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荀彧的五斤雞舌香
字數:5140 加入書籤
叛亂平定了,主犯除了伏完皆盡伏誅。
無須荀彧下令,自有人收殮了金禕、吉平、韋晃、耿紀四人的屍體。
荀彧坐在相府主位,一時間悵然失神。
或許,在世人眼中,就算曹操已死,許都城也有人成了新的曹操。
王必帶甲入堂,拱手道“啟稟令君,二公子
金禕、吉平、韋晃、耿紀四戶家眷已盡數擒獲。眼下是否將其悉數處斬,以震懾其餘逆黨?”
荀彧抬起頭,緩了片刻,望向旁邊的曹丕
“二公子,你看……”
曹丕沒有遲疑,抱拳躬身,以謙卑的語氣道“令君,此輩雖有罪愆,然其心向漢室,不過是誤解了父親罷了。若將其家眷一概處斬,恐更讓人詬病父親殘暴不仁。不若先行收押,待父親歸來,再作計較。”
曹丕的話,給荀彧破碎的心帶來了一絲溫暖。
讓他覺得自己當初的選擇,似乎並沒有錯。
他長出了一口氣
“……暫且收押,聽候陛下發落。”
王必臉上顯出一絲疑惑,但令君與二公子既已統一命令,他亦不敢多問,道了一聲“喏”,領命退下。
“等等!”
王必停下腳步,轉身抱拳“令君還有何吩咐?”
“切記,陛下下令之前,萬不可用刑逼供,傷及家眷。”
“明白!”
又過片刻,嚴匡步入堂中複命“令君,二公子,伏完已收監入獄。此人乃是國丈,又身居高位,敢問當如何發落?”
荀彧與曹丕對視片刻,荀彧先開口道“二公子以為,此事當如何?”
曹丕尋思片刻,說道“國丈恐是為奸人所惑,暫且收監看管,靜待陛下發落便是。”
荀彧頷首應道“便依二公子之意去辦。”
“喏!”
嚴匡思量片刻,又言道“可下官聽聞,此事乃與皇後有關……”
嚴匡言外之意,是否將皇後軟禁?
荀彧的回複是“此事不必勞將軍掛懷,我心中自有定奪。”
“是……”
嚴匡退下。
掐指算來,已至向陛下奏事之時。
可現在的他,實在不知該如何麵對陛下。
而就在這時,許都又收到一件別樣的禮物。
禮物來自漢中。
以許都禁地,若是劉備張魯等進獻貢品,必經層層關卡,為了避嫌,荀彧看都不會看,便置於專門府庫,以待查驗。
偏偏這一件暢通無阻。
隻因禮箱上,有曹操的筆跡。
荀彧很詫異。
他接到這個消息的第一感覺,就是曹操尚在人世,乃寄回信物,安許都之局。
倘真為曹操親賜信物,與眾人之麵展開,那於許都安穩而言,當真是大有裨益。
然再三詢問,乃出自漢中。
這讓荀彧不禁狐疑和擔憂。
就算曹仁占據陽平關,但漢中東口已為諸葛亮軍所阻。
莫非丞相奪下了整個漢中?
荀彧不敢妄猜。
萬一猜錯了,所寄者竟是丞相首級,一旦於眾人麵前示眾,許都必將陷入更為酷烈的大亂之中。
他決定,還是私下裏打開看看再說。
於是,命人將那箱東西抬入府中。
觀此物包裝,確是許都規製。
上有六字“呈於至要之人!”確是丞相手書。
緣何源自漢中?
拆開裏麵包裹,荀彧頓感詫異。
竟是五斤雞舌香。
荀彧素識香品,自知這雞舌香品質上佳,但似乎不是很新鮮。
乃放置年之久。
荀彧愈發詫異,再行翻找,竟尋到一封竹帛書信。
字是荀攸的。
乃是荀攸替丞相手書
“日前得聞南陽菊香正盛,忽念及君隱居隆中時,嚐以香草自況。
今托人捎去雞舌香五斤,此香生於南海,燃之清冽可滌塵,含之芳馥能潤喉,昔漢官奏事必含此香,蓋因近君者當有清芬之質。
君有臥龍之名,自比管樂,想必亦知
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
方今天下大亂,烽煙未止,生民嗷嗷待哺。
孤雖不才,願承周公吐哺之誌,聚天下賢才共安社稷。
昔光武起於南陽而平四海,今孤帶甲百萬,氣勢正盛,正待君來共襄盛舉。
君若肯束裝北上,孤當以心腹相待,軍國大事共參之,何必輔佐奸佞,與草木同腐?
此香五斤,一為君案頭清供,二為前路引燭——若蒙君諾,可持此香為信,孤當掃榻以待。
秋涼添衣,伏惟珍重!
落款是漢丞相,孟德書。”
所謂的孟德書,乃是荀攸代筆。
但這不重要。
重要的是,諸葛亮竟連帶雞舌香和信件,一並給他寄回了許都。
不,不是寄回了許都。
而是有目的的,寄到了他荀彧的手裏。
荀彧心中猛然一凜,再看一遍竹帛,慢慢理解了諸葛亮的意思。
……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
曹操謂之於諸葛,諸葛謂之於荀彧。
……孤雖不才,願承周公吐哺之誌,聚天下賢才共安社稷。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是為曹操之誌,或為劉備之誌?
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看法。
……昔光武起於南陽而平四海,今孤帶甲百萬,氣勢正盛,正待君來共襄盛舉。
荀彧心中明白。
較之曹操,顯然今日之劉備,反而更合此等恢弘氣象。
……君若肯束裝北上,孤當以心腹相待,軍國大事共參之,何必輔佐奸佞,與草木同腐?
這……
一瞬間,荀彧仿佛看到,劉備見到他來,攜帶文武,出城百裏相迎的畫麵。
……
諸葛亮,利用曹操送他的雞舌香,突破層層阻隔,將曹操的信送到了他的手裏。
他不是在顯擺什麽,而是在用曹操的話術,反勸降自己。
這一手操作,太讓人意外。
荀彧亦不免佩服,但他不能接受。
和背叛漢室一樣,他同樣接受不了背叛曹操。
他長歎一聲,緩緩搖頭,眉宇間凝著難掩的鬱色“孔明啊,汝雖有經天緯地之智,卻怎知如今的我,早已是進退維穀,縱有肺腑之言,也難出於唇齒了……”
他欲將信放回盒中,命人封存。
卻意外發現,竹帛的背麵亦有一段字。
字跡端方工整,卻無半分個人筆意,倒似那常年司掌文書的主簿,日常謄抄所用一般。
顯然,諸葛亮謹小慎微,不願筆跡被人所獲。
但其中的內容,卻似諸葛亮親筆所書。
“許都秋深,宮牆露重。聞紫薇常遭風擾,幸有古柏護持。若不能乘風歸南,願君勤拂枝葉,莫使霜雪侵逼。”
喜歡二周目阿鬥,開局給劉備念出師表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二周目阿鬥,開局給劉備念出師表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