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江東府堂怒罵,孔融三氣孫仲謀

字數:5116   加入書籤

A+A-


    孔融此語一出,江東朝堂之上,眾人皆神色震駭。
    在場的每個人都睜大了眼睛。
    他們不敢去想,接下來會發生什麽。
    其實,孔融雖罵孫權,亦有恨鐵不成鋼之意。
    他有他的三觀和行為準則。
    在孔融眼裏,孫權雖遭大敗,身陷敵營,倒也並非不可原諒之事。
    你孫權若能於曹營之中慷慨求死,而後將江東之位奉還於侄兒孫紹,此義舉必能傳揚天下,成就一段千古美談。
    我孔融也算奉一烈主。
    懸上三尺白綾,與此等烈主同去黃泉,亦不枉白活一世。
    從此,江東與曹操,必為不共戴天之仇。
    江東眾臣有魯肅周瑜程普虞翻等人在,亦必能扶立幼主,依附於劉皇叔共同抵禦曹操。
    可你這般做法,讓我孔融如何評價?
    倘若國太赴死,那是用母親的命換來你的自由。
    如果太若選擇不赴死,那便是真將自己的頸索獻給了曹操。
    孔融激憤之下,方有此言。
    可他的話孫權能接受得了麽?
    莫說孫權,但為人主,基本都接受不了這種話。
    “孔文舉,你……”
    孫權氣得麵色鐵青,指著孔融的手不住的顫抖,甚至眼眶裏都快湧出了淚水。
    他在曹營那些時日,都未曾像今日這般淒苦。
    若換以往,他真能直接斬了孔融。
    哪怕他才華橫溢,哪怕他名揚四海,哪怕他是當今天下首屈一指的大儒。
    他都要殺!
    但今時今日,他卻不能!
    前番對抗曹操竟致大敗被執,方從曹營脫身歸來。
    此刻,其威信和自信都降到了人生最低點。
    你若說在這個時候殺個反賊,平個山越倒可重新立威,並找回一些自信。
    但卻真不便殺了孔融。
    否則,極易讓人詬病:
    吳主孫權殺敵斬將不行,歸來第一件事,竟是拿自家的文人撒氣。
    麵對孔融的指責,孫權即便心中恨不得將孔融剝皮抽筋,碎屍萬段,但到底還是選擇了最理智的做法。
    他忍住了發怒,忍住了惡語,甚至沒有解釋。
    他走到孔融的麵前,拿捏出一種無奈和淒苦的眼神,含著淚看著他。
    “孔文舉啊孔文舉,我孫權素敬你為師長。你且捫心自問,孤待你如何?你怎竟這般折辱於我?”
    這一番話,勾起了在場很多臣將的同情心,大家也都覺得孔融所言,太過刻薄了。
    “哼哼!”
    孔融卻不以為然,他一聲冷笑:
    “我折辱於你?
    那曹操略施小計,差一降將,便擒你於黃州。此非折辱!
    又以你名叫開合淝城門,致周公瑾和我江東將士辛苦打下的合淝城拱手讓人。此非折辱!
    稱你為兒,於女府成婚,招你入贅,此非折辱!
    又留你母於許都,陪曹操宴飲作樂,此非折辱!
    我孔文舉不過在此說了幾句肺腑之言,怎竟成了折辱?
    這世間哪有這般道理?”
    孫權閉目流淚,仰首喟道:“曹營蒙羞,其辱甚深。然孤肩負江東黎庶,億兆生民之望,莫說此等折辱,便效越王勾踐故事,臥薪嚐膽,嚐溲辨疾,孤亦在所不辭!
    可聞今先生一番言語,恰似利刃刺心,令孤痛徹肺腑,此中悲苦,實非言辭所能盡述。”
    孫權這話說的很漂亮,把自己代入勾踐的角色,如同加入了忍辱負重,卷土重來的王者標簽。
    可孔融似乎依舊不買賬。
    “主公啊,公瑾昔日揮師西進,長驅直搗江夏,於途截曹。
    彼時軍情如火,其修書一封,懇請主公發兵馳援,以成合圍之勢。
    然主公竟按兵不動,未遣一卒一騎,隻令大軍逡巡於側,專候曹賊之殘兵敗勇。
    公瑾所部,本就兵力微薄,獨木難支。
    終因援軍不至,寡不敵眾,力竭而敗,痛失破曹良機。
    想那曹操,本已深陷絕境,若主公當時應公瑾之請,及時出兵相助,曹操安能逃脫?
    必為我軍所擒,入我吳營為質,俯首就縛。
    如今局勢逆轉,良機不再,主公又何必徒做悲苦之狀?”
    此言一出,魯肅心中驟然一驚。
    坦率而言,孔融說的並沒有錯。
    此大戰之結果,在周瑜部歸來軍卒口中流傳甚廣。
    顯然,周瑜惋惜之餘,多少也有些埋怨。
    孔融打聽到也在情在理。
    從他的角度上說,自是直抒胸臆,不會和你虛與委蛇。
    但在魯肅看來,此事絕不該在此時提起啊?
    這不光是再一次在孫權的傷口上撒鹽,而是將公瑾置於何地?
    而另一邊,孫權身陷曹營數月,自也聽聞曹操和周瑜信陽大戰。
    到此時他方才明白,曹操金蟬脫殼,早已北歸信陽,自己撲了個空。
    周瑜堵的才是曹操真正的退路。
    惋惜麽?
    惋惜!
    痛心麽?
    痛心!
    但更多的是惱火和羞憤!
    身處曹營,孫權不止一次暗自揣測:周公瑾擒曹未得,私下必會怨恨、咒罵於孤?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若見公瑾,當如何麵對於他?
    那段時候,他甚至有種感覺,多在曹營待些時日,亦未嚐不好。
    後終得歸,合淝城外,周瑜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乃曹賊奸詐,主公為全軍斷後,故而造伏,實非主公之過也!”
    就這句話,一度讓孫權心裏很暖。
    他明白周瑜似乎並沒有怪他,還對自己百般維護,以保全自己的顏麵。
    可就在孔融說那段話之時,孫權不經意的看了周瑜一眼。
    相比別人的震驚和失措,周瑜聽到這些話的反應似乎很平淡。
    不僅平淡,眼裏還閃出一絲光華,似乎對孔融的這番話頗為讚許。
    孫權的心咯噔一下。
    這似乎說明一個問題。
    周瑜表麵維護於他,實則心裏怨恨他多矣!
    孔融的話終於引起了江東眾臣的不滿。
    又或者說,他們不是不滿,而是為了維護主公不得不表現出不滿的樣子。
    半刻的沉寂後,武將們紛紛表態!
    “孔先生,你一個文人,懂什麽打仗?”
    “孔融,你再敢口出狂言,詆毀主公半句,休怪我等刀劍無眼!”
    “孔文舉,你莫非想效禰正平之舉?”
    “主公,請斬此逆臣!”
    武將們的心思往往比較單純,他們殺伐征戰,為了維護主公,自不會管你是不是什麽大儒。
    如此逆言,斬之無錯!
    所以,很多武將都拔出寶劍,建議孫權斬了孔融。
    孫權卻淡然的搖搖頭,看向周瑜:“公瑾,你說,孤當如何?”
    喜歡二周目阿鬥,開局給劉備念出師表請大家收藏:()二周目阿鬥,開局給劉備念出師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