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龐統之策與江東危局

字數:4915   加入書籤

A+A-


    盡管吳巨做了錯事,但聞聽自己的昔日好友被人設宴斬殺,亦尤為痛心。
    劉備哀歎坐下,眼含淚水。
    然而,沉思良久,忽然眉頭一皺,仿佛想到了什麽不解之事。
    阿鬥也察覺了劉備神色的異樣:
    “父親,怎麽了?”
    “子卿既已驅逐賴先生,權力已無掣肘,大可自領交州牧,憑蒼梧之兵馬獨霸一方,緣何又許步騭率四百人馬入交州,且赴其宴而遭斬殺?”
    劉備的懷疑不無道理。
    蒼梧亦養精兵五千,加上輜重民兵亦有數萬。
    關鍵這還是在自己的地盤上。
    這就相當於,曹操派了一個使者,在江陵設宴,然後讓刀斧手將劉備殺了一樣匪夷所思。
    “這也並非不可理解。”
    對此,阿鬥如此解釋:“父親,後您入益州,劉璋於涪城設宴相邀。彼時,便有人進言,勸父親於酒宴之前,暗伏刀斧手,一舉誅劉璋。如此,則可不費一兵一卒,將益州納入吾等麾下。當時,倘若父親若能狠下心來,益州怕是早歸父親也。”
    阿鬥說此話,說給劉備,亦未嚐不是說給自己。
    回想當初,就是自己的懦弱無能,才使蜀漢在相父去世後日漸凋零,讓司馬晉有了可乘之機。
    倘若當初在相父去世後。
    能披肝瀝膽,圖治勵精,把國家建設得繁榮富強。
    耗到高平陵之變,再命薑維北伐入長安,亦未嚐沒有機會。
    然而,阿鬥又想到相父與蔣琬費禕董允去世後,益州推行政事處處受挫折,
    國家失去了理想和目標。
    薑維北伐被全國士族所抵製。
    諸般門閥,各路宗藩,皆汲汲於為自家宗族蓄聚實力,又豈會輕易將國策置於心間?
    也隻有相父才能讓益州上下軍民一心,自己絕無這個能力。
    “要我於宴前刺殺劉璋?”
    劉備的一句話,拉回了阿鬥的思緒:“阿鬥,何人獻此毒計?”
    阿鬥坦言:“乃是龐統龐士元先生。”
    “呃……”
    劉備不說話了。
    為何?
    依照阿鬥昔日所言揣度,恐因未施此計,終致龐士元命喪落鳳坡。
    從某種意義論之,就是自己的仁慈之心害了龐先生也。
    阿鬥見父親躊躇,心中一驚,怕父親因此而疏遠龐統。
    於是,又為龐統解釋道:“然,士元先生於劉璋亦有他計,他勸父親奪取益州時,曾說過:兼弱攻昧,五伯之事。逆取順守,報之以義,事定之後,封以大國,何負於信?今日不取,終為人利耳。”
    這句話的主要思想是:
    不要怕背叛劉璋,反正你不攻取益州,他軟弱無能,益州也遲早也要被別人所吞並。
    你奪了他的益州,等待你平定天下後,再給他封國,也不算失去信義。
    劉備聞言,撫髯頷首。
    他承認,龐統的話還是很有道理的。
    亦明白,上一世的自己終究沒有用這個方法去刺殺劉璋。
    雖然他沒有這麽做。
    但按阿鬥的意思,這種以客刺主之事,並非沒有可能成功。
    然而,這裏麵有個很重要的前提。
    那就是主人對客人有著一種很渴慕修好的情緒。
    主人擔憂威盛的氣勢致客人不適,故未於宴外廣置兵馬。
    反給客人以可乘之機。
    劉璋最初待他如此。
    吳巨待步騭,難道就不是如此?
    吳巨逐賴恭而去,若其果欲自立。
    步騭至時,或驅之,或誅之,或為難之。
    這才他決定驅逐賴恭時,該有的心態。
    然而,他卻選擇了默許步騭入了交州。
    這讓劉備有了新的看法:
    或者說,他惹不起江東,不敢與之明著對抗。
    那還驅逐什麽賴恭,老老實實和賴恭歸附江東,沒準還能獲得統領一方的資格。
    又或者說,他想借助江東的力量與士燮博弈。
    這可能性也不大,相比江東,顯然那個活了七十多歲的士燮更好說話。
    所以,隻有一種可能。
    他想歸附江東,又想在蒼梧有一定的自主權。
    所以,驅逐賴恭,以蒼梧之主的身份與江東結好,這樣才能有好的主動權。
    不管他出於私心還是公利,從江東的角度上來看,吳巨都罪不至死。
    然而,他小看了步騭的狠毒。
    他就利用了這一點。
    僅用四百人,將吳巨在蒼梧的勢力鏟除個幹幹淨淨。
    並接手了吳巨在蒼梧所有的兵馬錢糧。
    按說,江東這一手操作,是以最小的代價,獲取了最大的戰果。
    這不僅讓劉備為吳巨而惋惜,也讓劉備自己也膽戰心驚。
    “與東吳互為盟友,若入江東,豈不會亦使刀斧手針對於我?”
    “父親,事實上,相父曾言,您於江東亦有三次險遭刺客所害。”
    “哦?哪三次?”
    “第一次於赤壁之戰,父親去江東犒軍,周瑜置刀斧手,欲於宴前刺殺父親,然周瑜觀二叔在父親身側相護,二叔威風凜凜,氣勢雄渾,宛如天神下凡,江東最終未敢動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劉備又想起二弟過五關斬六將,保二位夫人無恙。
    竟還是那般讓人信任:“有雲長在側,縱赴刀山火海,吾亦心安。”
    “第二次,乃於甘露寺相親,孫權命刀斧手埋伏在甘露寺兩廊,幸有子龍叔父相護,您在甘露寺向吳國太哭訴,方保身安。”
    劉備有些好奇,想問問這甘露寺相親是怎麽回事?
    莫非是和吳國太???
    怎會有如此可能?
    但終覺不適時宜而緘口未提此事,而是感慨道:“子龍一身是膽,有他相保,縱龍潭虎穴,我亦敢去得。”
    “還有第三次,江東為弱父親之誌,以美酒歌舞留父親於江東。雲叔按相父之計謊稱荊州有急報,護送父親和小娘回荊州……呃,父親,怎麽了?”
    “沒……沒什麽,你繼續。”
    “孫權則派陳武、潘璋、蔣欽、周泰三路兵馬於路上攔截。幸有相父三枚錦囊,得保父親和小娘身安。”
    “又賴丞相襄助,想來若無丞相,吾此微賤之軀,早已身死數遭矣……”
    “既有相父相助,亦是父親大命之人。”
    劉備點點頭,長出了一口氣:“江東局勢詭譎若此,吾竟未加慎慮,仍使二弟鎮守荊州,致其遭害。追根溯源,此皆吾之罪孽也!”
    感慨到此,劉備忽然想到了什麽。
    “阿鬥,汝方才所言……乃龐軍師為我獻宴殺劉璋之計?”
    阿鬥坦率的點點頭:“正是如此!”
    劉備眉頭緊鎖,汗水涔涔而下。
    “父親,有何不妥?”
    “今此交州之行,便是他和翼德去了交州……”
    喜歡二周目阿鬥,開局給劉備念出師表請大家收藏:()二周目阿鬥,開局給劉備念出師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