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喜迎夏侯將軍

字數:4774   加入書籤

A+A-


    按說,史渙和呂虔都完全按照夏侯惇最初要求行事。
    史渙穩守新野正門,不被敵軍所奪。
    呂虔則代夏侯惇追擊敵將,俾使主將免於陷入敵軍埋伏之危。
    理論上,他們都成功完成了自己的任務。
    然而,主將還是丟了。
    二人懼罪,趁夜色沿途追擊數裏。
    敵軍早已不知去向。
    回頭又欲再尋邢道榮,亦不見蹤跡。
    二人無奈,又怕宛城有失,商議之下唯有撤軍,向曹洪將軍領罪。
    曹洪堅守宛城,得見二人敗退,驚怒得半晌未說出話來。
    立刻命侍衛將二將推出斬首。
    然刀斧手將施刑之際,忽想若己去當有何為,卻忽然意識到一個問題。
    可能是夏侯惇為其擋了一災。
    忙命刀斧手暫停行刑。
    坐下來沉思良久,忖度此時非斬此二將之時。
    此事太過於重大。
    遂命人將二人打入牢中,將事由原因稟明丞相,再由丞相定奪。
    另一邊,又加派斥候,各路打探,以求迎歸夏侯惇之機。
    此節暫按不表。
    再說劉備和諸葛亮,二人兩月前已至襄陽,諸葛亮親自籌備新野設伏之事。
    知前方信報傳來:太史將軍擒夏侯惇於新野,正歸來途中。
    劉備聞言大喜,謂眾言道:“前番獲夏侯元讓一回,今又複獲之,皆出軍師籌謀之功也!”
    諸葛亮謙遜一笑:“主公勿讚,此乃將士用命、天意佑漢之故也。”
    劉備心中豈能不知。
    回想阿鬥前世所言,當初丞相七擒孟獲,六出祁山。
    尤其是鹵城一戰,軍糧所剩無幾,他竟敢在魏軍眼皮子底下搶收秋糧,以極少的兵力和司馬懿大軍拉開陣勢展開攻防對決。
    丞相是攻,司馬懿是防。
    後斬獲精甲魏軍三千,打得司馬懿畏“蜀”如虎,堅守不出。
    最後糧盡無奈退兵之際,誘敵深入,複斬敵軍車騎將軍張合。
    可以說,那一戰,他將陣前指揮藝術施展到了極致。
    那一夜,阿鬥侃侃而談,劉備聽得是驚心動魄。
    “父親,您恐不知,麾下最善戰者,非是旁人,正是相父也!”
    劉備才發現,自己到死都沒有相信丞相竟亦精通領兵之道。
    或許,相比較他的治政治軍之能,臨場指揮,奇謀之術並非他所長。
    然而,那也隻是與其自身相比。
    當時蜀漢的兵力太少了,國力也太弱了,無法讓他盡情施展自己的才能。
    而自己自詡領兵多年,剛愎自用,亦未給丞相太多施展的空間。
    倘若當年夷陵之戰。
    領兵之人為諸葛丞相,或許又會是不同結果。
    隻是,為二弟三弟複仇,他這個大哥怎能不親往?
    現在,自與前世今非昔比。
    占據荊州交州,手握江陵、油江、襄陽、樊城、秭歸數個重鎮。
    荊交兩地錢糧盡為其用,自可更愜意的施展丞相之所能。
    譬如今朝複擒夏侯惇,所用糧為假,草為真,工造之械俱為真,這才使得夏侯惇斥候能夠盡信。
    雖被燒毀,致損失不小,然而和擒獲夏侯惇的巨大戰果比起來,也真就不算什麽了。
    劉備心中感慨。
    丞相既有如此臨陣製敵之能,我萬不可剛愎自用,當委以全權,盡用其才,方不負上天所賜之肱股之臣也。
    “軍師,勿謙也!備心中實知,若無軍師,必無此大勝!”
    諸葛亮自能感受到劉備的感激之情。
    想到夢中至死未能恢複漢室,心中猶愧:
    “亮為主公籌謀,乃分內之事。時候不早,當即啟程趕往樊城,迎接太史慈將軍,順便也再見一見夏侯元讓將軍。”
    “是也!”
    二人遂過江入樊城,以候太史慈歸來。
    劉備夜聞信報,晌午方至樊城,便與樊城翹首以盼,至未時之末,得見太史慈帶軍而歸。
    按說此等大勝,太史慈當麵露喜色、欣喜不已,然其神色依然肅然,唯甲胄上血漬未幹,更顯殺伐之姿。
    此正乃名將之風範也。
    相比較之下,旁邊的邢道榮昂首顧盼,目露驕色,其得意之態,直若嘴角欲撇向天際。
    諸葛亮遙看邢道榮,微笑著點了點頭。
    回想夢中此將,吹牛誇口,大言不慚,看似言過其實,實則不乏可稱道之處。
    譬如,其雖愛誇口,然卻可與張飛交戰數合全身而退,確有些武藝在身。
    後遇趙雲夾擊,自知不敵,立刻棄斧而降。
    顯然對自身實力審度得宜相當準確。
    被伏之後,跪地高拜,大唱讚歌,把敵方主將誇上了天,以求歸營為諸葛亮大開城門。
    按說,此時他本可真降,按計誘劉度開門,那必然是大功一件。
    然而,他歸城之後,卻仍向劉度獻計,以求反殺敵於城中。
    當然,諸葛亮看出來了,反利用此計殺入城中。
    邢道榮慌忙敗逃之際,被趙雲遇上,一槍刺死於馬下。
    夢中的邢道榮最終活成了一個笑話。
    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諸葛亮沉思過後,卻對邢道榮有了新的看法。
    騙歸誘敵之策,雖似朝秦暮楚、沒有節操,卻委實達其目的。
    此計若施於他人,恐怕真就著了他的道道。
    那麽,這是反複無常,兩麵三刀麽?
    看起來是很像。
    至少為張飛趙雲這樣的忠義之士所不屑。
    故而被趙雲一槍刺死。
    但其實,站在人主的高度,你會發現他始終都忠於自己的主公劉度。
    最後亦死在保護零陵的戰鬥中。
    所以,諸葛亮才會決定給他一個機會,讓他在自己獨特的領域建功立業。
    今見此景,諸葛亮明白,這家夥肯定是立了功了。
    至於立了什麽功,饒是諸葛亮聰明絕頂,也實難猜到。
    未等太史慈近至,劉備遂應上前抱拳:“子義將軍,備侯將軍多時了!”
    太史慈立刻下馬,抱拳跪下:“慈參見皇叔,軍師。”
    “快快請起!”
    太史慈站起身,臉上終見喜色.
    跟著劉備,沉悶多年的自己,終究又得建功立業之機。
    “奉軍師安排,我伏兵於新野城,夏侯惇果然入伏,已被我所擒!”
    說著,指了指不遠處的馬車。
    透過車窗,見夏侯惇被綁縛車中,獨目怒視,恨得咬牙切齒。
    喜歡二周目阿鬥,開局給劉備念出師表請大家收藏:()二周目阿鬥,開局給劉備念出師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