緊纏住了赤兔馬的鐵蹄。
而在鼎內,沸騰的汞液中,一個模糊的身影漸漸浮現出來。那竟然是劉邦的虛影!他手中的赤霄劍閃爍著寒光,與當前的箭雨軌跡完全重合,仿佛在預示著一場驚心動魄的對決即將展開。五更鼓響,萬籟俱寂,許昌城在一片死寂中迎來了黎明。
荀彧身著素服,靜靜地站在鼎前。他的身影在晨曦中顯得有些單薄,仿佛一陣風就能將他吹倒。素服的衣角被鼎耳的裂縫卡住,他卻渾然不覺,隻是凝視著鼎中的玉璽,袖中未燃盡的《衣帶詔》正與玉璽發出微弱的共鳴。
突然,一陣狂風襲來,董卓的趕山鞭如蛟龍出海,卷起一塊鼎身的殘片。殘片在空中飛舞,紫芒閃爍,映出了荀彧臨終前刻下的血篆——“屍甕非葬器,人心自為甕”。
蔡琰站在不遠處,她的斷弦琴已經沉入了機關城的齒輪中,琴弦斷裂的聲音仿佛還在空氣中回蕩。她的指尖染滿了鮮血,輕輕拂過青銅儒生的麵龐,喃喃自語道:“這甕中困的不是屍……而是漢室苟延殘喘的體麵。”
而在地宮的最深處,祭壇上的三百卷《論語》突然自燃起來。火焰熊熊,照亮了整個地宮。灰燼中,一個“漢”字若隱若現,隨著洛陽方向傳來的玉璽震顫,緩緩地扭曲著……
喜歡我為董卓之逆天改命請大家收藏:()我為董卓之逆天改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