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一門榮光心難安(六)
字數:3544 加入書籤
言長歌則是一臉嚴肅認真,不時地指揮著宮女太監們調整著燈籠的位置,或是檢查著桌椅的擺放,確保今晚的慶功宴能夠順利進行。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種堅定與執著,仿佛要將每一個細節都做到完美無瑕。
此時,一陣微風吹過,帶來了陣陣花香,讓人心曠神怡。牧青雲輕輕轉頭,看向言迷,笑道:“迷兒,你看這景色如何?”
言迷微微一笑,道:“很美,隻是不知這慶功宴上,又會是怎樣的熱鬧景象。”
牧青雲聞言,眼中閃過一絲期待,道:“想必會十分精彩,畢竟這可是為了慶祝我們大勝而歸的宴會。”
言迷輕輕點頭,目光再次投向遠方,心中暗自祈禱,願這宴會一切順利,也願這後宮中的紛擾能夠早日平息。
少頃,一個歡快的聲音在兩人的身後響起:“大哥!”
牧青雲和言迷循聲望去,隻見一男一女下了船,就直奔自己而來。
女子身穿一身淡粉色宮裝,裙擺隨著步伐輕輕搖曳,如同春日裏綻放的花朵,嬌豔欲滴。
她的臉上洋溢著明媚的笑容,眼中閃爍著靈動的光芒,讓人一眼便能感受到她的活潑與開朗。
男子則是一身錦袍,身形挺拔,眉宇間透露出一股英氣。他亦步亦趨地跟在女子的身後,隨時保護著女子。
女子快步走到牧青雲麵前,嬌俏道:“大哥,我好想你呀!”
牧青雲上下審視了一眼眼前的人兒,關心道:“你都是有身孕的人了,還是這麽沒輕沒重!”
女子的臉上露出妹妹對哥哥的嬌俏之情,嬌怒道:“大哥,你說說我嫁到京城後,多久沒見你了,這次能見到你,自是高興嘛!”
“是啊,你就不要怪青玦了,她也是想你!”站在牧青雲身邊的言迷幫著這名叫青玦的女子出聲。
這時,牧青玦身邊的男人出聲對牧青玦道:“看來,也就大哥治得住你!”
言迷此時打趣道:“看來五哥也是個妻管嚴!”
“誒,不許笑話你五哥我!”言塵忽地臉色一沉,假裝生氣地對言迷說道。
言迷對此隻能無奈的搖了搖頭。
牧青玦卻輕哼一聲,卻不再理會言塵,轉而拉著牧青雲的手撒嬌道:“大哥,我們好不容易見一麵,你就不要再說我了嘛!”
牧青雲無奈地搖了搖頭,寵溺地看著牧青玦,笑道:“好好好,不說你了,咱們先進去吧。”
一行四人便朝著韻語台走去,言迷與言塵跟在牧青雲與牧青玦身後,偶爾交談幾句,氣氛十分融洽。
進入韻語台後,牧青雲詢問起牧青玦在京城的生活,牧青玦便一五一十地說了起來,言語間盡是對京城生活的喜愛與滿足。
言塵與言迷則在一旁聽著,偶爾插話詢問幾句,氣氛溫馨而和諧。
片刻之後,言霎和沈苑就帶著年輕一輩的三位皇家王爺來了韻語台。
見到言霎和沈苑,六人起身迎接,言迷更是快步來到言霎和沈苑的身前,一把挽住了沈苑的手臂,嬌嗔道:“父親、母親!”
言霎皺眉,小聲怒斥:“都是有孩子的人了,還這麽沒規矩!”
沈苑雖然讚同言霎的話,但到底母女連心,她還是不忍心苛責,“難得見我們,就別說她了。來,快讓娘好好看看。”說著,沈苑便細細地打量起言迷來,眼中滿是疼愛與思念。
說完,兩人便落在了言霎的身後。
“阿姐!”見到言長歌,言霎的臉上露出了難得一見的笑容。
“啊渠!”言長歌微笑著回應了一聲。
“皇叔\嶽丈!”牧青雲、言塵和牧青玦三人異口同聲地叫道。
言霎身後的三位王爺及其妻室,也齊聲對言長歌喚道:“姑母!”
話落,言霎對牧青雲道:“真是恭喜你,你此次立功,皇上定會重用於你,牧家也會因你而更加穩步發展。”言霎的話語中帶著幾分真誠與讚賞,顯然對牧青雲此次的表現頗為滿意。
牧青雲謙遜一笑,道:“都是皇上和嶽丈看重,青雲才能有此成就。”
言霎聞言,滿意地點點頭,拍了拍牧青雲的肩膀,並道:“好好幹!並且,對敏知好一點!”
“小婿知道!”
“唉呀,阿渠,你就讓他們晚輩去聊吧,我們在這,他們放不開!”說完,言長歌便拉著言霎離開了。
此時,言禮、呼延木珠兩夫妻,言塵、牧青玦兩夫妻,言英、果葉兩夫妻和還未娶妻的言幕便興衝衝地衝了上來。
在這裏,唯有呼延木珠未曾見過牧青雲。她忍不住上前,帶著好奇問道:“你就是那位聲名顯赫的牧應昇之子!?”
牧應昇,她是知道的,前朝太子的遺腹子,並且早年間,發動了叛亂,被大長公主言長歌一箭射殺了!
就此,她最佩服的兩人,就是牧應昇和言長歌。
一個敢謀反,一個敢射殺自己的夫君!
真是英雄豪傑!
隻是沒想到,牧應昇的兒子,竟然也如此的年輕有為,真是虎父無犬子!
牧青雲尷尬地笑了笑,言禮不好意思地賠禮道:“郡王不要見怪,本王的王妃來自草原,她是個隨性豪邁的性格,說話有些大大咧咧的!”
“無礙!”牧青雲隻能無奈地搖了搖頭,心中暗自慶幸呼延木珠並未知道太多關於他父親牧應昇的往事,否則這場麵恐怕會更加尷尬。
他看向呼延木珠,眼神中帶著幾分友善,道:“王妃過譽了,青雲隻是盡了自己的一份職責,先父的事還是不要再提了!。”
呼延木珠聞言,爽朗一笑,道:“牧公子真是太客氣了!你這般年輕有為,將來定能成就一番大事!”
“多謝王妃!”牧青雲含笑拱手道。
此時,果葉上前道:“恭喜郡王了!”
果葉的父親果鬆曾在牧應昇麾下任職,她與牧青雲自然有過一麵之緣,兩人甚至差點締結婚約。然而,當時的言長歌對此持反對意見,加之果鬆隨後回京述職,兩人各自嫁娶,這段姻緣便不了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