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孔明的聯姻建議
字數:4508 加入書籤
“啊???”
諸葛亮張大嘴巴。
饒是他聰明絕頂,也沒想到主公在此時竟提出這麽個離譜的要求。
而在劉備看來,孔明先生為我父子大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可謂恩深似海,義重如山!
前世他把獨子長孫都給了咱老劉家,今生咱老劉家怎就不能幫他添幾個兒孫?
這合情合理,也天經地義!
靈兒如若爭氣,生出了一兩個男孩,那是幫孔明先生解決了多大的後顧之憂!
這在諸葛亮看來,卻覺得相當的不合適。
“主公,切莫拿此事做玩笑啊!另外,亮已有妻室,甚恩愛之,不宜另娶。”
“無妨無妨,乃令小女為側室,靈兒乖巧伶俐,身體康健,又懂事聽話,知書達禮。凡事定能以妻主為先,不會讓軍師為難。”
“主公啊,令嬡乃宗室之女,怎可與我這鄉野村夫為側?”
劉備誠懇道:“我劉備自詡有識人之能,知軍師乃不世之才。小女能侍奉先生,在備看來,乃是她的福氣。”
這是劉備的真心話:
上一世靈兒既被曹賊擄去,定然身世淒慘,鬱鬱而終。
今生若能服侍孔明這等人傑,可不真是她的福氣?
從女兒的角度講,給諸葛亮這等俊偉之人當側室,也比給某些歪瓜裂棗,老態龍鍾,又或是品行不端的士族子弟做正妻還要好得多。
況且,這還不是簡單的還禮,這是報恩!
“我也理解……”
劉備真摯的給諸葛亮解釋:“我知軍師心憂無嗣,這才請過繼兄長之子為嗣,實乃無奈之舉,並非所願也。
我也會嚴加教導,絕不許靈兒逾矩失儀,隻為助先生綿延子嗣耳!一旦靈兒有子,亦可繼在尊夫人名下,既是軍師血緣,定與夫人也更為親近。先生何不考慮一二?”
諸葛亮聽聞這一席話,確定主公真不是在開玩笑,他是真把什麽問題都給你想好了。
“主公啊,亮苟活至今,從未曾聽說漢室宗親之女,與他人為妾啊!”
“無妨無妨,既有父母之命,又何須在意那些繁文縟節!我名為漢室宗親,早年還不一樣給人織席納履,搓草編麻。”
劉備說的真誠坦率。
諸葛亮卻覺得萬不能接受。
“承蒙主公厚愛,亮實感激不盡。
如今大業當前,亮願將心力全然傾注於輔佐主公成就霸業,不敢有絲毫懈怠。亮之子嗣之事暫且擱置一旁,待主公大業功成之時,天下歸心之日,亮再做此打算不遲也。
此婚配打算,亮絕難受之。”
諸葛亮意在以霸業之心,說服劉備勿在此事多費心思。
可他不說這話還好,一說這話,劉備心裏卻愈發擔憂。
回想阿鬥所言:孔明就是因為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幫自己匡扶漢室之大業上,才耽誤了自己綿延子嗣。
前世如此,今生豈能還讓先生如此?
隻是,諸葛亮的幾番相拒,也讓劉備明白:先生才高行潔,自有人家的原則和底線,不可強人所難。
劉備思量過後,給出一個委婉的方案:
“先生既不娶吾之小女,也無妨!待江陵遷民事畢之後,我於江陵物色些良女,另請尊夫人挑選,可先言明隻為先生嗣後,若出子嗣,記掛在尊夫人名下,既不讓夫人失了體麵,也不讓先生左右為難。”
“這……”諸葛亮為難苦笑。
其實,劉備洞察人心,某些事情他猜測得一點不錯!
比如:諸葛亮乃士族子弟,確實非常在意子嗣之事。
他和黃月英結婚多年,隻生了一個女兒,就再無子息動靜。
人皆有言: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再過幾年,便將而立。
若還是無子,以後便愈發艱難。
旁人閑言碎語不說,自己也難以心安。
這一點,老來得子的劉備比誰都感同身受。
其實,黃月英也曾想過,趁夫君年輕,納一房妾室,生個兒子,好好培養,也了他卻了這樁心事。
但諸葛亮考慮到與黃月英夫妻和睦,相濡以沫,又怕傷了她的心。
便放棄了這個想法。
但總不能一直沒兒子啊!
後來,為求子嗣,諸葛亮想出一個折衷的辦法:
寫信給大哥諸葛瑾,請收其次子諸葛喬為嗣。
起初大哥也是為難。
然架不住諸葛亮一次一次的軟磨硬泡,終於決定等諸葛喬再大幾歲,便過繼給諸葛亮為子嗣。
然而繼子畢竟有別於親生。
諸葛亮不說,劉備也知道他心中必會遺憾。
這才決定以主公身份,為諸葛亮安排納妾之事。
諸葛亮也覺得話既然說到這個份上,再拒絕主公的好意也不太合適了。
但他的想法與劉備又有些不同。
請夫人擇選些良女,權當收個丫鬟侍女,以照顧夫人飲食起居,免得使其過於勞累。
夫人常年勞作,又醉心於改造農工用具,熬夜傷神,至身體欠佳。
若能得到妥帖照顧,調養得當,也未嚐不能再生子嗣。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既如此,諸葛亮也不再拒絕,拱手一拜:“亮拜謝主公!”
劉備心下大安,隻想待荊州事畢,多給孔明先生一些假事,免其太過勞累。
而諸葛亮卻又想到一件事:“主公既有小女,亮倒有一人推薦與主公為婿。”
“何人?”
“劉先劉始宗之甥,也是我收的徒兒,周不疑周文直!”
“周不疑?”
劉備當然聽說過這個人,原本其師劉巴就是他介紹的。
“不疑今年滿十六歲,此子智謀不凡,才華橫溢,日後必成大器。而其又是劉先之甥。劉先亦是漢室宗親,原為荊州別駕,後為武陵太守,於荊襄之地人脈甚廣。主公若得和其聯姻,必得諸多助力,於穩固荊襄局勢大有裨益。”
“嗯??”
劉備又坐起來,認真思索著諸葛亮的提議。
倘若能使靈兒嫁周不疑,與劉先結為親家,那麽劉先所積累的人脈資源,無疑會成為他在荊襄之地站穩腳跟的有力依仗。
此前他也曾動過與荊州士族結姻的念頭,隻是擔心此舉會引發劉表的猜忌,進而影響自己在荊州的處境,因而遲遲未敢有所行動。
如今,諸葛亮作為周不疑的老師,由他出麵從中牽線做媒,情形便大不相同了。
劉備看著諸葛亮,不禁苦笑:
孔明啊孔明,我本想幫你!
到頭來,卻還是你在幫我……
喜歡二周目阿鬥,開局給劉備念出師表請大家收藏:()二周目阿鬥,開局給劉備念出師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