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荀彧的祈願,劉協的保證

字數:5507   加入書籤

A+A-


    劉協心中滿是意外。
    荀彧屏退了所有人,竟隻為說這樣一番話。
    按說,劉協打心底裏是很抗拒的。
    可抬眼望見荀彧那雙真誠到不含半分雜質的眼睛,連帶著對他這個君主的殷切期盼,像一束暖光猝不及防照進心底。
    使方才那份堅拒的念頭,竟不知不覺鬆動了幾分。
    此刻,劉協的臉色也微微的發生了改變,聲音也平靜了下來。
    “令君,汝何必如此?”
    沒有了往日的唯唯諾諾,更像是卸下了所有的防備和偽裝。
    這似乎才是劉協的本色。
    “臣句句肺腑。”
    荀彧的話仿佛每一個字都浸透著心頭的熱血與赤誠。
    劉協歎了一口氣。
    他坐了下來,眼睛微微一虛
    “令君啊,你既言曹丞相為忠臣……他欺辱朕之時,難道你未嚐得見?”
    荀彧明白,陛下所言之事,乃是許田圍獵,乃是勒斃董妃,乃是遷駕許昌,乃是禁絕外臣……
    是啊,丞相的確做過許多欺君之事。
    可若欲解釋,卻皆事出有因。
    譬如,許田圍獵實乃威懾諸侯、穩固軍心;
    勒斃董妃乃董承謀反,牽連所致,非為私怨;
    遷駕許昌乃為避諸侯之亂、護陛下周全;
    禁絕外臣乃為防宵小窺伺、保宮闈安寧……
    縱然有些牽強,好歹解釋得過去。
    事實上,荀彧也明白,曹操的確有過帝王之誌和不臣之心。
    但人也是會變的。
    或許初得掌握天下之權柄,會被權力和勝利衝昏了頭腦。
    但冷靜下來,回想少年的壯誌與初心,亦未必不會幡然醒悟,重歸忠節之路。
    於是,荀彧向劉協保證
    “陛下,丞相當初不過一時為權欲所惑,待掃清宇內、四海升平,必當憶及少時漢室之念,將此萬裏河山完璧歸於陛下!”
    話說至此,已至肺腑之言。
    但劉協又豈會輕易相信?
    “那,又何故殺那些向漢之臣……”
    荀彧歎了一口氣“天下人皆稱心向漢室,然究其實,誰為真忠,誰為偽佞,如何能知?多少人假漢室之名,行竊國之實,不過欲攬權柄耳。
    臣下獄之人,多少都在許都行過作奸犯科,蠹國害民之舉。
    陛下若為他人所得,臣實不敢深思,屆時陛下將蒙何等境遇。”
    “咕……”
    劉協喉結一動。
    他亦回想起當年在那些西涼軍閥手中的日子,屈辱之極,苦不堪言。
    縱是王允,亦視其為不諳世務的孩童。
    其恃功自矜,言辭間全無主上之禮。
    相比之下,曹操待他的確是最好的一個。
    可這,亦不足以讓劉協相信曹操。
    這些年,他受的委屈太多太多。
    又豈能輕易釋懷?
    “若到那時,他悖逆初心,恃功自傲,誘逼朕退位,禪位於他,又待怎樣?”
    “臣……必以死相阻!”
    荀彧含淚保證。
    劉協看到了荀彧眼眶中的淚水,自也看到了他心底的赤城。
    他又哽咽一聲“會麽?”
    荀彧紅著眼,咬著牙,回答得斬釘截鐵
    “會!”
    這一句“會!”真的觸動了劉協心中最敏感的那根神經。
    他也終於明白。
    這世界上存有很多向漢之人。
    你看,就連曹操最信任的人,都有這般心跡。
    那其他人呢?
    劉協點點頭,他站起身遠望宮牆之外那片被夕陽浸染的天地,長長歎了一口氣
    “若真能如此,朕必不追咎丞相前番之過,亦……亦不會於事後清算於他……”
    劉協也對荀彧做出了保證。
    就連董貴妃之死。
    劉協都選擇了忍痛放下,不再以舊怨縈懷。
    而聞得此言,荀彧淚流滿麵。
    他覺得,終於在大漢和明公之間,找到了一線共存的微光。
    這是他的理想。
    更是他的追求。
    “陛下,請相信,這世上,心向漢室者大有人在,忠肝義膽之士遍布四海,皆盼陛下振作,不要失去雄心與希望……”
    “荀愛卿……”
    這是劉協第一次,從心底而發,對荀彧以“愛卿”相稱。
    也是第一次,臉上舒展出最真誠的微笑。
    “借你吉言……”
    ……
    而正當此時,曹仁正堅守著陽平關之地。
    他秉承了曹操的囑咐,與往複增援的於禁李典死守陽平關。
    依靠著雄關天險與將士們的血肉之軀,在箭雨和巨石中築起鐵壁銅牆,不讓南鄭軍得入城池一步。
    他堅信一點,隻要陽平關不失,丞相便有北退之路。
    事實上,他的防守相當的成功。
    文聘與張衛所率大軍,接連攻城數番。
    刀斧劈開了晨霧,旌旗染透了殘陽,卻終究在陽平關的堅壁前寸步難進。
    曹仁也是憋悶。
    他既為帥才,亦是猛將,能以一敵百,衝鋒陷陣。
    此刻卻不得不蝸居於城池之中,作防守之姿。
    他期待丞相歸來,他好殺出城去,與敵軍以命相搏,以報多日守城之辱。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但左等右盼,丞相始終不來。
    文聘與張衛似乎也累了,也不再率軍攻城。
    他們奪下了大安鎮後,就選擇駐守。
    曹仁心急如焚。
    起初尚能零星收到益州來的戰報,好歹能辨出些戰局輪廓。
    可不知從何時起,連這最後一絲音訊也如斷了線的風箏,徹底沒了蹤跡。
    丞相在那邊是勝了,還是陷了困局?
    哪怕隻言片語,也好讓人懸著的心落定片刻啊。
    可派出去的斥候一撥接一撥,像投入深海的石子,連半點漣漪都未曾激起,便徹底消失在茫茫夜色裏。
    是遇了伏兵,還是迷了路徑?
    沒人說得清,隻留這死一般的寂靜,壓得人喘不過氣來。
    終於,已至深秋之時,終於盼來了友軍蹤跡。
    但不是丞相的部隊。
    而是夏侯惇的大軍。
    曹仁放心了。
    定是丞相讓其攜輜重先退,而其親斷退路。
    同為宗族頂端將帥,曹仁了解夏侯惇。
    他不是棄主不顧之人,更不是投敵叛國之人。
    他來了,說明丞相的大軍就快要到了。
    既是友軍,自不能相拒。
    於是開城門引夏侯惇大軍得入。
    曹仁亦親自相迎。
    得見夏侯惇,曹仁走上前,抱拳一禮“元讓兄,愚弟候此多時了……”
    正欲詢問戰況如何,卻見夏侯惇臉色蒼白,眼袋紅腫,麵色悲戚。
    而且頭上與身上竟纏著白色的束帶。
    曹仁一下子懵了。
    他趕緊快步上前,抓住夏侯惇的手臂。
    “元讓!你何故身係素縞?是誰……是誰竟遭不測?!”
    喜歡二周目阿鬥,開局給劉備念出師表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二周目阿鬥,開局給劉備念出師表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