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新野大勝,生擒曹仁
字數:5651 加入書籤
而另一邊,李典衝出重圍,卻未能等到曹仁。
心下不安,卻無他法,權衡許久,隻好哀歎一聲,帶百餘殘兵回許都複命。
張飛以為曹仁突圍,心中怒火中燒,大步流星走過去抓起那將領子:“李典小兒,曹仁何在?”
曹仁昂頭,怒哼哼道:“張翼德,你眼瞎了麽?”
張飛一怔,揉揉眼睛,有些不敢相信:“哎?你怎麽沒跑?!”
“我……”
曹仁運了運氣,實在不知道該怎麽回答他。
張飛樂了,謂左右道:“軍師讓俺在此守株待兔,怎曾想,兔跑了,卻撞來一頭大肥羊。真乃意外之喜也!哈哈哈……”
之前不快頓時一掃而光。
遂高高興興回去複命。
至於李典跑哪去了,他已完全不放在心上。
至此,新野大戰徹底結束,劉備軍幾乎全殲曹仁部隊,並生擒曹仁,隻剩李典帶百餘殘騎星夜逃回許都。
雖說阿鬥對劉備說過,徐元直有經天緯地之才,能助其大破曹仁。
但真到勝利的消息傳來的時候,劉備還是有些不敢相信。
隻因戎馬半生,勝少敗多,從未有過一次如此徹底的大勝。
樊城中,劉備設宴犒賞三軍。
他看著單福,感慨道:
“吾心懷匡扶漢室之誌,怎奈無才無能,難成大事。今得軍師,方得此大勝。真如久旱逢甘霖一般。軍師請受我一拜!”
單福受寵若驚,亦握住劉備的手:“單福既事主公,這便是單福分內之事。更何況,我本欲幫主公於擒曹仁李典二將,卻讓他逃去其一,此算不得全勝也,慚愧,慚愧!”
劉備感慨,如此大勝隻因未擒主將在先生看來竟算不得全勝,這絕頂謀士的標準真和旁人不一樣。
但同時,劉備卻又略感失落,直到現在,元直先生仍以假名“單福”自稱,並未透露真名。
莫非還是對自己心有顧慮?
不過,劉備很快就釋懷了,說起來,徐庶也不是真名啊!
人家真名叫徐福。
既改名換姓,自有人家的道理,單福也好,徐庶也罷,都是我劉備未來的忠臣良將,何必糾結此事?
正這時,張飛命人將曹仁帶了上來。
曹仁星夜奔襲,又連番大戰,此番又被綁縛車馬之上,一路顛簸至此,半條命都快顛沒了。
此時此刻,他臉上身上都是血汙,須發淩亂不堪。
饒是如此,仍昂首挺胸,立而不跪。
劉備與曹仁在許都之時便已相識。
他走到其跟前,親為曹仁解開繩索:“子孝將軍,奔波勞頓,必已饑餓。”
回頭吩咐嚇人:“為曹子孝將軍擺一案酒食。”
“不必了!”
曹仁冷冷一哼:“恕在下不與忘恩負義之徒共食也!”
張飛大怒,在場眾將也皆麵有怒色。
劉備卻雲淡風輕的笑了笑,示意大家不要激動。
而問曹仁道:
“閣下口中忘恩負義之徒所指何人?”
曹仁傲然一哼,故意打量了一番劉備:“說誰,誰心裏知道。”
“如此說來,這忘恩負義之徒是指在下了?”
曹仁把頭一歪,給出個傲慢的姿態:“哼,知道就好。”
劉備卻一點也不生氣。一副請教的態度:
“那我倒想請教子孝將軍,吾這忘恩負義之名,從何而來啊!”
“哼,你便問起,我便直言。劉玄德,你平心而論,我家丞相待你如何?”
劉備點點頭:“曹公舉大軍討伐新野,欲置我於死地,你說他待我如何?”
“我說的不是現在!”
曹仁氣哼哼道:“我且問你!你那左將軍,豫州牧是誰人所封?”
“當然是當今陛下啊,除了當今陛下,誰有這個資格?”
“你……你休要巧言令舌,若非丞相表奏天子,你一織席販履之輩,豈能有此身份。”
這次,劉備沒否認,道了一聲:“是。”
曹仁可不為放過當劉備這麽多下屬的麵折辱劉備的機會:
“哼,丞相待你不薄,與你同乘車駕,將你奉若上賓,對你信任有加,可你卻是如何回報丞相的?”
曹仁傲然哼道:
“騙軍出京,襲殺車胄,投奔袁紹,依附劉表,處處與丞相為敵!我且問你,這不是忘恩負義否?”
劉備也沒否認,而是點點頭,卻反問曹仁:
“如此說來,董卓待曹公也是恩寵有加,不僅封其為驍騎校尉,還允其直入睡堂。可你家曹丞相卻暗藏利刃,妄圖刺殺董卓,依將軍所言,這不也是忘恩負義否。”
曹仁一怔,他沒想到劉備並未做任何解釋,反倒搬出董卓來,可這能一樣嗎?
曹仁朗言說道:
“哼,世人誰不知那董卓乃是禍國殃民的亂臣賊子,欺辱陛下,惑亂朝綱,人人得而誅之,丞相雖受其恩,其乃私恩,然丞相心懷大義,這才……”
說到此處,曹仁戛然而止,他猛然發現,劉備似乎一點也不激動,他就這麽靜靜的看自己。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還時不時的點頭,似乎對他的話頗為讚許,就差沒鼓起掌來。
再往深了一想,曹仁暗呼不妙,自己似乎掉入了劉備的邏輯陷阱。
他似乎在替曹操辯解,可細細品來,怎麽好像字字句句都在替劉備作答?
他慌忙向四周看去,隻見單福搖著羽扇笑而不語,文臣武將也點頭稱讚。
唯有張飛抓著腦袋似乎還沒想明白,卻有簡雍笑著跟他耳語。
“不對!那董卓乃欺君罔上,禍國殃民之輩,但丞相不是,丞相一心匡扶漢室,矢誌初心,你怎可把丞相和董卓相提並論。”
劉備反問道:“你是說縊殺陛下孕妃不是欺君罔上!還是說屠徐彭數城不是禍國殃民?”
“這……”
一句話把曹仁噎了和大紅臉。
“不一樣,那不一樣……”
“是啊,不一樣,當然不一樣。”
劉備神色一凜,雙目直盯曹仁,凜然正色道:
“當年曹操討伐董賊,且算匡扶漢室,但奉的是矯詔,而在下討伐曹賊,奉的卻是當今陛下破指血書寫下的衣帶血詔!”
“這……”
曹仁詞窮,他本想借此機會折辱劉備,卻讓劉備反秀一波大義。
知言語上再占不得便宜,索性一言不發。
“你說的不錯!我雖受曹公之恩,其乃私恩,然身為漢室宗親,當心懷匡扶漢室之誌,豈可因私恩而廢公誌?”
劉備義正辭嚴,一字一句:“我劉備敬佩心懷大義,藏刃刺董的曹公,但不恥惑亂朝綱,欺辱陛下的曹賊!
當年曹操反董既沒有錯!那劉備今奉衣帶血詔討伐曹賊,又何錯之有?!”
“這……”
曹仁無言以對,隻給出個求死的態度!
“事已至此,無需多言,你殺了我吧!”
劉備卻沒繼續為難:
“我知子孝將軍之忠於曹公,不會為我所用!前番曹公未曾為難吾二弟,今番我也不會為難子孝將軍。隻請子孝將軍在我新野安住。待合適之機,定放將軍安歸。”
說著擺擺手,示意侍衛將曹仁帶了下去。
張飛拱手道:“大哥,此人如此無禮,何不殺之?”
劉備搖搖頭,他心裏有別的打算。
曹仁是曹操最信任的武將和兄弟,地位太高,影響太大,倘若殺之,必引曹操舉傾國之力為其報仇。
以現在新野之力,恐有滅頂之災。
另外,劉備不敢確定徐庶是否真的將母親遷離穎川,倘若已經遷離固然最好,倘若沒能遷離,又被曹賊擄去,正好可以以曹仁置換。
如此一來,元直今生必不被曹操所得也!
劉備總算安心,開始論功行賞。
單福軍師運籌帷幄,決勝千裏,自然是首功。
其次,文聘有先鋒之功,趙雲有陷陣之功,黃忠有奪城之功,張飛有擒將之功。
此外,陳到、傅肜、傅士仁、糜芳、郝普、關平、劉封等將皆獲嘉獎。
眾人舉杯互慶。
而這也是文聘來新野後,第一次襟懷灑落的與眾將舉杯開懷暢飲。
喜歡二周目阿鬥,開局給劉備念出師表請大家收藏:()二周目阿鬥,開局給劉備念出師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