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孫權召見伊籍,荊州亦獻三禮

字數:4886   加入書籤

A+A-


    孫權心中籌算分明,自思既然能從曹操使臣處獲諸多裨益。
    於劉備使臣前來之時,自當以更倨傲之姿,提更苛之求。
    他篤定,劉備決然不敢坐視其與曹操聯手。
    所以,當孫權得知伊籍抵達江東的消息時,刻意表現出一副不太好相處的樣子。
    他還特意將曹操送給他的那頭猛虎之虎籠置於堂前。
    伊籍身姿挺拔,不卑不亢,所帶隨行,不過二十精銳侍從。
    於江東森然林立的鐵甲前穿行而過,伊籍麵帶輕笑,目不斜視半分。
    得見孫權坐於高台之上,伊籍躬身相拜。
    “荊州別駕,伊籍拜見吳侯?”
    孫權憶及此前魯肅出訪荊州,被劉備留於館舍、久未接見,遂有心為魯肅出一口惡氣。
    隻見他嘴角微微上揚,輕笑一聲,說道:“先生事無道之主,必然很辛苦吧!”
    伊籍聞言,亦輕輕一笑,目光坦然望向孫權,從容應道:“不過一拜之禮,實不足為勞。”
    孫權一怔,這節目本來是準備給諸葛亮的。
    未曾想一個不起眼的伊籍,竟能給他如此絲滑的懟回去。
    一口惡氣沒能出來,反倒碰了一鼻子灰,這令孫權頗為不爽。
    但心知此人口才卓絕,不能輕易與之交鋒。
    “閣下此行可為會盟之事?”
    伊籍朗言道:“江東既有會盟之念,荊州循禮,特遣吾前來,以固盟好。”
    “唉……”
    孫權歎了一口氣:“先生可知,在你來之前,曹丞相已遣使而來?”
    伊籍神色肅然,目光炯炯道:“如此說來,吳侯有意毀盟?做那反複無常之主?”
    孫權壓了壓火氣,但還是陪笑道:
    “孤斷斷不會行那毀盟之舉。然曹操欲嫁女於孤,此乃私人之誼,卻令孤頗為躊躇。恰逢先生至此,孤有意請先生為孤謀劃一二,此等狀況,當何以處之?”
    孫權心中早想好了去語。
    倘若你讓我拒絕,我便拿張飛取夏侯淵從女之事借題發揮。
    他總不會真讓我娶曹操之女吧!
    然而,伊籍的回答是:“此既為吳侯私事,荊州安敢置喙?娶之或拒之,吳侯自決即可,不必詢於我等。”
    “嗯??”
    孫權萬萬沒想到,荊州來的使臣竟然一點都不在意這件事。
    難道他們真不怕我們江東和曹操聯盟麽?
    而接下來伊籍的解釋是這樣:“吾家張翼德將軍,雖娶夏侯氏為妻,然心存大義,豈會因親情而誤軍國大事。深信吳侯亦能洞察是非,以天下大局為念 。”
    孫權不自覺的“嘶”了一聲,他感覺話題不太好聊下去了。
    他轉頭看看台下罩著巨布的猛虎籠子,決定換一種策略。
    “伊籍先生,可知此籠中關為何物?”
    伊籍皺皺眉,他嗅到了一股腥臭的猛獸氣味,想到江東才俊多亦“猛虎”自居,料想大概率是猛虎。
    便說道:“莫非此乃虎也!?”
    “嗬嗬!”
    孫權朗聲一笑:“先生果然聰慧之士。”
    遂擺擺手,立刻有侍衛揭開篷布,一隻巨虎“嗷”的吼了一聲,聲音震懾整個府堂。
    伊籍心中猛然一驚,但到底沒表現出任何膽怯之態。
    反而淡然一笑:“此虎何處所得?”
    孫權等的就是這句話,他故作無奈的歎了一口氣:“乃曹操遣使臣而送。”
    若為示好而互通使臣,互贈儀物乃常理之事 。
    魯肅出使荊州時,亦帶去了大量江東特產。
    其實,孫權的意思很明確,曹操欲和我結盟送我這麽貴重一個禮物,你劉備也派使臣了,給我帶來什麽了?
    他自然相信劉備肯定不能讓使者空手而來,但他亦堅信,劉備無論帶來了什麽禮物,都比不上曹操的這個禮物有逼格。
    的確,劉備命伊籍帶來的禮物的確沒有這隻活的猛虎有逼格。
    但伊籍的一句話,差點沒讓孫權背過氣去。
    “曹操以斯籠中猛虎贈於吳侯,莫非欲警示吳侯,猛虎雖暴,終難脫其所製之方寸樊籠乎?”
    你看看,同樣的一件事,不同的人說出來,意思就完全不同了。
    孫權運了運氣:“然,玄德公未與孤通使之禮乎?”
    “我主有三禮贈予吳侯。”
    孫權一怔,竟然也是三禮?
    “哪三禮?”
    “第一禮!”伊籍揮揮手,隨行軍士卸下擔裹。
    打開擔裹,展開,架起。
    孫權臉上掛不住了。
    隻因此禮若在平日場合拿出來,定然是比較上乘的禮品,孫權不僅不會反感,還會開開心心的笑納。
    然而今時今日,卻讓孫權感到滿心的無語。
    這是一張嶄新的虎皮。
    看得出,人家處理得相當得當。
    虎毛紋路清晰漂亮,似用油脂護理過,巨大的虎頭雙目圓睜,栩栩如生,似仍保有生前的凜凜威風。
    坦率而言,這隻老虎並沒有曹操贈送的那隻虎大。
    而且是死的。
    但就是這樣一隻剝了皮的死虎,卻讓劉備的禮物看來,竟比曹操的禮物更加霸氣。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誠然,獲得死虎的難度遠沒有獲得活虎的難度大。
    但它代表了一種覺悟,更是一種態度。
    而這態度,不同人解讀出來,也意味各異。
    難道不也是一種示強宣言麽。
    而伊籍建言是:“與虎謀皮,必罹虎傷;盟友齊心,共禦猛患,虎皮之獲,豈患無哉?”
    孫權頷首淡笑,伊籍所言不無道理。
    “那這第二禮是何物?”
    “我家主公以車騎將軍的身份稟明陛下,舉薦吳侯為徐州牧。”
    孫權無奈一笑。
    這劉備真是把事做絕了。
    理論上,劉備的流程一點問題都沒有。
    想成為州牧,理論上需要朝堂之上位高權重之人上表舉薦,陛下一點頭,這事就算成了。
    那麽,劉備身為車騎將軍,上個表舉薦個人自然算不得多大的事。
    但誰都知道,同不同意不是看陛下,而是看曹操是否點頭。
    所以,曹操要是點頭,孫權成了徐州牧,這好人就是劉備當了。
    曹操要是不點頭,孫權沒當上徐州牧,那壞人就是曹操做了。
    三方博弈,你來我往,互相坑害,又相互提攜。
    從來就不是歡喜友善之事。
    每一步都看似平淡無奇,可能都埋著極大的政治目的。
    孫權明白,也認同玩法和規則。
    “這第三禮是何物啊?”
    伊籍拱手言道:“乃聘禮也!吾家主公欲與吳主締結幼親之緣,懇請吳侯於宗族之中,擇幼女送至荊州,許配吾主之子阿鬥為童養親。待其長成,即可完婚。”
    喜歡二周目阿鬥,開局給劉備念出師表請大家收藏:()二周目阿鬥,開局給劉備念出師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