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名士自薦,元直相馬

字數:4900   加入書籤

A+A-


    劉備深知,倘若直接指責雲長,雲長心中必然失落。
    他心中或許會想:我兄弟三人情同手足,大哥怎竟向著外人?
    劉備的做法是代關羽向人致歉,既保持兄弟的立場,又解決了同僚的不快。
    關羽呢?
    雖然心高氣傲,卻也並非不明事理之人,見大哥如此,心有愧意:“大哥,這……實乃關羽之錯,我向傅將軍賠罪便是。”
    劉備擺擺手,滿臉的不以為意:“無妨,無甚大事,代二弟致歉,乃作為兄長應該做的。對了,雲長和公佑不在府堂理事,何故來此?”
    輕描淡寫間,又把這篇翻了過去。
    好似不想讓二弟心生自責,可關羽並非沒心沒肺之人,這樣一來反倒使此事記掛在心上。
    孫乾上前說道:“主公,你往鄧莊去後,三將軍帶人於城南放馬,偶遇一狂士,見主公之的盧馬眼下有淚槽,便問誰人之馬,三將軍便直言,乃主公之馬。此人便說:此馬眼有淚槽。馬主既將遭逢大難,唯他可解之,便要求見主公。”
    “哦?”
    劉備眼睛一亮,他好像猜到這是誰了:“此定是高人,三弟他可有怠慢先生?”
    “未曾!”
    孫乾感慨道:“三將軍見其言談舉止有高士風範,又聞其特地為主公解難而來,對其禮敬有加,奉若上賓。已請至官驛安歇。”
    “哎呀!”
    聞聽此言,劉備讚許之色溢於言表,謂左右言道:
    “翼德平日莽撞衝動,我常擔心他會闖禍,怎曾想此事竟辦得如此得體。三弟看似魯莽,卻知敬賢禮士,尊愛士人,真不愧為名將也!”
    這一頓猛誇,關羽聽起來既替三弟高興,卻又感覺哪裏有點不對勁。
    殊不知,這些話劉備就是說給他聽的。
    而說到這,劉備又長歎一聲:
    “唉,隻可惜,翼德敬大夫而不知體恤兵卒,否則其必為天下絕頂名將!”
    說著,劉備又握住關羽的手臂:“雲長啊,你愛兵如子,體恤兵卒,可要時常提醒三弟,這方麵讓他學你。你可知,除了你我,三弟他很難聽進去旁人的良言。
    而為兄忙於理政,又沒有太多時間親下營督促於他。”
    關羽即便傲嬌,聽大哥如此誠言,既心中有愧,又心中有責,一抱拳:“大哥,愚弟……定會提醒三弟。”
    劉備點點頭:“如此,為兄放心矣!”
    劉備從始至終都沒說關羽不敬士人的話來,但實則處處在提點關羽。
    他知道,對付關羽,這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他知前世一心用在興漢大業,隻是憑自己口頭提點,未真正用心,才使兩位弟弟徒遭劫難。
    這一世,無論如何都要想辦法幫兩位弟弟改掉自身的毛病,使他們真正無敵於天下!
    “先生既在官驛,當速行之,莫讓先生等心急。”
    一行人來到驛館,見張飛在門口等候。
    “大哥,二哥,簡先生,孫先生!”
    “三弟,先生何在?”
    張飛大手向裏一讓:“先生就在館舍中安歇。”
    說話間,劉備走入門廊,便隱約聽館舍中有人歌唱,他側耳傾聽:
    “天地反複兮,火欲殂。大廈將崩兮,一木難扶。山穀有賢兮,欲投明主;明主求賢兮,卻不知吾……”
    這聲音嘹亮動聽,空靈悅耳。
    元直,定是阿鬥口中的徐庶徐元直,今特來主動投奔。
    劉備壓製住內心的激動,對部下道:“此君乃曠世奇人,諸位在驛下歇息,我親去拜訪先生。”
    關羽上前一步,攔住劉備:“大哥,此人雖為高士,但我前番見其腰挎長劍,行姿矯捷。萬一是蔡瑁派來的刺客,卻待危險。”
    說著一抱拳:“請允愚弟與大哥同去。”
    劉備知來客十有八九便是阿鬥口中的徐庶,本不想帶著關羽,可又想到了劉禪的那句話。
    “若有徐元直相佐,二叔必不至被東吳偷襲也!”
    想來二弟心高氣傲,卻對這徐元直先生言聽計從。
    有他在,可保二弟無失。
    如今讓他們見一麵也好。
    當即囑咐道:“汝隨我同去倒可,但不可多言,更不可無禮。”
    關羽一抱拳:“謹遵大哥教誨。”
    劉備整理了衣冠,走進驛館。
    卻見堂中一人斜靠在竹榻之上。
    此人身著葛巾布袍,腳踏皂絛烏履,腰挎八麵漢劍,一手撫著須髯,一手搖著鶴尾羽扇。
    舉手投足間帶著一種超脫世外的高士風範。
    見劉備進來,他站起身,打量一番劉備,微微抱拳一禮:
    “閣下可是劉使君?”
    劉備走上前,抱拳回了一禮:“正是,劉備見過先生!”
    “劉使君風姿雅量,氣度恢宏,果是人中龍鳳也!”
    “不敢,不敢!”
    劉備謙遜的笑了笑,又問:“請問先生名諱,又從何而來?”
    “我姓單命福,乃穎上人士,早年為鄉民婦弱打抱不平,殺惡紳於鄉裏,說起來,我乃是帶罪之人,為避難而來此!”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劉備盡管已有心理準備,但聽他如此說,更確信了他便是阿鬥口中的元直先生。
    但他心中無比激動,麵上卻表現如常。
    隻怕情緒太過於激動,引先生不適。
    而關羽聽聞單福則殺過害民鄉紳,這般經曆與他相差無幾,心中莫名生起一陣共情之心,對這個穎川士人產生了一些親近之情。
    劉備感慨道:“如今世道艱難,紛爭不斷,道德淪喪,百姓困苦。多有那鄉紳豪族無視國法,恃強淩弱,卻難見救危扶困之義士,今得見先生,真三生有幸!”
    單福嗬嗬一笑:“我亦聞劉使君駐紮新野,賞罰有度,政通民樂。民間有雲:新野牧,劉皇叔,自到此,民豐足!故而特來投奔。”
    一番商業互吹後,劉備終於可以肆無忌憚的表露激動之情,當即再抱拳一禮:“劉備乃落魄老兵,承蒙先生不棄,情願相助,請受一拜。”
    單福趕緊近身托住:“豈敢豈敢!”
    劉備又道:“聽聞先生言我有難,不知這難從何來?”
    單福撫髯說道:“哦,今我投奔新野,見使君之馬生有淚槽,知此馬之主必遭一難也。”
    劉備點頭歎道:“此事倒不隻一人說,然我至此未經一難,便是有難,亦逢凶化吉也。”
    “今番未經,怕是以後也要經曆。”
    “既如此,先生可有解法?”
    “我倒真有一解。”
    “望賜教。”
    “若使君心中如有仇怨之人,可將此馬賜之,待妨過此人,然後乘之,自然平安無事。”
    聞聽此言,劉備怔住。
    借馬妨人,以安自身?
    他沒想到,心心念念的徐元直先生剛到新野,便給他出了如此歹毒的一個主意。
    他甚至有些懷疑,自己怎會為了看這樣一個人的背影,砍去整片樹林?
    但轉念一想,又覺不對。
    阿鬥曾說:元直先生離我之時,曾含淚承諾,此生不向曹操出一謀,獻一策。
    能說出此言之人,又怎會是損人利己的奸佞之輩?
    莫非,他是在試探於我?
    喜歡二周目阿鬥,開局給劉備念出師表請大家收藏:()二周目阿鬥,開局給劉備念出師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