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大戰前夕後燕軍中突遭變故(一)

字數:5290   加入書籤

A+A-


    歲月無聲流淌,夏去秋至,燕軍早在七月便已抵達黃河北岸。
    曆經三月漫長等待,其初來之時的銳氣已如被歲月打磨的利刃,鋒芒漸失。此刻,後秦援兵正在趕來的消息傳來,魏軍士氣瞬間為之一振,恰似幹柴遇烈火,熊熊燃燒。而身陷孤軍深入之境的慕容寶,麵對如此風雲變幻的局勢,內心如亂麻般糾結,最終還是咬咬牙,毅然下令渡河進擊。
    然而,仿佛命運有意捉弄,燕軍剛要渡河,刹那間狂風驟起,如狂魔肆虐,幾十艘戰船在狂風的無情席卷下,如飄零的落葉般被刮到黃河南岸,船上三百多名甲士稀裏糊塗地成了魏軍俘虜。魏軍雖在這場小規模的戰鬥中取得了些許勝利,但目前的戰局形勢依舊如同迷霧中的棋局,撲朔迷離,讓人難以捉摸。
    麵對如此錯綜複雜的局麵,拓跋珪心急如焚,猶如熱鍋上的螞蟻。他深知這場戰爭的勝負,對於他和他的國家而言,猶如生死攸關的天平,稍有偏差,便可能萬劫不複。於是,拓跋珪當機立斷,立刻召集身邊的謀士們前來共同商討應對之策。
    這些謀士們皆是拓跋珪的得力助手,他們各個身懷絕技,或精通兵法謀略,於兵書戰策間縱橫捭闔;或擅長分析局勢,能從蛛絲馬跡中洞察先機,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和才能。
    在北魏那寬敞且燭火搖曳的營帳內,氣氛凝重得仿若實質,每個人的呼吸聲都仿佛被這沉重的氛圍壓抑得小心翼翼。拓跋珪高坐主位,眉頭緊鎖,那緊鎖的眉頭如同一座沉重的山巒,仿佛承載著整個國家的命運。他目光如鷹隼般銳利,在營帳內一眾謀士身上緩緩掃過,每一道目光都仿佛帶著千斤的重量。他凝視著懸掛在營帳中央的軍事地圖,上麵清晰標注著後燕與北魏軍隊的部署態勢,心中對當前的戰爭形勢有著清晰且嚴峻的判斷。
    許久,拓跋珪打破沉默,聲音低沉卻透著不容置疑的威嚴:“諸位,如今後燕大軍壓境,雖說我魏軍士氣高漲,但若是與之正麵決戰,必然是一場苦戰。後燕軍中不乏能征善戰之士,且慕容垂老謀深算,猶如那隱藏在黑暗中的獵鷹,即便我軍僥幸取勝,也必定要付出慘重的代價。此非我等所願,我們需另謀破敵之策。”
    張袞微微頷首,輕撫胡須,那胡須在燭光下微微顫動,目光中透著思索,仿佛在心中已然開始推演各種策略:“主上所言極是,與後燕硬拚實非上策。後燕軍中,慕容垂乃靈魂人物,其威望之高,使得燕軍將士對他忠心耿耿,猶如群星拱月。若能設法動搖燕軍軍心,或許可尋得破局之機。”
    一位年輕謀士趕忙起身,身姿挺拔,恭敬說道:“張大人所言有理,慕容垂雖未親赴前線,但燕軍將士對他奉若神明。隻要能讓他們覺得慕容垂出了事,燕軍必然人心惶惶,屆時我軍再出擊,便可事半功倍。”
    拓跋珪微微點頭,那點頭的動作看似輕微,卻仿佛承載著無數的考量,又麵露思索之色,眼神中透露出一絲謹慎:“話雖如此,可慕容垂謹慎多疑,猶如那狡黠的狐狸,怎樣才能讓燕軍確信他已病重乃至身亡?稍有不慎,不僅計劃敗露,還可能激怒燕軍,讓他們同仇敵愾,對我軍更為不利。”
    營帳內一時陷入沉默,眾人皆陷入沉思,氣氛壓抑得讓人有些喘不過氣來。每個人都在絞盡腦汁,試圖從這複雜的局勢中尋找到那一線破局的曙光。
    片刻後,張袞眼中閃過一絲狡黠,猶如夜空中劃過的流星,湊近拓跋珪,壓低聲音說道:“主上,慕容垂年事已高,此次未出征想必身體抱恙。我們可先派人混入燕軍周邊村落,散布慕容垂重病臥床、藥石無靈的消息。同時,買通幾個燕軍俘虜,讓他們回去後添油加醋地訴說在北魏聽到的慕容垂病重傳聞。另外,我們可安排身手敏捷之人,趁夜潛入燕軍信使往來的必經之路,截獲燕軍信件,偽造一些提及慕容垂病情危急的信件,再設法讓這些信件落入燕軍手中。如此多管齊下,不怕燕軍不信。”
    拓跋珪眼中一亮,那明亮的眼神仿佛在黑暗中尋得了一盞明燈,猛一拍桌,聲音在營帳內回蕩:“好計!就按此計行事。務必謹慎安排,每一個環節都不容有失,讓這消息如瘟疫般在燕軍之中迅速蔓延,擾亂他們的軍心。”眾謀士領命,迅速散去,各自有條不紊地執行計劃,那匆忙離去的身影,仿佛帶著使命的疾風。
    北魏細作喬裝打扮成村民、商販等不同身份,猶如變色龍融入環境一般,悄悄混入燕軍營地附近的村落。他們在村落的集市、酒館等人群聚集之處,故作神秘地與人閑聊,那神秘的模樣仿佛知曉天大的秘密。不經意間,他們便透露慕容垂重病臥床的消息,還繪聲繪色、煞有介事地描述著慕容垂如何氣息奄奄、藥石難醫,仿佛親眼所見一般。那些被買通的燕軍俘虜,回到燕軍營地後,一臉驚恐,仿佛真的經曆了一場生死浩劫,向同伴訴說著在北魏聽聞的慕容垂死訊,稱自己親耳聽到北魏士兵議論慕容垂的病情,仿佛大燕的支柱即將崩塌,語氣中滿是恐懼與慌亂。
    與此同時,負責截獲信件的北魏高手趁著夜色,如鬼魅般潛伏在燕軍信使往來的道路旁。他們身著黑衣,與黑夜融為一體,眼神如狼般警惕。待燕軍信使經過時,他們瞬間出擊,猶如獵豹撲食,製住信使,動作幹淨利落。迅速翻找信件,而後拿出事先準備好的偽造信件,替換原有信件後,悄然離去,整個過程如同行雲流水,沒有發出一絲多餘的聲響。這些偽造信件中,無一不提及慕容垂病情危急,大燕局勢堪憂,仿佛大燕的天空已然烏雲密布。燕軍信使毫無察覺,繼續趕路,將這些“致命”的信件送入燕軍大營。
    拓跋珪見時機成熟,進一步實施心理戰術。他釋放所有燕軍俘虜,還特意安排被抓獲的燕國信使,在黃河邊朝著燕軍大聲喊話:“若父已死,何不早歸!”這簡短的幾個字,如同一顆顆重磅炸彈,在燕軍陣營中炸開。慕容垂在燕軍將士心中猶如神靈般的存在,聽聞此消息,他們剛剛凝聚起來的精氣神瞬間消散,恐慌如同潮水般在軍中蔓延。士兵們交頭接耳,眼神中滿是不安與恐懼,原本整齊的隊列也開始出現了一絲混亂。
    燕軍大營內,慕容寶陷入了深深的彷徨與猶豫。他在營帳內來回踱步,腳步急促而淩亂,口中喃喃自語:“戰?究竟該怎麽戰?如今軍心已亂,這仗愈發難打了……”他的哥哥遼西王慕容農、弟弟趙王慕容麟以及皇叔範陽王慕容德,皆沉默不語,臉上那似有若無的神情,仿佛在看這位未來皇帝候選人的笑話。慕容寶時而抬頭,用那充滿焦慮的眼神望向他們,似乎希望從他們那裏得到一絲支持;時而又低下頭,繼續踱步,仿佛在自己的內心深處尋找著答案。
    慕容寶停下腳步,目光掃過眾人,略帶焦急地說道:“諸位,如今局勢危急,大家可有破敵之策?切莫再這般沉默,直言便是!”
    慕容農微微皺眉,那緊皺的眉頭仿佛凝聚著千般憂慮,緩緩說道:“如今軍心不穩,貿然進攻怕是不妥。但就此退兵,又恐遭魏軍追擊,實在兩難。”
    慕容麟麵色陰沉,冷哼一聲,那聲音中透著絲絲冷意與不屑,沉聲道:“皆因父親,若此次由他親征,豈會如此!現今他不在身側,我等難以獲取真實消息,以致軍心大亂,實不知該當如何!”
    慕容寶的臉色變得陰沉,仿佛被一層厚重的烏雲籠罩著,他的眉頭緊緊皺起,眼神中透露出明顯的不滿和惱怒。
    他瞪著對方,聲音中帶著一絲壓抑的憤怒,說道:“弟弟,你休要胡言亂語!父親沒有親自出征,自然有他的深思熟慮和全盤考慮。我們作為他的子女,應該尊重他的決定,而不是在這裏妄加猜測和質疑。”
    慕容寶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的情緒平複下來,繼續說道:“當前的局勢非常嚴峻,魏軍來勢洶洶,我們必須集中精力應對這場戰爭。穩定軍心是至關重要的,不能讓士兵們因為一些無端的謠言而產生恐慌和動搖。”
    他的語氣堅定而嚴肅,透露出一種不容置疑的威嚴,似乎在告訴對方,在這個關鍵時刻,任何不恰當的言論都可能帶來嚴重的後果。
    慕容德則捋了捋胡須,那胡須在燭光下泛著微光,說道:“太子莫急,軍心雖亂,但我等若能妥善安撫,或許還有轉機。當務之急,是先查明皇帝陛下的真實狀況。”
    而在趙王慕容麟的營帳中,氣氛壓抑而詭秘。慕容麟麵色陰沉,猶如暴風雨來臨前的天空,在營帳內來回踱步,腳步沉重而急促,口中低聲咒罵:“慕容寶那無能之輩,占據太子之位卻毫無建樹,若不是有父親護著,怎能輪到他!如今父親生死未卜,不管消息真假,都是我翻身的好機會。”
    慕輿嵩單膝跪地,一臉忠誠,那忠誠的表情仿佛刻在了臉上,說道:“王爺,如今慕容垂死訊傳來,燕軍人心惶惶,這是我們絕佳的機會。慕容寶無能,根本無法帶領大燕走向昌盛,唯有王爺您英明神武,若能登上皇位,必能重振大燕雄風。”
    慕容麟停下腳步,目光緊緊盯著慕輿嵩,那目光猶如利箭般銳利,眼中閃過一絲狠厲,仿佛要將慕輿嵩看穿:“你所言極是,但此事需萬分謹慎,稍有差池,便是萬劫不複。你可有周全之策?”
    慕輿嵩抬起頭,眼中閃過一絲自信,猶如明亮的星辰,說道:“王爺放心,末將已精心謀劃。末將先以犒勞為由,準備美酒佳肴,邀請慕容寶的護衛們赴宴。宴間,安排心腹在酒中摻入迷藥,待他們昏迷後,便可輕鬆調開護衛。同時,我會安排親信在營地各處散布假消息,說魏軍即將從後方偷襲,引得慕容寶將周邊大部分軍隊調去防守後方。等營地防守空虛,末將則帶領精銳,趁著夜色,秘密接近慕容寶的大帳。等到夜深人靜,慕容寶熟睡之時,便是動手的最佳時機。隻要除掉慕容寶,王爺登基便再無阻礙。”
    慕容麟微微點頭,思索片刻後說道:“此計雖妙,但不可大意。慕容寶身邊或許還有其他高手護佑,切不可掉以輕心。動手之時,務必一擊即中。”
    慕輿嵩重重叩首,那叩首的聲音在營帳內回蕩:“末將明白,定不辱使命!末將已挑選出軍中最為精銳且忠誠於王爺的將士,他們各個身手不凡,定能助王爺成就大業。”
    慕容麟拍了拍慕輿嵩的肩膀,那拍打的動作仿佛傳遞著無盡的期望:“此事若成,你便是大燕的開國功臣。本王定不會虧待你。但記住,任何細節都不能疏忽,消息絕不能走漏半點。”
    慕輿嵩一臉堅定,猶如屹立不倒的山峰:“王爺放心,末將願為王爺肝腦塗地!”
    然而,他們的一舉一動都沒能逃過林婉清和慕容軒的眼線。自慕容垂囑托二人保護慕容寶的那一刻起,慕容軒便敏銳地察覺到慕容麟對太子之位的覬覦。他深知慕容麟為人野心勃勃,平日裏便對其暗中留意。慕容軒安排了一群精明能幹的心腹,這些心腹猶如暗夜中的幽靈,悄無聲息地監視著慕容麟的營帳以及他身邊親信的動向。他們隱藏在黑暗之中,觀察著每一個細微的舉動,收集著各種情報,如同勤勞的蜜蜂采集花蜜一般。
    林婉清心思縝密,她不僅協助慕容軒安排監視事宜,還對收集來的情報進行細致分析。當慕容麟與慕輿嵩開始謀劃叛亂時,他們的一些細微舉動便被林婉清和慕容軒的眼線捕捉到。
    例如,慕容麟營帳中頻繁出現的神秘訪客,那些訪客總是在夜幕降臨後悄然進入,又在黎明前匆匆離開;以及慕輿嵩與一些將領私下裏的密談,他們總是避開眾人的視線,在營帳的角落低聲交談。林婉清和慕容軒將這些看似零散的線索串聯起來,逐漸拚湊出了他們的叛亂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