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公社製度 人人平等
字數:3439 加入書籤
南北兩邊海岸,港口各有十座,建造的長方形倉庫更是勝不勝數,金,銀,鐵,煤,米,棉,布,……倉庫裏填塞得門戶難關。
遷徙到沿海居住的村民,田是不用耕了,每日裏的八小時工作製,天天分揀各種貨物,或入倉,或分發到全國各地。
接管孫庭王朝的第一年,這些工作都是工程兵在幹,全民安居之後的第三年,逐漸由村民接手,工程兵成了輔助。
這些工作,最終會回歸到人類的手中,機器人退出。
除非,後起之秀有人才,他們也能製造出機器人。那麽,這些繁重的工作,便可讓機器人繼續替代人力。
公元七年,避俗穀裏的劉可穎小手一揮,令身邊的文職機器人,花掉全部金銀的十分之八,繼續購買機器人,總數量必須達到一個億。
劉可穎製定擴展海外公社製的方針是:機器人到達海外,不殺人不攻城,直接工作:推山,填壑,建房,架橋,鋪路……但有官兵前來幹涉,一律抓了做奴隸。
直到工程全部完工,才調整策略讓人口遷徙,實現全球公社製。
這樣的計劃,既簡單又快捷。
要打仗,他們自動送上門來,不僅不浪費時間,還不會誤傷無辜平民。
如此良策,都是建設大同共和國這幾年積累下來的經驗。當時,不管是接管兵權,還是進城宣傳,再到遷徙,每一個環節都是麻煩重重,費時費力,還傷感情。
隻因為建立大同共和國,大刀闊斧,人難接受,此種情況下,就抓了幾千萬個反對公社製的地主老財。
這樣做,不僅傷了人脈,更消耗了一部分作戰兵。沒辦法,經驗不足,隻能送這些地主老財去沙漠種樹,等他們的孫輩們長大,體驗了人間滄桑,才會知道共和國的公社製度有多好。
出海的文職機器人,奉行的同樣是不進城不進村,隻在工地上樹立標語,好奇的平民必會前來觀看。
三至五年,工程幹完了,平民的思想早接受了廣告牌上的宣傳標語。此時,文職機器人再下鄉或進城做工作,就事倍功半多了。
避俗穀的最高指示一出,僅過了月餘,南北兩邊海岸,便轟隆隆迎來熱鬧場麵,無以計數的鎧甲機器人,步調鏗鏘,氣勢磅礴,一排排一列列秩序井然離岸登船,每坐滿一船,即離海而去。
同時刻,二十座港口,臨時斬斷海外貿易,收回他國使用多年的蜈蚣船。
沿海城牆上,旅行到此的六十周歲老者,有幸目睹了這番壯觀場景,不禁感慨萬千:若是舊日朝代,這些地方早已戒嚴,或者鞭打驅逐;但是,現在,一切都是那麽詳和,軍民秋毫無犯,各幹各的活,各盡各的職。
這些老者,猛然看見這麽多機器人,不明就裏,張口結舌目光直視。有識字者指著船頭旗幟念道:征戰海外,實現共和
簡簡單單八個字,道盡了此次出征的意義。貧苦出身的老者們,低頭瞧自己衣服,胸口上繡著:公社製度,人人平等,老有所養,幼有所教,愛家愛國,世界太平。
這種繡字,人人衣服上皆有,想起曾經受外敵蹂躪的苦難日子,眾老漢不禁熱淚盈眶,一齊朝北拱手彎腰: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有北方來的老者說:“南方老兄台,京城已是空城,成旅遊景點了,你們拜什麽拜?”
聽了此言,便有南方的老者問:“北方老兄,那我們的皇帝住哪啊?這麽好的皇帝,我們總該拜一拜吧!”
“不知道!有人說,皇帝住在農村,每天跟著大家一塊幹活,就不知道是真是假?”
南方又有老者說:“怎麽可能?自古以來哪有皇帝幹活的?就不知在哪個村,我想去見見龍顏。”
眾人抹去眼角淚水,一陣哂笑,皇帝老兒神龍見首不見尾,哪能輕易見到?說不定就在大家身邊,但又有誰認識?
此時的原葉塘縣老縣令張集馨,已經出行了一年半,他的隊伍有上百人之多,浩浩蕩蕩,熱鬧非凡。
沿途每隔百裏有一個驛站,大雨棚,內有鍋灶,有通鋪,吃飯必須自己煮。一路行去,碰到公社村,才能進去買飯吃,住宿則免費。但張集馨這行人選擇的是由東往北,沿途無村,隻有驛站;因此,一路上都是自供自給。
還好,出發前,文職機器人有給每人一張地圖,還叮囑他們帶夠米菜和禦寒衣被;是於,米菜被褥填滿了各人的馬車。一路風平浪靜,大夥兒盡情談詩吟唱,觀山望景,別無它顧。
沿海城牆,內中有路,皆是雙向六車大道,涼風吹拂時,這幫老頭一路歡笑,嗷嗷狂吼,精力充沛不亞於壯男。
隻可惜他們的小妾不及六十高齡,通通被截留在家中,早起上工,晚歸跳舞;要是有小妾陪伴,這一趟行程肯定更加快意人生。
這日,張集馨這群人行到北海附近,突然前方傳來轟隆隆巨響,似山崩,似地裂,不知何事?
眾人呆立半晌,判斷出這巨響不是打仗,因為沒有馬嘶人吼和斧刀碰撞之聲。眾人出於好奇,有膽大者已經棄馬登城,站高眺望。
此群人中,非張集馨官職最大,但他仗著有三丈高飛翔功,第一個捷足登上了城牆。
一眼望去,但見海氣朦朧,前方城牆下有條隱秘出口,源源不斷從裏頭湧出許多鐵甲機器人。
張集馨並不笨,隨即恍然大悟:原來建設大同共和國的機器人是從這裏誕生的啊!
隨行眾人,見張縣令臉露驚詫之色,卻無危險,便紛紛拾級登樓,都來觀望。
那是不看則已,一看心尖狂跳。機器人他們看過,也已了解過,是一群不吃不喝,不向農民納稅的鐵甲軍;但如此密密麻麻像一窩螞蟻的場景,卻還是第一次見到,不驚懼那就真是怪事了。
這些機器人回頭瞧了一眼城牆上的這群老頭,然後便不再看,整齊有序成排成排登船。萬米長的蜈蚣船,裝滿鎧甲兵之後,似有靈識,嗖嗖嗖往大海深處貼水飛行,眨眼間消失在海平麵上。
隧道後頭出來的機器人,源源不絕,依列登船,重重複複,看似很枯燥,但空氣中彌漫的卻是震天撼地不可抗拒的擎天氣勢。
“別看了,走吧!我們也幫不上啥忙。”說話的是張集馨,又是他第一個帶頭下樓。
喜歡暮雪寒衣請大家收藏:()暮雪寒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