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慶功宴
字數:4720 加入書籤
金鑾殿內燭火通明,鎏金獸首香爐中飄出嫋嫋沉水香。
皇上身著明黃吉服,端坐在九龍寶座上,目光掃過殿下依次排列的文武百官,嘴角不禁揚起一抹欣慰的笑意。
今日這場慶功宴,既是為了嘉獎驃騎大將軍陸家之人和賢王殿下等人的赫赫戰功,更是向滿朝文武彰顯他如今已牢牢掌控住了文官和軍權。
“今日能除去王太傅一黨,諸位愛卿功不可沒。”
皇上舉起手中的玉杯,聲音中帶著幾分激動。
殿中執笏朝臣紛紛俯首,紫袍丞相撫須而笑,盔甲鮮明的武將們交頭接耳時甲胄輕響。
唯有東側首座的鎏金麒麟紋交椅上空無一人 —— 驃騎大將軍年逾六旬仍鎮守西北,後被陷害被發配南疆千荒山,暫未回歸。
此刻代其受賞的,是皇帝信封的驃騎大將軍陸佑宏夫婦及其長子夫婦和幺子夫婦。
“尤其是驃騎大將軍幺媳楊明汐,不僅在種田一事上造福百姓,更是在此次鏟除逆黨中立下大功。來人,賜宴!”
隨著皇上的一聲令下,宮女們魚貫而入,端上了一道道珍饈美味。
楊明汐身著簡樸的家常服飾,坐在陸父陸母身後的席位上,旁邊坐著陸錦炎夫妻,還有陸錦棠。
楊明汐看著眼前的盛宴,心中卻不禁想起了那些在田間辛苦勞作的百姓。
在清水縣甚至新雲府的時候,百姓的日子還算勉強能填飽肚子。
在西亭府剿滅王祖賢一群人時,楊明汐才發現,那邊的不管是戰士,還是老百姓,能用野菜糊糊填飽肚子,已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了。
有些人甚至還沒有吃過米飯……
回京受賞的一路上,經過城鎮還是鄉村,大家生活的都不易,麵黃肌瘦,食不果腹。
雖然如今皇上掌控了大權,但百姓們的生活依然需要進一步改善,而種田依舊是解決溫飽問題的關鍵。
楊明汐想得出神,皇帝的話一時沒有反應過來。
鎏金燭台上的羊脂蠟 “劈啪” 炸開燈花,楊明汐的指尖還摩挲著袖中那塊帶露的土疙瘩。
那是今天一早去京城郊外視察時帶回來的土壤樣品,她想看看適合種植什麽農作物。
楊明汐盯著殿角博古架上的青銅犁鏵擺件,正琢磨著如何將曲轅犁的犁評改良得更省牛力,忽覺腰間一痛 —— 左側的陸錦棠正用象牙笏板輕戳她腰眼,眼底藏著三分促狹七分提醒。
“陸家幺媳?” 帝王的聲音帶著幾分揶揄,殿中重臣的目光頓時如芒刺在背。
年逾五旬的吏部尚書捋著山羊胡輕咳,紫宸殿的鎏金漏壺滴答作響,驚起梁上築巢的燕子撲棱棱掠過藻井。
楊明汐猛地回神,袖中圖紙簌簌滑落三寸,露出紙上新畫的齒輪結構 —— 那是她設想中能自動播種的 “耬車改良圖”。
她慌忙屈膝時,步搖上的珍珠串晃出細碎光影,倒映在案頭的青瓷碗裏,將疙瘩湯攪成一片碎銀。
“陛下謬讚......” 她的聲音帶著田間勞作慣有的爽利,“臣不過是照著《齊民要術》試了些笨法子,若說造福百姓,終究是因陛下推行‘勸農詔’,民婦才能在京郊免賦三年試種新穀。”
說著,她從袖中取出那團帶泥的土塊,托在掌心呈給近侍:“這是京郊黑土地的泥土,軟硬適中,非常適合種植水稻,民婦鬥膽請陛下看看。”
殿中忽而靜得能聽見香灰落進香爐的輕響。
武將們交頭接耳時甲胄輕撞,文臣們則麵露嘻嘻,議論紛紛—— 哪有女子在慶功宴上捧土塊麵聖的?
唯有陸錦棠掩唇輕笑,用隻有兩人能聽見的聲音低語:“你這榆木腦袋,倒記得把‘邀功’說成‘請陛下指導’。”
陸父陸母和陸錦炎夫婦轉頭微笑著看楊明汐,默默地點頭支持。
帝王饒有興致地接過土塊,指腹碾開泥團,露出裏頭蜷曲的蚯蚓:“《泛勝之書》言‘得時之和,適地之宜,田雖薄惡,收可畝十石’。
陸家幺媳讓這蚯蚓翻鬆了京郊土地,倒像是在朕的朝堂裏埋了條‘活龍脈’。”
他忽然將土塊按在禦案的宣紙之上,赭色泥痕蜿蜒如地圖上的河流,“來人,取朕的《農桑輯要》孤本,賜給陸家幺媳。”
當宮人捧著描金書匣上前時,楊明汐注意到書匣邊緣刻著細密的麥穗紋 —— 顯然是帝王命人特意改製。
她指尖撫過泛黃的書頁,在 “糞壤之宜” 篇頁角,赫然有朱筆批注:“京郊試種事,可命戶部撥千兩購肥。” 墨跡未幹,顯是今日早朝所批。
“謝陛下賜書。” 楊明汐將書匣抱在胸前,忽聞殿外傳來隱約的牛哞聲 —— 不知哪個宮苑的匠人在馴牛,準備春耕演示。
這聲音混著殿內的沉香與菜香,竟比絲竹之音更叫她心安。
陸錦棠用手指輕推她的腰,示意看禦案上的疙瘩湯:“陛下特意給你賜了農家湯,獨獨沒給旁人賜這粗瓷碗。”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話音未落,便見帝王端起自己案頭的金碗,舀了一勺鹿肉羹遞到楊明汐麵前:“朕嚐過這疙瘩湯,確實比山珍海味順口。陸家幺媳若不嫌棄,可與朕換碗而食?”
殿中倒吸冷氣之聲此起彼伏。
紫袍丞相的胡須抖了三抖,武將們的酒盞懸在半空忘了放下。
楊明汐卻大大方方捧起粗瓷碗,將金碗推回禦案:“陛下金口玉言,這碗湯便成了‘禦賜春耕湯’。民婦懇請將這土碗、這碗湯,都送去太學農科,讓學子們知道‘朝堂之高’與‘田壟之遠’本就該相通。”
帝王聞言拊掌大笑,震得梁上燕巢簌簌落泥:“好個‘朝堂田壟相通’!”
帝王忽然從腰間解下羊脂玉扳指,隨手丟進楊明汐的粗瓷碗:“這扳指雖值些錢,卻不如你這碗湯金貴。陸家幺媳且收著,權當給改良農具的‘定海神針’。”
當玉扳指在碗中濺起湯花時,楊明汐忽然想起今早離開京郊時,老佃戶李伯塞給她的那把新磨的鐮刀 —— 此刻正用油紙裹著藏在她馬車裏。
比起這溫潤玉扳指,她倒覺得那鐮刀握在手裏更踏實。
殿外暮色漸濃,她望著案頭的土塊、湯碗與孤本,忽然福至心靈:原來這金鑾殿上的君臣相得,與田間的耕牛犁地、播穀施肥,竟並無二致 —— 都需得看準天時、下對力氣,方能長出實實在在的 “好收成”。
陸錦棠見她又出了神,索性用笏板壓住她袖中要滑落的圖紙,低聲笑罵:“再發愣,陛下該以為你嫌那玉扳指成色不好了!”
楊明汐這才驚覺帝王正含笑看她,慌忙捧起湯碗:“陛下賜的湯,民婦定當連湯帶泥都‘消化’幹淨。”
這話一出,滿殿重臣先是一愣,繼而哄堂大笑,連素來嚴肅的禦史大夫都笑出了淚 —— 誰能想到,這農家女出身的貴媳,竟能讓金鑾殿化作了生機勃勃的 “田間地頭”?
賢妃坐在帝王身側,言笑晏晏,目不轉睛的盯著楊明汐。
自己的這位幺弟妹,確實與眾不同,難怪能得到祖父的青睞,確實不錯。
“驃騎大將軍後繼有人啊,今日真是風光無限啊。” 一旁的一位大臣笑著說道,眼中卻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嫉妒。
陸佑宏微微一笑,“這都是皇上的洪福齊天,以及各位大臣共同努力的結果,我陸家不過是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就在這時,賢王殿下走了過來,“此次能成功打倒王太傅一黨,你們陸家居功至偉。不過,這朝廷之中,向來是波譎雲詭,你們還需多加小心。”
陸父點點頭,目光堅定地看向陸錦棠和陸錦炎。
“賢王殿下放心,我們會時刻警惕,絕不讓任何心懷不軌之人有機可乘。”?陸錦棠禮貌的開口,說完後很不屑的轉頭看向他處。
這賢王殿下,人前自己和他可是勁敵呢?怎麽能在人前暴露自己和他的友好關係呢?
喜歡穿越後一直在種田請大家收藏:()穿越後一直在種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