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朝堂之上,作難荀彧

字數:4717   加入書籤

A+A-


    計策既成,還要具體實施。
    曹丕暗中授意吳臣華歆,讓其在陛下麵前進言。
    華歆本是跟隨吳國太和孫朗入北之臣,國太孫朗換取了孫權平安返回江東。
    他卻因曹操愛惜其才,強行將他留在了許都。
    如今倒成了彭羕計策中關鍵的一環。
    在司馬懿眼中,華歆雖有才具,卻無骨鯁之氣。
    若以厚禮利之,必能為己驅馳。
    果然,當曹丕以三公誘之時,華歆當即表示願意效忠。
    那為何要用華歆?
    因為司馬懿篤定,漢帝劉協並無識人之能,在他看來整個朝堂要麽是曹操舊臣,要麽是荀彧死黨,已經看不清誰是虛偽的忠良,誰是真正的漢臣了。
    相較之下,倒是這副忠厚麵相的吳籍官員,被曹操強留,自當心恨曹操,最是可信。
    那麽如何使華歆得見漢帝,並使其取得信任呢?
    曹丕又見一人,乃是伏完。
    在司馬懿看來,伏完雖行奪帝之舉,但亦非勇烈之輩。
    今其雖遭幽禁,然曹丕今身為執金吾羽林郎,掌管皇城禁衛,自可見之。
    荀彧當時並無誅伏完之意,適值曹丕為其陳情。
    由此,荀彧察曹丕或有扶漢之心。
    彼時荀彧念及曹操,心有所動,遂不介意為曹丕留此人情。
    故而伏完既脫厄難,僥幸得存,並未感激荀彧,反倒感激曹丕。
    所以,伏完答應了曹丕的請求。
    畢竟這要求也不是很難。
    曹丕隻讓伏完做一件事,暗中寄信與皇後,說今朝被軟囚,不得與陛下相見,有要事陳請陛下,唯得托付華歆覲見陛下。
    當下伏完,自然會被劉協認為是漢室忠臣。
    事實上,伏完亦忠誠於皇帝。
    縱其並無寧死之根骨,亦不願為他人所裹挾。
    隻是他軟囚於別苑,自不知外麵發生了何事。
    加之其心機遠遜曹丕,竟深信曹操身死道消,曹丕有為漢臣之心,荀彧亦萌僭越挾帝之誌。
    那伏完推薦的人,更會獲得劉協的信任。
    那一日,荀彧因親赴許都城防巡視,華歆在曹丕暗中安排下,得以悄然覲見天子。
    劉協的偏殿之下,華歆伏在階下,喉頭微動,似有萬千悲憤堵於胸間。
    劉協看到他的第一感覺。
    就覺此人是個忠臣。
    也是,國舅推薦,皇後美言。
    不是忠臣,卻是何人?
    劉協將其扶起“華先生舊為何職?”
    華歆一抱拳,哽咽道“臣本吳地小吏,蒙孫伯符提拔,後隨國太入北,原以為能換得吳侯平安,卻被曹司空強留許都,名為禮遇,實為囚縛……”
    劉協見他言辭懇切,淚光中滿是赤誠,不由得心頭一熱。
    又想起當年的劉備來。
    “伏國舅說你有要事陳請於朕,到底所為何事?”
    華歆叩首道“今朝堂之上,暗流洶湧。曹丞相雖逝,然荀令君權傾朝野,殘戮忠良,其黨羽布於宮闈。其名為輔弼陛下親政,實則利用陛下信任,暗結僚屬,事事掣肘聖斷,徒令陛下處處出醜蒙羞啊!”
    “什麽??”
    劉協眉頭一皺,哽咽一聲。
    華歆的話恰好觸及他心中最敏感的神經。
    坦率而言,他信荀彧嗎?
    曾經信過一時,但自金禕吉平等人被殺後,就沒那麽信了。
    所以他才會在臨朝時,不按荀彧囑咐行事,勇敢的表達出自己的看法。
    然其此舉,致眾臣群起而攻之,令劉協大丟臉麵,無言以對,甚至自疑其能。
    起初,劉協還以為自己真的說錯了話。
    但現在看來,他天真了。
    原來一切皆是荀彧設局。
    “荀令君為何要如此?”
    “陛下,難道您還不明白?”
    華歆抬眼偷瞥劉協神色,見陛下眉頭微蹙,麵色愴然,又道“前日臣偶遇舊部,得知荀令君暗中調遣潁川兵甲,名為護衛京畿,實則……”
    說到此處故意頓住,似有難言之隱。
    劉協果然追問“實則如何?”
    華歆伏地更低,聲音發顫“實則欲效曹丞相故事,挾天子以令諸侯,徹底架空陛下!”
    說完,華歆一拜到底。
    他以為,陛下聽到此事,好歹震驚一下。
    “哼!”
    但劉協竟然冷笑,閉上眼,含著淚,咬牙切齒的道出四個字“朕就知道……”
    華歆明白,此時此刻,自己目的初步達成。
    陛下對荀彧已無半點信任。
    良久,劉協重重的感慨一聲“可即便如此,朕又有何能以解此道啊……”
    華歆抬起頭“臣倒有一計。”
    “華先生,請說!”
    “今之朝堂,陛下猶有發號施令之權,荀彧之勢未及曹丞相當年,正汲汲拉攏漢臣。
    臣於明日朝會進言,言吳侯聞曹丞相薨逝,欲再犯合淝、壽春,此番誌在必得。
    陛下可請荀彧親守壽春,陛下懇切哀求其率軍出征荀令君若奉皇命,則許都自歸陛下;若其不奉皇命,臣願即時出列,拚得一死,於朝堂指斥荀彧非忠君之士,使朝中有識之士,與之決裂,則荀彧之勢必潰也!”
    聞此忠心良言,劉協滿眼感動之淚。
    劉協趨而向前,執華歆之手,慨然道“我大漢千古之忠,非華先生莫屬!”
    ……
    相對於氣魄逼人的曹操,荀彧溫文爾雅,謙厚和善。
    讓劉協麵對他時,沒有麵對曹操那般弱勢和膽怯。
    朝堂之上,華歆進言道“吳主孫權聞曹丞相薨逝,欲舉十萬雄兵,再犯合淝、壽春,此番誌在必得。陛下,當何以應之?”
    華歆身為吳臣,於東吳之地人脈甚廣,消息自然比較可靠。
    此一言,引眾臣議論紛紛。
    荀彧卻不以為然,在他看來,合淝壽春有孫輔,有張遼,有蔣濟,滿寵等。
    孫權縱舉十萬之兵未能輕入。
    然而,華歆接下來的話是“此番出征,江東或以周瑜為三軍主將。”
    荀彧心知周瑜的厲害,亦不禁有些擔憂。
    但若調曹仁暫駐守於合淝,便是周瑜,亦不得入合淝一步。
    正欲請陛下下旨,卻見劉協擔憂說道“周瑜驍勇善戰,智計過人,尋常將領恐難與之抗衡。朕……懇請荀令君親率大軍,前往壽春,以阻周瑜來犯。”
    荀彧聞言一怔,惑然望向劉協,見其雙手緩合,麵帶懇色回望。
    荀彧複緩緩轉頭,又望向那垂首的華歆。
    一瞬間,他好像什麽都明白了。
    喜歡二周目阿鬥,開局給劉備念出師表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二周目阿鬥,開局給劉備念出師表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