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符融攪動代國風雲

字數:11429   加入書籤

A+A-


    在代國那遼闊無邊的草原之上,陽光一如既往地傾灑而下,恰似金色的薄紗,輕柔地覆蓋著大地。
    牧群宛如悠悠的雲朵,悠然地飄蕩著。然而,與之形成鮮明對照的是,王庭之內卻被凝重的氣氛緊緊包裹,仿佛一場狂暴的暴風雨正從遙遠的天際急速趕來,即將掀起驚濤駭浪。
    拓跋什翼犍,這位統治代國多年的王者,歲月的痕跡雖已深深鐫刻在他的麵容之上,但暮年的他,目光仍舊如蒼鷹般銳利無比。
    往昔在馬背之上的征戰歲月,以及政治風雲中的縱橫捭闔,賦予了他一種超凡的睿智,能夠洞悉人心最幽深、最隱秘的角落。
    近來,苻堅所領導的前秦勢力蒸蒸日上,其對代國的覬覦猶如一把高懸於頭頂的鋒利寶劍,讓拓跋什翼犍的內心憂慮如潮水般洶湧,沉重無比。
    他深深地感覺到風雨飄搖的時刻即將來臨。
    為確保代國的傳承安穩,拓跋什翼犍早早地立下孫子拓跋圭為王位的繼承人。
    此消息如同巨石投入平靜的湖泊,瞬間在王庭內外激起了層層浪濤。
    在拓跋什翼犍心中,既已選定繼承人,便絕不容許有任何潛在威脅存在,哪怕一絲陰影,他都將以王者的決然氣魄將其驅散。
    尤其是對於可能對孫子拓跋圭王位構成危險的人,寧可錯殺,也絕不放過。
    與此同時,苻堅帳下的苻融肩負著重大使命,悄然踏入代國這片神秘且充滿危機的草原大地。
    苻融在前秦朝堂之上聲名不顯,宛如隱匿於暗夜的梟鳥。
    但他智謀過人,恰似潛伏於暗處、善於捕捉時機的獵豹,總能直擊要害。
    他深知此番任務幹係重大,稍有差池,不僅自身性命難保,還會讓苻堅的宏圖霸業毀於一旦。
    故而行動格外謹慎,藏身於最隱蔽的角落,如同從未在代國出現過一般。
    憑借著對局勢的敏銳洞察和對人性的精準把握,他迅速鎖定了拓跋寔君與拓跋斤這兩顆極具利用價值的棋子。
    一場驚心動魄、波譎雲詭的權謀較量,就此緩緩拉開帷幕。
    一日,王庭議事。
    拓跋什翼犍高坐於上,威嚴的目光緩緩掃過眾人,低沉且富有壓迫力地開口:
    “今我代國,看似安穩,實則暗潮湧動。前秦虎視眈眈,諸位有何良策?”
    拓跋寔君心領神會,搶先一步,身姿挺拔地走上前,單膝跪地,行了個標準的大禮,神色間滿是恭敬:
    “父王,兒臣以為,當下最為緊迫之事,乃是加固與周邊部落的聯盟。兒臣願親赴各部,陳說利害,以唇齒相依之理,曉諭他們與我代國同仇敵愾。兒臣深知,各部所求各異,有的部落缺糧,我們可提供穀物,解其燃眉之急;有的部落缺鐵器,我們便以精良兵器相贈,助其壯大武力。投其所好之餘,再動之以情、曉以大義,定能讓他們心悅誠服,攜手抗秦。而且,兒臣還準備帶上各部寄養在我代國的質子,以顯我代王的誠意與信任,讓他們無後顧之憂。”
    說罷,微微抬頭,目光卻不敢與拓跋什翼犍對視太久,生怕被看出一絲破綻。
    拓跋什翼犍微微眯起雙眼,目光中審視之意盡顯:
    “嗯,想法固然不錯,隻是人心難測,你憑何確保能說服他們?”
    拓跋寔君心中一凜,後背悄然滲出一層冷汗,表麵卻依舊鎮定自若,不慌不忙地回應:
    “父王放心,兒臣素與各部有些交情,知曉他們的習性與顧慮。此前與某部落交易時,兒臣曾幫他們化解一場物資分配的糾紛,贏得了些許好感。再者,兒臣會挑選能言善辯之士同行,遇有異議,也好隨機應變。況且,有苻融……”
    話到此處,他猛然驚覺差點說錯話,忙改口道:
    “有父王的威名震懾,各部想必也不敢輕易忤逆。”
    拓跋斤見機行事,也趕忙上前一步,附和道:
    “大王,臣負責後勤保障,物資調配之事,臣定全力協助世子。且臣聽聞,前秦近日有使者頻繁出入一些部落,臣願暗中留意,若有異動,及時稟報。臣在後勤多年,熟悉物資的進出流程,哪些部落近期與前秦往來密切,從物資的流向便可瞧出端倪。”
    拓跋什翼犍的目光在拓跋斤身上短暫停留,似是要將他看穿,片刻後微微點頭:
    “如此甚好,你二人務必用心,莫要辜負本王信任。否則,後果自負。”
    退朝之後,拓跋寔君與拓跋斤尋了一處極為隱秘的角落碰麵。
    拓跋寔君抬手擦了擦額頭的冷汗,心有餘悸地說道:
    “今日真是險象環生,父王目光如炬,稍有不慎,咱們的計劃可就全暴露了。方才議事,我差點就把苻融大人供出來,那可就萬劫不複了。”
    拓跋斤冷哼一聲,低聲道:
    “怕什麽?有苻融大人在背後為咱們出謀劃策,隻要按計行事,必能化險為夷。接下來,得想法子讓那些部落使者在王庭說出對咱們有利的話,進一步鞏固咱們在父王心中的地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幾日後,部落使者依約來訪。
    拓跋寔君依著苻融的謀劃,在招待宴會上巧妙周旋。
    酒過三巡,眾人皆有了些醉意,他看似漫不經心地挑起話題:
    “各位使者,如今天下局勢愈發緊張,前秦的野心勃勃想必大家都有所耳聞。他們四處許諾,妄圖用利益收買各位,讓你們歸附。可各位仔細想想,一旦真的投靠了前秦,日後他們若翻臉不認人,你們又該何去何從?前秦剛吞並的某部落,起初也是得了些好處,可如今呢,物資被搜刮殆盡,青壯年還被強行征去當兵,苦不堪言啊。”
    一位使者醉眼惺忪,嘟囔著說道:
    “哼,前秦那些人,確實許了不少好處,可我們也怕他們說話不算數啊。”
    拓跋寔君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得意,趁熱打鐵地說道:
    “正是此理!我代王向來寬厚仁義,與諸位多年情誼深厚。隻要攜手共抗前秦,日後共享太平,豈不比寄人籬下強?我代國地域廣闊,水草豐美,與諸位部落互通有無,長久以往,大家的日子隻會越過越好。”
    使者們交頭接耳,紛紛點頭表示讚同。
    這番話被拓跋斤安排的人暗中記下,添油加醋後稟報給拓跋什翼犍,以彰顯拓跋寔君的“外交才能”。
    拓跋什翼犍聽聞,再次召集群臣議事:
    “近日聽聞寔君在使者一事上處理得當,諸位覺得如何?”
    一位老臣撚須思索片刻,緩緩開口:
    “世子聰慧過人,口才了得,若能持續為我代國拉攏盟友,確是大功一件。”
    眾人紛紛附和,拓跋什翼犍眼中也閃過一絲讚許:
    “既如此,往後對外聯絡之事,便多交予寔君負責。”
    拓跋寔君心中暗喜,表麵卻謙遜地低頭:
    “多謝父王信任,兒臣定當竭盡全力。”
    又一次,王庭討論糧草儲備分配,這關乎代國根基的大事。
    拓跋斤深知機會來了,他暗中在賬目上做了些手腳,看似微小差錯,卻足以引發一些部落的不滿。
    議事時,有部落首領按捺不住,起身發難:
    “大王,為何我部近日糧草份額減少?如今正值備戰關鍵,這讓將士們如何安心作戰?”
    拓跋斤佯裝惶恐,上前解釋:
    “大王,首領息怒。實是近期運輸途中損耗頗多,又有幾處倉庫遭了鼠患,臣已在全力補救,後續定當補齊。臣此前也巡查過,發現有些運糧的馬車破舊,道路又崎嶇,糧食撒漏嚴重,實在痛心。臣已安排人去修繕馬車,重新規劃路線,力求減少損耗。”
    拓跋什翼犍微微皺眉,語氣中帶著幾分不滿:
    “如此疏忽,下不為例。可有解決之法?”
    拓跋斤忙道:
    “臣有一計,可派專人巡查各條運輸線路,加強倉庫防護,再從其他富足之地調配些糧草應急。臣還想建議,以後收儲糧草時,多在本地招募些勞力,他們熟悉地形,幹活也麻利,能提高效率。”
    拓跋什翼犍思忖片刻,點頭認可:
    “就依你所言,盡快落實。”
    經此一事,拓跋斤不僅未因“失誤”受罰,反而攬下更多糧草調度大權。
    會後,拓跋寔君與拓跋斤密談。
    拓跋寔君低聲道:
    “你今日這招險棋走得妙,差點就騙過所有人,連我都捏了把汗。故意在賬目上做手腳,還能想出補救之法,這一來一回,父王對你的能力更認可了。”
    拓跋斤得意一笑:
    “若不如此,怎能顯出我等‘解決問題’的能力?如今咱們手握重權,往後行事更要謹慎,一步錯,便是萬劫不複。”
    隨著時間推移,在苻融的精妙謀劃下,拓跋寔君與拓跋斤越發深得拓跋什翼犍信任,代國的諸多要害部門,逐漸落入他們掌控之中。
    然而,他們每一步都走得戰戰兢兢,畢竟在拓跋什翼犍這等雄主眼皮底下玩弄權謀,稍有差池,便是身首異處。
    一次,王庭商議與某部落貿易政策。
    拓跋寔君搶先發言:
    “父王,兒臣以為,當下可對友好部落放寬貿易限製,比如減免部分毛皮、藥材交易稅,示我代國誠意,促進物資流通,於長遠有益。但對關鍵物資,如糧草、鐵器,要加強管控。如今局勢微妙,前秦若知曉我代國物資儲備空虛,定會趁機施壓。所以,我們一方麵要鼓勵貿易,另一方麵得隱秘地增加關鍵物資的儲備。比如與部落交易時,多換些糧草,用一些咱們代國特有的手工製品去換,那些部落對這些稀罕物件也感興趣。”
    拓跋什翼犍目光如炬:
    “嗯,有理,可度如何把握?若過度放寬,我代國自身物資儲備受影響怎辦?”
    拓跋寔君心中一緊,沉穩回應:
    “父王英明,兒臣也考慮到了。會密切關注市場,一旦發現異常,及時調整。對於心懷不軌、與前秦勾結的部落,不僅不優惠,還要限製貿易,以示懲戒。我們可以派些精明的商人混入其中,探聽消息,若發現他們與前秦使者接觸頻繁,就斷了他們的貿易往來,讓他們知道背叛的代價。”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拓跋斤立刻附和:
    “大王,世子此計甚妙,臣負責後勤,定協同把關。臣可以在物資出入庫時,多留意些,看看有沒有可疑的物資流向那些部落。”
    拓跋什翼犍點頭,進一步放權。
    可王庭中幾位老臣心存疑慮,一老臣私下提醒拓跋什翼犍:
    “大王,臣觀世子與拓跋斤近來行事蹊蹺,短時間攬大權,臣怕……”
    拓跋什翼犍抬手打斷:
    “本王心中有數,他們有用,但若有二心,絕不姑息。”
    老臣退下,拓跋什翼犍暗中觀察,等待揪出隱患時機。
    而苻融持續遙控,通過密使讓拓跋寔君、拓跋斤在王庭侍衛中安插眼線。
    二人以擴充安保為由,選親信報名,妄圖在這權力漩渦中,借苻融智謀、憑自身機變,一麵贏取拓跋什翼犍信任,一麵暗謀奪權,代國未來在各方勢力的詭譎角逐下,陷入重重迷霧,生死未卜。
    在一次盛大的草原集會上,各部落在歡快的歌舞與競技中相聚一堂,歡聲笑語回蕩在草原上空。
    拓跋寔君作為拓跋什翼犍的得力助手,忙前忙後,穿梭於各個部落之間,組織著各項活動,贏得了眾人的讚譽。
    他還特意安排了一場精彩絕倫的賽馬比賽,邀請各部落的勇士參與,獎品是由他私人出資打造的精美兵器。
    這些兵器工藝精湛,寒光閃閃,讓勇士們愛不釋手。
    這一舉作不僅展現了他的豪爽大方,更讓部落勇士們對他好感倍增,紛紛傳頌他的美名。
    拓跋什翼犍見狀,對他的組織才能和為部落著想的心更加認可,當眾誇讚他為代國的團結與繁榮做出了表率。
    拓跋斤則趁著集會人員混雜、場麵熱鬧的絕佳機會,悄悄與苻融派來的密使接頭。
    他們在一頂毫不起眼的破舊帳篷內,借著昏暗搖曳的燈光,緊張而又迅速地交換著最新的情報。
    密使帶來了苻堅的最新指示,要求他們加快挑撥部落矛盾的步伐,並摸清拓跋什翼犍的應急計劃。
    拓跋斤從懷中掏出早已準備好的王庭兵力調配圖和近期拓跋什翼犍與各部落首領的談話要點,神色凝重地交給密使,低聲叮囑務必安全送出,千萬不能有任何閃失。
    會後,按照苻融的精心策劃,謠言如同毒霧一般,開始在代國的草原上迅速蔓延。
    有人暗中傳言,拓跋什翼犍年事已高,精力不濟,已逐漸失去了對局勢的精準掌控力,如今代國的安穩不過是表麵現象,實則危機四伏,猶如一座搖搖欲墜的危樓;還有人添油加醋地說,拓跋什翼犍有意在戰後削弱各部落的勢力,將權力集中在自己手中,準備對那些曾立下戰功的部落進行打壓,以鞏固自己的王權。
    這些謠言巧妙地利用了各部落對自身利益的極度關注,仿若一條條毒蛇,在代國的草原上蜿蜒遊走,啃噬著代國團結的根基,讓部落之間的猜忌與不安日益加深,小規模的衝突時有發生。
    為了應對這些謠言,拓跋什翼犍緊急召開部落大會。
    他身著盛裝,神色威嚴地站在高台之上,目光掃過台下每一位部落首領的麵龐。
    他言辭誠懇,聲情並茂地澄清事實:
    “各位部落首領,我拓跋什翼犍自統領代國以來,一心隻為部落的繁榮昌盛,為百姓的安居樂業。如今,雖有外部勢力妄圖擾亂我代國,但我們隻要團結一致,定能戰勝一切困難。我在此向大家保證,定會一如既往地維護各部落的利益,絕無半點私心!”
    他的話語擲地有聲,暫時安撫了部分首領的心。
    然而,疑慮的種子一旦種下,便難以徹底根除,陰影依舊如烏雲般籠罩著代國。
    與此同時,苻融派來的刺客也開始行動。
    他們偽裝成普通牧民,潛伏在王庭附近,尋找著刺殺拓跋什翼犍的絕佳機會。
    有一次,拓跋什翼犍外出巡視,視察邊境防線與牧民生活狀況。
    刺客們得知消息後,認為時機已到,便暗中埋伏在他必經之路的草叢中,手中緊握著利刃,眼神中透露出冰冷的殺意。
    然而,拓跋什翼犍身邊的護衛皆是久經沙場的精銳之士,警惕性極高。
    他們察覺到異樣後,迅速展開搜索,敏銳的目光不放過任何一個可疑之處。
    刺客們見勢不妙,深知一旦暴露,絕無生還可能,隻得暫時放棄行動,隱匿身形,等待下一次機會。
    某次王庭盛宴,各方部落代表齊聚一堂,表麵是一場聯絡感情的歡宴,實則暗流湧動。
    酒過三巡,拓跋寔君起身敬酒,看似隨意地說道:
    “諸位首領,如今前秦雖未大動幹戈,但小動作不斷,對我代國虎視眈眈。我聽聞有些部落近日收到前秦暗中饋贈的奇珍異寶,這背後怕是有拉攏分化之意啊。咱們代國能有今日安寧,靠的是大家齊心協力,切不可因一時小利,中了他人圈套。”
    說罷,他目光掃過眾人,留意著每一個細微反應。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一位部落首領微微皺眉,放下酒杯道:
    “世子所言極是,我等自當以代國大局為重,隻是不知這應對之策,世子可有高見?”
    拓跋寔君心中暗喜,麵上卻不動聲色,恭敬回道:
    “父王英明神武,早已有所布局。我等隻需緊跟父王步伐,加強部落間互通有無,讓前秦無機可乘。像之前商議的貿易合作,咱們盡快落實,物資充足,人心安穩,方能不懼外敵。”
    拓跋斤也在一旁適時附和:
    “正是,我負責後勤調配,定會全力保障物資供應。近日已在清查各條商路,確保往來順暢,若有阻礙,定及時清除。”
    拓跋什翼犍坐在上位,微微點頭,對二人的表現頗為滿意。
    這一番言語交鋒,既不動聲色地敲打了可能有異心的部落,又再次鞏固了拓跋寔君與拓跋斤在眾人心中的地位。
    宴會過後,拓跋寔君與拓跋斤尋了個隱蔽角落密談。
    拓跋寔君低聲道:
    “今日這招,既探了虛實,又得了父王讚賞,可謂一箭雙雕。”
    拓跋斤輕笑:
    “哼,還得多虧苻融大人的指點,接下來,咱們得更謹慎行事。聽聞父王近日似在調查王庭人員往來,怕是起了疑心,咱們安插眼線之事,切不可露出馬腳。”
    不久,王庭商討對周邊部落的援助策略。
    一部落因天災糧食歉收,派人前來求助。
    拓跋寔君搶先開口:
    “父王,兒臣以為,救急如救火,此部落與我代國向來交好,理應伸出援手。可咱們也不能打無準備之仗,援助物資需分批送達,一來可檢驗他們的誠意,二來若途中有變,也不至於損失慘重。同時,派咱們的人去協助他們恢複生產,既能增進情誼,又能把控局勢。”
    拓跋什翼犍目光深沉,審視著他:“分批援助,倒也穩妥,可派去的人手,你心中可有合適人選?”
    拓跋寔君忙答:“兒臣舉薦幾位熟悉農事、且忠心耿耿的老臣,他們經驗豐富,必能助該部落渡過難關,還能隨時向王庭傳遞消息。”
    拓跋斤緊接著道:“大王,物資運輸方麵,臣會安排得力護衛押送,確保萬無一失。並且沿途設置驛站,方便傳遞情報,一有風吹草動,即刻回報。”
    拓跋什翼犍思索片刻,點頭應允。
    經此一事,二人在處理對外事務上越發得心應手,權力也愈發穩固。
    然而,王庭中幾位老臣始終心存疑慮。他們在私下的交談中,無不擔憂著拓跋寔君與拓跋斤權力的膨脹。
    一位老臣緊皺眉頭,憂心忡忡地說道:“這二人近來的舉動實在令人難以捉摸,他們的權力越大,對王庭的威脅或許就越大。”
    另一位老臣附和道:“是啊,我們需時刻警惕,以防有變。”
    一日,一位老臣瞅準時機,私下向拓跋什翼犍進言:“大王,臣近日見拓跋寔君與拓跋斤頻繁接觸一些陌生麵孔,行跡頗為可疑。且在諸多決策上,他倆一唱一和,雖說看似為代國著想,可總覺得有些不對勁,大王不可不防啊。”
    拓跋什翼犍神色未變,隻是眼中閃過一抹銳利之光:“本王心中有數,他們如今確有可用之處,但若敢有二心,本王絕不姑息。你且繼續留意,有情況即刻稟報。”
    老臣領命退下,而拓跋什翼犍則開始不動聲色地留意更多細節,試圖揭開那隱藏在暗處的陰謀。
    另一邊,苻融得知拓跋寔君與拓跋斤逐漸取得拓跋什翼犍信任,一方麵加快情報收集,一方麵催促二人加速在王庭培植勢力。
    拓跋寔君與拓跋斤深知局勢愈發緊張,每一步都如臨深淵,稍有差池,便是滅頂之災。
    可權力的誘惑讓他們在這條險路上越走越遠,代國的未來也在各方勢力的明爭暗鬥中,陷入更深的迷霧,前路愈發撲朔迷離。
    夜已深,拓跋什翼犍獨自坐在王庭的書房中,燭光搖曳。他眉頭緊鎖,思考著代國的未來,心中的憂慮如同這深沉的夜色,無邊無際。
    而在另一處,拓跋寔君與拓跋斤也在密謀著下一步的計劃,他們的眼神中充滿了野心和欲望,卻未曾意識到,自己或許正一步步走向深淵。
    喜歡慕容世家之燕國傳奇請大家收藏:()慕容世家之燕國傳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