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八十年前八王之亂(二)

字數:6858   加入書籤

A+A-


    鄒珩於追求柳明華的漫漫長途中,內心的苦痛與掙紮如瘋長的藤蔓,與日俱增,肆意蔓延。
    他眼睜睜瞧著柳明華與獨孤峰、林海之間那似有還無卻又緊密相纏的情感絲線,每一個細微的眼神交匯,每一回不經意的微笑互動,皆如尖銳的利刃,狠狠刺入他的靈魂深處,讓他痛不欲生。
    但凡他瞧見柳明華與獨孤峰並肩漫步時的那份默契,或是目睹她與林海相視而笑時的那絲柔情,鄒珩心中的妒火便如熊熊烈焰,不可遏止。
    那妒火恰似一頭狂暴巨獸,在他胸膛內橫衝直撞,肆意摧殘著他內心的平和與理智。
    鄒珩曾經那因天賦卓絕和高貴地位而高高在上的驕傲之心,在這洶湧澎湃的妒意浪潮衝擊下,漸漸扭曲變形。
    他不再是往昔那個自信灑脫、意氣風發的陰陽家傑出人物,反倒成了一個被嫉妒與怨恨吞噬的可悲靈魂。
    那猶如惡魔附身的嫉妒之蛇,牢牢盤踞在他心靈最深處,日夜不停啃噬著他的良知與判斷力。
    他的雙眼被仇恨蒙蔽,心中僅存一個瘋狂念想——不惜一切代價,贏得柳明華的芳心,擊潰獨孤峰和林海。
    為在這場仿若生死決戰般殘酷的愛情角逐中占據上風,鄒珩決意充分施展自己在陰陽家內部的尊崇地位和廣泛影響力。
    他的腦海中逐步勾勒出一連串陰險詭譎、錯綜複雜的陰謀詭計,宛如一張黑暗無形的巨網,預備將所有人都籠罩其中。
    鄒珩深知,僅依靠自身單薄力量,要達成這近乎癲狂的目標,無異於癡人說夢。
    唯有巧妙借助陰陽家那深不可測、雄渾無比的強大勢力,並充分利用江湖和朝堂中那紛繁雜亂、糾纏不清的矛盾與紛爭,他方有可能於這場看似毫無勝算的戰爭中覓得一線生機。
    他率先將那貪婪陰毒的目光鎖定與陰陽家有著千絲萬縷神秘關聯的儒家。
    儒家,在諸子百家當中向來以尊崇禮教、倡導仁義著稱,其門下弟子眾多,如繁星散布於江湖朝堂各處。
    儒家的影響力,仿若一張無形卻又堅固無比的巨大羅網,緊緊籠罩著整個天下。
    然而,近些年來儒家因丟失門派經典《仁義經》,內部陷入混亂與紛爭。
    再加上朝局間的激烈爭鬥,儒家更是深陷其中,難以自拔。
    一個月黑風高之夜,鄒珩秘密召集了陰陽家內一群心術不正、心懷叵測的門徒。
    在一間幽暗潮濕的密室中,鄒珩的身影被搖曳的燭光拉長,顯得格外陰森。
    他目光陰鷙,聲音低沉且充滿誘惑:“諸位,隻要聽從我指揮,事成之後,榮華富貴、功名利祿,盡歸你們。”
    那些門徒原本就被欲望蒙蔽雙眼,此刻在鄒珩的蠱惑下,更是如餓狼般紅了眼,紛紛拍著胸脯表示願為他赴湯蹈火。
    經過精心喬裝,這些人混入儒家弟子講學之所。
    在莊重嚴肅的講學過程中,他們偷偷散播充滿惡意、聳人聽聞的謠言。
    “聽說了嗎?儒家某些高層違背與陰陽家多年前定下的神秘盟約。”
    “不止如此,他們還私奪原本屬於陰陽家的珍貴資源,據說那些資源有著神奇力量,能助人突破武學瓶頸,甚至長生不老。”
    “更可怕的是,他們妄圖侵占陰陽家在江湖的重要地盤,那裏藏著無數武學秘籍和寶藏。”
    “還有啊,傳聞儒家正精心謀劃聯合其他門派打壓陰陽家,企圖稱霸江湖,號令天下。”
    這些惡毒謠言如瘟疫般迅速擴散。
    起初,隻是在一些隱秘小圈子裏私下議論。
    但在鄒珩手下別有用心之人的推波助瀾下,很快便如野火燎原,激起儒家眾多弟子的強烈憤怒與極大不滿。
    他們怒火中燒,紛紛要求儒家高層出麵澄清,並向陰陽家討個合理滿意的說法。
    而鄒珩則如潛藏在黑暗中的惡魔,在背後拚命煽風點火。
    他指使手下門徒偽裝成無辜百姓,在市井間故意誇大其詞、添油加醋,將此事渲染得愈發嚴重,仿佛末日將至。
    與此同時,鄒珩又把目光轉向儒家與法家的矛盾。
    儒家主張以德治國,堅信人性本善,通過禮儀教化和道德引導,能使人心歸善,實現社會和諧穩定。
    法家則堅決以法治國,認為人性本惡,唯有依靠嚴苛律法和嚴厲懲罰,方可約束人的行為,維護社會秩序。
    兩家理念本就存在巨大分歧,平日雖有爭論,但大體還算相安無事。
    然而,鄒珩看準這一關鍵,決意挑起兩家激烈衝突。
    他精心挑選一批身手敏捷且善於隱匿的手下,偽裝成儒家弟子。
    在一個夜色深沉的晚上,這些人悄然來到法家重要據點附近。
    他們先是肆意破壞法家設立的告示牌,上麵書寫著法家倡導的律法條文及對違法之事的嚴厲警示。
    接著,又偷偷潛入法家物資倉庫,神不知鬼不覺地偷走部分重要物資。
    那些物資非比尋常,乃是能煉製神奇丹藥的珍貴材料。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在現場,他們故意留下帶有儒家標識的物件,刻意營造出儒家蓄意挑釁的假象。
    法家自然不會坐視不管,堅信是儒家公然違背江湖道義,蓄意挑釁。
    於是,迅速派遣大批門徒氣勢洶洶地前往儒家地盤討要說法。
    起初,雙方隻是言辭激烈交鋒,各執一詞,互不相讓。
    “你們儒家怎能如此無恥,做出這等卑劣之事!”法家弟子怒目圓睜,大聲斥責。
    “簡直是血口噴人,我們儒家行得正坐得端,絕不會幹這種勾當!”儒家弟子同樣義憤填膺,據理力爭。
    然而,隨著情緒愈發激動,終於有人按捺不住,率先動手。
    刹那間,刀光劍影交錯,喊殺聲震耳欲聾。
    這場激烈械鬥迅速蔓延,街道瞬間陷入混亂不堪的境地。
    無辜百姓原本隻是好奇圍觀,卻被這突如其來的混戰波及,嚇得驚慌失措,四散奔逃。
    鮮血染紅大地,房屋倒塌,哭聲、喊聲、求饒聲交織,猶如人間地獄。
    此時的西晉王室,同樣深陷混亂爭鬥。
    汝南王司馬亮和楚王司馬瑋死後,諸王爭鬥愈發激烈。
    趙王司馬倫野心勃勃,趁機篡奪皇位,引得其他諸王群起攻之。
    成都王司馬穎、長沙王司馬乂、東海王司馬越等諸王紛紛起兵,各方勢力相互廝殺,戰火連天。
    諸子百家的各門派也紛紛依附諸王,以求生存發展。
    儒家部分分支投靠成都王司馬穎,為其出謀劃策,試圖以禮教規範軍隊,穩定民心。
    法家一些勢力依附長沙王司馬乂,為其製定嚴苛律法,加強對軍隊和領地的控製。
    墨家因擅長製造精妙器械,被東海王司馬越看重,為其打造先進攻城武器和防禦裝備。
    道家部分流派支持趙王司馬倫,以神秘道法為其預測吉凶,助其穩固皇位。
    陰陽家則在鄒珩操縱下,暗中挑撥諸王關係,令局勢更為複雜。
    司馬穎為擴充實力,試圖拉攏江湖中的墨家,承諾豐厚賞賜和崇高地位。
    然而,鄒珩的陰謀致使墨家自顧不暇,無法響應司馬穎的拉攏。
    司馬乂則利用法家與儒家的爭鬥,暗中削弱各方勢力,企圖在亂局中坐收漁利。
    柳明華麵對這混亂局麵,心中滿是無奈與痛苦。
    她深知鄒珩的陰險狡詐,對其行徑厭惡至極,卻又忌憚陰陽家的勢力。
    獨孤峰一心守護她,但其部落也被卷入紛爭,令她憂心忡忡。
    林海雖儒雅深情,但其背後的麥積山勢力在各方爭鬥中亦難以獨善其身。
    柳明華夾在這三人之間,每一份情感都令她難以割舍,又讓她備受折磨。
    她想阻止這一切爭鬥,卻發覺自身力量如此渺小。
    她既心疼無辜百姓於戰亂中受苦,又對諸子百家的自相殘殺感到悲哀。
    鄒珩的陰謀並未停止。
    他深知墨家在江湖的重要地位和強大影響力,若能將墨家拖入混亂,必能進一步攪亂江湖局勢,為自己的計劃創造更有利條件。
    墨家以其精湛絕倫、巧奪天工的技藝和令人敬仰、傳頌千古的俠義精神聞名於世。
    其製造的機關器械精妙無比,有的用於防禦,據說能抵禦千軍萬馬;有的用於改善民生,能讓百姓過上富足生活。
    一直以來,墨家弟子秉持俠義之心,在江湖扶危濟困,隻要有不平之事,必有他們挺身而出的身影。
    鄒珩如同冷酷劊子手,精心挑選一批頂尖高手。
    這些人偽裝成其他門派弟子,趁夜潛入墨家機關製造之地。
    此地隱藏於神秘山穀,四周布滿機關陷阱。
    他們對墨家機關布局和巡邏規律了如指掌,仿佛曾是墨家內部人員。
    成功避開重重嚴密守衛,那些守衛皆是墨家精心訓練的高手。
    順利抵達機關製造核心區域。
    他們先是大肆破壞正在研製的關鍵機關造物,這些機關是墨家耗費大量心血和珍貴資源,準備應對江湖可能出現的重大危機。
    據說這些機關能引發天地變色,改變戰局,也是墨家未來立足和長遠發展的重要依靠。
    在破壞機關同時,鄒珩手下故意留下諸多看似無意實則精心設計的線索,巧妙嫁禍給道家。
    那些線索仿佛神秘符文,隱藏不可告人秘密。
    道家在江湖同樣聲望頗高,其道法高深,能呼風喚雨、撒豆成兵。
    墨家弟子發現機關被破壞後,順著線索調查,很快將矛頭指向道家,誤以為是道家嫉妒所為。
    道家得知,堅決不肯承認,認為墨家無端猜忌,嚴重詆毀其聲譽。
    雙方先派代表交涉,可在交涉中,鄒珩暗中挑唆,如同無形幽靈。
    致使墨家與道家原本緊張的關係急劇惡化,最終不得不武力對抗。
    墨家機關陷阱啟動,各種精巧暗器如密集雨點射向道家弟子。
    有的能瞬間束縛人,繩索似有生命的靈蛇;
    有的帶有劇毒,一旦射中後果不堪設想,使人在痛苦中化為膿血。
    道家弟子奮力抵抗,施展神奇道法,一時間,雙方衝突激烈至極,戰場混亂,硝煙彌漫。
    無數無辜百姓居住附近,被大戰殃及。
    有的被暗器所傷,傷口血流不止;
    有的被人流踩踏,身體支離破碎;
    房屋紛紛倒塌,砸向奔逃的人們。
    人們哭喊奔逃,慘狀不忍直視,哀嚎聲此起彼伏,不絕於耳。
    隨著鄒珩陰謀得逞,江湖局勢愈發混亂,原本相對穩定的諸子百家關係徹底破裂,各方勢力相互猜疑、爭鬥不斷,仇恨種子遍地生根發芽,如瘋長藤蔓迅速蔓延。
    這股江湖動蕩之風,如洶湧潮水般衝向朝堂,與朝堂權力爭鬥相互交織,愈演愈烈,令整個天下陷入水深火熱之中。
    喜歡慕容世家之燕國傳奇請大家收藏:()慕容世家之燕國傳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