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馬超營破親眷殞,趙雲循令入漢陽

字數:4892   加入書籤

A+A-


    另一邊,荊北,南鄉!
    曹操占據南陽後,為便於管理,便從南陽西部析出廣袤土地,置南鄉郡。
    南鄉郡北接南陽郡,南鄰上庸郡,東連襄陽郡,西靠西城郡,乃中西部戰略要地。
    南鄉郡西南,上三郡東北,乃十堰之地。
    夏侯淵就駐紮於此,掌雄兵虎視上庸三郡。
    大帳之內,夏侯淵長髯凜凜,威嚴持重,端坐於中軍帳中。
    “趙雲有萬夫不當之勇,昔闖吾軍營地,損吾軍威,丞相深惡之。今揮師南下,丞相誡吾甚切,切不可急軍冒進,當避趙雲之銳,謀令其首尾難顧。”
    張合徐晃對視一眼,皆深以為然。
    趙雲單騎突營的戰績太過於耀眼,眾曹軍大將每每思來皆心有餘悸。
    所以,最穩妥的辦法是盡可能的避免與趙雲直接衝突。
    即分兵兩路,淆亂趙雲之斷,避趙雲所駐之處,徑趨戰略要地。
    “徐晃!”
    “末將在!”
    “命你率兩萬人馬,駐於西城城外三十裏,若得趙雲馳援,當堅守營地,不得出戰!倘若趙雲離城,立刻率軍攻打。”
    徐晃一抱拳:“喏!”
    “張合!”
    “末將在!”
    “你也率兩萬人馬,駐於上庸城外三十裏,若得趙雲馳援,亦當堅守營地,不得出戰!倘若趙雲離城,立刻率軍攻城。”
    張合亦一抱拳:“喏!”
    夏侯淵撫髯冷笑:“看我兵分兩路,那趙雲分身有術否?”
    然兩支部伍尚未安營停當,遽傳新訊,夏侯淵聞之,不覺詫異。
    斥候的確切消息:趙雲既不在上庸,也不在西城。
    他正帶兩千兵馬往旬陽而去,不知有何打算。
    旬陽……
    夏侯淵趕緊去看地圖。
    旬陽,乃西城北處,非與其大戰之要衝。
    趙雲去那裏作何?
    然而再沿著趙雲行軍的方向往前看,夏侯淵不禁大驚失色。
    旬陽之西是漢陰道,漢陰之西是石泉,而石泉之北,正是子午道……
    “趙雲莫非要圖我長安??”
    帳下謀士劉曄對此態度否定:“子午道崎嶇險峻,易守難攻,恐難成行!”
    夏侯淵歎道:“先生不知趙雲之悍勇,其有此意,吾等不可不防啊!”
    立刻書信知會鍾繇,另分精兵於武關道遷長安駐守。
    如此一來,進攻三郡之勢驟然減輕。
    另一邊,霍峻戍守西城,其親巡察城防,修繕壁壘,囤積糧秣軍備。
    於城外險隘布下陷阱、暗哨,戒備森嚴。
    文聘坐鎮上庸,運籌兵力,調配得當,城上遍設了望之塔,城中置下機動之師。
    又於要道設卡盤查,廣納百姓為耳目,共襄城防。
    二人同心,固若金湯,壁壘森嚴。
    張合徐晃縱能征善戰,趁趙雲不在,連番猛攻,兩郡卻皆固若金湯。
    而趙雲果然繼續西行,至石泉而吞並。
    大有北上長安之意。
    但他的真實目的卻不是這裏。
    他把軍隊的指揮權交給鄧芝:“伯苗,汝率精兵駐紮於此,萬不可入道攻打長安!”
    鄧芝苦笑抱拳:“將軍放心,斷然不會!”
    趙雲拍拍他的肩膀頷首道:“我須按軍師之令西去執行要務,可再往西處便是漢中之地,那裏是張魯的地盤,我不宜多帶人馬,隻帶二十精騎以便掩人耳目。汝便在此地立我大旗。若曹軍來攻打,切勿戀戰,立刻撤往西城。”
    鄧芝不禁擔憂:“二十精騎?錢糧如何支應?”
    “汝無需掛懷,可攜十日之糧於身。若得漢中之地,亦能就地采買。待至涼州,便聯絡馬壽成將軍,使其出兵接應。若所率人馬過多,沿途采買難購得足量軍糧。”
    鄧芝縱有些擔心,但又想到子龍將軍單騎亂曹營,隻帶二十騎攻下上庸西城二郡,想來不會有什麽大事。
    關鍵自己這邊別出什麽亂子。
    當即拱手道:“預祝將軍一路平安!”
    趙雲輕拍其臂,複加叮囑。
    遂挑二十名精騎,著便裝,配長劍,鎧甲槍矛舉藏於車駕,往漢中而去。
    未至漢中,便能偶見到衣衫襤褸的百姓背著一袋糧食往西而去。
    他們即便餓得頭暈目眩,也不忍吃上一口。
    詢問得知,乃漢中張魯設五鬥米教,捐米五鬥,可入教成徒。
    一旦成為教徒,則一生飲食無憂。
    來奔百姓不計其數,前番多遇山賊劫掠,皆為鬼卒所驅殺。
    再往前行,路設有糧舍。
    糧舍中置一兵卒,身著黑袍,麵以白灰炭灰塗麵,做骷髏狀。
    此模樣嚇人,然得百姓見之,卻不驚反喜,反敬而拜之。
    詢問得知,乃為入教鬼卒。
    鬼卒為沿途投奔百姓發放糧肉,僅供一人食用。
    趙雲亦不禁感慨:“張魯以鬼卒施糧,雖其法奇異,卻能使百姓感恩戴德,足見其深諳民心之道,實乃仁善之舉。”
    遂入漢中之地。
    而此時,涼州在賈詡計下陷入大亂,令曹操於涼州局勢,頗覺心安。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然而,馬超正經曆人生中最痛苦的一段時光。
    韓遂應賈詡錦囊之計,以李堪、成宜詐降馬超,而後言韓遂欲出城向東,去往漢陽郡。
    馬超聞韓遂引軍出城,即刻提兵截擊。
    不意馬玩、楊秋二將,竟從後掩至,徑劫馬超營寨。
    寨中馬超親眷並老弱上百口,皆遭其屠戮。
    馬超與其兄妹共龐德,皆為之悲慟,驅兵向西追殺百裏,勢如雷霆,竟將敵軍大陣衝破。
    混戰之中,李堪為馬超所殺。
    而成宜雖有大軍卻不能相敵,心生怯意,忙引軍退往漢陽,以求冀城相護。
    成宜求救於鍾繇,鍾繇未得曹操軍令未敢輕動。
    隻得求救漢陽太守韋康。
    韋康人寬宏儒雅,心係百姓。
    原為涼州刺史之適任者,然曹操別立韓遂為涼州刺史,遂將韋康另置為漢陽太守 。
    韋康對此事心懷怨恨,其怨非為己未得涼州刺史之位,乃因曹操竟以涼州刺史之職予韓遂這等暴虐自利之徒。
    知成宜為韓遂的部將,故而不願出兵相助。
    其從事楊阜勸其以大局為重,免得丞相降罪,韋康對此不屑一顧。
    楊阜不忍朝堂降罪於韋康,便請其姑表兄弟薑敘相助。
    薑敘字伯奕,為撫夷將軍,掌數千兵馬。
    薑敘聞言去救成宜,與馬超軍於漢陽城外大戰。
    另一邊,趙雲攜部從行數日,過漢中之地,北上武都,往祁山古道而去。
    沿途,趙雲應諸葛亮之命,偽作官軍,繪製地圖,汰置路標,詳記村舍岔道。
    二百餘裏,不過數日之程,便抵漢陽,正逢兩軍大戰。
    喜歡二周目阿鬥,開局給劉備念出師表請大家收藏:()二周目阿鬥,開局給劉備念出師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